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

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

諸臣也看着中書幾個大佬。

若是按理分析,中書的處執並沒有做錯。不是挪用公用錢,雖賈昌朝用這個對付尹洙,但鄭朗迴歸,提公用錢效果不大。況且當時府麟路面對十幾萬西夏兵士的攻擊,這樣做情有可願。

張亢在代州做的事,就有些講不清,但還能說一說,契丹攻擊西夏,宋朝沒有弄清楚,議論紛紛,做了一些變通,收攏兵士之心,以備戰爭。況且後面還暗中參與了河曲之戰。

最說不清的便是夏竦的彈劾。

渭州。

也許後人都無法想像,不就是三司將朝廷南郊祭的一些賞賜物品均其直賜於兵士嗎?這樣做減少兵士埋怨之心,豈不是很好?

但就是這個做錯啦。

渭州不僅是渭州,有三軍三州百姓,有數萬精悍的將士,還有市易,還有自墾的荒田,也就是錢兵糧都有之。張亢身份不明,半是武將身份。不顧朝廷制度,收攏兵士之心做什麼?

當初賈昌朝還授使幾個御使用富弼與杜衍安民,說他們收攏民心,意圖不詭,差一點將富杜二人再貶。那個還有些說不過去,張亢的做法,恰恰是宋朝最忌諱的地方。

可以均其直,但提前通報一聲,得到朝廷允許,才能均其直。

就是這一條看似很荒謬的理由,夏竦彈劾張亢,鄭朗卻不能替其辨解。

現在更惡劣。

壽州乃是何處,當初鄭朗查隱田,刻意挑選的地區,張亢又是鄭朗的親近部下,去了壽州可想而知。

現在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鄭朗不替張亢辨,張亢去壽州會十分爲難。弄不好,又會生出許多事來。張亢是鄭朗親信,都不替其辨,以後又有誰替鄭朗做事?替張亢辨,張亢是做錯了,幾位大臣一起出來爭,有可能水洛城事件再次上演,鄭朗不但進入不了東府,有可能貶出朝堂。

可是問題不是在這裡。

張亢的做法固然有違制度,在宋朝還是一個人治大於法制的年代。不看僧面看佛面,張亢做法警告一下也可以,沒有必要設這個難堪的局,讓鄭朗選擇。

鄭朗眼睛盯着陳執中與夏辣。

陳執中在鄭朗注視下,搖了搖頭。

他與鄭朗頗類似,孤芳自賞,從不結朋,因此在朝中根基深,是名副其實的首相,與夏竦相爭,卻居於下風。

懂的,與我無關。

鄭朗眼光又轉到夏竦身上。

夏竦坦然一笑,幹嘛呢,行知,張亢僅是一個武將,你不會與俺拼命吧。

王貽永與宋庠低下頭,擰眉。坐到這個位置,沒有一個是簡單的,當真王貽永是打醬油的,若是如此,不可能能在這個位子坐得那麼久,西府這幾年換了多少宰相?這是一個大智若愚的人物,也想到鄭朗的難局。

龐籍與文彥博在深思,有可能也沒有想到破解之策,但這是夏鄭之爭,他們沒有必要參與進去。

鄭朗又轉向趙禎。

這也是一個奇怪的地方,中書之議,爲什麼皇上會通過?

趙禎也在注視着他,眼中神情卻是十分平靜。不錯,正是平靜。鄭朗忽然心中一陣明悟,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忽然也微笑起來,低下頭不語。不是要貶張亢知壽州吧,俺默認了。

夏竦起先不解,過了一會,臉色變得十分難堪。

散朝。

張方平悄悄跟上,問:“行知,爲什麼你不替張亢說話?”

貶降磁州足矣,何必弄到壽州?

“爲什麼要替張亢說話?”鄭朗反問道。

張方平一愣,他不能說張亢是你的嫡系,難道你眼睜睜地看着他被一貶再貶?

鄭朗悄聲說道:“我不說是有原因的,你看到夏竦臉色沒有?”

“不懂。”

張方平不懂,鄭朗也不解釋。然而這件事意義非同小可,意味着夏竦不僅與陳執中爭鬥,也向鄭朗發起挑戰。各種小道消息也傳到崔嫺耳朵裡,崔嫺抱怨地問:“官人,爲什麼夏竦要對付你?”

想不明白啊,自己丈夫與夏竦又無恩無怨,在夏竦最艱難的時候,丈夫還力挺過夏竦,替他爭辨。傳將出去,會讓歐陽修等人笑掉大牙的,丈夫在做愚蠢的事,養虎爲患。

“他擔心我進入東府。”

崔嫺明白了,夏竦與陳執中爭得頭破血流,無外乎爭的是首相。丈夫一去東府,無論夏竦或陳執中,就成了蚌與鷸,丈夫則坐收漁翁之利。所以將丈夫捲進來,成爲一場渾沌局。可又想到另一件事,問:“爲什麼皇上也同意了?”

“嫺兒,這是帝王心。”

“帝王心?”

“我與呂夷簡不同,你看看朝堂諸相,夏竦我替他正過名,陳執中有嚴榮的聯繫,龐籍與文彥博擔任過西北官員,同屬於西北重臣派系,王貽永與世無爭,宋庠呢,雖因爲包拯彈劾王逵一案,我略說了說,可迅速掠過,給大宋小宋保留了面子,原先與大宋還有點交情,不會因爲我一說,對我就產生反感。上下和氣一團。在軍方我又有威信,民間又有着很高的聲望。我在樞密院,無關大雅。去了中書,這樣的首相,不學範希文,卻更勝過範希文。做爲人君……”

“妾明白了,陛下想調你進入中書。”

“不知道,但對中書兩相之爭,陛下肯定有些失望。”

“官人以後做事,會有人掣肘……”

“這是必須的,若是良策,陛下會配合,若有疑問,陛下會默視這種掣肘,一切必須由陛下來掌握。是一次考驗,也是一個徵兆。”

其實過程很簡單,西府安靜,沒有爭執,至少該做的事,全部能得到落實。是伴相,不能用政績斐然來形容,但至少與東府相比,成了天壤之別。夏竦與陳執中相爭,不爲首相之爭,兩虎也難以相容。自己主動辭去首相之職,不代表着以後不擔任首相。年齡資歷一天天的在增長,兩府相比較,更有了擔任首相的資格。

因此夏竦在與陳執中爭執中,也在暗中觀注着自己。正好轉運使包拯下去,換其他人不會說的,都知道張亢是自己人。但包拯是青天嘛,儘管自己對他有恩,可是公私分明,張亢做錯了就是做錯了,向朝廷提了出來。

夏竦看到了機會,趁勢設一個玲瓏局,等自己往下跳。至於陳執中搖頭,他是沒有參與,但默視了整個過程的發展,否則在中書就得不到通過,內耗中,夏竦之議便不得通過了。

到趙禎手中,趙禎也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想法,這便是鄭朗所說的帝王心。不是趙禎對自己不信任,相反,是更加信任。如果自己一個政敵沒有,上下齊心,未必對自己有好處,說不定就害了自己。即便對自己有好處,也爲後人開了一個惡例。自己是忠臣,萬一後人也學習趙禎用自己,用了一個李林甫式的權相怎麼辦?乘勢讓自己與夏竦矛盾擴大,這不是讓朝堂產生分裂,而是在自己身上開一個縫隙,有了這個縫隙,趙禎就能掌握主動權。對張亢同樣給予一個小小的敲打,不然其他緣邊將臣學習張亢,有可能又產生不好的趨勢。

想法似乎是對的。

鄭朗默認了,但不認同。

一旦自己入主中書,必須進行一些改革,這需要一種和諧的氣氛,上下一心,改革才能順利的進行。若是有許多人對自己掣肘,改革必不能順利進行。

即便沒有自己,史上依然產生了蔡京。

但鄭朗不能對趙禎說出來,你就相信俺吧,將國政全部交給俺處理,還讓所有大臣配合俺,才能將國家治理好。那還不如對趙禎說,你將位子挪一挪,讓俺來做。

崔嫺也漸漸想通這個道理,說:“官人,那你爲什麼不提議,讓張亢換一個地方?”

呆在壽州,那一羣豪強們不敢對付鄭朗,可有膽量對付張亢。時間呆長了,準得鬧出許多矛盾,張亢下場會更慘。鄭朗說道:“無妨。”

就是張亢下放到壽州又如何,數月後自己就有機會讓張亢重新上位。呆得越憋悶,上位才越有資格!

但趙禎在宮中鬱悶了,想不通,難道這個鄭行知是誤會朕了?爲什麼一聲不響?

鬱悶的不僅是趙禎,還有夏竦,鄭朗一聲不響,自己弄了大半天,整成一個跳樑小醜。難道鄭朗想丟車保帥,通過一個小小的張亢,將自己火拼掉?

下面的大臣也在關注這件事的發展。

不知道最終會有什麼動向,可是樹不動風動,幡不動風更動,西府這一回想安靜,是不可能了。

正好呂向高的奏摺到了京城。

這是何等的大好機會,夏竦說道:“陛下,當重懲王安石。”

鄭朗,張亢你敢丟車保帥,你的學生敢丟棄麼!

趙禎同樣狐疑地看着這份奏摺,還有附帶的大量賬冊,公開違抗朝廷聖旨,哄擡糧價,收了這麼多巨大的賄賂,殺頭也可以了。但他對鄭朗這幾個學生記憶深刻,絕對做不出這樣的事,看着鄭朗問:“鄭卿,那個王安石怎麼做出這些事?”

鄭朗未答,向夏竦問:“爲什麼重懲王安石?”

“爲何不重懲王安石!”

鄭朗譏諷地說:“夏相公,慶曆三年國庫空虛,國家要錢無錢,要糧無糧,又發生了那麼大的災害,各處流寇烽起,最終卻安然渡過。今年災害雖嚴重,卻遠不及四年前的災害,國家要錢有錢,要糧有糧,又有了用工代賑法安置災民,然各處都有餓死的百姓音訊傳來,你不覺得東府是失職了嗎?”

“鄭朗,雖有餓殍出現,然沒有流寇出現!”

沒有起義軍嗎?鄭朗心中想笑,馬上就有了,而且遠勝過張海與郭邈山的起義軍規模。但鄭朗不說,到時候老賬新賬一下算。對趙禎說道:“恭賀陛下,至少兩浙糧食朝廷不用發愁矣。”

“鄭卿,何來此言。”

“陛下,不用多久,呂知府便會再上奏摺,解釋其中的原因。”鄭朗還是未答,又盯着東府數相喝問道:“各位相公,你們身居東府高位,卻不及一個小小的知縣,豈不讓天下人失忘乎!”

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八百零一章 反擊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五百八十三章 坑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295章 排陣(下)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241章 黎明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200章 放榜(中)第76章 最要得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118章 大人物(下)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176章 幸福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164章 君子第77章 歉書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54章 鳴天下(三)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294章 排陣(上)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159章 撫琴(下)七百九十七章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第102章 大家(上)第58章 道(二)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八百章 光暗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第352章 在路上(八)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38章 謝絕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七百十章 親事一七百九十九章 禮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282章 魚鱗塘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149章 算計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198章 省試(中)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九百十一章 崩潰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八百三十章 水貨第282章 潮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312章 逃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356章 猙獰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197章 省試(上)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76章 最要得
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八百零一章 反擊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五百八十三章 坑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八百九十三章 大會戰五八百六十七章 無間道第295章 排陣(下)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五百五十七章 黑水濼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241章 黎明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200章 放榜(中)第76章 最要得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118章 大人物(下)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第176章 幸福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164章 君子第77章 歉書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三百三十七章 第二步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七百六十三章 辦不到的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54章 鳴天下(三)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294章 排陣(上)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第189章 第二抓·詩第159章 撫琴(下)七百九十七章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第102章 大家(上)第58章 道(二)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八百章 光暗三百八十二章 收割第352章 在路上(八)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38章 謝絕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七百十章 親事一七百九十九章 禮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第282章 魚鱗塘第16章 山外的山 人外的人(下)八百八十章 高原雄風二第14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上)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210章 大三元(六)第149章 算計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第198章 省試(中)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九百十一章 崩潰八百八十五章 琉璃珠上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八百三十章 水貨第282章 潮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312章 逃第347章 在路上(上)第22章 三疊陽春(上)第112章 可愛貴、賤道寧(上)第356章 猙獰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197章 省試(上)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第76章 最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