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

六百九十一章 動員令(下)

“莫要急,慢慢說。”鄭朗道:“交趾從哪裡發起進攻的?烽火燃燒了幾次?”

“欽州,廉州,三次。”

“三次……”

“正是。”

想要用最快的速度將消息傳達,只有用烽火,但烽火僅能起一個警示作用,於是再度用次數表達敵人入襲的規模,這個沒有必要對百姓說了,各州各縣官員心中有數即可。

但鄭朗在沉思。

交趾從水路先向欽廉二州發起進攻是可以理解的,宋朝除想徵南唐時訓練了水軍,實際一統中原後,水軍多荒廢了,要麼就是一些廂軍平時練一練,防止水上盜匪,但如今幾乎連水上盜匪都防範不了。

交趾不同,面朝大海,內陸也有許多河流,船隻技術不如宋朝,可許多兵士精通水性,也會馭船,故可以從容建立一支水軍。

這是兩方的基礎。

先從欽廉二州發起進攻,將兩廣有限主力吸引住,那麼陸地上的軍隊就可以暢通無阻,向邕州發起進攻。若是不敵,又可以撤到船上,宋軍望洋興嘆。若自己分兵,那麼可以從容兩面擊破,然後兩軍北上會合,至少廣南西路整個糜爛。甚至能讓他們實現北擴的野心。不要問交趾這種想法很可笑,實際史上無論交趾或者高麗,皆是一點一滴從中原王朝生生用韌性磨出來的天空,雖時常失敗,然而領土卻一直在擴大。如果自己不注意這支軍隊,而重心放在邕州。那麼他們佔領廉欽後,揮師西上,兩軍配合。南北夾擊,邕州再次糜爛。

作爲交趾人,選擇這樣的戰術很正常。

但就不知道交趾出動了多少兵馬。

交趾國並不大。此時僅擁有中越以北,部分老撾的領土,舉國軍隊數量不會超過十萬人,但也不大好說,若是將各峒壯丁一起聚集起來,還能湊集幾萬人。

烽火燃放了三次乃是代表入侵危害程度最高。

究竟此次交趾會派多少軍隊前來?

特務營還沒將消息送來,未必準確,但上下不會浮動兩萬人。誤差是在召集的峒民人數。

想到這裡,對手下的一名侍衛說道:“你去全州,通知張岊,讓他將手下兵士全部帶來,另外就近再率十營指揮禁軍,以最快速度前來廣南西路,一切照原計劃行事。”

說着給他印信。

原計劃中只打算讓張岊率六千兵士過來。不過去年情況比較好,雖修道路,在李肅之安撫下,再加上看到聽到兩廣的變化,馬上鄭朗就要來兩荊。也會給他們帶來這種變化,各個生蠻熟蠻們十分安靜,甚至主動配合朝廷築路事宜。大家皆變成良民了,張岊也不能再動手。因此除了幾十名生病而死的兵士外,八千兵士幾乎沒有減員。

兩荊因爲有梅山蠻與夔峽地區生蠻的威脅,也是宋朝駐兵較多地區之一,原前六十一營,經裁減後變成五十二營。一是在潭州,主要防範梅山蠻的,二是在江陵府、鼎州、澧州,主要防範夔峽蠻入侵的。自潭州開始,一共有二十三營,一萬零五百餘兵士,若拋除少量吃空餉,勉強一萬人。當然,手中的兵力越多越好,但鄭朗不敢全部調出來,梅山蠻未平,本土必須留下一支軍隊。因此只徵調十營兵士。

侍衛拿着印信,騎馬飛奔而去。

餘靖驚訝地問:“原來行知,你早就料到了?”

“前年交趾派使想羞侮我的侍衛,我就料到了。”

“唉,兩廣兵力不足,最好以和爲貴,否則一旦阻擋不住,幾十萬百姓生靈塗炭,不當招惑他們的,”餘靖將前後想了一想,他不傻,感到交趾入侵,多半也因爲鄭朗態度強硬所致。

“早晚必有一戰,若是我走了,張亢等名將以後也走了,兩廣更危矣。”鄭朗說道。若是不防範,二十年後繼續發生史上的一幕,那時廣南西路人口更加稠密,有可能增加防禦力,有可能會多死亡數倍百姓。若是後者,到時候真的積屍百萬了。但在心中想到一件事,餘靖治民可以,可是在軍事上太過軟弱。

兩廣不僅需要良吏,更需要一個能軟能硬的大臣。

不但交趾人,以後開發規模擴大,與生蠻的糾紛是謂必然,以餘靖的態度,有可能導致以傷害漢戶爲手段的安撫綏靖事件發生。若是象原來那樣,僅是在地圖上畫一畫,朝廷不大管嶺南也就罷了,可是大批漢戶前來,傷害了他們積極性,讓漢戶重新向北返回,大事同樣去矣。

若那樣,還不如爲孫抃所彈劾的崔嶧呢。

此人雖越老越貪,最後好象在薛向所逼下,不得不致仕,逃避薛向窮追猛打。

但治盜卻很有一手。

曾在瞿塘峽置關如劍門,卡往了夔峽生蠻危害三峽航道。文州蕃卒多次剽攻邊戶,守臣怕生事,多以牛酒安撫,惟崔嶧募得勇壯,伺其發,突然捕擊之,後無復再有內寇之事。還有其他數起事例,皆以雷霆一擊之手段,迅速將邊冠與盜匪鎮壓下去,於是州郡民安。

看樣子自己想錯了,若自己走,必須將餘靖調走。

後世有人拜日拜美,這時餘靖卻屢次拜一個個小小的交趾,憑此一條,再有吏治之能,也不能留在兩廣。除非兩廣大局已定。

“來,議事,”鄭朗將諸位官員帶到自己帳蓬。

讓大家坐下,又對兩名侍衛說道:“你們持我的印信,前去廉州與安遠城,對周沆與朱壽隆傳達我的命令,讓他們無論如何,必須堅守兩城二十天之內不得失守。”

“喏。”

侍衛離開後,鄭朗在幾人臉上掃過。對餘靖說道:“餘靖你留在桂州,繼續主持廣南西路事宜,春耕生產到來。不能有貽誤,還有這個相思埭。同時聽我的指揮,調運糧草與後勤。”

餘靖點點頭。

戰爭他本來就不懂。上了前線也不會管什麼用。

鄭朗又看着其他人,說道:“程師孟,你去鬱林州,燕度,你去貴州,蔡挺,你去賓州,宋鹹。你去橫州,我也會去邕州。你們各自到達各自州城後,注意前方動靜,若交趾敵軍向後方蔓延,必須在第一時間將所有百姓撤到各大寨砦以及各城中,然後堅守城池,城在人在。城亡人亡。餘靖,你去了桂州後,再讓高惟和配合你的工作,防止一些蠻部藉機生事。若有變化,第一時間向我通知。”

幾人同時點頭。

怎麼辦呢。鄭朗自己都去了前線,他們僅頂居二線,若再拒絕,逃不了畏敵之罪名了。

鄭朗又打開箱子,裡面是一份份類似傳單的公函,將它們捧出來,對餘靖說道:“派官吏到各大村寨宣讀,然後向橫州會合,交由張岊安排。”

餘靖迅速掃了一眼,說道:“不大妥當吧,會使百姓犧牲慘重,不如讓朝廷急派援兵過來。”

“不行,朝廷派出的禁軍雖戰鬥力強大,然而南方春已深,天漸熱,即便有藥劑,也不能保證百分之百能治好瘧疾,再加上溼悶炎熱的氣候,必會增加許多不必要的傷亡。死亡率不比百姓組織的軍隊少。而且遠水解不了近火,若等朝廷將軍隊派來,即便從西北調來騎兵,最少也得兩個月以後了,若那時還打不退敵兵,廣南西路已經糜爛。並且未來南方又不能駐紮多少軍隊,動用禁軍,來南方不適應,本土軍隊增加,又有安史之亂跡象。增加駐軍,也會增加百姓的負擔。必須讓交趾人意識到,即便朝廷不動用幾十萬中央禁軍,也能將他們打敗。那麼他們以後就會乖巧了。”

“但……”

“安道兄,對軍事你不懂,按我的話去做吧。”鄭朗略略有些不悅。都到了什麼時候,居然還在磨蹭。難怪在平滅儂智高時,做了那麼多傻事。

……

幾個官員前去南方,各個官員衙役開始在各大村寨宣讀一份奇怪的文書。

全部是用口語書寫的,不能用之乎者也,百姓多半也聽不懂那玩意。

各位父老鄉,我乃鄭朗,在此向你們宣讀一項動員令。

廣南西路山清水秀,土地肥沃,物產豐美。世人皆曰乃是瘴癘之地,然瘧已有藥劑可醫,蚊有香可驅,不足爲害。今天,在你們辛勤雙手下,沼澤變成良田,荒山變成茶園,丘陵開始種植果樹,大河成爲灌溉之所。

一個大好的明天即將到來。

再過幾月,豐收在望,未來數年後,有糧可食,有帛可穿,有果樹,有茶樹,有甘蔗,有牲畜,有家禽,有魚可養可捕,但有人不想你們過上這份美好的生活,有人想要將它催毀。

它就是交趾。

朝廷不欲邊境生事,禍患邊民,然交趾數次入侵,來我境燒殺擄掠。先後蠶食我七源、廣源、門、思琅領土,妄封西平州決旱、大發、文湘三峒(西平州位於憑祥西,位跨後世中越兩國,南側還有祿州,嚴格說交趾這次封洞已經圖謀不詭與越了國與國之間的規矩)。

儂智高謀亂之時,武珥率兩萬軍隊扎於朋江右岸,欲圖朝廷軍隊與儂智高兩敗俱傷之時,坐收漁人之利。隨後朝廷迅速擊敗儂智高,交趾又派使前去循州對我挑釁。

今看到兩廣就要欣欣向榮,居然抽調數萬大軍北上,意圖破壞你們的美好未來,搶掠你們的妻兒,殺害你們的家人,擄奪你們的財富!

我向你們發出動員令,凡家中有兩子,年滿二十以上者,請你們來參加軍隊,對敵人自衛反擊。爲了彌補你們的損失,一旦錄用,朝廷向你們發放武器盔甲,每人獎勵布帛兩匹,錢幣五緡,糧食五石。殺敵人一者此獎勵翻五倍,殺兩名敵人者,獎勵翻十倍,以此類推(指必須進行擇別,遷移過來的漢戶,有的在山區長大,多少會一些狩獵之術,多半可以納用,但在平原地區成長的,江南又久安,未必會弓馬技巧,那就如餘靖所說的,不是上陣殺敵,而是送死去的)。

自此令起,我前去邕州,周沆與朱壽隆已在欽廉二州,程師孟前去鬱林州,燕度去貴州,蔡挺去賓州,宋鹹去橫州。城在人在,城破人亡,與你們攜手奮戰在第一線,只許進,不許後退半步。

諸位父老鄉親們,拿起你們手中的大刀,舉起你們手中的弓箭,前去擊退這些可惡的侵略者,共同保衛你們的家園,你們的親人安危。讓小小的交趾,看到我們宋人的英勇,朝廷的強大。

朝廷的後方軍隊也會不日到來,與你們一道奮戰(倒也不假,張岊會帶一萬餘兵力迅速趕到)。

讓我們的雙手不但能創造出美好的家園,同樣也能粉碎一切侵略者。

去吧,讓我們共同爲大宋而戰,爲仁慈的陛下而戰,爲家園而戰,爲自古以來泱泱大國的尊嚴而戰,爲親人而戰,爲幸福的未來而戰!

是否爲宋朝爲趙禎與尊嚴而戰,未必可知,但家園與親人對普通百姓來說,卻是很重要的。豐厚的獎勵更重要,但不能說獎勵,而是說彌補損失,激發他們的士氣。

餘靖說老百姓沒有戰鬥力,是看到雜牌軍對儂智高軍隊的表現。

但也要看,看是何人率領,讓餘靖陳曙率領,與狄青張亢張岊率領又會截然不同。例高繼宣用的邊戶爲兵,大敗西夏軍隊,這也是百姓。當然廣南西路百姓遠不及府州百姓兇悍。不過裡面有許多來自山區的百姓,以及當地蠻戶,剽悍風氣也不可小視。並不是強行徵兵,而是讓他們自發參加,敢來的,不會太弱。而且蠻漢呆在一起,若編制得當,一道上過戰場,利於他們融合相互間的關係,形成一家人。

開始百姓參加的人並不多,但張岊率領着宋軍一批批南下,終於有許多熱血青年走出家門,來到各自縣衙報名。

報了名也未必同意讓他們參軍,沒有一定武藝,又不會弓箭,身體瘦弱的,皆不收。家中獨子者,也不收。年不滿二十者,或者超過四十者,同樣不收。

但對另一類人鬆了鬆,凡是關押在各州各縣的牢犯,以及牢城裡的犯人,非是死刑犯者,參加臨時軍隊,表現勇敢者,戰後赦免其罪,殺敵與普通百姓一樣的獎賞。

做法十分仁慈周密,儘管交趾敵人已經來境。

還有鄭朗這兩年多時間所做的努力,百姓眼光想得不會有多長遠,但鄭朗種種,還是看在眼中的,一年大半辰光,一直在路上,問寒問暖,從不擺當朝首相重臣的架子。爲了治理兩廣,這個宰相可是吃了許多苦的。

又有數次大捷所帶來的信心。

一批批青年子弟終於大規模涌向各自的縣衙,經過擇選,又會合成一股股人流,或從陸地而下,或坐船而下,再度涌向橫州。然後再分成數批,向廉州、欽州、邕州前進。

這些百姓,最終將構成一道人肉長城,死死地將交趾軍隊攔住不得前進半步……

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170章 走鋼絲(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291章 吹打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九百十五章 賣第250章 謝第30章 後生第156章 交接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九百十五章 賣第306章 保護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34章 考(上)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118章 大人物(下)第10章 小鳥小飛(中)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129章 中(下)第248章 劉郎第315章 宣戰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138章 大案子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第225章 法輪第307章 鄭體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156章 交接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164章 君子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351章 在路上(七)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302章 殺雞(上)第102章 大家(上)第67章 跪門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九百十七章 臘梅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273章 進攻第93章 講仁(一)第315章 宣戰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346章 在路上(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五百零九章 前兆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五百零九章 前兆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19章 詩社(二)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255章 鬥法(五)第2章 修剪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138章 大案子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82章 四君子(下)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8章 危機第5章 約定(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
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170章 走鋼絲(上)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291章 吹打第百五十八章 三個臭皮匠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七百七十四章 太子四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九百十五章 賣第250章 謝第30章 後生第156章 交接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九百十五章 賣第306章 保護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320章 最牛的居士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34章 考(上)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第118章 大人物(下)第10章 小鳥小飛(中)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八百零二章 老天都不怕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四百十八章 鳳凰第129章 中(下)第248章 劉郎第315章 宣戰七百零二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中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五百十四二章 另一半五百八十一章 帝王心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223章 湖上,小露鋒芒第138章 大案子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360章 最強折家軍(二)八百零九章 鱷魚的眼淚中四百三十二章 各人心思下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第225章 法輪第307章 鄭體第324章 小魔女(上)第156章 交接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九百二十章 平與正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第164章 君子第169章 最牛的學生(五)五百八十二章 糖衣八百零四章 倒計時一第351章 在路上(七)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第302章 殺雞(上)第102章 大家(上)第67章 跪門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九百十七章 臘梅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273章 進攻第93章 講仁(一)第315章 宣戰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第346章 在路上(二)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五百零九章 前兆五百九十三章 燙手上五百零九章 前兆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第19章 詩社(二)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255章 鬥法(五)第2章 修剪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第138章 大案子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82章 四君子(下)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第8章 危機第5章 約定(上)第318章 最神奇(上)六百五十二章 崑崙關中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第25章 唱歌的時代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