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在路上(八)

鄭朗在長安附近轉了三天,也跑到丹水上游看了看。

然而很茫然。

在他想法中,唐朝已經修了一部分水利,將物資運到商州,再從藍田關進入關中,關中唐朝修了一條運河,直接進入長安城。

不是說沒有效果,安史之亂後,河南失守,大部分物資正是從這條途徑,源源不斷地運向關中,支持了唐朝軍隊與叛軍的交戰。

似乎這條水陸齊下的運輸道路,一直在明清也發揮着作用。

歐陽修去年上書也說過這件事,唐朝故渠多廢,渭水堵塞,又有三門之險。因此他想出一個辦法,劉邦入秦,不由關東而道南陽,臣問至南陽,問其遺老,雲自鄧西至永興(長安)六七百里,今小商賈往往行之。劉邦入關中,其兵十萬,夫能容十萬兵之路,宜不甚狹而險也。但自洛陽爲都,行者比趨關東,其路久廢。今能按求通之,則武昌、漢陽、郢、襄陽、樑、洋、金、商、均、房、光化沿漢十一二州之物,皆可漕頓之南陽。自南陽爲輕車,人輦運之,摹兵十五六鋪,則十餘州之物,日日入關不絕。

胡說八道。

十萬大軍能行得通,非是一起行的,可以分批通入。

這一處多山路,怎麼不狹而險。六七百里山道下來,運費與損耗將會是天價。想要打通這一道,不能從丹水在南陽境內的下游改從旱路運輸,必須開丹水,將航道通達中游,才能從藍田關進入關中,否則運來的物資都不夠損耗的。歐陽修也沒有細研究過歷史,武則天與唐中宗時已經着手打通此路,效果一直不顯著。發揮作用時,是在安史之亂。而且不可能這些州府物資一起從此道運向關中,有的州府在地圖上看似在漢水流域。實際中間隔了幾十重山,根本無法運到漢水。

這一道通,是指漢水一直到長江,延伸到洞庭湖,向南到潭州,能將這些靠近漢水、長江與湘水邊上的物資運送到關中。其他的地方休想。

但看了後,連連搖頭。

關中諸水水源減少,復原不了唐朝水利。想要打通,必須花費巨大的代價。如今雙方在交戰,朝廷根本拿不出這筆錢帛。

而且想了一想潭州,同樣也有許多困難的地方。

潭州便是長沙。

中國對南方的開發,從晉朝開始,東晉南遷。人煙開始增加。爲以後江南的繁榮打下底子。一直到唐朝,這段時間開發的主要地區是在太湖流域與杭州,吳越。然後到宋朝,人口多,不得不想方設法,增加耕地面積。然後有了江東圩。

南宋南遷,開發到了潭州,纔是一個開始,直到明朝長沙才成爲四大米市。

開發長沙與洞庭湖流域。有天然的地理因素,然而此時有梅山蠻之逼,會有若干不利因素。若洞庭湖流域與長沙不能得到良好的開發,打通丹水流域看似花費十分巨大,已經失去開發的意義。

還得從陝西內部挖出潛力。

從城外回來後,鄭朗喊來夏竦,商議三白渠的事。

三白渠又稱爲白渠,漢武趙中大夫白公建議而修的,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入渭河,又與鄭國渠合稱爲鄭白渠。是漢朝關中最重要的水利工程。

唐末受戰火之害,許多水利因爲長期失修,以至於逐漸毀壞。於是宋太祖時,節度判官施繼業主持,對三白渠進行漢事,將涇水中的壅水堰,草草用稍鑲笆籬棧築成臨時性建築。雖草,也產生了效果,緣渠之民,頗獲其利。但因其草率,每到大汛期時,便被沖毀,於是每至秋治堰,所用復取於民,民煩數役,不能固。

宋太宗時,應百姓請求,恢復石砌將軍翣,以減輕每年修堰的沉重負擔,於是派監丞周約修理。因爲工程浩大,沒有修成。陳堯叟與樑鼎再次上書,鄭白二渠,原灌土地四萬四千五百頃,今所存者不及二千頃,請朝廷修堰。再派皇甫選與何亮實地考察,二人提出四條建議,未能付諸實行。

宋真宗時,又派尚賓對三白渠進行籌劃與組織修治,尚賓大概地修鑿了三白渠的引水渠道工程,恢復一些節水斗門,工既畢水利饒足,民獲數倍。但還沒有恢復所有三白渠的灌溉功能。

這要往後了,王安石時讓周良孺與涇陽知縣候可查看,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自洪口築堰壅涇水,鑿新渠十五,行至臨涇鎮城東入白渠,可灌田二萬餘頃。二是自洪口北開渠直至三限口,再開五十里接耀州雲陽界,可灌田三萬餘頃。第二種方案比第一種方案用工要多,費用也更大,但效益更顯著。於是宋神宗採納了第二種方案,着楊蟠與候可組織施工。

這次工程使三白渠可灌溉農田三萬五千多頃。一頃就是一百畝地,工程若成功的話,從涇原路到環慶路,幾乎都不需要朝廷支援糧食。

鄭朗將夏竦喊來,說的正是這第二種方案。

“前方在打仗。”夏竦遲疑地說。

“如果元昊攻到三白渠,那將會是一場災難。”鄭朗道。

前方打仗,後方建設,有什麼相干的?

“錢帛啊。”

“你先派人查看查看,至於錢帛,再過一年,涇原路費用我會想辦法解決。”

“你會想辦法?”夏竦狐疑地問。雖然對鄭朗印象不錯,可鄭朗還沒有來涇原路,就先支取了三百萬貫錢帛,押向渭州。在夏竦想來,是鄭朗害怕了,怕他也向韓琦那樣,向龐籍討要物資錢帛沒有要到,先將這些錢抓在手中。

“相信我。”

“好,我會安排人過去查看。”

“夏相公,務必要重視。與西夏人作戰,會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戰爭不僅比拼將士數量勇敢,還要比拼武器,後勤供給,糧草。一旦將糧食解決,更增加了勝利的機會。”

“行知。我會派人看的,你放心吧,但這件事不是我說了算,還要稟報朝廷,朝廷批准,才能作數。另外也要前線守得住,否則後方開渠,敵寇殺來。將會是一場滅絕性的事件。”

“不會,不求有功,但防守現在四路經略使不會出錯。”包括他自己。頓了頓又說道:“還有,這件事可以寫信給范仲淹,讓他一道參與。”

說着使了一個眼色。

夏竦捏着鼻子,氣苦的悶哼一聲。

僅是夏竦一人提議。有可能朝廷不批准,還會引起一些彈劾,不要問有理沒理,想要說你,胡說八道也可以。

拉范仲淹下水,他是君子黨大哥,再加上鄭朗,反對的人不會多,才能實施下去。而且范仲淹與韓琦不同。范仲淹肚量大,能容事,只要是爲了國家,不會有其他不好的想法,一定會鼎力支持。

鄭朗說道:“這纔是戰爭。比行軍作戰,我朝也許不及賊寇,但比建設,比治理,比財富。敵寇遠遠不及我朝。用其長拼其短。”

“拼損耗。”

“正是。”

夏竦額首,這個方案頗合他心意。當然,也符合范仲淹的想法。

忽然外面一陣大笑。

一個魁梧的大漢走進來,夏竦替鄭朗介紹道:“這位便是曹將軍。”

“見過曹將軍。”

“見過鄭相公。”

“別稱呼相公,每次聽到,我感到渾身的不舒服,還是稱呼鄭知州。”

曹琮再次大笑。

三人重新坐下來,曹琮說道:“朝廷陸續的派出軍隊發往前方,我給你的軍隊乃是……”

懂的,此次徵調的軍隊,除了一部分來自陝西本土外,還從河中河南與京城發過來大量的禁軍,無論去向那一路,要從京兆府整編徵調。曹琮做一些小小的手腳,不是難事。

“謝過曹將軍,”鄭朗拱手說道。

沒有曹琮暗中相助,此次朝廷對涇原路也十分慎重,好水川一敗,精兵強將全部犧牲,涇原路地勢平坦,不易防守,所以此次朝廷派出的兵力涇原路最多,達到七萬人,還不包括部分當地的弓箭手。

整體數量,軍隊並沒有減少,但因爲鄭朗的進諫,增加了有編制的弓箭手。與原先弓箭手不同,這些弓箭手全部有編制,發放一些武器,給予一些津貼。

軍事實力也比史上增加,當然,費用更增加。

對此鄭朗無可奈何。

只能做到不能讓定川砦之戰的慘劇發生,否則對宋朝的打擊,無法想像。

曹琮又問道:“鄭知州,你認爲范仲淹與韓琦誰的策略正確?”

鄭朗不讓他稱呼相公,於是改口,畢竟才這點大,稱喟相公,曹琮自己也感到憋口。

他不是問兩人誰高誰低,而是問防守正確,或者進攻正確。

“曹將軍認爲誰的策略好?”

“元昊不可小視啊。”曹琮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了這句話。

“當然不可小視,”鄭朗笑了一笑。

好水川之戰打得多漂亮?范仲淹與韓琦二人被元昊當成兩隻猴在耍。

鄭朗心中隱隱有一個想法,不見後世諸家評論,是他自己的想法。元昊一開始作戰,是爲了樹立各族的信心,而且不停的交戰,相互之間產生血海深仇,各族會團結起來,對宋朝產生敵意。

鄭朗用弓箭手做編制,性質差不多,殺吧,死了人,是西夏殺的,以後部族的族民就會恨元昊,不會夾在中間兩面倒。

但元昊發起的進攻未免次數太多了,先是三川口,後是好水川,再者麟府二州,又到了定川砦。

這是有意利用漫長的邊境,不斷地尋找宋軍的弱點,將宋軍一部部地擊潰,使整個西北糜爛。如果是這樣想的,元昊所圖就很大了。

然而元昊也不能稱爲絕世天才。

一是沒有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西夏騎兵的優勢讓他埋汰。

二是他沒有長遠的眼光,不但使契丹興平公主莫明其妙死了,對契丹人也多不敬重。於是眼光更差的遼興宗得到宋朝好處,率領大軍前來問罪,幸好那一陣風!

雖勝了,畢竟是契丹,若契丹人與宋人兩國聯起來,西夏必定覆滅,正好宋朝求和,於是答應議和。大約契丹人的出征,才使他這個方策改變。隨後西夏元氣慚慚恢復,又因爲種師衡的反間計得效,西夏發生許多事,包括元昊本人身死。

也就是元昊有戰役的眼光,但沒有戰略的天賦。

可以看一看唐朝,唐朝受制於突厥,委屈求全,一統天下後,立即反擊突厥。或者學一學春秋時的越國,句踐臥薪嚐膽,一舉成功。若不是與契丹人發生衝突,以元昊這樣遊鬥下去,宋軍疲於奔命,西夏將疆域拓到延州與原渭不是不可能。

當然,遼興宗眼光更淺。

其實宋朝與西夏相爭,契丹可以漁翁得利,僅是一年西夏因爲宋朝禁止商榷,便宜賣給契丹的馬匹與皮毛,就能產生巨大的收益。甚至打到最後,契丹還能乘宋朝式微的時候,入侵河北。

總之,這是一個星光末落的時代,文人的時代,而不是武將閃爍的時候。

鄭朗自己軍事能力也不行。

但他手中有狄青,還有一個人,種世衡,現在朝廷還沒有多重視,不如將他要過來,定川砦之戰過後,再將他送還環州。讓他安心去使反間計去。

想到這裡,鄭朗不由笑了,這個人好啊,一把殺人不見血的刀,仝明說有陰有陽,誰能陰過老種先生?

“鄭知州,爲何發笑?”

“以曹將軍之意,是范仲淹之策爲上,還是韓琦之策爲上?”

“范仲淹。”

“爲何?”

“我朝軍事天賦無一人能及元昊,不動元昊無奈,一動就會有空隙存在,也能讓元昊找到,那麼又是一場慘敗發生。”曹琮是善意地提醒鄭朗。別看你很聰明,但這是戰爭,不是寫儒學專著,越聰明越容易上元昊的當。

而且鄭朗越笑,曹琮越擔心。

畢竟他推薦自己擔任陝西長官,是不是一個玩笑,也是對自己的認可。

“曹將軍,我知道,也不會不自量力。但一昧防禦,你認爲此法妥當否?范仲淹築寨砦拱衛,不是不妥。然而想將所有前線築寨設砦,築成一個鐵桶,使元昊不得入侵。但我不懂的是另一個問題,從府麟二州開始,一直鎮戎軍,這條邊境長達幾千裡,得築多少砦寨,得進駐多少士兵,才能將這個鐵壁形成?是五十萬,還是一百萬禁軍?”

這纔是一個真正嚴重的問題!

第294章 點將(下)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266章 淨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138章 大案子第255章 鬥法(五)第51章 進京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六百三十九章 始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98章 講仁(六)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106章 求第212章 大三元(八)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五百十六章 問邊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八百三十章 水貨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第292章 點將(上)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四百二十七章 度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339章 放巴士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83章 宋詩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78章 君子守德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356章 猙獰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第98章 講仁(六)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五百七十二章 吻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158章 撫琴(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337章 窟第55章 鳴天下(四)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317章 祗園精舍四百零四章 大炮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160章 八大王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303章 殺雞(中)第251章 鬥法(一)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六百八十章 夜郎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第236章 割(五)
第294章 點將(下)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266章 淨四百九十三章 包拯出場上六百四十七章 第一步第138章 大案子第255章 鬥法(五)第51章 進京三百九十五章 提醒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六百三十六章 爲誰戰四百七十九章 降下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362章 最強折家軍(四)六百三十九章 始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98章 講仁(六)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三百九十八章 大戲·聯手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14章 古怪的婚禮(上)第106章 求第212章 大三元(八)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五百十六章 問邊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八百三十章 水貨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八百七十三章 河湟六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六百十八章 遠方下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第292章 點將(上)四百九十六章 推手中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四百二十七章 度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七百四十九章 瑣碎二年下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六百零二章 宮變下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339章 放巴士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83章 宋詩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四百四十四章 深奧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78章 君子守德七百三十八章 儒家的核心第356章 猙獰四百八十章 站隊上第98章 講仁(六)六百十六章 遠方上五百七十二章 吻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八百九十八章 大會戰十八百二十章 治平改制中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第158章 撫琴(上)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第337章 窟第55章 鳴天下(四)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七百零三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317章 祗園精舍四百零四章 大炮七百四十八章 瑣碎二年上八百三十二章 西進第160章 八大王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五百七十八章 並第303章 殺雞(中)第251章 鬥法(一)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八百五十六章 破蛹六百八十章 夜郎三百九十四章 金箭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第236章 割(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