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

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

西北的事鄭朗沒有參與。術有專攻說通俗一點,就是將事情交給內行的人處理。西北有狄青,有王嵩,歷史走向改變,失去金手指,他不及二人。因此只利用史上樑氏的性格與可能發生的一些事,與狄青商議出大方向,便不在插手。主要還是黃河。之所以今年,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明年第六埽(河南南樂第六店一帶,宋朝於黃河上建設許多大堤,先後取名爲第一埽,第二埽,或者商胡埽等等,其中第六埽乃是一個規模很大的河堤)河決,分出二股河,後來熙寧年間時,正式修二股河。這就是借據歐陽修所說的天性河性,似乎是倚了河性,但沒有人性。黃河分得越多,水勢越慢,河北地勢全部被陸續的積少與河水氾濫撥高,最後全部擠向淮河。因爲六塔河規模龐大,再度形成一個新汊河,不知道對明年河水產生什麼影響,但必須未雨綢繆。趙禎的身體與等不了許多年,新帝繼位,還會繼續信任自己嘛?因此搶在今年動工。各地察看僅是一部分,還要從中書找來各種資料,繼續通過這些資料上完善自己的計劃。十幾天後,狄青早回到延州,西夏使者也被宋朝打發走了,富弼派人將鄭朗喊過去議事。乃是田瑜與程師孟的一封信,二人合力向朝廷推薦兩廣的十幾名官員。治河也如同戰爭,要主帥,要大將,也要兵與小校。鄭朗離開兩廣很長時間了,許多官員多有調動,其中有的官員因功調往他處,多有政績,有的官員因爲沒有人統帶,自己獨立一方。卻漸漸泯然衆人矣。田程二人推薦的官員,包括鄭朗,只知道其中的一部分官員作爲,有的官員乃是後期調到兩廣的。鄭朗手一攤說道:“三位相公,人事調動與我無關。”他這個治河大使,乃是宋朝前所未有的官員,大臣一起弄不清楚它的職權所在,但就是沒有人事任命權。鄭朗將它強奪過來,沒有任何官員敢反對的。不過鄭朗被煩得不行了,又久不在中書,許多官員資料他不知道,於是索性不管,將這個人事任命權歸還給了中書。“你在兩廣。”富弼道。“我是在兩廣呆過,可離開兩廣很久了,但彥國,你要相信,這四名大臣皆是我朝一等一的良吏,無論程師孟,或者周沆,或者田瑜。他們所推薦的名單有幾人我知道的,至少對水利這一塊。比較精通。”“我明白了,不過你看,”富弼指了兩個名字,一個叫黃橙,一個叫韋忠光。“他二人啊,似乎也不錯。”“他們全是蠻人。”“蠻人又如何,儂智高賊子野心,可朝廷當真沒有錯?一是過於軟弱,讓蠻人認爲我朝可欺。二是過於隔離。認爲他們低下粗卑,讓他們產生憎恨。前者讓他們以爲我朝軟弱。後者導致憎恨,彥國,你說南方叛亂會不會增加?要學會包容。”正好鄭朗也累了,既然大家聚在一起,索性說了說西方關於宗教產生的一些戰爭。在外界百姓看起來,第一神秘的就是內宮,第二神秘的就是中書,畢竟乃是宋朝權利最大的地方,某種意義,中書手中擁有的權利都勝過了人君手中權利。實際裡面與外界百姓所想像的大相徑庭,有時候也喝茶聊天拉磕。甚至會說一些東家小媳婦的蠻腰,西家小娘子的金蓮小腳,不過都是有學問的人,談得極其含蓄。中書還好一點,尚書六部權利幾乎全部被削掉,除了喝茶聊天之外,還能做什麼?西方世界太過遙遠,但發生在回鶻的幾場“聖戰”,幾個宰相還聽聞了一些。以前未怎麼注意,如今鄭朗將這些因爲宗教發瘋般的戰爭與迫害一起集中一起講,一個個驚歎。講完了,鄭朗說道:“爲什麼我朝宗教一直沒有出事,更沒有連君權都敢幹涉的宗教,頂多只引發一些口水戰,因爲一詞,包容,包容了各種宗教,宗教纔沒有形成危害。爲什麼我朝儒學比前朝發展更快,也是一個包容,許多人將道、法、兵、墨、雜等諸家好的一面思想吸納到了儒學當中。於是漸漸再度成爲百花齊放之勢。但是對蠻人與蕃人,我們也要學會這種包容。”然後看着這份名單又道:“這兩人我知道一些,一個從桂州學走出來的,一個是爲了安撫當地蠻首,選出來的才俊,我在兩廣時,選了一些優秀的人進行培養,他們沒有成長起來之前,我去了潭州。具體如何,既然田程二人從近兩百名蠻官中選撥出來,大約不會差的。不錯,這兩人都是廣南西路大蠻族酋首的兒子,若我們放手給他們兩名京官,對南方會產生多大的影響?”“行知,你這樣說,我們答應就是。”“彥國,不是我一說就得答應,能不能答應,得從國家角度來看,任人不避親仇,纔是古君子的典範。對了,我還想推舉兩人,一爲司馬光,二爲王安石,他們自小就跟我去了太平州,隨後又在杭州勘磨過一段時間,對水利十分善長。”鄭朗還有好幾名學生,嚴榮才智不是最好的,可是性格溫和,做事踏實勤奮,做人低調,可能因爲是商人家庭出身,對商業很精通,經陳執中的提撥,管理平安監,隨後因功主管銀行監。銀行監很重要,鄭朗於是不提。範家二兄弟不用說了,推薦他們的人不要太多。呂公著多次被趙禎嘉獎其知恬退,授崇文館檢討同判太常寺,再有呂家的背景,上位是遲早的事,並且水利經營非是呂公著之所長,鄭朗也略過不談。還有蘇氏兄弟,他們才中進士不久,缺少勘磨,即便授命。官職也不會很大,一個小官,鄭朗自己就可以授命,中書敢反對不成?龐籍說道:“行知,我們也想過了司馬光與王安石二人。”他有沒有想過王安石不得而知,肯定是想過司馬光。龐籍一生當中最欣賞的後輩就是司馬光,多次提攜,頗有點想與鄭朗搶這個學生的含味。鄭朗一笑。然後道:“不知中書還挑了什麼樣的人選?”他沒有參與選官,不代表着不過問,若中書最後找來的官員全部是二百五,那就慘了。富弼從抽裡拿出一份厚厚的名單。鄭朗打開翻看,有許多官員他不知道,有一些官員他聽說過。這些聽說過的官員,大多數頗有些才華,畢竟治河乃是宋朝內治最大的一件事,幾億緡錢的投資,幾個中書大佬同樣不敢開玩笑。但這些官員是否善長水利,鄭朗也不大清楚。可上面幾個名字卻讓他注意起來。首先同權知治河大使的由包拯一人,變成了兩人,另一個則是歐陽修。鄭朗看着富弼。放在紙張上看,僅是一個個名字。然而每一個名字的背後皆有故事。特別是歐陽修分牽了包拯同權知河治大使,意義特別濃厚。不僅包拯與歐陽修不和,相反的,富弼與歐陽修關係倒是很好,還有一個故事,包拯的門生張田。開始時歐陽修與包拯並沒有過節,一度歐陽修還推薦過張田,讓他通判廣信軍。當時夏竦與楊懷敏建策增河北七郡塘水,張田不同意。楊六郎雖增塘水。然以不憂民爲己任。就着原來低窪地形成的湖蕩子挖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河塘,用以阻擋契丹鐵騎可能南下時的速度。但不能過於看重塘田的作用。若廣修,必壞百姓良田,侵犯百姓的墓地,不便。於是謫貶監郢州稅,久之再次通判翼州。內侍張宗禮使經郡,酣酒自恣,無人敢言,唯有張田發其事,詔配西陵灑掃。三司使包拯推薦張田,但張田繼承了老包一些性格,敢說話,又因爲老包與兩府大佬們的過節,歐陽修的過節,大小宋的過節,他推薦反而適得其反,兩府大臣數次責難。張田也怒了,不同意就不同意,爲何給俺潑污,你們還有沒有做宰執的氣度?上書言富弼過失五事,又說,公負天下重望數十年,今爲元宰,而舉措如此,甚可惜也。你不是夏竦,也不是賈昌朝,更不是李淑,怎麼也做出這種小人的事?富弼沒有作聲,不過有一個人站了出來,唐介。唐介與包拯皆是趙禎朝的直臣,但因爲文彥博的事,二人吵得不可開交,這個仇是結下了,於是大嘴巴亂憤,說張田“內挾奸心,外誇敢言,陰附宗室宦官,不敢裁減,而刻剝其餘,使國家虧恩傷體,乞加貶黜!”九成是胡說八道,不過唐介此次再番起用,名重天下,將張田貶到蘄州。唐介的背後又發生了多少故事,誰都不清楚。但有一點,若是歐陽修與包拯同知治河大使,作爲治河工程的二把手,包拯會很悲催。論嘴巴子與筆桿子,或者影響力,老包根本就不是歐陽修的對手。富弼道:“行知,歐陽永叔對水利頗爲精通,當時六塔河事敗,他是最先發難的人,這是量才施用。”不要多想,我不存在整包拯的企圖。這是歐陽修,下面一連串的名單,有三分之一名單皆有這樣那樣的故事內幕。富弼是否是量才施用,鄭朗將名單合上,笑了一笑,道:“行啊,我不在中書時久,許多官員新近冒出,我也不大熟悉,相信諸位會量才施用的。”不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回到治河司,鄭朗寫了一篇札子。開始先寫治河總方針。這麼大工程,多處施工,得有一個先後,不能將河北黃河分流堵上,那會出大事的。先行施工的最主要就是新運河,運河是治河策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施工工程量最龐大的一環,用之蓄水分水注水灌水排水泄水,沒有運河,全部成了紙上談兵。運河一成,黃河洪峰到來時,就有部分洪水自東部注入淮河流域。因此淮河治理也是最先着手的一個環節。其次是挖深加寬濟水,也得搶在黃河水注入之前竣工,這是第二期工程,同時着手上游的束水工程。第三期工程就是引黃入濟,關閉河北支流。最後一期工程乃是重新修葺北方諸水。開始的言事頗爲正常。但最後鄭朗說了一件事,因爲工程浩大,橫跨一千多裡,若從最西方算。到淮河東南,會達到兩千多裡。自己是人,非是神,不能兩頭兼顧,必須分成一個個工程段。每一個工程段都要設具體的負責官員,當然。治河成功,功績會更大。有所得必有所失,搶功勞沒有事,可也要各負其職,擔負每個工程段的官員,就要對其工程段的工程負責任。若出了事,必嚴懲不怠。鄭朗來了一個變相的責任承包制度。不怕搶功勞,搶功勞就是搶政績,沒有幾個官員高尚到了范仲淹那種地步。若沒有這個動力,對工程就會鬆懈。可這個功勞想搶給你搶,卻不是那麼好搶的!出了事,同樣得兜着。自己有沒有這個能力,將自己大腿量一量。札子上去,準。不是開玩笑的,兩億多緡錢,趙禎能不慎重?又將這篇詔書通告天下。但就是這樣,想進入治河工程的官員依然擠破了門坎。非是南方。有蠻人。有交趾,有瘴癘。還有炎熱的氣候,離政治中心遠。黃河天氣正常,屬於國家核心區域,就是一個六塔河工程,在官員心中的地位也高過了兩廣開發。只是六塔河失敗了,否則文彥博這個首相,任誰也倒不下去。吵吵鬧鬧間,時光快到了八月。田瑜四人先來到京城。鄭朗正等他們。若說幫手,這四個人才是真正的幫手,有治河的善長,又經過兩廣開發的磨練,乃是如今宋朝第一等的治河大員。而且四人當中,只有周沆年漸老,其他三人一個個才四十幾歲,五十幾歲,正是年富益強之時。不但治河,他們治民也是第一流的良吏。也許沒有能力擔任宰執,可做爲地方官員,將會是宋朝四顆明亮的珍珠。四人到來,鄭朗這才讓各個官員前來治水司報到。這段時間裡,治水司一直空蕩蕩的,僅是鄭朗與幾名打雜的。直到今天,治水司才真正成爲一個衙門。聞訊,趙禎也從內宮走出來,坐在邊上旁聽。看着諸多官員,特別是包拯與歐陽修。鄭朗道:“包拯,朝廷讓你同知治河大使,非是讓你親自下去治河,而是讓你掌控治河所用的錢帛,以免爲下面官吏貪墨,或者浪費。”包拯點了點頭,同知治河大使乃是他的兼職,他的主職還是三司使,也分不出多少工夫下去主持治河的事。京城附近還能看一看,可是整個工程東半部北到滄州,南到楚揚,他也無法下去一一細看。鄭朗重重說道:“財政上是你的權利,也是你的責任。”包拯又點了點頭。這是鄭朗刻意說的,對老包別的方面不提,清廉上鄭朗絕對的相信。有他在最上面一層把關,最少能節約一成浪費或者貪墨。鄭朗又說道:“然後就是淮河,想治黃必須就要治淮,並且淮河工程有大有小,頗爲零碎,須得力官吏前往主持。”掃視了諸人一眼,最後道:“程師孟,讓你去,可否?”“臣一定不負陛下所託,不負鄭公所託。”他一個人不行的,鄭朗又唸了一長串的名字,包括李璋等官員。然後說道:“等會兒我會給你們一些我寫的計劃與圖紙,還是與嶺南一樣,你們下去後,仔細察看,對我這個計劃進行補充完善,務必使它盡善盡美。”“喏。”二十幾名官員答道。一人的力量終是有限的,衆人的力量纔是強大,但有一個前提,這些衆人必須能擰成一股繩。鄭朗在南方也充分地發揮出大家的力量,對計劃做過多次修改,有了前例,倒不是作僞說的話。然後又看着田瑜與周沆、元絛道:“周沆,你曾經在北方待過很長一段時間,我讓你帶着我的計劃去河北察看,將它完善,至於京東路這一片交給田瑜了,京西路與河東路這一片則交給元絛,今年不會動工,但必須將施工計劃於明年夏收到來之時,將它決定下來。”“喏,”三人也不急,能瓜分到這個蛋糕,已讓他們喜出望外。不但他們三人,鄭朗隨後點名了幾十名官吏,一道陪他們前往各地察看。鄭朗然後盯着歐陽修,說道:“六塔河一案中,你最先提出不可執行的,又先後上書言河之事,幾位宰執對你交口稱讚,永叔,新運河就交給你哪。”趙禎微微一笑,這纔是古人用人之風,不以善惡用人,不管二人的關係,鄭朗居然將最重心的工程交給歐陽修,能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歐陽修眉毛則擰了起來。新運河與元朝運河走向差不多,肯定有區別,畢竟時過境遷,有河流的變化,有山川的變化,湖泊的變化,但大體上相彷彿的,直接從揚州北邊出發,經過楚州、兗州、濟州、青州,終點滄州。此時幽州沒有那麼重要,以疏水爲主,越往東越好,但東面拘於地形卻極不便了,特別是京東路有泰山的限制,更是無法強行打通。這個工程元朝修葺時足足花了十年時間,有好幾個原因,工程斷斷續續,人力不足,財力不足,並且爲了通航,使其底寬最少達到了五十米,最淺深度達到三米以上。鄭朗的新運河規模要稍稍小一點。僅是稍稍小那麼一點,放在整個工程來說,工程量會減少許多。不過鄭朗還是計劃四年纔將它竣工,但前兩年必須將黃河段到揚州段修好,至於河北段可以放在後面兩年完成。還有一個擔心,鄭朗未說,大運河一直往河北修,直接修到滄州,契丹人聽到後會有什麼反應?工程難度最高的乃是河北段,以及濟寧段。優勢就是人力財力會更多,畢竟是募傭制,薪酬還可以,會有許多貧困百姓自發前來參與工程。可有一個缺點,元朝與隋朝時皆不將百姓當成一回事,沒有多少土地糾紛。在宋朝,一旦這麼長運河修起來,會有無數的糾紛產生。不可能爲了繞過一些大權貴的土地莊園,而使運河繞一個大彎子。爲了節約工程,以後通航順利,那怕就是曹皇后家的田莊,也要照鑿不誤。除非曹皇后家的莊子在泰山上,那不用說,會自己兒繞過去。修得好,會成爲歐陽修官場上最大的政績,修得不好,歐陽修不知道會得罪多少商人地主權貴。

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85章 第一觀(上)第201章 捉女婿(上)五百十三章 衣服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四百章 大戲·成上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第155章 冤(下)第77章 歉書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117章 大人物(上)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九百十二章 後背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94章 講仁(二)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第100章 區別(上)第7章 坐禪第292章 點將(上)第282章 魚鱗塘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308章 雞鳴山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326章 兼霞第222章 處女地(四)五百十八章 五問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76章 最要得第204章 老匹夫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五百八十三章 坑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116章 談生意第281章 依(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283章 宋詩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81章 四君子(上)第63章 天堂(上)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第268章 戲法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303章 殺雞(中)第160章 八大王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24章 三疊陽春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第188章 第二抓;拖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456章 不能答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317章 祗園精舍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240章 出手(下)六百十一章 天命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138章 大案子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第209章 大三元(五)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
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第85章 第一觀(上)第201章 捉女婿(上)五百十三章 衣服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四百章 大戲·成上七百三十二章 攤上事了第155章 冤(下)第77章 歉書第364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一)第117章 大人物(上)七百九十一章 太傅第215章 古怪的婚禮(下)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九百十二章 後背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四百四十六章 地獄之門中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94章 講仁(二)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310章 九里山大戰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四百五十四章 機遇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第100章 區別(上)第7章 坐禪第292章 點將(上)第282章 魚鱗塘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第308章 雞鳴山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326章 兼霞第222章 處女地(四)五百十八章 五問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第76章 最要得第204章 老匹夫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五百八十三章 坑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116章 談生意第281章 依(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283章 宋詩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第227章 遠大的心(下)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八百零三章 道心第81章 四君子(上)第63章 天堂(上)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第268章 戲法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第303章 殺雞(中)第160章 八大王七百十四章 親事五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六百七十二章 強勢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四百四十四章 良言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202章 捉女婿(中)第24章 三疊陽春六百七十八章 復北歸下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第188章 第二抓;拖四百二十一章 定川寨上第456章 不能答第319章 最神奇(下)第317章 祗園精舍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240章 出手(下)六百十一章 天命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138章 大案子四百三十六章 和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六百七十五章 幽蘭操下七百二十三章 漏洞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第209章 大三元(五)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