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

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章楶返回蕭關,王韶與種諤,還有竇舜卿、楊燧正坐在衙帳商議事務。

劉昌祚、大小姚、苗授或者王光祖,皆是後來的名將,近兩個月相處的過程,五人軍事才能也隱隱得到王韶種諤的認同,不過宋朝終是講資歷的國家。五將資歷淺了。

但不敢小視竇楊二人。

章楶大約地將情況彙報,王韶想了想,說道:“質夫,天都山的事你就不要參與,還是負責北面吧。”

“我纔是蕩羌寨主,再說北邊有什麼好負責的?”章楶急道。北面看似每天打得熱鬧,只是佯攻,計劃中根本就沒有想拿下賞移口。拿下幹嘛呢,當真將嶺北的所有部族一起弄到宋朝養活,不花錢帛?嶺北的戰役實際到此結束了,等到一定火候,就準備撤回來。真正的戰役是在西邊。

“西邊不適合你,”王韶又說道。他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兩人兩種軍事理念,章楶喜歡用詭道,王韶卻喜歡大開大合。當然,章楶此時與劉昌祚一樣,心中不會服氣的。王韶於是耐心地解釋道:“質夫,你誤會我意思了,正好你休息幾天,我還擔心一件事,一旦成功後,西夏那個太后會瘋狂地報復我朝。到時候就不知道西夏會派多少大軍到來了。你這幾天好好想一個辦法。”

西北今年發生的種種,王韶沒有金手指,但多少看破梁氏的個性,這個女子似乎比元昊還要兇悍,能甘心吃這個大虧麼?陝西兵力依然還有不少,十九萬多名禁軍,近七萬名蕃兵,七萬名保捷軍,三十三萬正規軍隊。僅涇原路就有九萬名將士。然而西夏南侵,防線已經延長,不僅德順軍北部地區,連同南部地區甚至延伸到秦州,都不得不派兵駐守。再說,原州、涇州與渭州當真不派兵士駐守。真正能抽出來的正規兵力不會超過五萬兵馬。當然,可以從秦鳳路與環慶路調人馬過來,但那樣就不是一次突襲戰。而成了正規的龐大戰役,所用錢帛會象流水一樣。到這時候,誰也不敢承擔那樣的責任。懷德軍發生的事,最好還是懷德軍自己解決,真不行,從涇原路後方支援部分兵力。只能如此了。一旦梁氏發了瘋,就不是幾萬人,而是十幾萬人馬傾壓而來。

還得需要章楶的陰謀詭計,以巧勝拙。

種諤拍了拍章楶後背,說道:“兄弟,就委屈你啦。”

章楶哭笑不得,問:“子純,她真不知輕重?”

“若知道輕重,鄭公用土門諸堡換綏州。她早就換了,何必如此折騰。”

“吃定了我們大宋?”

“吃未吃定未知,但她心中肯定是打算吃定了我們大宋。”

“沒道理啊。”章楶又說道,梁氏情況不是那麼美妙,太后執權,有一些部族不服,今年年光不好,百姓饑饉,當真出兵不用錢帛。不擾民?看看吧。這一戰過後,懷德軍就不知得花多少錢。西夏用兵成本低。不過西夏窮啊。今年先是用兵綏州,似乎前方傳來消息,說是無功,再用兵涇原路,難道梁氏不怕國家動亂?

“她以爲我朝好欺負,就有道理了,”王韶冷笑道。

也許梁氏不計後果地報復,也許不會,不過留一些後手爲妙,章楶只好留在蕭關,沉思防禦之策。

一干將領回到平夏城。

陸續地從後方又調來一些軍隊,不過打着旗號卻是協助賞移口宋軍的,然後到了平夏城集合。

王韶將諸將召集起來,開始吩咐。

從理論上來說,若沒有其他情況,想再來一個火燒天都行宮,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第一個難關便是沒煙峽。

鄭朗成功地放了一把火,元昊復修行宮,不可能讓宋朝再來一把火的。因此在沒煙峽石門川河西側一處險惡所在,修了一個勝東關,似關似堡,易守難攻。

宋朝也可以在此修堡,可與賞移口一樣,能奪下卻不易佔領,一旦修堡後,必爲天都山重兵攻破,地利對宋朝不利。因此宋軍只在石門山的北方修了蕩羌寨,南邊石門峽處修了石門堡。

因爲如此,沒煙峽諸多小道仍爲西夏人控制,造成治平年間讓西夏兩度順這些小道入侵葫蘆川。同樣,宋軍也可以自這些小道入侵沒煙峽,於是西夏在沒煙峽盡頭,還有一個天都寨。

天都寨後又有天都山錫翰井行軍大營,蕭關奔天都山一端處乃是宋朝控制綏戎堡,另一端則是西夏人修建的安東城,一控蕭關路,二衛天都行宮。除此之外,還有大大小小七八個堡砦聯手拱衛,各堡各營各寨皆有重兵把守,正常情況,想成功再給天都行宮來一把火,成功率幾乎微乎其微。所以鄭朗給了一個命令,未必是天都行宮,若是天都行宮最好不過,那會讓所有宋人揚眉吐氣。若不行,可以轉換目標。

入夜了。

一隊人馬閃出蕩羌寨,所有人裹着厚厚的棉衣,馬裹蹄。

然後踏着厚厚的峽谷積雪向西方衝去。

這非是一次普通的夜戰,隆冬時分,氣溫遠比李朔雪夜入蔡州那一傳奇之戰冷得多。而且越往西去,沒煙峽越來越窄,最窄處不過幾百米,甚至不足百米,兩邊多是峭拔的山峰,風勢激盪,氣溫更低。

即便一個個裹着厚厚的棉衣,士兵騎在馬上,在如刀般的冷風吹襲下,一個個坐在馬背上都快凍木了。

“好冷!”王光祖道。

“越冷越好,”苗授悶哼道。

話音剛了,一匹馬凍僕下去,倒在雪地裡。大隊人馬不得不停下來,將兵士手忙腳亂地扶起來。摔傷了,強行駕到備馬上,不然在此能活活凍死。王光祖又說道:“還好,有這玩意兒。”

指棉大衣的。

剛說完,幾粒砂子吹到嘴中。

之所以稱爲沒煙峽,正是因爲其地形。形成峽風,外面一級風,裡面能有三級風,往往風一大,裡面風勢激盪,吹起漫天的風沙,對面能不見五指。

在一片鬼哭狼嚎的北風裡,一行人終於抵達石門川。

石門川此刻也結上厚厚的冰凍。不過到了河谷地帶,地面開闊,並且對面還有一個哨所,不得不再次停下。

苗授指了十名兵士,說道:“跟我來。”

翻身下馬,帶着十名兵士小心地摸了過去。

過了一會兒。苗授身影再度出現,在河對面招了招手。

王光祖說道:“走。”

大隊人馬越過石門川,看到苗授幾人手中的朴刀還滴着血,無疑哨所裡的夏兵被摸掉了。

苗授勇力過人,衆人也不以爲意,繼續前行,行了十幾里路,前面的人能看到不遠處勝東關高大的黑影。

再次停下。

在苗授指揮下,所有人全部翻身下馬。有的兵士身體都凍僵了,這些兵士身體素質相對而言是比較差的。實際經過大規模減裁後,兵士整體素質已經提高,只是這種氣溫乃是特例,幾乎達到人類的承受極限。

苗授小聲地說道:“你們留下,兼看着馬匹,原地做一些小活動。其他人,跟我來。”

帶着一半兵馬,悄悄摸向勝東關。與蔡州不同。雖到了三更時分,關頭上還有一些西夏兵站在關頭上圍着篝火取暖守值。唯獨的好處就是火光遮蔽着視線。不易看到遠處雪地一團團黑影向這邊接近。

王光祖道:“苗將軍,略有些麻煩。”

苗授扭頭看了看身邊的將士,問:“能射否?”

“能。”

有一人說道:“苗將軍,恐不能全殲。”

西北戰爭開始,無論是火炮或者神臂弓皆發揮了作用。不過兩樣武器也有各自的缺點,火炮成本太貴,士兵操作生疏,神臂弓對臂力要求太強,準確率低。當然,神臂弓會比火炮更適用,雖威力不及,不過勝在成本低。發揮了作用,但武器不是萬能的,主要還是人的因素。火炮未帶來,整個宋朝也不過僅五六百門火炮,分到陝西路的只有四百門左右,一半集中到了懷德軍。這一半的一半爲了迷惑敵人,又調到賞移口一線。還有,但今天晚上的襲擊派不上用場。能用的只有神臂弓。

神臂弓不可能會穿過牆垛,強行將敵人擊斃。

苗授道:“西夏士兵,能有幾人能穿上棉衣?”

僅一句,大意就明白苗授的意思。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然西夏機警,不可能複製李朔雪夜入蔡州的奇蹟,那麼就利用寒冷的天氣,敵人行動緩慢,贏得時間。

說完,苗授挑選身體素質好的兵士,準備放箭。

其他人準備攻城撓鉤。

看到大家準備完畢,苗授帶着一百餘名手下,持着神臂弓,沿着雪地象蛇一樣游到勝東關的關牆前面。苗授睜大眼睛,看着關頭上夏兵的動靜,見無人注意,做了一個手勢。

一百餘兵士站了起來,貓腰踩弓,弓弦漸漸拉滿。

苗授又看着夜空,外面的雪早就停下,可峽谷裡因爲氣溫太低,仍然帶來星疏的雪花。兩邊是崔嵬般的高大的山峰,山峰盡頭是幽藍深邃的天空,就象是一線天,神秘又讓人覺得有些心悸。苗授將視線又轉向對面城頭,幾垛篝火不停地跳躍着火花,幾十名守值的西夏兵力正在說笑着什麼。他狠狠地劃了一個手勢。隨着這個手勢落下,一百多支弓矢隨着脫弦而出,向城頭上飛射過去。

此時,蕩羌寨一片人慌馬亂,自入夜後,宋軍大規模地從平夏城將軍隊調出,向蕩羌寨移動。兩者性質截然不同的,同樣是沒煙峽,一個是前峽,一個是真正的峽谷,氣溫最少相差十度以上。隆冬時分,晚上肯定很冷的,不過前峽氣溫仍然在人們忍受範圍之內。

王韶與種諤全部來到蕩羌寨,安排將士入寨休息,二人沒有睡下,正在等候前方消息。

策略乃是王韶想的,但之所以稱爲奇蹟,皆是難以複製的戰役,一樣是寒夜奇襲之戰。情形多少有些兩樣。成功了,就會在很短時間奪下勝東關,失敗了,將士身體凍得僵硬,若是西夏人兇悍,苗授二將甚至能折損大半將士,大敗而歸。

二人坐在蕩羌寨的中衙內,圍着爐火取暖。種諤不自信地說道:“子純,當初我要請戰,你不準,這二人率兵,我很不大放心哪。”

“子正,不是你對我不放心。乃是對鄭公不放心。”

“鄭公有識人之能,但萬一呢。此戰非是名將,不可勝任。”種諤客觀地說了一句。

鄭朗用了許多將領,有的成功,有的持平,例如昔日王原兄弟、楊八望兄弟,鄭朗不可謂沒有載培,載培了,讓他們讀兵書戰策。也不錯,但僅是不錯而己,還不能稱爲名將。還有的將領用得也不大成功。當然,做到鄭朗這一步算是很不錯了。但證明了一點,即便鄭朗提撥的人才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名將之才。

就算不錯,就算以前苗授與王光祖也入了種諤與王韶的法眼。

但能保證他們能勝任這次軍事行動?

王種二人翹首以待,一會兒蕩羌寨漸漸陷入黑暗與平靜之中。風雪之中,整個大地,自西北到中原。幾乎所有地區都在夢鄉之中。唯獨京城仍然歌舞昇平。夜色未央。

鄭朗還在三司處理政務。

呷了一口蔘湯,拿起一盤五香核桃仁當夜宵吃。

鄭朗爲什麼欽佩趙禎與范仲淹。那種苦逼生活真的學不來。也不能說不好,在其位,謀其事,何必非要將身體熬得極其苦逼?處理好事務的同時,不妨適度地保護好身體。

蔘湯補元氣,趙頊派人送來的,核桃仁補腦,大腦不管用,那可糟糕了。

但與諸葛亮不同,諸葛亮什麼事務都領手過來,雖做得不錯,可讓手下缺少了成長,以至大樹一倒,蜀國全部趴下。鄭朗敢於放手。不過改革之初,也害怕輕重其他大臣不能掌握。這一點很重要,重了必斂民爲謀財,一旦到了斂民謀財的地步,史上王安石會帶來什麼樣的騷動,自己手中就會出現什麼樣的騷動。輕了也不行,輕了官員沒有作爲,所謂的改革成爲一紙空文。

還有一個私心,無論是韓琦,或者後來的保守派與改革派的爭執,以及蔡京等人的專權,讓鄭朗害怕,因此層層分權,特別是對宰相權利進行種種制約。寧可自己做事艱難一點,也不能形成一種壞的慣例,當然或多或少堵住了一些人說自己舞權專政。還不是主要的,他自南下後,就離開了朝堂,這一離就是十幾年了,只能對大的事務知道,細節一概不知,故去年富弼說西府混亂,領手西府,今年又領手三司,那麼國家究竟是什麼情況,自己心中就有數了。

這個更重要。

不知己,不勝利。

蔘湯喝完,又喝了一杯濃茶,繼續伏在桌面上,處理政務,有多累,別的不提,至少鄭朗視力逐步下降了。

不得不讓小吏挑起一盞更明亮的蠟燭,嘆道:“老啦,眼睛不中用了。”

後面幾個小吏不說話,鄭朗奇怪的扭頭,看到趙頊站在身後,眼中有些晶瑩,連忙起身施禮。

趙頊哽咽道:“鄭公。”

“陛下,怎麼啦?”

“鄭公辛苦了。”

“陛下,”鄭朗啞然失笑:“陛下多想了,無論作爲人君,或者做爲大臣,想做一個好人君,想做一個好大臣,不辛苦怎麼行呢。”

“鄭公才年過五十,朕很害怕……”

“不用怕,臣這個身體,最少還能服侍陛下十年,十年大約能辦到吧。”

“鄭公……”

“陛下,這麼晚了,來三司有何貴幹?”

“朕只想看看鄭公。”

“都是一些瑣碎的事務,臣還能處理得好。”

趙頊默默無言,昔日隨鄭朗在鄆州,多寫意啊,無論什麼事務,鄭朗信手著墨,立即批閱。然而進入中書後,數次喊累了。有多累,他是知道的。兩年多來,包括節日。假期不滿一個月。大多數時間處理政府務到二更三更時分。再好的身體,長久下去,也不會再有好身體的。看着鄭朗的臉,趙頊居然難過地說不出話來。

鄭朗沉思了一下,說道:“陛下是擔心西北吧。”

“朕有點擔心。”趙頊說道。

蔡挺說得不無道理,若是此次大捷,固然能漲宋朝將士的士氣,民心。除了一個隱形的轉移視線作用外,對改革似乎沒有多大的幫助。但若失敗了,後果不堪設想。

攻打賞移口,勝負未知,雙方損失差不多,可是磨臍隘一役。宋軍是實打實的失敗了。犧牲了一千多名兵士,大臣們看不到犧牲的多是那些叛投過來的部族子弟,更看不到從此結下深仇,這些部族就不會再叛投西夏,看到的是一次慘敗。最苦惱的是鄭朗還不能說出,畢竟用這種手段,太過陰險,失去所謂的“仁道”。

許多人上書要求處理劉昌祚,讓鄭朗壓了下去。戰後待定。

又有人將矛頭對準富弼,富弼你老啦,經常重病,卻霸佔着西府首相之位幹什麼?

這是鄭朗絕對不能容許的。

富弼與鄭朗意見也不大相投,但他有多年從政經驗,如今朝堂隱隱分成三派,一派大多數意見與鄭朗相符,要進行小跑式的改革,一部分人激進。認爲來次所謂的徹底性改革。一部分人認爲進行所謂的溫和改革。不改肯定是不行了,這就是鄭朗帶來最好的變化。但如何改。意見各不相同。富弼資深名重,與鄭朗關係好,能起到紐帶作用。還有,富弼與自己意見也不大相合,但不會下絆子,他資歷與鄭朗隱隱相齊,那麼難讓有些人怦擊鄭朗一手遮天。

千萬不要變成權相,無論是王安石或者韓琦,成了權相,憎恨的人必多。

中書有曾公亮,西府有富弼,等於是兩棵參天大樹,替鄭朗擋在前面,不知檔了多少風風雨雨!

於是鄭朗力保富弼。

但這一切,是寄託於王韶這一戰能勝利的基礎上。若失敗了,隨之會帶來一系列很不好的後果。

鄭朗教導起了作用,至少現在的趙頊遠比史上同時的趙頊更成熟,況且宮中還有一個美麗的少婦也在長成。

這些天,趙頊同樣擔心。

鄭朗安慰道:“陛下,不用擔心,聽臣說一句。西夏揚言能集五十萬大軍,這大約不成的,但若不顧百姓生死,三十萬大軍能糾集起來。”

就是三十萬大軍糾集,以西夏的國力,也會吃力。然而碰到梁氏,一切不好說,她真做過,不但糾集了三十萬軍隊,還曾在史上一次性將三十萬軍隊投放到平夏城。

又道:“實際西夏常駐兵力不過十幾萬,如今西夏攻打綏州,也擔心我朝反擊,陸續地增設了一些兵力。臣剛去過西府問了一下,大約此時西夏共糾集了二十幾萬軍隊,一部分投放到了綏州城下。還有一部分散於各個邊境。隨着西夏將勢力向南延伸到西使城、古渭州一線,無形中導致我朝邊境延長了幾百裡,讓我朝防禦更加困難。然而相對於西夏,防禦同樣變得困難。並且西夏與契丹交惡以來,不得不派重兵防禦賀蘭山與南北河套一線,兵力更加分散。此時天都山至折羌會一線,西夏總兵力也不過三四萬人,就算再糾集各族兵力,也不過五六萬人。可是西夏今年有災害,百姓饑饉,不到萬不得己之時,誰敢糾集各族壯丁爲兵?與之作戰的僅僅是這三萬多夏兵,但讓我軍將一萬餘名的兵力牽制到了賞移口。天都山兵力還剩下多少?”

“這就是成功的可能?”

“是啊,故當初臣提議時,富弼、曾公亮持着反對意見,認爲火燒天都山行宮不可能實現的,正常情況下是不可能實現,可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之中。我朝與西夏議和後,很久未自衛反擊,除了狄青那次相助諒祚平叛,多是被動的防禦,西夏人會輕視。至於怎麼做,臣在朝堂,也不大清楚。”

“鄭公,你說是王韶用兵能力遠遠高於你?”

“不知道,”鄭朗答道,不能說高了,畢竟兩人都沒有會過面,憑藉一篇平戎策就斷言高了,不合乎情理。又道:“他在前線,一場風,一場雨,就能決定戰役勝負的走向。我若能在中書就能清楚地看穿王韶的想法,那麼早在仁宗時代,就將西夏平滅了,何至於留下後患至今?或者打一個比喻,臣去前線。王韶在廟堂,多半他也不能猜穿臣的具體想法。不過眼下是一個機會,就看王韶種諤如何利用。”

王韶怎麼做,鄭朗沒有猜。

戰前他只關注一件事,王種章三人有沒有發生衝突,並且連寫了三封信。

不知是“臭味相投”。或是這三封信起了作用,三人配合比較默契,相處幾乎有半年時間,從未發生過嚴重的矛盾。得知這一消息,鄭朗就不再管了。

天都山的主將不可輕視,仁多零丁。是一名優秀的將領,但絕對不是名將。不要說他不及王章,就連劉昌祚也遠不及之。

而且平夏城的建設,又支持了六名後來的優秀大將。武器裝備物資,情報,鄭朗還會擔心什麼?

趙頊還是不放心的,鄭朗保姆式的理財理政,幾乎使趙頊成了一個吃奶的嬰兒。早遲要給他斷奶的,但不是這時候斷奶,這時候趙頊所做的,還是學習反思。不過這給了趙頊一些空暇時間,沒有事就在猜測王韶怎麼做。

消息很快傳達回來。

這一戰註定乃是一次星光耀眼的戰役。

先是苗授與王光祖二員猛將雪夜入勝東關。

遇到困難。勝東關並不象蔡州那樣沒有防備。苗授果斷地下令利用神臂弓的射程,向城頭上的夏兵射擊。多名夏兵被擊斃。隨後在夏兵發出警報之時,苗授開始登城。

關下面的兵營夏兵開始起來,天太冷了,傳聞中這一夜,宋朝兵馬多人多馬居然生生凍死在峽谷裡,因此夏兵動作緩慢。苗授先後在城頭上展開血戰,僅是苗授本人就擊斃了十一名敵兵,將城頭拿了下來。然後自閭牆再次血戰,當打開關門時,先行隨苗授登上城頭的一百餘名兵士僅剩下四十八人。四十八名兵士包括苗授在內,還多人受傷。

付出慘重犧牲,關門打開,宋軍入關,七百多名守關夏兵,只有極少數西夏將士逃了出去。這一座雄關幾乎在一個時辰易手。

第二天上午,仁多零丁聞訊,率領大軍撲向勝東關,王韶與種諤同樣帶着主力部隊到達。

仁多零丁命令三軍攻打勝東關。地勢的原因,自東往西攻打不易,但自西往東攻打卻是不難。然而沒有想到,攻打了半天,勝東關安如泰山。到了下午,士氣銳減,王韶果斷下令三軍出關主動出擊。

一役擊斃了一千二百餘名夏兵,仁多零丁敗迴天都寨。

王韶再次聚集大軍,向西挺進。

第二天,宋軍又乘勝猛攻天都寨,付出慘重犧牲後,第三天奪下天都寨。王韶再次率軍直撲錫斡井天都山大本營。一連串的窮追猛打,讓仁多零丁矇頭轉向,不得不糾集了後方所有軍隊,與宋軍在錫斡井僵持。

然而仁多零丁又一次猜錯了。

宋軍攻打賞移口是第一次聲東擊西,猛攻天都寨與錫斡井是第二次聲東擊西。第三次進攻纔是宋軍的真正企圖。

僵持了三四天,看到西夏再也沒有什麼援兵到來了,種諤率領大小姚,藉助冬夜的寒冷,以及對天都山地形的熟悉,非是從重兵把守的北方,而是從南方繞道,經過一夜時間,幾乎繞道近三百里,從天都山南端的小道潛入屈吳山,到了屈吳山還有西夏一些據點,不過防守力量鬆了,再經仁多零丁再三抽調,一些哨所幾乎都沒有人防守。順利地於天明時分,奇蹟般地地到達天都後方的行宮。

西夏人根本就沒有防備,匆匆忙忙之下,不到一個時辰大敗,四散而逃,天都行宮再次失守。天都行宮裡有許多好東西的,種諤沒有貪婪,迅速將行宮點燃,在西夏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帶着這隊輕騎一路狂奔,向東北方向撤退。在西夏兵力未趕上之前,自小道潛入綏戎寨。

感到不對,李開泰也“意識”到賞移口前面的宋軍多是虛張聲勢,恐怕還有雜牌軍充塞其間,以吸引天都山的兵力,於是主動出關進攻。李昌祚從容應戰,隨後一把火將所有輜重燒掉,且戰且退,就是這支雜牌軍在劉昌祚組織下,不但撤退,而且激戰了幾十里路陣型沒有混亂。就是這一點,劉昌祚名將風範一顯無疑。退到磨臍隘,章楶率兵前來援助,李開泰不得不將軍隊撤了回去。另一邊王韶也從容組織三軍撤退,順手還將勝東關給炸掉了。

前後大大小小几十場戰役,宋軍若包括那些各降部壯丁在內,共犧牲了近四千多兵士,實際只有三千餘人,真正的禁軍不足一千人。但擊斃了西夏兵士多達九千餘人。

傷亡率不提,關健是……富弼接到消息,感到茫然,大半天說道:“西夏行宮真的被燒掉了?”

大家同樣感到震驚與茫然。

這與鄭朗那次燒不同的,如今天都行宮纔是真正的美侖美奐,而且重兵把守,然而宋軍想燒就燒,是否意味着不用動援各路軍隊,僅憑藉一州一軍的兵力,隨意可以對西夏任何所在發起進攻?

五百七十二章 吻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八百二十七章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第252章 鬥法(二)第334章 西風烈(下)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四百二十七章 度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328章 光榮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263章 悲絲(上)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九百十七章 臘梅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253章 鬥法(三)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235章 割(四)第313章 瘦身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144章 衣服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334章 西風烈(下)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300章 打雞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39章 授筒九百十五章 賣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九百十二章 後背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第39章 授筒五百八十三章 坑七百九十章 強橫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37章 明道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七百零八章 惰性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308章 雞鳴山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54章 鳴天下(三)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23章 三疊陽春(中)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第51章 進京第204章 老匹夫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284章 東風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305章 疑問品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137章 明道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七百五十七章 拜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191章 橄欖枝七百六十五章 退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260章 天網
五百七十二章 吻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八百二十七章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零一章 反擊第252章 鬥法(二)第334章 西風烈(下)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四百六十七章 冰山的角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四百二十七章 度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328章 光榮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第263章 悲絲(上)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九百十七章 臘梅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253章 鬥法(三)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第235章 割(四)第313章 瘦身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九百十六章 風雪大斗拔谷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六百二十六章 大票下第144章 衣服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第334章 西風烈(下)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300章 打雞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39章 授筒九百十五章 賣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九百十二章 後背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第39章 授筒五百八十三章 坑七百九十章 強橫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90章 十面埋伏之列營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37章 明道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七百零八章 惰性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八百十一章 老師救朕第308章 雞鳴山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五百六十五章 春情第54章 鳴天下(三)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第23章 三疊陽春(中)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第51章 進京第204章 老匹夫第246章 嫁衣神功第284章 東風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305章 疑問品六百四十八章 殺人島四百七十一章 怒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第137章 明道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六百九十章 動員令上七百五十七章 拜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191章 橄欖枝七百六十五章 退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第260章 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