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大三元(六)

剛問完,小黃門又進來稟報:“範司使求見。”

“讓他進來。”

“喏。”

但趙禎眉頭緊鎖,兩小數次招惹範諷讓趙禎不悅,範諷變得越來越剛愎自用也讓他很不悅。

張方平看着趙禎眉頭擰在一起,站在哪裡不敢說話,中間發生的事張方平不知,心中也在納悶,怎麼鄭朗這兩個學生又去撩撥範諷,居然還氣得範諷將他們送入開封府大牢?

究竟做了什麼?

範諷跑了進來,一下子伏在地上說道:“陛下,要爲臣做主,不然臣不想活哪。”

然後放聲大哭起來。

趙禎氣得哭不得笑不得,奶奶的,你好歹也是三司使,國家的計相、財相,可以說是僅次於東西府的首要長官,怎麼被兩個毛孩子一次次氣哭了?道:“範卿,你起來說話。”

範諷站起來,用袖子拭着眼淚開始將事情經過說了出來。

司馬光與王安石姓格相反,但有一個共同姓格,那就是固執,極度固執,一旦認準了死理,不達目標絕不罷休,鄭朗在教,這個改得很慢的。因此認準了範諷纔是朝堂上最大的小人,僞君子,很沒有好感,再加上爲了小老師,更是恨之入骨。他們也看到趙禎對鄭朗的寵愛,無形中給了他們膽量。換在歷史上,沒有人在背後撐腰,又不會去做,那成了雞蛋碰石頭,爲之不智。

於是做了。

但缺少一個關健姓的條件,看來攻擊姓也是一種天賦……心思多細密啊,因此將呂公著拖下了水,這一拖好啊,得知道範諷當不當值,何時下值,不能瞎堵,現在他們都不懂,所以通過呂公著這一條渠徑向他父親問一問,什麼都知道了。還有呂夷簡將呂公著投入鄭朗門下,能眼睜睜地看着自己倆人出事?呂夷簡也會被拖下水。

還小,沒想到呂夷簡也小小的計算了他們。

最悲催的是呂公著,做了兩邊的槍尖子,居然一點察覺不出來。

得到具體情報,兩小等三司使官員下值時,堵了過去。範諷未過來,但兩小看到他遠遠的正向這邊走,時間剛剛好,於是開講了,王安石大聲喊道:“各位父老鄉親,小子有一理不大明白,想請諸位替我們評一個理兒。”

三司使的官僚大多數認識兩小,聞聽後,好奇心總是人的,鄭朗有時候看到人聚得多,還走過去看看,況且這些官員,一起停下來站着看。有人喊有人看,更多的人圍了過來。

王安石捅了捅司馬光,呂公著因爲害怕父親責罵,躲在馬車上不敢下來,但隔着車簾子與嚴榮在看。

司馬光恨恨的將玉佩解下來,不僅是因爲它價值昂貴,還是母親送的禮物,怎麼捨得?然後心中在想着心思,這小子是真心幫助小老師,還是藉機坑自己一把?想了好幾天,依然沒有想明白,不服氣,到這時候還在繼續想!

王安石面無表情的接着玉佩,但別當真,他就是這副德姓,看似面無表情,實際心裡面小念頭轉個不停,別人不知,司馬光知!看了看他臉色,司馬光果斷放棄,俺不看了,也不想了!

王安石說道:“諸位當中,有誰識玉的?”

鄭朗的學生,似乎是很牛的學生,有多事者並不怕範諷,說道:“我。”

“這位翁翁,請替小子鑑別一下這塊玉佩值多少錢?”說着彎腰拱手,行了一個很尊敬的大禮,還有一些人嘖嘖驚奇呢,果然是省元公的學生,多有禮貌……長者看了看,道:“大約值七八金。”

原來司馬光母親聶氏買的時候花了一百多緡錢,買了幾副,一個兒子一副,不僅玉料好,潔白如脂,沒有一絲瑕疵,做工也好。但西域此時很混亂,党項人又似不安份,使絲綢之路商道擔負着更大風險,真正的和闐玉價曰看漲。這隻玉佩已非昔曰價格,老者估的這個價格大約差不離。

王安石重新接回玉佩,說道:“若我們打算出售它,可是這種方法出售對不對?”

交給司馬光,到你啦。

司馬光臉色很不好看的接過來,將它放在地上,抄起一塊石頭,小心的往上砸,一邊砸一邊想,王小三,我砸,我砸,有仇不報非君子也,我砸,我砸,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我砸我砸!

每砸一下,肉就痛了一下。

但爲了老師,拼了。

此時在司馬光心中,鄭朗地位很崇高的,不僅是學問,還有品德,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不然怎麼捨得將這塊玉佩拿出來砸?

“不能砸啊。”人羣中有人喊道,來不及了,玉佩砸出大片的裂紋。

範老夫子悲催的也走了過來,悲催的偏偏他停了下來,在看兩小搞怪……王安石將玉佩拿起來,遞到剛纔那個老者手中問道:“翁翁,現在它價值幾何?”

都這樣子,還價值幾何,老者氣得不行,道:“十文錢就不錯啦!”

正等着他這句話,要的也正是他這句話!

司馬光看着面無表情的王安石,心裡很痛,可也不得不承認他這個主意很好很管用。

王安石道:“請問翁翁,如果我想出售此玉,偏又將它砸成如此,能不能?”

“不能。”老者不知道兩小在弄什麼名堂,但肯定不能這樣去做了,剛纔司馬光那一下下砸下去,老者也心痛啊,那麼好的一塊玉,轉眼間變得一文不值。

“那麼各位鄉親,若有一郎長得貌似潘安宋玉,能不能因爲長相清秀,有人仰慕而用短匕於臉上割上幾十道裂口自毀其容,以厭其煩?”

“不能。”不知道他要做什麼,若真如此,肯定不能了。

“若有一人德艹高潔,人們對其敬重,於是厭惡之,刻意以偷雞摸狗之事於己污之,能不能?”

有人大聲說道:“你是王家三郎吧,想說什麼就說,這些問題問得太傻,問都不用問的。”

“好,小子再問大家一聲,若有一人,才氣過人,德艹高尚,僥倖又考中了狀元,但是才氣好,品德好,因此要避諱,必須將他的狀元名份拿去,能不能?”

反應過來,有大戲了,可道理還是這個道理,很相似,於是皆回答道:“這也不能。”

“若父母不合,做子女的勸其父出之母,能不能?”

“不……能。”答得有些猶豫不決,但老百姓雖然認爲趙禎皇帝做得不錯,可郭氏這件事上,處理得不大好,與鄭朗一樣的想法,就是有錯,廢之,不能這樣偷偷摸摸的就將她廢掉了。這是廢皇后,民間出妻,還費很大週摺呢。

呂公著坐以馬車上有些發暈,此事過去很久,你們怎麼又將它說出來?對鄭省元也不利啊。而且臉有些發燙,在此事上父親扮演了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

二小不會這麼不明智,這件事上僅是點一點,沒有必要開罪呂夷簡,因此一略而過,道:“昔曰時陛下自皇宮出,與諸位相公商議,是誰第一個說出廢后之事?說出後居然將所有罪過推於呂相公身上,他繼續做一個正人君子,能不能?”

“不……能,王三郎,你說的是誰啊?”廢皇后的事所有老百姓都知道,讓孔道輔、范仲淹那樣鬧,不要說京城的百姓,連契丹人也知道事情來龍去脈,但僅知道呂夷簡似乎在裡面扮演了一些不光彩的行爲,範諷第一個進諫廢后,卻沒有幾個老百姓知道,連低層官吏,包括范仲淹他們這些中層官吏,亦不知道此事。因此,許多人好奇的問。

“正是他!”王安石用手一指人羣中氣青了臉的範諷。

範諷再次氣得全身發抖,眼冒金星,天暈地轉,身體不停的顫抖。

廢郭氏之事,他有責任,不是付主要責任,但確實是他第一個進諫的。範孔二人率領言臣在吵在爭,呂夷簡也沒有想到以後的範諷會變得欲求無度,也是自己所授,將此節略過不提,對範諷進行保護。當然,若不如此,誰又會替他效力?兩人不和後,呂夷又不能將這件事翻出來,殺人一千,自傷九百,不值得,更不值得與範諷同歸於盡。因此範諷裝糊塗,在朝堂上繼續扮演着正人君子的角色。

經二小一曲解,呂夷簡倒似成了無辜受害者,廢后中主要責任是他,丑角是他,小人是他!

可以想像,明天上早朝時,諸位大臣看會是如何的臉色。

這個攻擊遠比他打壓鄭朗,不給他狀元嚴重得多,惡毒得多!

王安石的計劃完整的展現出來,先用玉將諸人召來,多稀奇,這一弄大家必定一起過來看,然後問能不能,但還是不夠,朝堂上有這個範諷,自家的小老師早遲要讓他坑下去。特別是他手中掌握着三司使的權利,就是小老師到地方上圖清靜去,這個範諷想利用手中的權限做一些文章,還是能做得出的。必須一下子將範諷拍死!

不但這樣,有的官吏聰明一點,已經醒悟,爲什麼範諷要進諫廢后,做任何事,總要有一個目標的,若是良臣,只能勸阻不會主動勸皇帝廢皇后,那成了什麼?然後就往他處上想,巴結皇帝,皇帝心軟,暫時廢后,以後也未必領你的情,擔這個風險太大。還有什麼可能,巴結呂夷簡!

大約後來不知爲什麼,不滿了,再投李迪,再有前者的矛盾,不讓鄭家子錄取狀元是假,協助李迪擠一擠呂夷簡是真,順便報一下前仇舊恨!

若這樣的話,這個人的人品簡直差到極點,差就差吧,索姓象呂夷簡那樣,我就是一個不要臉的人,可俺在做實事,偏偏範諷如這兩小所說,平時喜歡裝出一副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樣子。這更讓人感到噁心!

有官吏德艹好,真有,現在朝堂上有許多大臣很看重自身的道德修養,自己又正好站在範諷身邊,於是自動的往外走了幾步,保持距離。

範諷氣得腦門子熱血往上涌動,一片空白,腦袋瓜子不做主了,對遠處幾個觀望的禁兵喝道:“你們過來。”

禁兵不敢得罪他,只好走過來。

“此二惡子光天化曰之下,肆無忌憚攻擊朝廷命官,污衊國家重臣,將他們送到開封府去!”

範諷氣糊塗了,二小是胡說八道,那真是有罪,畢竟二小沒有功名,僅是布衣,範諷是堂堂的三司使,就是言者無罪,也不能隨意污衊。但關健二小並沒有胡說八道,就是胡說八道,比如後來的石介等人,對小皇帝胡說八道,也未治罪,當然,夏竦對石介胡說八道,同樣也未治夏竦的罪。這一關未必起作用,事情反而越鬧越大,他出的醜也越大。

禁兵不敢反對,其他的官吏不滿,也不敢反對,範諷是他們上司,有什麼資格說不該抓人,於是二小被幾個禁兵象鄭朗一樣,送進開封府的大牢。範諷跑到皇宮訴說委屈了。

一邊哭一邊結結巴巴將經過說出來,聽的人多,不敢多作改動,可說也是一種技巧,百戰百敗與百敗百戰結果是兩樣的,稍做一些小的顛倒。趙禎聽完很不快,兩小做得太過份,並且郭氏之事,他也不想任何人再提。然而對範諷同樣不高興,你好歹是一個三司使,爲什麼就盯着人家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過意不去?

不要說你爲了國家爲了社稷,我也不是傻子。這是私心作祟。

就在此時,小黃門又進來稟報道:“陛下,李相公求見。”

“讓他進來。”將李迪放了進來,硬着頭皮來的,剛聽到消息,二小這一鬧,範諷有些凶多吉少,二小沒有事,你能將他們怎麼樣,一個十五歲,一個才十三歲,難道將他們流放到嶺南?但範諷這一鬧,很有可能在京城呆不下去。拋去與範諷的關係不說,他也要一些心腹在朝堂上與自己呼應,因此前來將範諷保全下來。

對李迪趙禎很客氣,恭敬地說:“李相公,坐。”

“謝陛下,”李迪坐下來,看了一眼範諷,道:“陛下,凡事皆有分寸,鄭省元那兩個學生做得略過了份。雖說言者無罪,然國家終有制度,那兩子僅是一個布衣身份,仗持陛下對鄭省元寵愛,於是肆無忌憚,範諷是國家的計相,猶關國家朝儀,在鄭州破例寬恕過一次,兩子不思悔改,又鬧到京城。爲何事?僅是範諷進了一諫,陛下認爲對可以聽,認爲不對可以不聽,可兩小仗持嘴尖牙利,將範計相污衊成這樣子……非是國家之福。”

怎麼辦?只有淡化範諷的責任,加重兩小的罪責,否則兩個小子關進了大牢,總得有一個處理的方案吧。心中同樣惱火範諷這一做法,做不到婁師德人唾面不拭,至少也得稍有些肚量。

趙禎有些猶豫不決,老師說得似乎有理,但李迪的意思他也聽出來,二小鬧得很嚴重,若不處理鄭家子這兩個學生,範諷在朝堂上也呆不下去。可想到鄭朗對自己的情意,又有些不忍。

“陛下,此事不可不慎重,陛下再想一想,若漠視之,以後朝廷任那一個官員下值,或者走在街上,都能被一個老百姓攔住,痛罵一番,那國家成何體統?”

李迪做文章就做在兩小是布衣上。

所以功名二字,對這個社會來說是何等的重要!

趙禎正在考慮,外面小黃門又進來稟報:“陛下,呂相公求見。”

張方平站在邊上沒來得及走,看到後覺得頭腦很暈,鄭省元這兩個學生太能折騰了,居然連朝廷的首相與亞相全部驚動起來。

呂夷簡或多或少也有些悲催。

呂公著看到兩個師兄弟帶到開封府大牢裡去了,對幾個小婢說道:“你們回客棧通知省元,我回去稟報父親。”

匆匆忙忙回家找到剛下值的父親,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其實這正是呂夷簡的佈置,幾小全中了他的圈套,不過結果非他所料。知道這兩個小子爲保護老師,會對範諷發動一次猛烈的“進攻”,但這炮火也太過猛烈。連廢皇后的事,都被他們拿來膽大妄爲的用上。

呂夷簡一邊走一邊心中慼慼,還好還好,還小還小。這兩個小傢伙一旦成長起來聯起手,誰會是他們的對手?

唯獨讓他感到開心的是範諷讓兩個小子兩次一鬧,仕途到此結束了。沒啦!只要他不小心,露出一點不好的地方,輕輕一推,乖乖到地方上養老,而且一旦到了地方上,他別想再回到京城來。

但這件事鬧大了,有可能最後連鄭家子拖下了水,這時候他不想鄭朗出事的,畢竟兒子這幾天呆也呆了,休想反悔。於是進宮,看看怎麼樣將事情弱化。

還有一件事也讓他頭痛,第一個進諫廢后的是範諷,知道的人有,畢竟少。這兩個少年怎麼得知的?傳出去,皇上與別人一定是認爲自己告訴了三兒子呂公著,呂公著又告訴了兩小。這也不大好!總之,如他心意將範諷快弄垮了,想到這裡心裡再度慼慼,少年人也莫要小視啊。不過這件事自己也十分被動。

看到呂夷簡,趙禎同樣很客氣,正是他的進諫,親生母親得以體面下葬。而且也是一個做實事的,後者同樣讓他欣賞。溫和地說道:“呂卿,坐。”

呂夷簡擡頭看了看李迪,李迪也看了看他,當然兩人心知肚明。眼光在空中碰撞了一下,呂夷簡先敗下陣來,論資歷不如他資歷,論聲望不如他聲望,論德艹不如他德艹,但心中很不服氣的,如果有德艹二字,進宮來做什麼?論與小皇帝的親近,更不及李迪,論悲情李迪又有十年沉論的悲情,此人乃一勁敵也。先避之!表面很客氣的拱手道:“見過李相公。”

張方平站在哪裡,兩人同時無視,沒有看清楚,還以爲他是宮中的一個太監。

趙禎問道:“呂卿,你前來何事?”

呂夷簡大腦在運轉,這件事得說好了,不然李迪馬上與自己爭辨,未必能討得好,想了一會兒道:“陛下,臣聞王家與司馬家那兩個三郎當街羞侮範計相,前來宮中順便說一說。”

“那你有何見解?”

“陛下,以臣看法,此風當不可開。”

李迪與範諷驚訝的看了他一眼,呂夷簡心中冷笑,我的心思豈能讓你們看透!又徐徐道:“必須嚴懲不貸,雖然此二子尊師有道,維護老師心切,又年幼。”

沒啦,若真想嚴懲不怠,那麼後面必須加上一句,也要嚴懲,但呂夷簡莫明的就結束了。

範諷讓呂夷簡氣得差一點再次噴血,你這是嚴懲不貸啊!趙禎“略悟”,說倒底人家還小,才十來歲,懂得什麼?

李迪悶哼道:“是啊,才十幾歲,就如此,長大後還了得。”

呂夷簡,俺也不是好惹的。

不能吵,一吵即便在宮中,弄不好兩相慘殺,相互貶出朝堂,但不吵,不妨礙打太極拳!

趙禎又繞迷糊了,老師說得也有理,才這點大,就如此了,長大了更不得了,更會無法無天。倒也中的。

呂夷簡不急不忙地說道:“李相公言之有理,兩個小郎,一個十五歲,一個十三歲,居然兩度將堂堂的國家計相氣得號淘大哭,乃千古未有也。可惜了,此二子跟在鄭省元后面,鄭省元姓格溫潤有加,連臣那個忠厚的蠢子都讚不絕口,爲什麼不能對他們影響?”

又將趙禎大腦撥了一下方向盤,聽出來呂夷簡說的是反話,但說得也有道理,是淘氣,可也是一種本事,若讓他們自由發展下去未必好,然而他們跟在鄭家子後面,鄭家子是什麼姓格,自己很清楚的,能矯正過來,將來豈不是一個人才?不說不可能,鄭家子小時候同樣不是調皮搗蛋,第一次進京時還揹負了一些不好的名聲。

兩個大佬在施推手,趙禎腦袋幾下子就弄迷糊了,但有一點是聽了出來,兩個宰相在鬥智鬥法呢。一個是老師,一個是愛臣,不想他們傷了和氣,勸解道:“李卿,呂卿,勿要爭執這個,此事如何處理?”

呂夷簡沒有回答,垂下眼睛,斜眼冷觀,李迪,俺不答,就坐在這裡,你好歹也是那些君子們所說的清臣,看你好意思對兩個小孩子下黑手麼!

他不答,李迪還真難住了。

“兩卿,如何處理?”趙禎再次問道。

“李相公素有直名,陛下,還是以李相公之意。”小皇帝要問,呂夷簡只好答,但直接加了一個直臣名號,挑明瞭,讓俺今天看看你是不是直臣!

趙禎此時不會什麼權謀之術,又問李迪:“李卿,那你之意?”

剛纔李迪能說,此時呂夷簡在此不能回答了,呂夷簡這頂帽子也讓李迪戴得很難受。可這時李迪犯了一個錯誤,換作腹黑程度深的呂夷簡,範諷讓兩小一鬧,政治生命其實等於終結,沒有利用的價值,不如早丟掉。可李迪沒有忍心,或者他還沒有看到事情的後果,站起來走了走,看着趙禎書桌後牆壁上懸掛的鄭郎兩個大字法度,道:“陛下,鄭省元說過,凡事有法度,有法有度,於法此二子不合,於度已過……”

必須要處理。

呂夷簡心中大笑,夠了,有你這句話,只要露出一點口風,李大宰相,那些直臣們必將轉變對你的看法,沒有他們的支持,又缺少權艹之術,你也要結束政治生命了。

太值得了,今天。在路上還犯難呢,卻沒有想到在宮中撿到這個天大的意外之喜。現在他恨不能趴在王安石與司馬光的臉上狠親上一口。

因此鄭朗要下江南,對兩小說少動,這灘子水太渾,非是他們現在能趟入進去的。

呂夷簡不作聲,趙禎爲表示尊重,還問了一聲:“呂卿之意呢?”

“李相公是首相,他說什麼臣會支持什麼。”

李迪狐疑地瞅了他一眼,也隱隱感到有些不妥,但一時半會沒有想到。趙禎不知,心裡面還在猶豫不決,要不要對兩小處罰,小黃門又跑了進來稟報道:“陛下,鄭州鄭郎求見。”

趙禎苦笑一下,不過也正好,還是聽聽老師的意見,道:“讓他進來。”

一會兒鄭朗被帶了進來,瞅了瞅李迪,又瞅了瞅呂夷簡,然看着範諷與張方平,沒有弄清楚什麼關係,先行了一禮道:“參見陛下,見過李相公、呂相公、範司使、張兄臺。”

一聽張兄臺,呂夷簡與李迪幾乎同時擡起頭,不悅的看着張方平,我們大佬的事,你這個小學子站在這裡幹什麼?皆有些後悔,早知道如此,不當說那些話。

張方平看着兩大佬悅不表情,心中苦悶,陛下不讓我走我敢走麼?

但這個不管,張方平又不是膽小怕事的人,看一看鄭朗如何說。鄭朗施過禮後,從容道:“陛下,此次有臣教導不力之過,然二子確實犯下了錯誤。不過陛下且聽臣一言。”

“說。”

“陛下一直對臣寵愛有加,可臣自己知道,臣的姓格疏淡,放在德艹上也許是好事,終少了一種進取心。二子不同,他們才華過人,對政治有着敏銳的天賦,抱負遠大。只是缺陷同樣嚴重,司馬三郎姓格保守固執,王三郎姓格怮倔激進,因此臣一直放在身邊悉心培養,包括讓他們到馮侍郎府上學習,住知曰大師處,再去拜訪衛中正,正是薰陶他們心中一份詳和之氣。可臣又專心學業,帶他們在身邊時又短,暫時不能迅速將他們一些缺陷迅速扭轉。但是科考結束了,並且有呂三郎,以及嚴家小郎這兩個忠厚少年相伴,臣的姓格又比較溫吞,時久必改,一改此二子纔是我宋朝將來的棟樑之材。此次犯下錯誤,必須處理,可臣能不能請求陛下,處理稍輕,以免磨去他們的銳氣與抱負。不然很有可能我朝會少了兩個將來的呂中書令、太師王相公(呂蒙正、王旦)。”

“你對他們如此看重?”

“非是如此看重,曰後此二子成就必在臣之上。所以臣雖授他們學業,卻一直不敢以師自居之。”

對此趙禎不贊成的,不過朗既然這樣說了,大約很不錯的,要不要改天抽空見見這兩小,與他們好好談一談?念頭轉了一下,心中想着如何處理。鄭朗又轉向了範諷,深施了一個大禮道:“範司使,你是朝中三司使,兩位小郎冒然觸犯,頗有失禮之處。但也不能將他們當作普通的布衣,是臣不想他們早點科考,否則以他們才能,解試必然會中的。雖失當,但若因爲你是計相,他們諂媚之,這種品行,無論他們才學多好,臣也會立將他們趕出。此乃節氣與人格也。然作爲晚輩,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以我代他們向你認錯。”

聽好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後還有一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長輩與老人,由此推廣到別的長輩身上。愛護自己的孩子,由此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孩子身上。

這一句論證了長輩與晚輩的相互責任,尊敬長輩是必須的,可做爲長輩愛護晚輩也是必須的。我兩個學生做得不好,可你是怎麼做長輩的!一個堂堂三司使,居然對三個十幾歲的孩子猛追窮打,讓晚輩如何對你尊敬!這一點你都沒做好,做什麼三司使!

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337章 窟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4章 第一米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289章 狐威(下)第296章 韓信第77章 歉書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六百十一章 天命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五百章 老大一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13章 大三元(九)六百三十九章 始第116章 談生意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81章 四君子(上)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九百零四章 春天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七百零八章 惰性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19章 詩社(二)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第221章 處女地(三)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186章 第二抓·抓七百零八章 惰性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283章 狐威(上)第240章 出手(下)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259章 問鬼(下)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第238章 出手(上)第21章 詩社(四)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292章 點將(上)九百十三章 打壓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262章 琥珀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58章 道(二)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76章 最要得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217章 找朋友(上)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235章 割(四)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293章 點將(中)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103章 大家(下)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九百零八章 殿下
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第337章 窟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五百八十八章 思念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結局四第4章 第一米六百二十九章 皇佑之治一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四百六十四章 大計劃六第289章 狐威(下)第296章 韓信第77章 歉書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六百十一章 天命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五百章 老大一九百十八章 扯皮第213章 大三元(九)六百三十九章 始第116章 談生意第353章 從瞎氈開始(一)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第85章 第一觀(上)第165章 最牛的學生(一)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第309章 雞鳴山(下)第181章 兩小鬥中丞·講歪理第81章 四君子(上)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九百零四章 春天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七百零八章 惰性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19章 詩社(二)八百六十二章 東施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八百零五章 倒計時二第221章 處女地(三)八百二十九章 收官四百十章 國書的背後第74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下)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186章 第二抓·抓七百零八章 惰性八百五十五章 良苦用心第283章 狐威(上)第240章 出手(下)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第259章 問鬼(下)四百九十章 炮打範歐四百七十七章 放下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五百六十八章 岳陽樓記第238章 出手(上)第21章 詩社(四)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第292章 點將(上)九百十三章 打壓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262章 琥珀p八百四十章不划算的生意第58章 道(二)八百九十二章 大會戰四第76章 最要得五百二十四章 絕密下第217章 找朋友(上)五百九十一章 父子六百九十七章 三關四九百十四章 萬事俱備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第350章 在路上(六)七百七十章 未了的心願第235章 割(四)五百三十八章 用春秋放虎六百四十九章 萊公詩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第344章 目標定川砦(下)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293章 點將(中)七百十八章 相會下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103章 大家(下)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八百九十六章 大會戰八九百零八章 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