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悲絲(下)

“你是說一切都是假的?”

“全是我有意安排的,”鄭朗淡淡道,棺材有人說話,燈籠搖動,他長袍下襬無風自擺,使人看上去似是幾個小鬼在揪住他的長袍喊冤,還有符自動升上高空,都好安排。?

只有天空中別無一物,卻讓許多聲音在天空上傳出,難度有些大,但說開也沒有什麼。

真沒什麼……

“能不能先說一下……”

“不能!”鄭朗想都沒有想,答道。

不能揭,至少現在,工程比他想像的複雜,人雖多,最高峰時達到七萬五千勞力,可江堤啊,還有一些河灣深湖啊,使得圩堤比起去年難度更高。本來以爲這麼多人是浪費勞力,事實就是這麼多人,竣工的天數卻會比去年更晚。

太平州僅是一個小州,能有多少官吏指揮?

沒有足夠威信,一旦發生更多的混亂,結果更糟糕。

問鬼對於現在百姓來說,有些神奇,有些害怕,可起了一些威壓作用。

但一件事可以無限將它放大,比如壞處,某些瑕疵之處,或者好處,某些良處,又說道:“你對陛下說,夫子曰,鬼神敬而遠之,是敬,必須保持距離。千萬不能褻而近之,人鬼殊同,以凡人之軀強求它,褻瀆它,與它走近。這不是鬼神,是神棍,那些裝神弄鬼蠱惑君王的更不是什麼高僧神道,乃是妖孽,國將亡,妖孽必出。這些妖孽不僅是奸臣,也有這些大神們。”

後面幾個皇帝沒有事,只有宋徽宗,讓蔡京與這羣神仙們,將宋徽宗變成了什麼?居然讓他聽信神仙的話,金人入侵沒關係,只要神仙們站在城頭上作一下法術,撒豆成兵的什麼,金人就滅了。

古今往來多少事例,一次次發生,就沒有人吸收教訓。

又說道:“先帝兢兢業業,十分愛民,但因祥瑞之事,必將爲史書恥之。”

王昭明又不敢言。

做宋朝文人還是不錯的,可以暢所欲言,可以殺皇后……

“明年這時吧,到時臣還會給陛下帶來一份更大的驚喜。”

“什麼驚喜……”王昭明很幽怨,問到現在,幾乎在打啞謎,至少你透一點風聲出來,也能讓我好回去交一個差。

“明年這時太平州有可能正式向朝廷貢稅了。”

“怎麼可能?你還籌了那麼多錢呢。”

什麼東海龍王送的,錢一定是鄭朗用了某些手段籌來的,如何償還,朝中無一人想明白。

“這麼多錢帛物資,太平州用什麼來償還?”

“那……”

“明年真相會揭開!”提到這件事,鄭朗萬分不悅,若沒有災民,何必出此下策。趙禎親自來,也不會說。甘蔗啊,想一想,幾千畝蔗種地,大田會是多少?往糧食上牽引,會牽出多少事?好在明年會發生一系列大事,自己能得到一些喘息,並且問鬼謎底,會多少吸引一部分注意力,羅嗦的人不會很多。若加上這筆錢,必然有很多大臣彈劾自己。

等吧。

真相出來,看到好處,彈劾的人也就沒有了。

又說道:“我們在修中庸。”

“開始修了?”

“還沒有,整理準備了一個多月,明年春天正式動筆。中間提到過一件事,說我宋形勢很象比卦……”淡淡複述一遍,又道:“契丹雖沒有我朝富裕,也沒有我朝人口多,面積比我朝大很多,軍隊力量更強,實際國力更高。”

王昭明無言。

這是每一個宋人心中最深的傷痛。

太監也不例外,宋朝太監不是很多,眼下爲止,最多時才一百餘人,最少時才六七十人,說其中有多少壞太監,真的很少,包括童貫,那可是將党項人殺慘的主。有的太監在戰場上,有的太監在後宮,皆有建樹。

至少與唐朝相比,宋朝太監要好上十倍。

“我朝必須團結。無論任何人,君子黨好,或是實權黨也好,都不準結黨,誰結黨就必須將誰貶出朝堂,嚴懲不貸。”鄭朗斬釘截鐵地說,范仲淹不行,呂夷簡不行,後來的司馬光與王安石也不行。

不知道歐陽修會不會寫《朋黨論》,若敢寫,自己就敢拍,什麼時候將歐陽修拍死什麼時候爲止。

結成朋黨,掀起黨爭,還有理!

“爲什麼說到結黨?”王昭明覺得不可思議,唐朝牛李之黨爲害多大啦?什麼人還敢結黨?

“王內侍,去吧,回去後有可能你就會看到聽到。”

王昭明納悶地告別。

走下圩堤,船伕恭敬地衝堤上敬了一個大禮。

“船家,你敬誰的禮?”王昭明不解問,難道你也看到堤上有一個鬼?

“是知州。”

“他也看不到。”

“噓,小公郎,不要讓他看到,你看,原來這裡全是一片惡澤,纔過去多長時間,湖澤一起變成了桑田,又不加百姓的稅賦,狀元公就象一尊活着的神靈,要敬之。”

王昭明不能回答。

雖然爭執很多,前一段時間用災民硬扛中書,也讓朝中一些大臣不悅,但不得不承認,從吏治角度來看,鄭朗吏治與奇思妙想,無幾個地方官吏及之。

不知道明年秋後陛下會不會讓自己再來太平州,那時候,十一個大圩稻穀飄香,該是什麼樣子。

忽然岸上傳來一陣慷慨悲愴的琴聲。

王昭明問身邊一個精懂琴曲的侍衛:“什麼曲子?”

侍衛想了一下答道:“不是很熟悉,不過我去過衛中正道長哪裡聽過幾曲,似乎聽過這首曲子,叫《墨子悲絲》。”

“墨子悲絲?”

“據傳墨子看到白色生絲被染成各種顏色,悲嘆清白的人生活在世間,很難保持高潔的品性,最後大多數人只好隨波逐流。於是鄭狀元取此來歷,作此琴曲。”

“悲絲啊……”王昭明又看了看堤岸上鄭朗所居住的幾間茅草棚子,船兒在向前行駛,草棚子在眼前越來越小,漸漸融入天地,融入烏龍一樣的長堤中,喃喃地說了一聲。

……

就在太平州一座座大圩合堤之時,京城大事再度發生。

長寧宮郭氏生病,生了病派御醫去看,閻文應帶着御藥院的醫官去看病,幾天後郭氏暴斃。這裡還有一個人物,御藥院的頭領正是閻文應乾兒子閻士良,也就是將陳氏趕出皇宮的人。趙禎正好在南郊舉行效祭大典,回宮後聽到郭氏死亡,十分痛心,追認前妻爲皇后。

檯面上的說法。

可換誰,只要稍清楚一下內幕,都會產生懷疑。

郭氏是閻文應害死的!不能回宮,一回來閻文應將會吃不了兜着走,況且他兒子還是御醫院的統領。他本人也在現場。甚至有人懷疑郭氏生病都是閻文應做的手腳。否則趙禎馬上要召回她,心情大好之下,怎麼會生病呢?

但這案子如何查?

或者對郭氏來一個屍體解剖?

這時想到一個人,鄭朗,可他自己也承認問鬼是做的手腳,否則能問鬼多好啊,將他召回京城,問一問郭氏的魂魄,是誰害死你的,閻文應,你跑不掉啦。

然而這可是皇后,別忘記了,天下幾千萬上億的宋朝子民都是皇后的“兒子”,“媽媽”就這樣被莫明其妙地弄死,服不服?臺臣讓呂夷簡變動一下,多是呂夷簡的親信。

那也不行,這樣的事都沉默不言,那麼天下是姓呂還是姓趙的?

諫官姚仲孫與高若訥彈劾道:“命宿齋太廟,而文應叱醫官,聲聞行在;郭後暴薨,中外莫不疑文應置毒者;請並士良出之。”

太惡搞了。

難道閻文應在行宮裡用一百二十分貝的巨大噪聲對着御醫狂吼:“你們必須將這個毒藥餵給郭氏吃,否則老子要你們的命?”

不達到這種分貝,如何聲聞行在?還讓你們兩位言臣聽到?

趙禎看到後苦笑搖頭,朕承認你們是忠臣,是太陽,但別侮辱朕的智商,這不能當作證據,不但不是證據,純粹在惡搞,就象石介中傷自己一樣。

於是閻文應安然無事。

這一下子所有君子黨們一起抓狂。

帶頭大哥出面。

想要證據沒有,但有的事何須證據!

范仲淹將長子範純祐喊來,呂夷簡四個兒子不錯,范仲淹四個兒子也不錯,這讓鄭朗有時候想到了啼笑皆非。然後對長子說:“吾不勝,必死之。”

家中一切交給你,一旦我死了,你替我將這個家看好。

然後開始拒食。

咱也不爭,也不吵,沒有用,用這最強悍的一招。皇帝,你看着辦吧,不是閻文應死,就是臣死,讓你選擇。

趙禎有些暈,問侍衛,是真絕食,還是假絕食?那還能有假麼?

一絕就是兩三天,趙禎無輒,將閻文應流放嶺南,可也奇怪,剛離開京城沒有多久,閻文應暴斃身亡。對此事鄭朗也產生懷疑,閻文應脫不了干係,呂夷簡也參加了,然而趙禎先前默視也有些不大對,畢竟是他自己老婆!

不但反常,閻文應前面剛一死,後面封呂夷簡爲申國公,王曾爲沂國公。

但趙禎這道詔書徹底將范仲淹激怒。

閻文應是什麼,只是一個小小的爪牙,比如縱火案中何家三兄弟!

真正幕後兇手乃是呂夷簡。

然後在工作之餘,利用開、封府尹職務的便利,開始整理了一幅《百官圖》,其中指出呂夷簡當政後文武百官的升降遷謫列表,那些官員升遷是正常的,那些官員是非正常的,那些官員是呂夷簡一手遮天,明升暗降。

對不對?

很正確。呂夷簡看到王曾調入東府,又將范仲淹調回京城,意識到麻煩來監,確實提撥了許多親信進入各個部門,包括臺閣,不然沒有辦法做事。

這麼多官員將他們層層關係抽絲剝屑理出來,只有范仲淹有這能力,其他官員休想,遞上後又會得罪多少人,只有范仲淹有這膽量!

圖上,換來的只是呂夷簡八個字批閱:仲淹迂闊,務名無實。

評價過了些,可這時范仲淹確也只配得上迂闊二字評價。

看到這八個字後,范仲淹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憤怒,最後只有一個可能,世界太黑暗,呂夷簡手段太厚黑,趙禎小青年不知事務,讓呂夷簡矇騙,老婆被弄死了,還不知道清醒!

我花幾個月時間整理的百官圖居然得到這八字評價,不服,於是再進四論以獻,:一曰《帝王好尚》,二曰《選賢任能》,三曰《近名》,四曰《推委》,大抵譏指時政。又言:“漢成帝信張禹,不疑舅家,故有王莽之亂。臣恐今日朝廷亦有張禹壞陛下家法,不可不早辨也。”

王莽在崛起的幾十年間,正是大臣張禹力保王家無事,最後王家五候坐大,沒有辦法控制。呂夷簡現在胡亂任命,不講原則,說不定那一天藏着王莽,血洗趙氏,毀掉宋朝。

這可是要命的一擊,呂夷簡大怒,老子待你不薄啊,從你回京城起一直在搞我,我私下對你打招呼,不聽,又力推你爲京城府尹,依然對我不依不饒。既然你不放過我,我也不放過你吧。

對趙禎說范仲淹越職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

你現在是京城府尹,不是言臣,有些話不當你說的。

范仲淹也不服,我不是言臣,也是大宋的臣子!這時,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京城裡還有一個羣體,李絨、王質、餘靖、尹洙、歐陽修等等,他們都是閒職在身,可有一個共同特點,學問好,才學高,有志氣,風華正茂,意氣風發。

他們帶頭大哥在與強大的惡勢力戰鬥,他們怎麼坐看大哥受苦受難呢?

紛紛進言。

雖然他們官職小,可在民間影響巨大,並且每一個人所寫的文章光彩奪目,詩文一出,天下傳唱。

呂夷簡當場就讓他們嚇着。

得殺着這股歪風,說范仲淹朋黨。

真朋黨到來時,又沒有人注意。朋黨纔開始,一個個很緊張,縱然是范仲淹,趙禎也不想看到朋黨二字。偏偏歐陽修他們又不知,朋黨就朋黨,做范仲淹的朋,做君子的黨,榮幸!王質甚至公開說:“希文賢者,得爲朋黨,幸矣。”

繼續幫助范仲淹爭吵。

當真羣體力量是強大的?看看鄭朗一個人在戰鬥,結果也沒有輸多少。無他,不結朋,不成黨,爲事而爭,合乎祖宗法制。雖然趙氏說言者無罪,但更有異論相攪!

真要朝堂上大半人支持范仲淹,又形成勢力,這種小團體威力沒有威力,卻有不好的兆頭,是最糟糕不過的。特別是王質那句話,你不是在幫助范仲淹,而是在害范仲淹,更坐實了范仲淹結朋成黨!

最後趙禎處罰下來,奪范仲淹所有京官,貶到饒州做知州。

這一刻范仲淹覺得天塌了,不對啊,我與皇帝打過很長時間交道,不是石介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好皇帝。可爲什麼聽不進我這良言?反而將我貶到饒州!

貶到饒州我也不怕。

這一點比鄭朗坐得更乾淨,鄭朗只是沒有受趙禎的官,可爲了做實事,某些時間也在牽就。

范仲淹苦悶到了極點,想到一個人,這個人無論是聲望、威信、名位與資歷,或者在皇帝眼中的份量,都在呂夷簡之上。爲什麼他自始至終一句話也沒有說。

助紂爲虐不對,默視坐視,看着罪惡發生擴大,同樣也不對。

況且這個人還有這個力量對抗呂夷簡這股邪惡的勢力。

於是他登上了門,偉大的脫變開始了。正是這次脫變,使他與岳飛、文天祥成爲宋朝最有名的三個大臣。

同時這次脫變,也使他將歐陽修、韓琦、文彥博這些君子們遠遠的甩在了後面。

來到王曾府上,范仲淹問道:“王相公,你身爲宰相,應當弘揚士大夫正氣,這是宰相的職責,可你袖手旁觀,獨善其身,讓你的盛德產生了缺陷!”

你不是別人,自天聖起,與丁謂鬥智鬥法,與劉太后不依不饒,你曾任七年首相,天下望德,不能這樣做啊。

爲什麼發生這樣的事,你從始至終一聲不吭?

王曾靜靜地看着他,然後輕輕地說了一句:“夫執政者,恩欲歸己,怨使誰歸?”

又是十二個字,但象十二個炸雷在范仲淹耳朵邊炸響!

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第172章 走鋼絲第348章 在路上(四)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六百十一章 天命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60章 道(四)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157章 準備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五百四十三章 爭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250章 謝第172章 走鋼絲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第220章 處女地(二)八百十三章 捅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63章 天堂(上)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126章 十段文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第140章 問一(二)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九百零九章 拜將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39章 授筒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240章 出手(下)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七百十章 親事一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九百十章 排名第51章 進京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222章 處女地(四)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612章 賢相(上)第143章 問一(五)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250章 謝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159章 撫琴(下)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68章 拜師第80章 較勁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第323章 返京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
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第172章 走鋼絲第348章 在路上(四)四百五十三章 悲情的雨四百三十四章 請使下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六百十一章 天命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60章 道(四)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第157章 準備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五百四十三章 爭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250章 謝第172章 走鋼絲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第220章 處女地(二)八百十三章 捅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63章 天堂(上)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七百二十四章 營救一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126章 十段文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七百零六章 飛白體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第140章 問一(二)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九百零九章 拜將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39章 授筒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240章 出手(下)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七百十章 親事一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53章 八大王,你無恥(下)九百十章 排名第51章 進京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第222章 處女地(四)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五百八十六章 良策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第26章 偶爾壞一回(上)第612章 賢相(上)第143章 問一(五)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25章 唱歌的時代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三百九十九章 大戲·救世主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250章 謝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四百二十四章 風騷的石頭第108章 天外飛仙(下)第159章 撫琴(下)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68章 拜師第80章 較勁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第323章 返京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