286 苛政猛於虎

李恪拉着楊妃的手,坐到椅子上說道:“母妃,兒臣真的沒事,這段時間因爲兒臣的事情,讓母妃擔心,掛念,你看母妃都清瘦了好多,是兒臣不孝。”說着起身跪在了楊妃身前。

楊妃見兒子如此的孝順,雙手撫摸着他的臉頰,雖然還是個十多歲的孩子,但李恪臉上已隱隱露出他外祖隋煬帝的輪廓,英氣逼人。

剎那間,楊妃彷彿看到了自己的父親,正微笑着看着她,她不由一顫,止不住眼淚流下來。

楊妃的表情讓李恪奇怪,問道:“母妃,你怎麼了?你別哭啊,兒臣以後一定會聽你話,不再惹是生非,不會讓母妃擔心了。”

楊妃醒過神來,這才意識到失態,趕緊扶起李恪愛憐的道:“沒你事,知道你平安無事,母妃高興。”

李恪調侃道:“只要母妃高興,兒臣在遇刺幾次也沒什麼關係。”

楊妃聽到李恪說的不像話,馬上板起臉來說道:“不許隨便瞎說,母妃只是希望你們都過平平安安就放心啦。”

接着兩母子拉了一陣家常,李恪纔在楊妃依依不捨的目光在中離開了宜秋宮,走出皇宮,李恪便直奔驪山別院而去。

長安離驪山並不是很遠,一個多時辰,李恪的馬車便來到驪山腳下。

冬日的驪山一片蕭索,原先那些飛舞鳴叫的蟲蝶,全然消失了。沒有了鳥鳴蟲叫,沒有了人生喧鬧,四處山野一片荒寂。凋零的樹木,只剩下瘦硬的樹枝戳向空中,彰顯着倔強。

地面上草木乾枯,荒草落落,被積雪覆蓋,一切的生機與華麗,都已黯然退場。前些時日下的雪還未融化,整座驪山粉裝玉砌、披銀裹素,莊子裡雪白的房屋與地面之間,還立着孩子們堆的雪人,樹上還掛着毛茸茸的雪條兒及蓬鬆鬆的雪球兒。紅梅傲雪,青松挺拔,屹立在白茫茫的世界之間。

陽光照着積雪,積雪映着陽光,天地之間,渾然一體。

唯一讓李恪不滿的是,這裡又睡滿了面黃肌瘦的災民。

趕車的李元寶忍不住開口感慨道:“哎!要是有什麼高產的糧食作物就好了,他們就不會捱餓了!”

李恪聞言卻有些嗤之以鼻,開什麼玩笑?百姓是否吃得飽飯,從來都不是糧食的問題,甚至與天時的關係亦不大,更多的還得看人,看國家是否安定,官吏是否清廉。

即便到了後世民國,高產量的紅薯、土豆、玉米等農作物已經普及,可還是有大片的人餓死。

天底下最大的災難是什麼?

不是六月飛雪,不是河川決堤,甚至不是旱蝗並災,乃是人禍……

人禍甚於天災,苛政猛於虎!

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在墳墓前哭泣,孔子命子路上前詢問:“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婦人哭着說:“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孔子感到很驚奇:“何爲不去也?”既然有猛虎爲患,何不離開呢?婦人愴然垂淚:“無苛政。”

猶可見,苛政猛於虎也!

真正讓百姓糧食絕收、地無產出的年份,其實絕無僅有,即便一地有災,大可調撥臨縣之錢糧以之賑濟,以全國而賑地方,豈能出現易子而食、骨肉相烹之慘禍?

關鍵還是在於人,在於吏治。

各種苛捐雜稅使得百姓苦受盤剝,十室九空,世家豪族更是不斷兼併土地,使得百姓流離失所,房無一間地無一壟,如何能夠活得下去?

別說什麼盛世不盛世,在任何年代,總歸會有那麼一些魚肉鄉里的酷吏存在,總歸會有那麼一些尸位素餐的官員與其沆瀣一氣。

大唐土地之上產出的糧食當真不夠百姓們裹腹麼?

自然不可能。

然而正是官吏無窮無盡的盤剝,豪族無休無止的兼併,再輔以天災,導致一幕一幕人間慘劇。

縱然你將全天下的土地都種上糧食,吏治不清、苛政不除、豪族不仁,這天底下的百姓,該吃不飽飯的依舊吃不飽…

李恪很想改變這一現狀,但又無能爲力,他現在只是一個皇子,甚至只是一位庶出,連表現得優秀一點都會被猜忌,更別提改變天下了。

他一直以來都只能刻意的隱藏自己的才華,不與朝中的大臣交結,不宴請賓客,讓所有人都淡忘自己。

可能也是李恪長期以來表現出的淡泊名利、無心權勢,今天才能在李世民那裡順利過關。

今天雖然驚險,但收穫也蠻大的,果然是高風險意味着高回報,最大的收穫就是把高士廉從門下省侍中的位置上拉了下來,長孫無忌雖然官職仍在,但被罰面壁三個月,也極大的打擊了對方威信。

回到別院,李恪又在思考高士廉留下的位置。

門下省侍中可是一個肥差,門下省是中央政權體系中的三省之一,主要負責審查詔令內容。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的中書省,以及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的尚書省。其中,中書省和門下省爲決策機構,尚書省則爲執行機構。

門下省原爲皇帝的侍從機構,南北朝時權力逐漸擴大,北朝政出門下,成爲中央政權機構的重心。

侍中是門下省的最高長官,帝國的三大宰相之一,門下省侍中就是現在審覈機關的一把手。我國憲法規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有監督法律及政令實施的權利,應該就相當於現在的*****委員長!

在唐朝,門下省負責審覈朝臣奏章,複審中書詔敕,有認爲不當者,可以駁回,駁正之權主要由侍中掌握。

門下省侍中有權在中書詔令上進行塗改或駁回中書省重寫。

門下省侍中還負責審查國家的重要詔令,也就是審查皇帝的詔令合不合理,因此皇帝的聖旨詔書必須聽過門下省蓋章才能發出去執行,如果門下省認爲詔書不合理,可以直接打會,將聖旨變成一紙空文。

如此重要的部門李恪當然想安排自己的人頂上去,思考了一番又苦笑的搖了搖頭,因爲手下沒有這樣的人才,岑文本和馬周都剛升了職,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又升職,況且他們資歷也不夠!

0211 陌刀359 對話軍神354 雲州城下0020 《如夢令》415 未雨綢繆482 李泰在行動0055 策封羣臣480 太子墜馬542 李泰的表演0146 雪災257 剿?撫?360 大軍壓境498 高昌易主0077 王珪0029 安內必先攘外396 勸告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50 呼之欲出568 《三字經》323 暴躁的太子0107 酒樓開業0130 父子爭鋒427 阿史那雲509 計成408 中秋0049 各有算計291 體育司0087 神仙居328 古人好馬0139 長樂公主617 上朝387 京中局勢0010 茶313 比賽繼續306 運動會422 席君買(三)441 議事518 趣話574 孔穎達370 決戰(二)357 軍議422 席君買(三)266 河間郡王0102 宗正寺342 殺雞儆猴227 果酒233 各懷鬼胎446 插秧0092 政事堂328 古人好馬0099 漢王580 陷入重圍437 行刺447 蝦夷人242 被迫和談394 出謀劃策346 大都督504 秦懷玉發飆490 襲擾後軍397 杜如晦病重258 選將269 凌煙閣第二276 蓄勢待發0145 聚寶盆288 比賽0106 逍遙居337 洞房花燭夜(三)0134 廷杖0117 人才濟濟413 勝出229 母子情深0021 釣魚0162 紛紛入轂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32 十二時辰0092 政事堂592 交鋒0121 漢王練兵250 初露鋒芒511 亂起421 席君買(二)0061 冤家路窄303 決賽435 修行宮605 貞觀十五年0179 五姓七望613 盡得關中民心0111 文臣武將0074 簡在帝心610 軍民一家222 豬肉231 頡利可汗249 突厥王帳255 風聞奏事0012 長孫無垢257 剿?撫?542 國之儲君0010 茶0008 跳繩0103 漢王府
0211 陌刀359 對話軍神354 雲州城下0020 《如夢令》415 未雨綢繆482 李泰在行動0055 策封羣臣480 太子墜馬542 李泰的表演0146 雪災257 剿?撫?360 大軍壓境498 高昌易主0077 王珪0029 安內必先攘外396 勸告615 憫農詩人不憫農550 呼之欲出568 《三字經》323 暴躁的太子0107 酒樓開業0130 父子爭鋒427 阿史那雲509 計成408 中秋0049 各有算計291 體育司0087 神仙居328 古人好馬0139 長樂公主617 上朝387 京中局勢0010 茶313 比賽繼續306 運動會422 席君買(三)441 議事518 趣話574 孔穎達370 決戰(二)357 軍議422 席君買(三)266 河間郡王0102 宗正寺342 殺雞儆猴227 果酒233 各懷鬼胎446 插秧0092 政事堂328 古人好馬0099 漢王580 陷入重圍437 行刺447 蝦夷人242 被迫和談394 出謀劃策346 大都督504 秦懷玉發飆490 襲擾後軍397 杜如晦病重258 選將269 凌煙閣第二276 蓄勢待發0145 聚寶盆288 比賽0106 逍遙居337 洞房花燭夜(三)0134 廷杖0117 人才濟濟413 勝出229 母子情深0021 釣魚0162 紛紛入轂0149 以萬物爲芻狗0032 十二時辰0092 政事堂592 交鋒0121 漢王練兵250 初露鋒芒511 亂起421 席君買(二)0061 冤家路窄303 決賽435 修行宮605 貞觀十五年0179 五姓七望613 盡得關中民心0111 文臣武將0074 簡在帝心610 軍民一家222 豬肉231 頡利可汗249 突厥王帳255 風聞奏事0012 長孫無垢257 剿?撫?542 國之儲君0010 茶0008 跳繩0103 漢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