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

英雄所見略同,張亢與鄭朗想法差不多。

不能說二人軍事謀略遠比契丹與西夏諸將高得多,鄭朗開金手指,提前做了說明分析,又是站在旁觀者角度考慮的,所以看得清楚。不過反過來,無論西夏或是契丹,又有幾將能強過狄青與張亢?

一批特製的盔甲武器送到西北。

不能公開,只好用契丹人的武器盔甲,契丹兵制,一名正軍兵,三匹馬,外加打草谷與守營鋪家丁一人。窮啊,首先得將搶東西放在首位。馬甲有皮甲與鐵甲,比較粗糙。四把弓,箭矢四百,長短槍,櫼欁(音尖農,一種紮營工具),斧鋮,小旗,錘錐,火刀石,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傘各一,縻馬繩二百尺。

皆不及宋軍裝備精良,但宋朝大量貪污使武器遜色許多。契丹雖差,可都是自備的,關係到自己生死,宋軍武器盔甲雖精,未必落到實處,質量上旗鼓相當,原先人馬不給糧草,日派打草谷騎四出抄掠以供給。不過現在進化,打草谷現象在減少。還有,在後套,也就是宋朝人嘴中的北河套地區,契丹人大肆擄掠。然元昊早有準備,雖損失慘重,契丹所得沒有史上的多。

武器與盔甲款式皆不大相同,好在比較粗陋,數量準備得不多,契丹又有許多部族參戰,武器與盔甲式樣更是古里古怪,比較容易冒充,搶得快,備了一批。

張亢三人又授將士學一些簡單的契丹語言,前進,後退,殺死你,砍死你,甚至還授他們講一些罵人的話。作爲兵士,不罵人不可能的。

作爲細節,三人比鄭朗更厲害。

其實這次意義非同小可,因爲曝光死,見不得人,也沒有什麼士大夫貪功。反而成全鄭朗的心願,讓武將全力指揮作戰,戰前聚集,戰後解散各處,漢唐的制度不能提,提也沒有用,范仲淹慶曆新政最紅的時候,幾乎將玉璽抱在懷中,提議邊境屯田,自給自足,都沒有讓朝廷批准。況且現在。但可以恢復趙匡胤時的種種做法。

至少比趙匡義與宋真宗時的“祖宗家法”好。

雖見不得光,但是主動出擊,不是敵人來侵犯,才被迫反抗的。都是破了趙禎朝許多陳規舊俗。

事實少了士大夫掣肘,這次諸將很放鬆,各種奇思妙想,接連不斷。

還是沒有鄭朗看得遠,元昊才能不在軍事上,單論軍事,在鄭朗心中評價還不及狄青,但才他能是在冠察全局上,包括對時機的把握能力,以及農業。修了好幾條水利,對西夏人口與軍隊數量,一直是一個謎團,但有的史學家估計,元昊朝時,最多能調動近四十萬軍隊,五十萬數字是誇張的。但在西夏中後期,因爲發展,可調運的兵力能達到六七十萬。其中元昊功不可沒。

要一次次催毀,不能讓西夏膨脹,而是呈一種下降趨勢。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最終取決於戰爭的情況。

戰爭開始。

蕭惠返回自己大營,最先發起衝鋒,從西陰山出發,抵達賀蘭山。

元昊派軍阻擋,蕭惠到前線看了看,兵力不多,僅萬餘人,於是命令手下殿前副檢點駙馬蕭迭裡得與護衛宿直官迭古爲前鋒,向西夏軍隊發起進攻。兩人帶軍如入無人之地。特別是迭古,此人勇力過人,頗類似張岊,有萬夫不擋之勇,乃是契丹數得上的悍將。

西夏軍隊大敗,向後逃散,兩人率軍繼續向南追殺。

蕭惠面露喜色,對屬下說道:“駙馬與迭古乃是我契丹耶律斜軫、耶律休哥也。”

就是這兩個主將在高梁河大敗宋太宗,使宋太宗中箭受傷,僅以身免逃了出去。迭裡得與迭古雖勇,哪裡及得上這兩主?若是此二將在,鄭朗都不會提收復幽雲十六州五個字。

但也不錯。

蕭惠徐徐率軍南下,配合前鋒作戰。

就中了計,眼看接近賀蘭山邊緣,元昊突然親率大軍殺出來,二人力戰,但圍困數圍,戰士先後犧牲。中計了。

元昊果如張亢所料,主力軍隊不在南河套,而是賀蘭山,先用萬餘士兵吸引契丹發起進攻,將契丹軍隊吸引到賀蘭山下,伏兵殺出。

情形很危險,一旦將前鋒吃下去,挾大勝之勢,後軍必敗。而且此地空曠,想逃都沒有地方逃。這時候元昊再次在指揮上犯了一個錯誤,兵法有云,圍三留一,釋放一個口子,讓契丹人逃出去,跟後追趕,利用逃軍衝散蕭惠主力部隊,那麼這次蕭惠所部凶多吉少。然而他心中恨切,圍數重,妄圖將這支軍隊全部吃下。

於是激起契丹血戰的士氣。

兩軍在苦戰,蕭惠率軍漸漸趕到,迭古不知道,看到手下一個個倒下,包括大將烏古敵烈部詳穩蕭慈善氏奴、南剋耶律斡裡先後犧牲,迭古殺紅了眼。單騎殺出重圍,再次殺進重圍,箭揚必有西夏兵士倒下,無一人是其一合之敵,多次殺進殺出,兇悍讓西夏兵士咂舌。最後看到他騎馬過來,西夏兵士一窩蜂的主動讓開一條道路。迭古的英勇帶動了契丹士氣,雖人數越來越少,兀自浴血奮戰,苦苦掙扎。

蕭惠軍隊漸漸逼近,元昊想了想,立即撤軍,渡過黃河,折向南河套大沙漠裡,這便是他制訂的第三套計劃。第一計劃是求和,第二是決戰賀蘭山,第三是決戰南河套。不會在銀川平原打的,那麼會死無葬身之所。

蕭惠趕來,迭古與迭裡得二人身上帶着傷,正帶着屬下喘息,帶來近萬勁旅,此時僅剩下一半人,多帶着傷勢。元昊撤軍,二人對視,也不敢繼續追趕,只好目視元昊不慌不忙地渡過黃河,向東出發。

但總的來說,這一戰西夏犧牲比契丹犧牲更重,蕭惠派人打掃戰場,率軍渡過黃河,試圖三路大軍將元昊主力軍隊圍困而死。

已經做錯了。

另一路契丹軍隊卻出行不利。

隨着元昊折向賀蘭山,在南河套上開始執行堅壁清野計劃,此時南河套還不象後世,雖多是沙漠戈壁灘,還有大量的綠洲,可耕可牧。正好九月草黃,將百姓向南方撤離,然後一把火將黃草全面燒光。

還沒有引起契丹的警覺,提前也想過,因爲準備充分,在金肅州與河清軍新建的諸多堡寨裡,準備了大量後勤供給。但這樣一來,行軍速度不得不慢下來。

郭逵繼續隨軍而行,遼興宗得意洋洋地對郭逵說道:“我軍已於賀蘭山大破西夏人主力,逼得此人躲入沙漠逃命,不日朕便會將此人擊斃。郭將軍,你們宋軍能否做到?”

郭逵看了看外面,秋天已深,西北風頗多,今天風不大,可也揚起一些沙塵。若是深入沙漠深處,風再大一點……他差一點打了一個哆嗦。但嘴上在敷衍:“陛下,契丹乃是最強大的國家,我朝軍隊哪裡能與契丹相比?”

遼興宗大笑,很是得意。

郭逵又說道:“陛下,還得要小心哪,元昊詭計多端,不可不防。”

遼興宗不笑了,這個郭逵說話也算是懂大體,對自己頗恭敬,可就有一門不好,喜歡烏鴉嘴。契丹軍隊徐徐從屈野河上游掠過,遼興宗紮下大營。軍隊多,需要數天才能集合。

元昊此時也一愁莫展。

史上是天運,連他都沒有想到突然起了一場大風。這次是有意利用風沙。不過萬一老天爺突然神經病發作,在二十天內不起大風,那怕是微風都不會起作用。那麼自己必然被契丹幾路軍隊逼出沙漠地帶,那就是等死。

又親自察探,看到契丹軍隊數量,他長嘆道:“何如此之多!”

雖他主持多次大軍團作戰,特別是定川寨,雙方投入的兵力幾達三十萬人,但不是在平川上。不象現在,地勢平坦,一眼看得很清楚,近二十萬契丹軍隊,還多是騎兵,會是多大陣勢?

他也組織十萬餘軍隊,可自家的事自己清楚,論戰鬥力,遠遠不及契丹兵士。若不是有一口悲憤之氣,看到契丹如此,軍心早就散了。前思後慮之下,又派使前去拜見遼興宗請和。並且派出能說會道的楊守素親自前去契丹大營。

應當是契丹人說話不算話,曾把酒言歡,折箭爲盟,爲什麼出爾反爾?

但楊守素不敢說,只好說道:“陛下,你已派軍隊教訓我主,還望陛下退兵,我們西夏還是貴國的屬國,國主也是陛下的忠心臣子。”

遼興宗突然想起來,大笑起來:“好一個忠心臣子,故意派弱兵誘朕,然後將主力伏於賀蘭山,這就是忠心的表現?”

“陛下,非是,賀蘭山是我王都屏障所在,一慣有重兵屯紮,他們也害怕王都有失,居然反抗,國主會將其罪盔禍首交給陛下處執。”

遼興宗越來越聰明,又問道:“你們將重兵屯於賀蘭山,拱衛王都安全,是防範那一個國家?”

除了防範契丹,還能防犯誰?

楊守素又答道:“陛下,非是,僅是拱衛王都,賀蘭山有諸多牧場,便於駐紮軍隊。若是放在興慶府,對農業生產不利。”

郭逵若不是害怕暴露身份,想在邊上問:“你是宋朝人,爲什麼這樣幫助元昊?”

看到他得對應體,郭逵生出憐才之心。

遼興宗不能回答,粗暴地說道:“想要和,讓你們國主前來。”

咱嘴巴斗不過你,拳頭比你大,將楊守素攆出去。

楊守素回來稟報,元昊也不傻,上次冒險輕進,僥倖逃回來,此次契丹突然反目成仇,這一去,還有得回麼?只好下令備戰。又派諸將將此事通知兵士,非是我不愛護你們,要強行與契丹開戰。爲了求和,我最少派出二十次使者,連我都親自去了遼營,下跪以臣子禮敬酒,折箭爲誓,然契丹不想放過我們大夏,無奈,只好死戰。

三軍悲怮。

但契丹就沒有一個人想到西夏士氣激起來。此時元昊困於沙漠裡,大功在即,也沒有那一個將領往悲觀的上面去想。遼興宗還得意洋洋地問郭逵:“郭將軍,你認爲我軍會敗嗎?”

“陛下,臣不知,臣前來僅是奉鄭相公命令,一是觀看契丹軍威,二是以防萬一。畢竟鄭相公喪期一滿,就要去契丹出使。這是我朝與陛下的盟約,他不希望陛下有什麼閃失。”

“郭將軍,你若觀看我軍軍威可以,但以後再說這些對我軍不利的兇語,休怪朕無情。”遼興宗氣得要吐血。

“是,陛下。”郭逵恭敬地回答。回到帳中,將這些情況寫了一封信,再次送回府州。

張亢又將諸將召集,掛出一張地圖,將兩**隊分配用箭頭標出。說道:“元昊不能再退了,退出沙漠,他必敗。所以決戰開始。”

這些將領多與西夏人交過手,對西夏軍隊戰鬥力比較清楚。除了利用騎兵優勢與宋朝的保守政策,以多勝少外,西夏軍隊是雜牌軍組成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強。

只要一出大沙漠,無論這支軍隊是怎麼樣的哀軍,也會必敗。

趙珣嘆口氣說道:“可惜我朝不想作戰,否則會坐收呂蒙襄州之功。”

“趙將軍,怎麼講?”景思立好奇地問。

“契丹軍隊此時因爲元昊堅壁清野政策,缺少馬料,缺少糧草,不得不依靠後方供給支持。若是向南深入銀州夏州,或者向西深入興慶府,幾十萬軍隊行軍,雖看似有功,但元昊主力屯在河套,隨時可以襲擊糧食。斷去後勤供給,前方冒死頑抗,契丹兩路軍隊必危。除非出兵銀夏,我朝從府州向他們提供供給。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契丹只能在沙漠上與西夏糾纏。但此時西夏後方空虛,若是我朝從涇原路與環慶路出兵,銀川平原與鹽州將會成爲我朝囊中之物。”趙珣說完深深嘆息。

張亢搖頭,說道:“趙將軍,你這樣想便錯了。”

“張將軍,怎麼錯了?”

“興慶府乃是西夏王都,若是我朝出兵,雖空虛,西夏南方各城還留有一部分兵力,必然花費一段時間。元昊窮極,會帶兵南下,不顧契丹這支兵力。兩國交戰,正好契丹眼下的危機化解,那麼從容坐收漁翁之利。也有可能元昊不顧後方,與契丹苦戰,爲我朝得利,可這種可能性極小。呂蒙之策,未必得功。”

也有爭執,多是謀策上的爭執,這種爭執正是鄭朗希望的。此時名將很多,大家一起討論,也是一個完善自己軍事思想,吸納別人長處的過程。正是這一次次爭執,反而會加快諸將的成長。

趙珣想了一下,苦笑道:“張將軍思謀遠也。”

張亢不言。

不是思謀遠,若是真有趙珣所說這麼大便宜佔,相信那個守喪的小相公寧肯讓天下人說,也會奪情而出,親自前來陝西主持。對鄭朗他還是相信的。

繼續看着地圖,說道:“大戰一觸即發,可是會在什麼時候爆發?大家商議一下看看。”

狄青搖頭,說道:“我以爲日期無從決定,只能看風。若是有大風起,大戰必起。若是沒有大風,這次元昊會很苦。他還不會束手就擒的,會打契丹糧草的主意。可不論他怎麼計劃,只要逼出沙漠,他敗局已定。除非契丹馬虎,將他逼出沙漠,又騰出空隙,讓元昊再次率軍鑽進沙漠。不過若是如此,元昊未必佔據上風,不能很好利用風沙,一出一進之即,糧草也不會多。還是兇險萬分。”

王信說道:“不管怎麼說,這次契丹大意了,甚至我懷疑他們根本沒有制訂一個詳細的作戰計劃,很盲目的進軍西夏。不然,還有一策化解,其契丹有潢河之便,有許多族人靠打漁爲生,善長船技,至少在河套的平坦黃河上,足以馭舟。蕭惠自雲內州城兵發後套,西夏人未作抵抗,將午臘蒻山讓於契丹。若再利用一批善長馭舟的兵士,打造一批船隻,便可以將後勤運向前方。蕭惠便可以從容率軍攻打興慶府,元昊顧此失彼。此戰元昊必敗矣。”

孫全彬想了一會說:“王將軍言之有理,契丹真墮落了。”

“孫監軍,未必,契丹自立國以來,多次大捷,即便敗也是小敗,所以盲目自大。又自以爲挾二十萬軍隊前來,元昊手到擒來,如契丹皇帝所言,他對西夏的調度如指臂使喚。所以輕敵。其實若是謹慎,契丹力量依然不可小視。例如賀蘭山一戰,那個迭古頗有張將軍的風采。”

這也是商議,得將事情來龍去脈分析清楚,才能下判斷。

最後幾名主將都一致同意,決戰時間在天。天什麼時候起大風,而契丹主力軍隊漸漸深入沙漠,便是決戰之時。若是天不颳大風,元昊此次實乃兇危。

但想此時的南河套幾十天不颳大風,是不可能的。

即便鄭朗也不大相信。

並且自西陰山到賀蘭山側,除了臨近黃河邊有小片綠地外,都成了荒漠,再加上南河套,他是沒有親眼所見,但作爲後世人,怎能不知道沙塵暴的厲害。

契丹也不是沒有能人。

三路軍隊漸漸逼近元昊主力軍隊,元昊迫於契丹兇勢,只好退,每隔三十里地一停,陸續放火焚燒方圓草場,漸漸幾路軍隊進入沙漠,看着不停有風沙撲面,有時候風稍大,連眼睛都睜不開,耶律高家奴進諫道:“陛下,若在此處交戰,必不利於我軍。”

遼興宗長那麼大也沒有吃過這個苦,雖然下屬小心翼翼,進食時不免讓食物吹進沙子,咯了牙齒。擡頭看了看灰濛濛的天空,問道:“卿有何良策?”

“允其和盟,誘其主力出沙漠,在沙漠戈壁邊緣交戰,我軍必勝。”

遼興宗準,派蕭革再次進入西夏大營,通知元昊。

元昊一聽大喜過望,盛情款待蕭革,言語恭順溫和。蕭革離開,然而元昊隨後又想起來,害怕契丹再次出爾反爾,派了使者來契丹營議盟,但他將軍隊放在沙漠裡始終不出來。

遼興宗一看傻眼了,議和是假的,誘元昊將軍隊率出沙漠是真的,元昊將軍隊還繼續放在沙漠裡怎麼辦?於是雙方在磨嘴皮子。遼興宗誘元昊出來,放下身架,也不責罵,而是溫言相勸。可這樣元昊更加擔心,於是繼續僵持。

看到雙方就象小孩子在談判,郭逵看不下去,秘密寫了一封信回去,通知張亢,準備行動。此時契丹爲了消滅元昊,雖在議和,仍將軍隊佈置在離元昊不遠的地區,皆在沙漠裡。秋風一天比一天緊,契丹已再無勝機。

元昊看到契丹放鬆,漸漸心中擔心變成狂喜,對諸將說道:“此乃天賜我大功也。”

說完刻意從興慶府請來幾個大巫,作法祈風。有幾次風還是挺大的,部下將領勸,元昊出來看了看,搖頭,不從。

還不是他所要的風。

終於等到,九月二十一,突然起了一場狂風。若按級數劃分,最少在八級大風以上,南河套的沙塵一起颳了起來,連帶着河西北方向的沙塵都飄了過來。

不但南河套,連府州天地也變得一片灰暗,落下許多沙土。

遼興宗正在與手下大臣蕭孝友談話,充滿抱怨地責怪這裡的天氣。

蕭孝友說道:“所以元昊佔地雖廣大,但人口一直很少,地不利。”

“但也不是,慶州靈州一帶地平肥沃,河西走廓有商貿之便,”遼興宗說道。

兩人用契丹語說的,郭逵來到契丹大營很長時間了,能聽懂簡單的契丹語,心中想到,好大的胃口,難怪派二十萬軍隊前來討伐。不過今天將是你大敗的時刻。

然後看着西方,怎麼還不來?再不來,風一停,元昊你就真的完蛋了。聽到遼興宗的好胃口,這時郭逵反而希望西夏人獲勝。沒有讓他失望,遠處傳來奔雷般的馬蹄聲,連地面都開始震動。

也不用遼興宗吩咐,契丹軍營吹響警戒號角。然而風更大,望對面連眼睛都睜不開,怎麼打?遼興宗一張好看的小白臉忽然變得慘白慘白……

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67章 跪門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266章 淨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252章 鬥法(二)七百九十九章 禮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700章 逆轉(下)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第263章 悲絲(上)第283章 宋詩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312章 刎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41章 花會(中)第198章 陰差陽錯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七百五十七章 拜六百十一章 天命九百十一章 崩潰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五百七十八章 並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九百十七章 臘梅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315章 宣戰第349章 在路上(五)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94章 講仁(二)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308章 雞鳴山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52章 鳴天下(一)第349章 在路上(五)四百三十六章 和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56章 呂夷簡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38章 謝絕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129章 中(下)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第210章 大三元(六)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88章 潔字(下)第277章 無敵(上)第69章 王老虎第312章 逃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五百六十章 魔術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228章 大中庸(上)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第39章 授筒七百六十五章 退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
五百七十一章 包黑子第67章 跪門六百三十一章 皇佑之治三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六百七十章 猴子上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266章 淨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第252章 鬥法(二)七百九十九章 禮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第700章 逆轉(下)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第263章 悲絲(上)第283章 宋詩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七百五十三章 皇儲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七百六十九章 春華第312章 刎七百二十六章 營救三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四百八十一章 站隊下第41章 花會(中)第198章 陰差陽錯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七百五十七章 拜六百十一章 天命九百十一章 崩潰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五百七十八章 並六百五十五章 桂州學九百十七章 臘梅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第315章 宣戰第349章 在路上(五)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47章 花之戰·:四翁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五百零九章 前兆第94章 講仁(二)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308章 雞鳴山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52章 鳴天下(一)第349章 在路上(五)四百三十六章 和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256章 呂夷簡四百十七章 渾沌第38章 謝絕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第129章 中(下)第204章 老匹夫八百零七章 倒計時四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第210章 大三元(六)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88章 潔字(下)第277章 無敵(上)第69章 王老虎第312章 逃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六百四十一章 五瘴說五百六十章 魔術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228章 大中庸(上)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第39章 授筒七百六十五章 退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