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

這次會議並沒有引起人們注意,倒是鄭朗另一件事吸引許多人側目而視。

裁兵開始。

年老者裁去,沒有接到朝廷詔準,就開始裁員,這是戰場,讓一羣老頭子作戰,成何體統?

但寫了一份奏摺,不但年老者,體弱者與傷殘者非輕傷戰士,一律裁去。嚴禁士兵自殘。

這份奏摺很快到達京城,趙禎與羣臣看後苦笑。特別是最後一條,鄭朗再三提醒,若是朝廷詔令減裁傷員,不做懲罰,會有許多士兵爲逃避兵役,用兵器將自己弄成殘廢,以求朝廷恩准回家。

聽起來很好笑,說明朝廷爲了募集兵源,下面官員做了許多不好的事,包括強行抓丁,已經與所謂的祖宗法度違背。

正在商議時,王堯臣也上奏,這份奏摺很長。

第一件事與鄭朗的進奏不謀而合。

說四路緣邊之地,疆界長達二千餘里,屯兵二十餘萬,鄜延路六萬八,環慶路五萬,涇原路七萬,秦鳳路二萬七。看似很強大,但將疲懦殘傷不任戰鬥者一扣,僅能有十萬人勉強與之作戰。

別看增兵,可這個增兵未必起到好作用。

但與鄭朗皆沒有說到百姓負擔。

不說也知道帶給百姓的負擔,也沒鄭朗說的激進,進行裁軍。又說了四路利害,第一便是涇原。

接天都山,離賊穴近,可以出大軍,若勁騎疾馳,旦暮便至。渭州以東,直抵涇邠,沒有阻閡。原州境內明珠、滅藏等族,其跡多向背,朝廷雖招撫,賊至常出人馬爲助。此路最急。

說得很有道理。

幾位宰相看到王堯臣奏摺後,又再次看鄭朗的奏摺。

若按鄭朗與王堯臣的說法,這些兵源在軍中,不但不起作用,反而會產生負面影響。涇原路因爲地形因素,必須要派大軍駐守防禦,那麼只能默許鄭朗奏摺裡第二個建議。邊軍招納一批蕃兵作爲常駐兵力,正式編制,稍弱的弓箭手繼續作爲民兵訓練,不測時使用。

後者已經同意,主要是前者。

王堯臣也說了這個問題,涇原路熟戶一萬四千餘帳,曹瑋時威令明著,常用他們平叛西羌。其後備懈,守將惟務姑息,養成驕黠。自元昊反,鎮戎軍及渭州山外,皆被侵憂,近界熟戶,也遭殺虜。蕃人的風俗,最重酬賽,挑起釁激怒之,可以複用。派人募其首領願意效用者,籍姓名及士馬之數。達到一千人,聽自推其有謀勇者一人,授以班行巡檢之名,使其出境,破蕩生戶,所獲財富,官勿檢覆,得首級及傷者,始以物賞,仍依本族職名補及增俸錢。

臣服宋朝的爲熟戶,不臣服宋朝的爲生戶,用他們來催毀涇原境內不安定因素。

掠擄的物資全部歸這些熟戶所有,不用上交朝廷,不但讓他們得到這些物資與戰利品,擊斃傷敵人者給以賞賜。有功的與大戶熟戶首領給其官,授官,還是職官,給其俸錢。

趙禎看着這兩個狀元的奏摺,哭笑不得,怎麼一去西北,兩個狀元全變得如此“殘暴”?

商議大半天,先是同意王堯臣的奏摺。

又商議鄭朗奏摺,有些大臣不是很同意,王堯臣之議雖殘暴,但不觸及制度,鄭朗若是裁兵,倒是可以酌情用之。然而將蕃戶正式建軍,與王堯臣的奏摺有所不同。

王堯臣奏摺不過是鄭朗原先在京城改版弓箭手上的再改版,非是國家正式軍隊。鄭朗再改,已經觸及國家的底限。

但也不能怪罪鄭朗,不是鄭朗做的,各路將領皆將弓箭手編入軍中,朝廷不恩准,也等於是正式的軍隊。

幾個大佬啼笑皆非,最後商議,下詔同意鄭朗之策,但裁兵僅限於重傷與老者,弱者與輕傷者不得裁員,否則這道界線很難區分,會造成諸多弊端。允許各路編入蕃戶進入軍中,但限制了數量。涇原額定數量一萬蕃兵,弓箭手兩萬人,各熟戶自己主動協助朝廷制軍勿限。其他三路也做了一些數量限制,涇原路最多,其次延鄜路,再次環慶路,最後是秦鳳路。

但又說了,諸弓箭手與熟戶自己兵力,戰後須聽朝廷安排,逐步減員解散。

已經讓前線四人開心萬分。

有了這道詔書,就可以放開膽子建立蕃軍,這些蕃戶又多有馬匹,一大半人可以用來建設一支騎兵。無疑增加了前方的力量。

可是這道命令,使後方壓力更加增重。

雖裁去部分兵力,僅限於上年齡的老兵,以及重殘者,在軍中佔的數量不大,比如涇原路,鄭朗做了一些手腳,將一些殘病不重的人,以及弱兵早充重傷者,逐一裁去,也只裁了七千餘人。軍隊素質提高,數量卻增加了。特別是騎兵的供養,供養一個騎兵費用是步兵的三倍有餘。

又有改版弓箭手的支出,給後方帶來嚴重的財政壓力。

因此接到朝廷的詔書後,鄭朗大刀闊斧的裁軍,一邊又命施從光在長安城採購貨物,運向渭州,與蕃戶進行交易。

有老種先行一步,鄭朗沒有上奏朝廷。

然而有人上書打了小報告,葛懷敏上了一奏,說鄭朗不務正業,前線軍務不管,與蕃人聯手行商斂財,動亂軍心。

沒有他的奏摺,朝堂上也吵翻了天。

這麼大規模的交易,貨物剛發向渭州,京城就聽到消息。

但鄭朗招撫瞎氈,沒有人反對,授予瞎氈爲澄州團練使。此職出自唐朝,僅次於節度使,掌管一州軍政。在宋朝與節度使全部成爲虛職,職位與知州平級。

因爲牽扯到瞎氈,事情更復雜,趙禎被大臣們吵得頭痛,有的人認爲觀察後再說,鄭朗喜歡折騰,去渭州折騰是必然,看看效果如何,再下判斷。有的人反對,認爲葛懷敏是對的。有的人自做聰明,要求改變,默許交易,但要縮小規模,不能官方公開經商。趙禎只好派欽差前去渭州查看究竟。

……

鄭朗正在渭州城接待瞎氈。

朝廷會吵,他早就料到。

但無所謂,見到實利,再有即將到來的一場中型大捷,所有大臣會自動閉上嘴巴。

瞎氈此行帶着幾十個部族首領過來的,見到鄭朗後,一個熊抱,熱情地說道:“見過鄭公。”

這一回不怕了。

也是在諸部族首領面前做一個樣子,看一看,我與宋朝的宰相那麼親熱,臉面便有了。

鄭朗沒有讓他下不臺,也親切的回了一個熊抱。

然後熱情地將這些人迎進城中,命令部下殺羊備酒款待。

坐下來,瞎氈說道:“不知道鄭公什麼時候能去龕谷城看一看?到時候我一定備以盛大的禮儀招待鄭公。”

從渭州城剛剛趕來的施從光瞪眼睛。

鄭朗沒有多想,吐蕃人也會使一些小陰謀詭計,但多是蕃人,性格豪爽,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羌人也是如此,象元昊那般狡猾無恥,絕對是羌人中的令類。

說道:“一定去的。”

“謝過鄭公,”瞎氈大喜。

鄭朗話音一轉,道:“莫急,且聽我說,我會去,將一些事情安排下去才能去。還有,我也要有話對你說,你親自前來,是對此次市易的看重,心情我能理解,可你有沒有想過夏賊的感受?”

“党項人?”瞎氈臉色黯然下去。

涇原路無要險可守,瞎氈境內與西夏人同樣犬牙交錯。

五年前元昊經營河西,取道蘭州,沿阿幹河而上,經羊寨、馬坡東行,以馬銜山下瓦川河畔駐紮。因爲兵馬衆多,城堡小,難以容納,便在附近新築一城,名曰新營,又叫瓦川會城。後來留兵駐紮,以斷絕吐蕃與山後南邊宋人的通路。兩年後,又派人於阿幹河畔修築一城,派兵守護,堵住了通往臨洮的道路。這就是最早的阿干城。

因爲瞎氈與元昊關係默切,兩城對瞎氈沒有構成多大的危害。此時兩城駐兵很少,阿干城更是一座小寨子,直到元昊聽到瞎氈投奔宋朝後,才正式擴建阿干城。

這纔是要命的。

元昊沒有進攻,試問那怕元昊於兩城難駐紮幾百人,瞎氈敢不敢主動攻打西夏軍隊?

一旦阿干城修成後,離龕谷城只有七十里路。多山路,若是宋軍,要一天多時間才能到達,還能做防禦準備。但元昊手下全是騎兵,縱然山路多,兩三個時辰也到達了。

瞎氈所在的榆中地區,將會徹底全部暴露在元昊大軍的攻擊之下。

鄭朗又說道:“你不能高調啊,最好上書元昊,向他表示自己的爲難之處。至少讓他認爲你不會真的倒向我朝。”

“那不行,鄭公赤誠之心待我,我怎能兩心待鄭公?”

也不知道他說是真話還是假話,鄭朗笑了笑說:“放心,我相信你,這是暫時的緩兵之計。且聽我言,你一邊上書,一邊用交易得到的財富,擴軍備戰。兩地離得有些遠,元昊發兵攻打涇原,你救援很難來得及。元昊發兵攻打你處,我朝多是兵軍,救援速度更慢。所以你自己手中得有一支武裝力量。”

“鄭公……”瞎氈伏在地上泣不成聲。

“你先起來,”鄭朗將他扶起來,說道:“你既是我朝臣子,替你着想,是我的本職,不用感動。唉,可惜了,我來得遲,否則一定會阻止西夏人於阿幹河建設阿幹寨。如今你打是不能打,守是不能守,這個小寨子將會成爲你們龕谷城最大的妨礙。所以先拖着,一邊準備軍隊,同時我會上書朝廷,支持你們一批武器,一邊你也要低調。經常來渭州,元昊聽聞後更加反感。以後你不能再來渭州城,以商人名義,讓你的屬下來渭州交易,安撫元昊的情緒。等到元昊不能對你們構成危脅後,我不但會去你們龕谷城做客,說不定還會上書,讓陛下詔你進京,讓陛下與京城百姓看一看你與你屬下將士的風采。”

話說到這份上,自然盡歡而散。

接着陝西又有一份奏摺呈上,夏竦與范仲淹、鄭朗共同上書朝廷,請朝廷批准重修三白渠。

朝廷正規的禁軍在四路就達到二十餘萬,還不包括永興軍。一部分是來自陝西本地,大部分是從河南等地調撥過來。

這時候人們油腥不足,飯量大,特別是士兵,一人一年消耗糧食達到七石。再加馬匹與更大的損耗,僅是糧食的負擔,就給朝廷帶來嚴重的財政壓力。

三白渠若成,會增加三萬頃的耕地。

夏竦派人前來看過,鄭朗與范仲淹先後分別前來親自查看。西北不象江南,一畝地可產四石五石,天氣寒冷,往往多是一季,又多是粗獷式的耕作,好一點的是以後多交給百姓耕種,不象軍隊的屯田,但一畝地產量也不會超過兩石。

然而三萬頃的耕地,一年收成使陝西本土多出近五百萬石糧食。

運向陝西各地還會出現損耗,但比起從江南運來的損耗,將會是天壤之別。拋去損耗之後,糧食依然會出現缺口,可能滿足大半軍糧的需要。雖會花去不少錢帛,一旦糧食收成上來,三年之內,就將修葺水利的經費收回。

無論夏竦或者范仲淹都保持着清醒的頭腦,西北會打持久戰,即便以後議和,除非將西夏滅國,否則還會駐紮大量的軍隊。

奏摺呈到京城,趙禎君臣也認可。

然後葉清臣急得要哭了,說道:“陛下,三司使那來這麼多錢帛支持重修三白渠?”

用意雖好,錢從哪裡來?

鄭朗知道此事會拖很久才能議決,也沒有理朝廷的想法,再次動手屯田,王韶做得夠狠,在渭州與秦州的後方屯出近萬頃耕田。之所以如此,百姓多牧獵謀生,存在大量荒地,這裡水系發達,有許多肥沃的河谷與平川。

涇原路也不差,涇州、原州與渭州同樣有大量肥沃的河谷。連德順軍與鎮戎軍內也有一些河流盆地與平川。

鎮戎軍與德順軍鄭朗沒有敢動,弄不好不是屯田,是主動給西夏人送糧食的。

豐收之時,幾萬西夏大軍過來,一邊進攻一邊割着高梁麥子,誰能阻攔?不但讓他們擴大勝利,還外帶着送給他們吃的喝的。包括原州城的東北角與渭州城的北邊,鄭朗全部主動放棄,而是選在涇州與原州東南、渭州南邊。

爲了安先境內諸族,留下來一部分平川供他們放牧,弓箭手的田地絕對沒有動,七拼八湊下來,三州屯田面積統計上來,一共達到四千幾百頃地。

這是先統計。

要到秋後用馬牛耕耘出來,經過一冬的酥凍,到明年開春後才能種植。

爲了迷惑敵人,鄭朗刻意將這件事弄得聲勢浩大。

朝中一干大臣聽了後,又是皺眉頭。

看起來用心是好的,市易是爲了謀財,三白渠與屯田是爲了增加糧食收成。兩件事做好了,會減少朝廷財政困難。

可是兩事帶來的後果,沒有人能猜出來。

只能等朝廷派出的欽差李徵元帶回來答覆。

但誰都沒有想到,涇原路正在謀劃着一場大的戰役。

鄭朗與老種、狄青都在等,等府州的消息!

王勇二人又帶回第二份情報,西夏已經出征府麟,徵調了許多軍隊,但究竟多少軍隊,元昊有沒有親自率領軍隊出發,絕非王勇能打聽到的。這兩者對未來的戰鬥計劃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甚至元昊如果未親自出兵,雖派出大部,即將發動的計劃也要立即取消。

按照推測,想攻打折家軍,元昊必然親自率軍。

然而僅是猜測是不夠的,只能等候府州與麟州的消息,再做決定與改變。

天氣便一晃,向八月滑去,也漸漸涼了下來。

大燕南去,羌笛聲都變得高亢蒼涼。

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第75章 幽蘭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304章 殺雞(下)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246章 嫁衣神功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八百十三章 捅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52章 鳴天下(一)七百九十三章 帝王心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第64章 天堂(下)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47章 花之戰·:四翁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175章 興趣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9章 小鳥小飛(上)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第336章 小戰(中)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196章 折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206章 大三元(二)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第291章 吹打第171章 走鋼絲(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第282章 魚鱗塘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149章 算計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第66章 法度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232章 割(一)第251章 鬥法(一)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337章 小戰(下)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第300章 打雞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219章 處女地(一)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238章 出手(上)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36章 蛇書第337章 小戰(下)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第205章 大三元(一)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332章 拉手九百零六章 資敵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82章 四君子(下)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304章 殺雞(下)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
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第75章 幽蘭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第304章 殺雞(下)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第246章 嫁衣神功七百零四章 擒龍上八百十三章 捅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第52章 鳴天下(一)七百九十三章 帝王心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第64章 天堂(下)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47章 花之戰·:四翁三百八十三章 帥才第110章 閉門羹(上)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175章 興趣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第9章 小鳥小飛(上)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五百四十章 太傅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第336章 小戰(中)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196章 折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361章 最強折家軍(三)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206章 大三元(二)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第291章 吹打第171章 走鋼絲(中)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第282章 魚鱗塘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369章 天都石窟(上)第149章 算計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八十九章 小重山七第66章 法度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第232章 割(一)第251章 鬥法(一)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337章 小戰(下)六百六十四章 變臉下之下第300章 打雞五百八十四章 最缺的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第219章 處女地(一)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第238章 出手(上)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36章 蛇書第337章 小戰(下)第44章 花之戰·雨霖鈴第330章 最強的聲音(上)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六百八十八章 行路難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第205章 大三元(一)六百零八章 首相六第332章 拉手九百零六章 資敵三百九十六章 大戲·魚肉熊掌兼得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82章 四君子(下)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第304章 殺雞(下)第104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