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省試(上)

崔嫺對兩個哥哥說道:“大哥三哥,我看到你們這幾天與一些學子交流。”

說交流,那是誇張的,鄭朗偶爾與王安石、司馬光他們那才叫交流,從學問到國家、百姓的生計,吏治的手段,不一而足,某種程度,這纔是真正在做正事。至於崔大郎與崔三郎,那不是交流,是元旦時,來自蔡州學子相互間的串門子。

崔有節是蔡州知州,蔡州也來了許多學子,相互間拜訪一下,也不能說不對。畢竟沒有幾個人象鄭朗那樣,那也是有才氣底子配着的,否則人家會譏諷你故作清高,十分不快。

“嗯。”大哥、三哥同時點了一下頭。

“大哥,三哥,到下次時,你說一聲,呂家三郎性格溫厚,爲人忠厚,與鄭郎很類似。”

“小妹,爲什麼?”

“不要問,讓你們說你們就去說。”

“好吧。”

大哥三哥不知道究裡,真去說了,然後崔嫺對鄭朗說了一下。

鄭朗猶豫了一會兒,崔嫺是好心的,只要風聲傳開,對自己會很有利,呂夷簡,我收你兒子爲學生,是因爲性格相投,有天賦,與你這個宰相沒有屁的關係。言臣聽了,也不好作聲,人家看重的個人的天賦與品德,鯀治水不成功,難道不允許大禹治水成功?許敬宗與李義府是兩個卑鄙無恥的奸臣,難道不准許他的後代出許遠這樣的烈士?

鄭朗危機就沒有了。

不但如此,當真一點關係也沒有,人家可是你兒子的老師,懂的!

並且言臣又找不到話柄。

聽了鄭朗一些議論後,崔嫺同樣覺得這個呂夷簡還是少招惹爲妙。不要看孔道輔他們差一點將宮門推倒了,他們始終是直臣,要顧忌一些臉面。就怕呂夷簡這樣的人,有手段,有地位,而且不要臉。人一旦不要臉,再有手段與地位、力量,還有誰是他的對手?

這位老猛哥,犯得着要招惹他嗎?

她的想法有些偏,呂夷簡可怕,這些直臣同樣很可怕。

“崔小娘子,主意是不錯,可你歲數小……”

崔嫺不以爲然,你歲數同樣不也很小嗎?咱們前後差起來,不過一個來月,但沒有辨。

“以後遇到這樣的事,最好與我商議一下。”

“嗯,”崔嫺點了一下頭,夫唱婦隨,還是知道的,然後又笑嘻嘻地說:“鄭郎,妾這也算是將功折罪?”

“算……”鄭朗看着她美麗的臉龐,纔想起來,她終是一個孩子,無論怎麼聰明,與司馬光、王安石一樣,並沒有長大。自己是不是對她過於嚴厲了,想到這裡,眼光柔和下來,道:“以後有事,還是商議一下爲好,一個好漢三個幫,懂嗎?”

“知道,還有,這裡是妾替你縫製的一件裘衣,你一定要穿上它。”

環兒從包袱裡拿出一件新裘衣,上面使用了一些刺繡的手法,繪製了一些花卉紋與一些神話中的走獸,大氣而又莊嚴。鄭朗看了看道:“這是跟莊子裡織女學的?”

“是。”

“你很聰明。”

“妾在努力學笨一點。”

“不要學笨啦,聰明沒有事,但不能聰明反被聰明誤。”

“喏,”崔嫺吐了吐可愛的小舌頭。

……

接着,陸續的從三京調出兩百多名織女,是所有織女願意留下來,只有九十五名織女留了下來。接人送人,買地蓋房子,錢用得象流水一樣,柴克明又來到京城省試。不過他來得晚,臨近元旦纔到了京城,到禮部報了一下名,走一個過場的。無奈之下,鄭朗只好寫了一封信,讓張家大舅在家裡面幫助。

不僅是這樣,這麼多織女放在鄭家莊不大合適了,人太多,沒有那麼多地蓋房子,周邊又沒有足夠的耕地,於是分出一批人,安頓在張家大舅的莊子東面。

出織女只是小皇帝的第一步,他心中有一個美好強大的夢想,於是瘦弱的身影邁出第二步,下詔道:天下承平久矣,四夷和附,兵革不試。執政大臣其議更制,兵農可以利天下爲後世法者,條陳以聞。

只要對軍隊與農業方面有好辦法者,不管你是什麼人,都可以上書進奏,朕將它當作法制頒佈天下,流傳後世。並且將鄭朗的數策,除了契丹那條計謀沒有說外,皆公佈於衆。

看看人家只是一個十來歲的毛孩子,想出了這麼多辦法,替朕分擔,這天下間有多少宋朝子民,近億啊。

再以米賑京東饑民,有一些難民逃到京城附近,開粥棚救之,諸路同樣如此,不能讓老百姓餓死了。這一切是蝗蟲害的,於是又詔去年蝗災區百姓,掘蝗卵,每一升給菽米五斗二。接着又在京城各門外置場,日給貧民一戶鬥米,江淮停給錢一年。

是不是好皇帝?

連崔嫺都嘆息道:“是好皇帝。”

“未必……”鄭朗沉吟道。

“爲何這樣說?”

“崔小娘子,他救的是百姓,不是士大夫,所以直臣不會很開心。”

“這何說法?”崔嫺聽得傻了,所謂直臣,是好大臣啊,皇帝救百姓,愛百姓是好皇帝,難道還反對?

“他們要的是一個聽他們話,按他們意思辦事的皇帝,一個大有作爲,奮發向上的皇帝,對他們來說,不喜歡。”

“誰是皇帝啊?”崔嫺驚訝地說。

“你啊,不要想那麼多,不但是你,就是我,眼下就是知道,也無法參與其中。”

當然,趙禎不知道自己想有作爲,居然是“做錯”了,新年新氣象,又下了一份讓無數舉子歡天喜地的詔書,正月十六,以翰林學士章得象權知貢舉,知制誥鄭向、胥偃、李淑、直史館同修起居注宋郊權同知貢舉。

本來是一件很榮耀的事,然而章得象聽到詔書後,立即謝拒,說:“臣才疏學淺,不堪擔負此重任。”

壓力啊,讓鄭家子一鬧,儒家的仁義、禮、忠恕,都產生了爭議,聽說他又要對中庸下手,那麼儒家還剩下什麼?不僅鄭家子,那個歐陽修正在馮元指導下,修注《詩本義》,毛詩也被打倒了。不是知貢舉,是主動坐在火山口,弄不好來一個火山爆發,就將自己噴到幾千米高空上。

章得象不好說出來,一本正經的用才學不足拒絕。

小皇帝聽聞後,沒有想起來,便問李迪與呂夷簡:“李卿,呂卿,章得象不願知貢舉,你們認爲誰適合?”

“誰都不適合,誰都適合。”呂夷簡道。

“爲何?”

“陛下,只要下一道詔書,科考試卷答案無論進士科,或者諸科,皆以原來經義闡釋爲準則,對於新近諸學子重新闡釋經義,不予反對,但不能當作科考答案。任何學子也不可以因此而對最後錄取結果質疑。那麼章得象就不會拒絕了。”

李迪額首。

這纔是讓鄭朗困惑的地方,呂夷簡人品低下,休要說他有多高尚,那是胡扯,但將范仲淹等人弄出朝堂後,再包括小皇帝的作爲,卻是趙禎執政時難得好辰光。包括去年那麼大的災害,才過了幾個月,從山東到江淮,百姓就漸漸恢復了生機。若不是黃河決堤,今年就會是一個大治之年。

但沒有這些直臣節制呢,呂夷簡會發展成什麼?

只有往中庸上找,這一找中庸才會升華,而不是後人所想的和稀泥、做老好人,低調云云。

於是再下達一份詔書,並且小皇帝親自接見了章得象,給予寬慰。章得象只好答應下來,雖然補了一道詔書,減輕了他的壓力。然而有一個人同樣讓他頭痛。

若鄭家子考得不好呢?那怕就是低於三四十名開外,也會有人對他的試卷重新進行質疑。不一定會是省元吧,但鄭家子的才學,不能落到一百名開外,那成了什麼?

其中一定有不公平,或者貓膩。

還不是最糟糕的結果,若是名落孫山,自己更慘了。看一看有多少人對這個少年在關注着。皇帝想他高中,調於身邊培養,蔡齊說他有上古的士大夫風采,這上古的士大夫與現在的士大夫有什麼區別哉?還有呂夷簡呢,什麼,老子兒子將要拜的小老師,居然連省試都沒有考中?

到時候可想自己的悲催。

或者萬一中了一個省元,皇帝高興了,可下面的麻煩就大了。怎麼又是鄭家子?想一想鄭州的轟動。怎麼沒有人不懷疑?並且前幾次因爲積壓的年數太多,似乎老天都在開玩笑似的,一個個奇才賜降下來。前一百名的試卷有差異,可前十名的試卷真的很難說出什麼高低。不是在鄭州,僅一個州,將鄭家子的試卷打開,讓大家看一看,名副其實。換在省試,可能嗎?差異不大,就沒有說服力,有人還會認爲他諂媚陛下,刻意做了手腳,到時候同樣有理說不清楚。

帶着激憤的神情,與四位同知貢舉、數名臨門官、巡視院門官、監察出入官、巡鋪官、封彌卷首官、謄抄官以及其他相關的一百多名官員,還有相關的雕版工人與禁軍,多達數千人,一道進了貢院。然後貢院大門“咣噹”一聲關上,整個貢院封鎖起來。不但外面封鎖,裡面也相互封鎖,不得相互來往。

“終於省試了。”崔嫺鬆了一口氣。鄭朗不是很急,如果不是未來的省試會拖到四年後,時間太久,他都想過一兩年前來科考,那樣把握會更大。然而崔嫺不是這樣想,時間拖得越長,似乎麻煩越多,這門親事越危險。考了,中了,就能商議親事了。十七歲成親,不算太晚吧。想到這裡,臉上紅雲朵朵,發起了小花癡。

“你們先回去,我一會兒也到客棧。”

“去客棧。”

“幫助一下你兩個哥哥。”

“這時候來不及。”

一旦主考官進了貢院,出試卷很快的,出好了試卷,立即派雕工刻好雕版,然後用雕版印刷印好試卷,就要召考生進入貢院考場了。這個速度很快的,往往幾天就能完成。所以崔嫺有些疑問。

“勿得羅嗦。”

“是,”崔嫺吐了吐舌頭,與幾個娘娘先回去。

一會兒鄭朗也去了嚴記客棧,嚴掌櫃親熱的迎了上來,問:“解元,爲什麼這麼長時間不來?”

“時間緊,耽擱不得。”諸人對他的期盼,讓鄭朗忽然產生了一份壓力。但臨到科考到來時,他反而不象那些考生,開始閉關,因爲該學的也學了,現在僅是複習,於是盤坐於牀上,每天在腦海裡一幕幕的回想溫習。

“解元一定會高中的。”

“正是你們這麼說,我反而未必能高中,”鄭朗道。

嚴掌櫃不解。

不過沒有鄭朗說得嚴重,他性格散漫,有影響,但不是很大。可若是遇到一個心理素質差的,諸人越是這樣期待,壓力會越大,反而到時候發揮不出來。

又問道:“你家孫子學業如何?”

“他還算努力,但哪裡比得上解元。”

“也算好的,”鄭朗與嚴家子談過幾次,資質中上,不算太笨,至少遠勝過自己那七位好哥子,也用功,又說道:“不知道省試結果,若能考中,殿試結束,你將孫子交給我吧。”

“解元……”嚴掌櫃一下子跪了下來,說道:“我那有這個膽量。”

人家教的是天才兒童,是呂相公的兒子,自家是什麼?原來還想一想,事情越往後發展,他想都不敢想了。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若是連諾言都遵守不了,談何君子?還有,你想來,太胖了,我扶不起。”

“是,是,”嚴掌櫃一張大胖臉上,綻放出一朵朵荷花。

鄭朗搖了搖頭,自己還沒有考中呢。一切要考試成績說話。但現在的考試錄取率是低了些,可更人性化。比如後來的高考什麼,就那麼短的時間,必須考完,那怕你腹有千般的錦鏽,若是反應不快,在短時間內沒有將試卷答完,對不起,你淘汰了。現在的科考時間很寬裕的,整整三天時間,三天時間寫一些填空題、解釋題,一首小詩,一首小賦,幾篇作文。更適合他這種坦然的性格,慢慢琢磨。

來到了裡面院子,兩個大舅哥很驚喜的迎了出來。時與時不同,人也不同。這位小妹夫名字都上了朝廷的詔書,未來不可想像啊。

坐了下來,鄭朗說道:“我來是說一說科考的事。”

“請教。”

“十段文的技巧我也教給你們,說一說詩賦,多人皆喜用典故。”

“是啊,大郎,你說中我內心。”大舅哥高興地說道。

“大哥,你不用急,我話還沒有說完,可典故有一個度,一首詩裡頂多用兩個典故,多了就堆砌了,少了過於平淡。大哥三哥,你們中和一下,倒是很好。還有賦,一首賦裡典故不能超過五個。這些典故最好選用儒家經典,道、法、名、雜、墨、陰陽、兵、農、縱橫等諸家,不是不能用,最好不用爲妙。因爲你們是儒家子弟!若將這個平衡掌握好了,就成功了一小半。然後再想,儘量使詩文言之有物,分清側重關係,切記,不要沒有想好,就往試卷上寫。想好了,用白紙先寫一遍,再做謄改,會事半功倍。”

也就是寫作技巧。

時間多,容易發揮,象後世的高考不行了,就那麼一點時間,拙一點的連試卷都來不及做,況論打草稿?

“謝過。”

“說起來,我們也能算自家人,不用說謝。”

崔嫺聽了很開心,臉兒紅紅的,拿來一杯茶,說道:“鄭朗,請用茶。”

只給鄭朗一人倒的,至於大哥與三哥很自覺,不會自找沒趣,去討要這杯茶水。

“再說說章翰林,他爲人好學,舉止莊重,不喜結交,喜歡清靜無爲,性格保守。因此你們這幾天複習時,往這上面注意一下,考試時更需注意,勿用激烈憤進的言語,或者有激進的思想觀念。那麼又成功了一小半。”

“謝過,”兩位舅哥再次感謝地說。別以爲這幾句話說得很籠統,但對他們的幫助,比前面幾句話說得更管用。

“畢竟是揣摩考官意旨,傳出去會有爭議,你們不能對任何人說出去。”鄭朗道。若這樣,他們還考不中的話,不如回家早點休息,準備將來的出路吧。

這才轉向崔嫺,說:“馬上燈會結束,你陪我幾個娘娘回鄭州去。”

崔嫺遲遲疑疑。

不象後來的談戀愛,什麼事可以做的,現在他們能象這樣時常見上一面,已經是很難得。十七歲,正是情竇初開之時,有時候使一些小性子,有時候使一些小聰明,可是心裡面很甜蜜,捨不得回家。

“陪一陪,已經達到你所說的安字。我知道你再呆下去,是想看一看省試的結果,這有可能要到月底,時間一長,外面終歸有非議。”這個有什麼?但生活在宋代,就有了什麼!不僅會說崔嫺與崔家,連自己也要說的。性格淡,就不想惹太多的麻煩,否則當真他那天說了開源與節流,僅就那三條,三十條也能說出來!

可其他的皆有爭議,所以沒說。

……

時間很快,到了二十二,京城的衙役開始到處張貼,讓考生到貢院去。這個只能考生自己進入貢院,那怕帶十個小婢,都不讓進入。江杏兒小心的替鄭朗收拾衣服,說道:“鄭郎,這幾天多保重身體。”

非是鄭州那次解試,天氣不冷不熱,現在正月未了,天氣還有些寒冷。

“不用擔心,貢院裡生着炭火,條件比客棧還要好。”

坐着馬車,到了貢院,被禁兵引進去,各自的居室,以及各自的座次,事前早就排好。

但今天沒有考試,只是讓考生進入考場,提前做準備。看着四周無數把過的禁兵,鄭朗忽然想起前世看過的一個電視劇,說什麼少年包青天在考場破了案,啞然失笑,休說謀殺案,就是一隻蒼蠅也未必能飛進考場來。

倒是同室的幾個考生很驚喜,一個個過來寒喧,然後恭喜。鄭朗謙遜的說了一句:“結果未出來,什麼都不能說。”

一夜無話,天很快就亮了起來。幾隻喜鵲在窗外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一個來自明州的舉子操着南方的口音說道:“好兆頭。”

說完,太陽就冉冉從天際處升了上來!

第314章 一荷渡湖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22章 三疊陽春(上)六百三十九章 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236章 割(五)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170章 走鋼絲(上)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08章 雞鳴山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61章 道(五)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339章 放巴士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99章 講仁(七)七百十章 親事一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283章 宋詩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六十一章 追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54章 冤(上)五百八十三章 坑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266章 淨第197章 省試(下)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77章 無敵(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55章 鬥法(五)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第121章 喜訊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第328章 光榮第75章 幽蘭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101章 區別(下)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251章 鬥法(一)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145章 唱和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84章 臨江仙第262章 琥珀第157章 準備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第260章 天網第12章 刻絲(上)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13章 刻絲(下)第304章 殺雞(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71章 告密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
第314章 一荷渡湖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四百零八章 在風中四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22章 三疊陽春(上)六百三十九章 始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第236章 割(五)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170章 走鋼絲(上)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08章 雞鳴山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61章 道(五)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339章 放巴士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六百零五章 首相三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166章 最牛的學生(二)第99章 講仁(七)七百十章 親事一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139章 問一(一)四百零二章 呂夷簡的用意上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六百九十五章 三關二第180章 兩小鬥中丞·指槐罵桑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283章 宋詩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269章 特區·奇蹟之城(上)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六百六十六章 戰後中五百六十一章 追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第346章 在路上(二)第154章 冤(上)五百八十三章 坑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266章 淨第197章 省試(下)八百二十一章 治平改制下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第277章 無敵(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第255章 鬥法(五)五百二十五章 高折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第121章 喜訊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第328章 光榮第75章 幽蘭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101章 區別(下)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251章 鬥法(一)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零九章 首相七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145章 唱和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第84章 臨江仙第262章 琥珀第157章 準備第105章 第一次非親密接觸(下)第260章 天網第12章 刻絲(上)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13章 刻絲(下)第304章 殺雞(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71章 告密五百二十七章 包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