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

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

“不多,指揮的人是誰?”

“天都山指揮主將是樑乙埋,賞移口指揮的主將是李開泰。”富弼答道。他身爲西府樞密使,有一些權限,僅是知道有一些高級斥候深入到了西夏內部,並不知道具體的名單。不知道,只看戰績,李開泰表現很優秀的,從磨臍嶺一役,再到賞移口保衛戰,可圈可點。

鄭朗一聽這兩個人更放心了,道:“彥國,不勿用擔心,不要破壞了今天氣氛。”

說完繼續招待賓客。

富弼急得乾瞪眼,富弼有富弼的想法,鄭朗有鄭朗的想法。慶曆戰爭,元昊最多出兵十幾萬之衆,宋朝名義於陝西布兵三十多萬,實際不能凝聚在一起,定川寨一戰,已經是超級戰役了。生生將西夏差一點打得國破家亡,宋朝也因此一戰,財帛耗之一空。十五萬兵士,對於以前來說,已經是軍隊數量的極限。

富弼怎能不着急?

鄭朗想法不同,十五萬人不算什麼,對於梁氏來說,後來經常用兵二十萬三十萬。這是一個極其兇狠的女子,原來鄭朗也以爲會動兵二十萬以上。看來去年的旱災,西夏國內有些艱難,否則就不會僅是十五萬。

二十萬與十五萬有區別的。

與史上相比,章楶大捷,第一乃是士氣,第二是將領與兵士多經過戰爭考驗。現在是短缺了,但武器更犀利,自己利用中書與三司之便。提供了足夠支援,軍中多名將,再三地裁減兵士以及兵役與差役,大修水利,提高了百姓的信心,還有……李開泰。

後者遠遠將前兩者不足彌補過來,再說,鄭朗胃口雖好,還沒有指望將這十五萬西夏兵士一起留下。

僅是痛擊,足以能辦到。

茶過三巡。鄭朗將兩個親家喊來,皆是中資官員,與他的岳父兩個舅哥很相似,說作爲,真的沒有什麼作爲,能力也。勝在謹小慎微,爲官沒有大惡,也愛護百姓。類似大多數宋朝官員,若沒這次聯親。多半默默無聞於歷史長河中。靠資歷,李道遷任光化知軍。不過改制後光化軍併入襄州,又改爲襄州通判。趙炳也因資歷遷爲海州通判。

說不沾光那是假的,只要沒有大過,不看僧面看佛面,能混一個知州,說不定還能混一個好的大州擔任知州。有好的一面,必然有壞的一面,宋朝言事自由,言到最後喜歡瞎扯八拉。拉到最後就喜歡牽連。自己三波改革,委實得罪了許多人。盯自己的人估計真的沒有,畢竟聲望政績皆有了,不過難免會盯上兩個親家。再者,鄭朗也擔心害怕他們攀上這門親事,洋洋自得。

淡淡地談了幾句。

這些年雖沒有大功遷上來,也沒有大過貶下去。也不易的,說了,多半會意的。

兩個親家拘束地不停點頭。

鄭朗又說道:“襄州與海州都是一個好地方啊。”

趙炳道:“襄州是好地方,濜水、白水、泌水、白河、漢水諸河交會。水利發達,但海州哪裡好?海潮時間氾濫成災,百姓流離失所。”

李道搖頭道:“非也,襄州是好,可是朝廷多次興修水利皆在鄧州以北,要麼江東,襄州始終未撥款項下來,百姓自發的水利,零亂,見效緩慢,官府還難以治理。”

“縱然不好,難道還差於當初太平州的一片湖泊沼澤?”

“鄭公,我們那有你的吏治之力?”

“這樣想就錯了,例如襄州,六縣一軍,面積比杭州還要廣大,河流發達更勝於杭州,可農可商,可戶數只有六萬有偶,就是一個小小的太平州,如今也有了六萬多戶百姓。兩者的面積,最少相差三四倍。這就是空間,空間越大,越有作爲。當初我前往太平州,朝廷給了多少錢帛?但官府能組織百姓。只要官員有作爲,自古以來的中原要郡,何至於淪落到連一個太平州都不如的地步。再說海州,長江多帶泥沙而來,陸地向大海蔓延,多處海濱之所,海水不深。象福建路那樣,圈一圈就是良田。朝廷最緊缺的就是耕地,民以食爲天,能拓出耕地就是政績。所以我看這兩地,認爲它們都是好地方。”

點撥的就是這兩句話。

當然,他們頭頂上還有一個知州,不過相信多少會給自己面子的,那麼政績便有了。

如何做,鄭朗沒有干涉,賓客也要散去,鄭朗要起身送客。

第二天,兩個兒媳婦過來行禮,模樣是很不錯,而且說話溫聲細氣,崔嫺十分滿意,鄭朗也額首。崔嫺精打細算,鄭朗無所謂,關健人好就行了。然後回到中書當值。

前面到中書,後面就讓趙頊請到都堂。

鄭朗不大在意,趙頊與羣臣皆感到心裡面不安寧。畢竟是十五萬大軍的入侵。

有的大臣用眼睛看着鄭朗,多少有些不滿。看到了吧,西夏人報復來了。

鄭朗認真的看着前線邸報,看完後,說道:“陛下,無妨,臣先做一個比喻,元昊領兵十萬,若他沒有輕視臣,在天時地利人和同等的情況下,即便臣重用狄青、種世衡,元昊十萬大軍當抵臣領兵十五萬。”

很公正的評價。

元昊失敗次數不少,可勝利的次數同樣很多,特別是河曲一戰,將他推向巔峰。不過元昊偏要往涇原路鑽,失去天時地利人和,又輕視了鄭朗,同時鄭朗又用好了諸將,讓元昊重來一次,十之七八,還會失敗。

這乃是一個綜合比喻,鄭朗又說道:“若臣沒有狄青種世衡等人的相助,元昊十萬兵那不是抵臣率十五萬兵,而是三十萬!”

前一句沒有疑問。後一句立即讓大家竊竊私語。鄭朗話外之音,也就是狄青與種世衡這些將領在面對元昊時,還能抵上十五萬將士!評價有沒有過高了?

鄭朗又說道:“與范仲淹相比,元昊十萬大軍當抵范仲淹二十萬,然而有一個前提,范仲淹戰術保守,僅能防禦,不能進攻,故只會敗不會勝。若兵力不足,各個堡寨空虛。敗多勝少。故當抵兩倍以上。龐籍亦是如此。至於韓琦,則會抵三十萬軍隊,無他故,韓琦有將不會用,非是治理政務,戰爭到來之時,用不好將領,必敗!”

趙頊聽得新奇,問了一句:“與狄青相比如何?”

“若狄青做爲副帥。後勤物資充足,再有一個信任他敢用他的士大夫作爲主帥。替狄青遮擋在前面,兩人幾乎相等。若狄青做爲主帥,領兵越多,失敗率越高。”

“何故?”

“狄青領兵越多,朝中士大夫越忌憚,前面兵戎相見,後方甚至有可能重重掣肘,就象撥繩戲,兩相旗鼓。然而撥的人越多,卻有更多的人將繩索撥向相反一面,狄青如何贏得撥繩戲?”

趙頊默然了。

“是一個比喻,陛下還沒有問與樑乙埋、梁氏呢。”

“鄭公說一說。”

“元昊領兵十萬,當抵樑乙埋領兵四十萬。”

“與王韶種諤相比呢?”

“種諤臣知道,略遜於元昊,不過也是一位名將。王韶與章楶纔有一戰之證,不過隱隱看出他們的軍事天賦,若三人配合得當,朝廷不在後方掣肘。而是主動配合,元昊不過與他們旗鼓相當耳。”

足夠了,若這樣計算,樑乙埋領十五萬大軍不過相當於元昊領四萬兵馬,涇原路兵馬卻遠遠超過了四萬人,若將壯丁與弓箭手組織起來,能達到十萬人以上。

這樣計算,涇原路必將發生一場大捷。

鄭朗說這個比喻,還有一個用意,貶功!非是誇功,而是貶低三員大將的功勞,只有功勞壓縮,三人才能用得更久一點。否則一戰過後,三人十之五六又要被隱藏了。

鄭朗又說道:“再說,渭州蔡挺乃有文武材,在慶州時,就曾痛擊李諒祚的大軍入侵。涇原路上下一心,兵強將勇,陛下何懼之有?”

“蔡挺,就是那個玉關老人?”

“正是,蔡挺於渭州曾作一喜遷鶯,詞曲曰,霜天秋曉,正紫塞故壘,黃雲衰草。漢馬嘶風,邊鴻叫月,隴上鐵衣寒早。劍歌騎曲悲壯,盡道君恩須報。塞垣樂,盡橐鞬錦領,山西年少。談笑。刁斗靜,烽火一把,時送平安耗。聖主憂邊,威懷遐遠,驕虜尚寬天討。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太平也,且歡娛,莫惜金樽頻倒。傳入京都後,世人謂之玉關人老。”鄭朗話音一轉,又說道:“我朝最苦的地區有三處,嶺南氣候酷熱潮溼,夔峽數路山區貧困,蠻人兇悍,然後就到西北。西北西風最烈,冬天來臨能殺人矣。范仲淹曾作漁家傲,曾說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意境固然悽美而雄奇,但是邊疆將士太苦了。自陛下登基以來,有懲國家困弊,節約費用,未曾南郊大祭,未曾大規模的蔭補,對爵位也很慎重,至今未見一國公爵賞賜。陛下用心是好的,名位國之寶器,太過氾濫,反而皆不珍惜。應當珍重,不過也不能過於吝嗇。”

鄭朗委婉地說了一句。

蔡挺這首喜遷鶯固然作得不錯,多少有些牢騷滿腹,而且與章楶相彷彿,在政務上非是蔡挺所長,軍事上倒也不錯。西夏自梁氏主政後,多事之秋了。西北離不開蔡挺,但賜一些爵位職官,進行安撫,蔡挺不會心寒,將士也有奮鬥信心。若不點出來,趙頊問了這個玉門老人,恐怕反而有人做文章,越大捷做文章的人越多,岳飛慘劇不會發生的,但張亢與狄青的慘劇十之八九就會發生。

趙頊喃喃道:“歲華向晚愁思,誰念玉關人老?司馬光,替朕草詔,若懷德軍一戰勝利,朕會破數年之例,以國公之爵賜之!”

也無人反對。

承平已久。西邊時常有事,皆不算大的戰事,大戰到來,一個個不知所爲。那還有心情管那個未來的國公。

趙頊還是不放心,用眼睛看着鄭朗。

鄭朗說道:“世人皆謂李開泰生勇過人,當真如此?況且蕭關高大堅固,西夏用李開泰率三萬大軍強攻蕭關。昔日李諒祚十萬兵馬都未攻破蕭關,李開泰有何之能,攻下蕭關,實際西夏等於是十二萬軍隊出戰。”

理由十分勉強。趙頊想到另一件事,臉上綻放出笑容,道:“那朕就放心了。非常時刻,鄭公,你再領一下樞密使吧。”

“陛下,不用,沒有那麼危險,再說臣也吃不消。”鄭朗拒絕。

鄭朗坦然如此,君臣一顆心漸漸平定。

元旦一天天臨近。但前方陸續地傳出不好的消息。蕭關果如鄭朗所料,周世清親自從渭州來到蕭關。與新任蕭關寨主苗授一次次打退了西夏人的進攻。

沒煙峽那邊卻很不好。

樑乙埋帶着十幾萬西夏軍隊自天都山出發,向蕩羌寨發起猛攻,僅堅守三天,寨牆之處撞毀,守寨宋軍不得不撤向靈平寨與懷德軍。樑乙埋將蕩羌寨催毀,兵分兩路,一路自石門峽向石門堡發起強攻,一路攻向靈平寨,沒有攻平夏城。平夏城城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還有石門堡幾十年前成了西夏人的惡夢,樑乙埋也不敢大意。

兩寨宋軍又堅守了三四天,給後方百姓贏來寶貴的撤退時間,陸續兩寨先後失守。樑乙埋又將兩個重寨催毀,自此,天都山到達葫蘆川的通道全部打通。

三軍會合。攻向平夏城,三天過後,死亡慘重,平夏城安然無恙。樑乙埋不得不放棄了攻克平夏城的想法。又兵發兩路,一路攻向天聖寨,一路攻向高平寨。沿途還有許多小的砦堡,全部被西夏人攻克。這時就能看到原來鄭朗的佈置,蠶網式的區域聯防,想要將軍隊向前進發,就必須將所有堡寨一一撥毀,否則隨時能斷掉後路。

這兩路軍隊還承擔着一個重擔,若平夏城宋軍不出,直接攻打兩寨,若出,兩軍迅速調轉回頭,圍點打援,將平夏城出城的宋軍吃下,讓平夏城兵力空虛,再將平夏城撥去。

讓樑乙埋十分失望,平夏城的宋軍看到西夏人離開,僅是修補城牆,一兵一卒都未出來。平夏城未失,沒煙前峽的道路隨時就會受到威脅,於是樑乙埋分出一部分兵力,留守沒煙峽與石門峽。這條道路暢通了,後勤供給就不會出現問題,然後揮兵南下。兩軍正式向天聖寨與高平寨發起進攻。到這時候,懷德軍境內已經鬧得天翻地覆了。諸多百姓不得不擠在各個寨堡裡過元旦節。

惡噩再次傳來,因爲前面有十幾個寨堡擋在前方,天聖寨已經變成了後方,寨牆維修不力,西夏人苦攻數天之後,宋軍不得不先將寨中百姓轉移到乾興寨,隨後棄寨,全部涌入到乾興寨。那邊西夏人仍沒有將高平寨奪下,高平寨位置險惡,鄭朗一度還用了青磚修砌寨牆,至少在堅固上,不亞於蕭關。西夏再次分兵,兩萬兵馬攻向乾興寨,其餘兵馬從天聖寨的小道向高平寨匯合。

這次分兵十分無理。

主要太讓人惱火了,宋軍加上百姓一個個及時撤退,讓此次出軍收穫並不大,即便奪下諸寨砦,宋軍在撤退前還一把火將寨中所有物資全部燒光。想追擊,宋軍最後撤退的也是騎兵,速度並不慢,追又追不上。西夏戰爭供給以前多是來自擄掠,沒有擄掠,全部是國內供給,必然吃緊。但宋軍一步步撤退,撤退一步,一寨軍民就會擁擠一分,乾興寨雖大,同樣缺少維修,可寨中軍民數量幾乎達到近萬人,百姓多,物資多,讓樑乙埋生起貪婪的心思。

兩軍會合,強攻之下,高平寨漸漸不支,上七時,高平寨宋軍撤向鎮戎寨。因爲高平寨的位置,慶曆戰爭結束後,宋軍對高平寨進行了改造,於城中修建了十幾個倉庫,又從城外引葫蘆河的水進入高平寨,一爲寨中用水,二引幾渠環繞於諸倉,用來防火。供應九羊寨、石門堡、天聖寨與乾興寨諸寨堡的兵士後勤。宋軍撤退得有些倉促,雖放了火,僅燒去兩倉,其餘的諸倉火情讓樑乙埋帶人入寨,利用諸渠之水迅速撲滅。打到現在,就這一戰所獲最豐,讓西夏得到大量後勤供給。樑乙埋心中才鬆了一口氣,有了這些糧草,可以放心大膽的向南深入了。這一回沒有將高平寨催毀,而是派兵駐守,其餘軍隊再次南下。

各種不好的消息,源源不斷地向京城送發。

羣臣議論紛紛,終於有人彈劾不當出兵天都山,這才招來彌天大禍。

鄭朗就當沒有看到。

其他人沒有他這般逍遙,有人彈劾,有人想要重新議和,還有人說要朝廷必須增兵,否則涇原路危矣。

鄭朗沒有辦法,再次將幾十名重臣聚集,不顧大過年的,開了一次都堂會議,鄭朗只問了兩個問題:“諸位,西夏人進攻持續了近二十天,我軍傷亡有多少,百姓傷亡有多少?”

失去的寨堡很多,十幾個,有的還是大寨大堡,損失不可謂不重。但兵士有多少傷亡,百姓有多少傷亡?有,幾次保衛戰,前後犧牲傷亡的將士接近千人,但這是幾十萬人的大型戰役,近千名將士傷亡算什麼?倒是西夏那邊因爲一味猛攻,前後折了六七千名兵士。至於百姓,幾乎沒有一個傷亡,全部及時做了撤退。

還沒有聽明白,鄭朗索性又說道:“自天都山到鎮戎寨有多少遠?這是正月初,雖京城寒冷漸輕,涇原路依然滴水成冰。還有,自涇原路用兵以來,幾乎將陝西后方所有砒霜、巴豆等物資全部徵集,至今用了多少?並且還有一樣物資,火油,涇原路也徵用了不少,至今有沒有用?”

還聽不明白嗎?

誘敵深入!鄭朗用過,元昊用過。

鄭朗問完,不說話了,他心中暗笑,章楶今生前世,看來註定要做梁氏的剋星。與王韶無關,王韶不會這樣用兵的,鄭朗已經看出來多是章楶的主意。不過章楶也猜錯了,鄭朗對他這種詭兵之道,非但不惡,相反的,還很喜歡。他心地不惡,那是對宋人,至於對敵人也要仁愛嗎?

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85章 第一觀(上)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118章 大人物(下)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313章 瘦身八百二十八章 笑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八百章 光暗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九百十章 排名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第243章 號角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186章 第二抓·抓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第200章 放榜(中)第319章 最神奇(下)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69章 王老虎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311章 色賴有一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第159章 撫琴(下)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03章 大家(下)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八百十二章 秋後八百十八章 燦爛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243章 號角第251章 鬥法(一)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157章 準備第207章 大三元(三)八百十八章 燦爛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七百三十一章 心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348章 在路上(四)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99章 講仁(七)第22章 三疊陽春(上)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141章 問一(三)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348章 在路上(四)
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85章 第一觀(上)七百四十章 權利一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118章 大人物(下)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第313章 瘦身八百二十八章 笑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八百章 光暗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五百五十六章 揭開九百十章 排名七百八十章 皇子上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第243章 號角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第186章 第二抓·抓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九百零一章 逆轉下九百二十三章 歡迎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五百九十二章 奇貨第200章 放榜(中)第319章 最神奇(下)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七百三十九章 種籽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七百七十八章 新篇章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第69章 王老虎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228章 大中庸(上)第311章 色賴有一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第159章 撫琴(下)五百三十三章 騎士禮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03章 大家(下)第167章 最牛的學生(三)七百八十一章 皇子中七百七十二章 太子二八百十二章 秋後八百十八章 燦爛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八百六十章 鏟佃第243章 號角第251章 鬥法(一)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157章 準備第207章 大三元(三)八百十八章 燦爛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七百三十一章 心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348章 在路上(四)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99章 講仁(七)第22章 三疊陽春(上)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141章 問一(三)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230章 大中庸(下)第348章 在路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