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

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

寧老漢默默地將浮網放了下去,然後看着遠處的幾艘漁船。

三月初欽州乃是多霧時季,雖在大海上,風也平浪也靜,同樣升起一些嫋嫋的晨曦,金色的太陽光穿過這層薄霧,使得濛濛霧氣下面似是金光在跳動。

景色又美麗又虛幻。

實際生活在大海上,每天擔心受怕,生活也單調,並且作爲漁戶,在宋朝被視爲最下等的職業。

欽州來了許多漢戶,這也是必然的,廣西最平坦的地區就是象州、潯州、鬱林州與欽廉二州最多。如今卻多是沼澤地帶,人口稀少。然而圈過圩堤後,便是最好的大陂田。於是五州與桂州成了移民最多地區。

僅在欽州灣便安排了一萬多戶百姓。

這使得寧老漢一家生活條件變得好起來,百姓多,他從海里捕撈上來的魚便能賣一個好價錢。

可十幾戶漢家的漁船讓他感到危脅了。

這批遷來的新漁戶不但捕撈海魚方式不同,工具不同,船也不同。

自己駕馭的僅是單艘船,單桅,艘艙要住人,艙肚肥大。而漢戶不同,他們往往兩艘船同時出發,一艘爲罟網船,負責起下網起網,一艘爲煨船,供應漁需物資、食品乃貯藏漁獲物。船行更爲持久,船所抵達的大海也更深遠。並且船型更細狹,頗象內河的那些舴艋船,就是這樣的小船,居然雙桅帆,這使是漁船速度更快。也能更靈活地於飆風大浪中迎風破浪,脫避兇險。

船不同,漁具更不同。

自己一直用着欽州千百年以來的普通撒網,攪網,配合漁叉,這便是自己全部的漁具。然而這些漢戶使用的漁具,才讓他們大開眼界。一種大型牽網(又叫大拉網、大莆網)。最少需要兩艘船同時牽拉,寧老漢還看到有七八艘船同時才能操作的大牽網,還有一種上面有着許多鐵刺的大漁網(刺網。上帶尖狀鐵片,魚碰到上面感到痛疼,於是在起網之初。拼命往網中間擠壓,利於魚不易脫網而逃,而有效的捕魚),還有一些挑網,板罾網,以及一種綸鉤,視魚之大小,急則縱,緩則收,鉤綸與漁船隨其上下游動。待其力困,從容拉撈上來。

甚至寧老漢親眼目睹有兩艘船捕上來一條几乎有一千斤重的大鯊魚。別的不說,那個魚翅的價格就能賣出一個天價。

捕撈方式又不同,這些漢家船出海往往不急於捕撈,而是觀察。察看魚羣動向,不出手則罷,一出手便會有巨大的收穫。

相同的出海,每艘漢戶船最少是自己收穫兩倍,甚至能有三倍四倍。

網收了上來,收穫不錯。沒有網到大魚衝網(指網織得不堅固,若魚大了,不但網不住,反而脫網而逃,將網衝成一個個大窟窿,事後必須修網補網),有二十多條魚,幾個黃魚,十幾條鯖鮎魚,幾條扁斑魚(石斑魚),一些大蝦。

但人心沒有足意的時候,一想到那些漢戶一網上來的捕獲,寧老漢又不開心了。

小兒子歡心鼓舞地雀躍着,大兒子與妻子努力的擇魚,準備再下一網。寧老漢則皺着臉,看了看新娶進門的正在做飯的兒媳婦,喝了一口酒,又想到欽州發生的一切,欽州有百姓,好幾千戶,生活在高坦之處,刀耕火種,有的大部族酋還利用船隻與交趾人做生意(宋朝對交趾一直有着防範,沒有開通市舶司,僅是在邕州設立兩三個關市進行互市,因此沿海各州,特別是欽廉二州多有部族利用小型海船與交趾有走私活動)。但自前年起一切不同了,幾個大部族酋將兒子送到桂州就學,又修了幾條大道,通達各州與鬱水,寧老漢不知道的是有一條大道穿過寶華山,通達橫州南岸,在哪裡又修了一個大碼頭。然後自去年開始,大批漢人涌來,開始築堤,又用一種奇怪的東西,轟炸山石,將山石利用欽江之利,用船隻運輸下來,砌放在長堤的外圍。於是沼澤變成良田,一個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出現一個又一個村莊。包括自己的族酋在內,居然帶領着族民一起參加築堤耕地勞動。難道他們想憑藉那些長堤,就能阻止山神的威怒(山洪暴發)。

欽州變了,人變多了,增加了一倍多百姓,欽州變了,一個個堤圍出現,變得讓他認不出來。

對這些變化的出現,寧老漢不知道該是高興,還是擔憂。

忽然遠處響起響亮的號角聲。

寧老漢迷茫地擡起頭,看到遠處那些漢戶的船隻飛快地調頭。

發生了什麼?

接着寧老漢就看到薄薄晨曦的彼端升起一個個黑點。

那又是什麼?

正在他迷茫之時,一艘漢戶船靠了過來,都認識。欽州漁戶不多,本來也沒有多少人,若大的欽州只有幾千戶人家。多生活在高闊之地,刀耕火種,往往不能滿足食物的需求,可欽州有欽江,於是上山打獵,下河捕魚,這些都是副業。真正出海捕魚謀生的人並不多,只有一百來戶,自從這些漢戶來了後,常常在大海上靠近聊天。

多數人不陌生。

這艘船主似乎叫黃小虎,還有一個猥船,正倉惶地向北方遙遠的海岸線逃竄。

黃小虎喝道:“寧翁翁,爲什麼你也到了這裡?”

“想多捕一點魚……”

“離岸太遠了。”

寧老漢不答話,心中想,你們離岸不是更遙遠?

“快帶着家人到我船上吧。”

“我的船……”

“你的船不能要了,交趾大軍來了,你的單桅船太慢,逃不掉。”

“什麼交趾軍隊?”

“交趾國的軍隊。你看那些船!”

“我的船……”

“別你的船了,我作證,看看能否在戰後,讓鄭相公做一些賠償。”黃小虎說完了,將寧老漢一家五口人強行往自己船上拖。

“我的船……”

“你怎麼擰不清,船沒有了可以重新制造,但人沒了。什麼也沒有了。”黃小虎暴躁地說。就在這一會兒,那些黑點在擴大,能看到隱隱的桅帆。黃老漢的妻子與大兒媳婦還在收拾行李。

“行李也不能要。”黃小虎不顧男女授受不清,將寧老漢的妻子與兒媳婦也強行往自己船上拉。

拉上船,飛快地將寧老漢的船丟下。向北逃去,一邊揚帆,一邊還拿出幾個大櫓拼命的劃,有一個漢子取出號角,繼續吹着嘹亮的號角聲。

一會兒升起來的黑影又變成黑點。

薄霧漸漸散去,新的一天正式開始。

寧老漢還有些不大明白,問:“爲什麼交趾人會入侵?”

他還去過交趾呢。

“他們不想你們過上好日子,因此入侵。”黃小虎想解釋,可一時半會又說不清楚,於是忍住沒有再說。

另一個漢戶同伴說道:“黃火長。看樣子不妙啊,僅是從海上的,便有無數敵人,邕州那邊的陸地軍隊更多。”

“要相信鄭相公。”

“狄將軍若在就好了。”

“也不能小視了張將軍,他在兔毛川。多次與張岊將軍以數千軍隊,大破西夏數萬鐵騎,還有一次是元昊親自指揮的戰鬥,也讓張將軍將他打敗。”

說指揮能力,由於宋朝君臣對麟州府州的不重視,疏忽了麟州戰役。那幾次惡戰同樣是西北戰役中勝得最光彩的幾戰。

然而參與指揮的人。從張亢到張岊、折繼閔、王凱、高繼宣、王吉等名將,若不是鄭朗,可能宋朝君臣都不會給予重用。那時候狄青在幹嘛,若不是鄭朗,僅是一員被韓琦輕視的中級將領。

當然,交趾人就更不會重視張亢。

黃小虎說着,放下大櫓,又揮了一下拳頭,說道:“各位兄弟們,想遷職,這次就有立功機會哪。”

“喏。”船上幾條大漢一起喊道。

一番對答讓寧老漢有點兒聽不懂。

船隻還在飛快地向欽州飛駛,離得有些遠,直到太陽偏西,船隻才抵達欽州港,但欽州州城不在港口,因爲港口處低窪,常受山洪威脅,於是宋朝將欽州州城放在唐朝設置的靈山縣城。

欽江出海口處有一城,但不是州城,乃是一個小縣城,安遠城。

本來只有簡單的土牆,城中居住着少量漢戶,以及一些象寧老漢這樣的熟蠻戶,在西邊四洪江邊又有一個如洪寨,與蘇茂州交界處又有一個如昔寨。設立這兩大寨不是爲了對付蘇茂州的,而是防止十萬大山上的生蠻人,比如強大的古森峒。

直到寧老漢聽到交趾入侵,纔想到一件事。此次宋朝移民主要集中在欽江與四洪江周邊地區,開建一個個大型堤圍,但在與蘇茂州交界處的如昔寨地區,雖地勢平坦,卻沒有安放漢戶過去。

進入欽江,離縣城還有幾里路。

寧老漢看到安遠城的烽煙臺升起大團的烽煙。

對這個烽煙寧老漢記憶猶新,元旦節到來之時,縣令大人曾將全縣百姓集中起來,宣佈了一件事,就是烽煙臺。

烽煙臺共有三種,一種是小型烽煙臺,當小股生蠻入侵時,會將它燃放,傳達州城,各村寨百姓看到它燃放,結村結寨自保。知州將徵集土兵,準備殲滅這股生蠻入侵者。

無奈之舉,嶺南軍隊少,許多地區不設防,往往連一個城牆都沒有。儂智高入侵後,各州縣才發民修建城牆。大批漢戶移民過來,一村一寨又修建了土牆,能做一些防禦準備。

但真正作戰,必須動用廂兵與土兵。

當然,這僅是用來對付少數生蠻入侵的。

當大股生蠻入侵,必須燃放中型烽煙臺,這個烽煙臺一旦燃起,會向容州或者邕州、宜州傳遞,除了有些高大石牆的大村寨百姓不動外。其他百姓則必須向各縣城靠近,減少敵人的傷害。然後自宜州或者是容州、邕州徵調朝廷的正式軍隊,進行鎮壓。

最有威脅的是最後一種烽煙臺。

交趾入侵時,燃放最大的烽煙臺,一直向桂州傳遞,各州又將村寨進行嚴格劃分,僅有少數大寨子。例如如洪寨,這些帶有軍事性質的大寨子可以有資格收留百姓,其他地區百姓必須向各州各縣以最快的速度轉移到城池裡。

沒有想到。這麼快就用上。

船還沒有到安遠港,但是寧老漢已經看到江岸上有許多百姓帶着行李,家中的生活用具。哭哭啼啼,向安遠城逃亡。

黃小虎沉聲說道:“有些糟啊。”

“爲何?”

“現在欽州有兩萬餘戶百姓,大多數是移民,原來百姓多生活在靈山附近,現在卻多集中在下游地區。安遠城小啊,要必須容納一萬戶百姓有餘。這些百姓又帶着這麼多行李,還有家禽牲畜,城中亂了。”

“黃火長,是啊,這一說我也擔心了。頂多一兩個時辰,交趾大軍就要抵達城下……”

“就不知道鄭相公有沒有安排,若是原來那個張知縣,敵人從海上來,首當其衝就是廉州城與安遠城。廉州城乃是州城,城牆高大,比安遠城情況要好,僅是一個文官主持安遠城,我就更擔心了。”

這是地形決定的,交趾自海上入侵。能危害的首先就是這兩城,要麼繞道雷州海峽,進攻雷州半島東側的雷州城,雷州西側乃是山區,不能與邕州陸地進攻的軍隊作配合側應,得不償失,就是再不懂軍事,也不會做出這個莫明其妙部署的。事實在史上,二十年後,交趾入侵宋朝,進攻的恰恰是這兩城。廉州因爲城牆高大,抵抗住未讓城池淪陷,欽州因爲是安遠城擋在前面,城牆低矮,無法阻擋,先行淪陷,聞聽安遠城淪陷,欽州官員害怕之下,不敢再戰,丟城逃亡。

寧老漢終於聽明白過來,狐疑地問:“你們是兵士?”

黃小虎咧開大嘴,露出一嘴雪白的牙齒,大笑,說:“當然,我們若是漁戶,爲什麼不在自己家鄉捕漁,也遷移到欽州來?這一回你放心了吧。若此戰打退交趾人,我們會從大海上撤回去,一些漁船就交給你們了。不過你天天在看着我們捕漁,在琢磨,有沒有看懂我們的捕漁手段?不要作爲漁戶,連一個兵士的捕漁手段都學不會哦。”

寧老漢老臉脹紅了。

敢情這幾個月來自己一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另一個大漢也大笑,拍着寧老漢的肩頭,說道:“這一回服氣吧,看看,你們種田是不會種田,經商是不會經商,連捕漁都用這個笨拙的漁網。還對不對鄭相公安排的移民計劃排斥否?”

“朝廷能不能打敗交趾人?”寧老漢家年青的小媳婦好奇地問道。

“放心吧,我們家鄭相公那是天上的上帝,派來保佑我們大宋下凡的星宿,一個小小的交趾算什麼!”另一個大漢不屑地說。但意見也未必統一,此時兩廣軍隊數量太少,交趾出動多少軍隊不知道,但從船隻的數量來看,僅是從海上就最少出動了一兩萬軍隊。有一兩個兵士心中還是有些隱隱的擔憂。

船很快到達安遠港。

百姓正在向城中逃亡,遠遠的就看到有許多衙役,排成兩行,將百姓組列成隊,向城中擠入。這種情況最怕的就是亂,廣州城就是一個亂字,沒人組織,百姓一起往城中擠。結果全部卡在城門口,不但沒有多少百姓及時撤向城中,反而一起堵在城門口。再加上兵士敲詐勒索,更讓百姓涌入城中的速度下降,最後不得不將百姓強行驅逐,不讓他們進城。導致許多百姓被儂智高殺害,或者投降,做了儂智高的奴隸。

當然,沒有組織好,就是失誤。

有衙役有意維護秩序下,雖然來的百姓多,卻在有條不紊地向城中駛發。

這一切寧老漢不知道的,可是黃小虎卻暗暗點頭,真的變了,僅是這一條,別以爲張知縣只是一個文官,一個同進士出身的小文官,已經做得不錯了。不管如何,只要保持安遠城不失,此戰過後,就會記上一筆厚厚的功勞。

黃小虎回過頭來,對寧老漢說道:“你們進城吧。”

說着拿出軍牌來到衙役前,主動配合衙役組織工作。

漸漸百姓少了,這一切乃是原來安排得當導致的。最後一種烽火臺燃起,各村各寨的族酋與耆戶長必須帶頭,帶領百姓逃向城寨,若失誤者,從重處執。因此看到交趾船到來,自海面上用號角傳遞,第一時間烽火臺燃起,給了欽廉二州四個多時辰的撤離時間。八九個小時,就是速度再慢,也能走上三四十里的路。除非是劉備南下時跟隨的十萬百姓全部擠在一條道上,那樣一天只能行軍十幾裡地。當然,各州百姓現在也有好幾萬人,不過分散在各條道路,不會出現擁擠情況。

四十多裡地,足以讓任何一個地區的百姓趕到最近的城寨自保。或者那些偏僻深山裡的蠻人,他們來不及逃離,可交趾人又會對那些深山裡的蠻人產生興趣?

交趾的戰船再次出現在視線裡,路上僅剩下少數百姓,看到龐大的船隊到來,終於放下手中的行李,以及家禽與牲畜,向城中逃走。最後出現失控,一起堵在城門口,僥倖人不多,在衙役強行拉扯下,一個個終於涌進城中。黃小虎帶着幾名手下,與衙役進城。城門比較單薄,幾隊兵士搬來土袋,強行將城門堵上。

黃小虎來到城頭上,驚詫地看着一個身穿大紅官胞的官員,嘴張得大大的地,問:“周安撫使?”

“正是老夫。”

“你怎麼來啦?”

“老夫輕狂,也想學一個某人。”

邊上一員大將呵呵一樂,他知道周沆指的某人是誰。

黃小虎又驚詫地說:“趙知州。”

趙珣親熱地拍了拍他的手,說道:“某沒有記錯,你就是那個黃小虎吧,嗯,這次做得很好,讓百姓及時得到撤離,你們幾十人居功甚偉。”

“不敢當。”黃小虎害羞地說。心中卻在想到,難怪城門口秩序井然,原來這兩位官員親自來到安遠城,他心中也稍稍安定下來,然後又擡頭看着遠方,遠處海面除了接近安遠城的船隊外,還有一行黑點,分成兩批,那批駛向廉州方向。交趾人的胃口很好,想一吞兩州。

僅是一會兒功夫,大批大批的敵船駛入欽江,能清晰地看到船上交趾兵士的身影。

至和二年三月,癸亥,交趾前後動用六萬大軍,實際再加上蠻人,以接近十萬兵士的數量,分水陸兩批入侵兩廣。僅是和平了兩年時間,嶺南更大的戰事拉開帷幕。。。)

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第23章 三疊陽春(中)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175章 興趣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第7章 坐禪第276章 請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86章 第一觀(下)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231章 黃河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五百七十五章 理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302章 殺雞(上)第268章 戲法八百十七章 雍齒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67章 跪門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三十九章 始第191章 橄欖枝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五百章 老大一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203章 捉女婿(下)四百四十章 託下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03章 大家(下)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10章 小鳥小飛(中)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612章 賢相(上)第247章 春雨第193章 送(上)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316章 佈施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334章 西風烈(下)四百零四章 大炮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34章 考(上)第158章 撫琴(上)第30章 後生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159章 撫琴(下)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第177章 平靜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八百二十七章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第700章 逆轉(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118章 大人物(下)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142章 問一(四)第175章 興趣第177章 平靜第249章 母訓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260章 天網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59章 道(三)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97章 講仁(五)九百零八章 殿下
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第23章 三疊陽春(中)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175章 興趣五百四十六章 選的人第7章 坐禪第276章 請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86章 第一觀(下)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第338章 陽光照不到的地方第231章 黃河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五百七十五章 理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302章 殺雞(上)第268章 戲法八百十七章 雍齒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67章 跪門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三十九章 始第191章 橄欖枝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五百章 老大一八百二十五章 簡中下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203章 捉女婿(下)四百四十章 託下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03章 大家(下)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上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10章 小鳥小飛(中)四百九十五章 推手上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612章 賢相(上)第247章 春雨第193章 送(上)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316章 佈施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334章 西風烈(下)四百零四章 大炮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34章 考(上)第158章 撫琴(上)第30章 後生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159章 撫琴(下)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第177章 平靜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八百二十七章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第700章 逆轉(上)六百五十四章 特磨道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四百九十九章 迷信好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118章 大人物(下)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142章 問一(四)第175章 興趣第177章 平靜第249章 母訓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260章 天網八百十五章 一時一世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59章 道(三)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第97章 講仁(五)九百零八章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