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

到了八月中旬,宋祁、張永和上書,商胡埽決口,闊五百五十七步,需用工一千四十一萬六千八百日,役兵夫十四萬四千一百六十八人,可百日而畢。

這是用賈昌朝的政策,賈昌朝在洛陽上書,請京東州軍與百姓興葺黃河舊堤,引水東流,漸復故道,想要達到這個要求,必須將幾年前的橫隴決口與今年的商胡決口堵填上去。

對此,鄭朗一直沒有作聲。

兩次決口後,黃河非是原來的黃河。不堵,有橫壠河,商胡北流,平常年份水勢更緩,流沙沉澱更多,堵,事實已經失去作用。就象一個人病入膏肓,用藥物治療還是死,做手術同樣是死,因此一直不作聲,至少在未想出好方法之前,沒有作聲。

議納,然丁度等人聯手進奏,說道:“天聖中,滑州塞決河,積備累年始興役,今商胡工程尤大,而河北歲饑民疲,前番朝廷用工代賑,又使民困,今又輾轉至商胡,民力更疲,秋天來臨,河水消減,許多百姓又返鄉籌備明年夏收,多開始準備耕作播種事宜。臣以爲不妥也。且橫壠決已久,故河尚未填闕,宜疏減水河以殺水勢,等來歲先塞商胡。”

沒有那麼簡單,這一衝,諸多水網相連,從商胡埽到渤海口,幾乎沿伸到契丹境內,長達一千多裡,不知道聯繫了多少水網,想要堵塞,全部得堵塞,用工非是小宋所計算的那樣,有可能是其百倍。

聽到丁度進奏,鄭朗還是沒有作聲。他在腦海裡默想着商胡流的地圖,記得最後是王安石堵上的,起了一些效果,最後仍然失敗。

現在只有一個方法,用鄭朗的放堤法。

陸續在黃河沿岸選一些貧瘠地與鹽鹼地,水勢大時。決開河堤殺水!順便改良土地。

而且有一個困難,錢!

國家還有多少錢,作爲首相也未必很清楚的知道。因爲三司之外,還有一個儲錢的場所。內藏庫。內藏庫是宋太祖手中成立的,當初財政情況良好,但宋朝政策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朝廷僅起一個轉手作用,至少名義上是重視內治與愛民,所有內治政策皆圍繞着取民用民政策而轉動。錢帛很難積餘。於是宋太祖設內藏庫,對大臣說道,石晉割幽燕諸郡於契丹,朕憫其民久陷夷虜,等所蓄滿五百萬貫,遣使北虜,以贖山後諸郡。如不從我,即散府財募戰士圖攻取。”

趙匡胤思想後來爲王安石繼承。如今在鄭朗身上也在發揚光大。想打敗西夏與契丹,手中必須有錢,但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要會掙會儲,經過很長時間良性的經營,國家纔能有發動戰爭的錢帛。

這筆錢起初爲了收復幽雲十六州戰爭所用。當時經濟總量規模很小,五百萬緡錢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事實後來越積越多,遠遠超過了五百萬緡。因爲全國未統一,趙匡胤沒有動。到了趙匡義手中,帶着大臣視察內藏庫,說,此等金帛如山,何時能盡。

那時經濟總量還是很小。放在現在,就是金子打造的山,大着手腳去用,一兩年也用光了。於是收復後漢,匆匆忙忙發起收復幽雲十六州戰爭。結果失敗,這才明白大哥的良苦用心。正式設立內藏庫,說:“此蓋慮司臣不能節約,異時用度有闕,必重賦於民,朕不喜也。”

擴大它的功用,不僅是戰爭,還有待災年之用,有了內藏庫,國家需要錢帛時,就不用重斂百姓。明確了它的功用。不是給皇帝自己用的,而是備用度有闕時給國家用的。又不能放在三司,怕三司大臣存不着錢帛,故設此庫。到了真宗時,又擴大成金銀、珠玉香藥、錦帛、錢四庫。

其來源有二。第一是各礦坑治所得,商人買專營所鈔時,除了支付河北與陝西糧草物資,還有一部分來京城用錢帛買鈔,這些錢帛也歸於內藏庫。第二各邊境榷貨務所得金銀,市舶司所得珠玉香藥,各地一些名牌奢侈紡織品,若是內藏庫空虛時,也從各地抽調普通紡織品進入內藏庫。因爲其性質就是怕大臣以愛民爲名,大手大腳的花,事實也是如此,因此多少內藏庫有多少,大臣不得而知。到了真宗與趙禎時,缺少趙匡胤兄弟的戎馬之能,內心怯弱,皇權分割得又十分嚴重,手中掌控部分財政,或多或少有了底氣。

這幾年,在鄭朗東一下西一下的治理下,財政情況轉好。然而西北一役,所有家底子打完了,內藏庫有多少,鄭朗不得而知,但看到趙禎迅速准奏,眉頭不由皺了皺,趙禎舉措證明內藏庫經幾年時間充實,會有,然不是很多。

何郯又站出來進奏。

“今年災害尤大,乃是數度首相之職也,尤其陳執中,所舉事多不副天下人心。如向傳式不才,累被人言,不可任以要劇,而執中以私恩用傳式至三司副使(向傳式乃是向敏中之子,指陳執中結交權貴以厚己)。呂昌齡曲事執中,至爲三司判官。此皆聖意所明知,所以傳式昌齡罷要職,但執中卻釋而不問。太宗朝寇準號爲忠藎,僅以任情不依次改轉廣州通判馮拯、彭惟節官資,即罷寇準政事(非是如此,寇準不拘一格用人,不以資歷得罪了許多人,本身性格激烈,用人多有偏見,尤重北輕南,又給人留下許多把柄,於是因用人而數次罷相)。今執中援傳式昌齡跡過於寇準,風聞執中以舊識寬減張鑄不告孔直溫反人入狀罪犯,又以私怨打壓開封提點李肅,其他專權恣縱,不可盡數。執中昧經國之大體,無適時之長材,鄭朗年輕資不足,其召災異,未必不由此……惟陛下不惜退罷一二臣,以順天下之望,則天下幸甚。”

有此等大災,皇上做得好,沒有錯,是首相的錯。第一是陳執中無能,又專權恣意,第二是鄭朗歲數太小,不適合擔任首相。若兩人皆罷。天下人高興了,罷兩人不行,至少要罷去陳執中。

兩個首相與言臣樑子結下了。

言臣要撈人,雖撈出張昇,但言臣的大佬楊察沒有撈出來。因此痛恨陳執中暗下黑手。

鄭朗也不好,居然讓吳鼎臣出使交趾。朝廷多會派使前往交趾?即便有,也是一個蛋大的小吏。

於是有此一奏。

鄭朗與陳執中皆面無表情。然鄭朗心中慼慼,幸好農田水利法是在黃河決堤後實施的,不然會如自己所想,讓言臣做文章罷廢了。

言臣彈劾首相,很正常,首相天大地大,惟有言臣是其剋星。

但聽不聽,卻是皇帝的事。皇帝不聽。言臣同樣無可奈何。

何郯說完,鄭朗看了一下其他大臣不說話,站出來說道:“陛下。國家財政困難,臣有銀行一議,望陛下召集兩府兩制臺閣三司諸司重要官員前去垂拱殿商議。”

不治河不發動戰爭,國家有錢。一治河一發動戰爭,國家這些積餘遠遠不夠,所以鄭朗說財政困難。

許多大臣莫明其妙。

銀行一事,知道的大臣太少了。但趙禎知道,略略有些不解,銀行雖好,哪裡來的貨幣週轉?銀行的重要性還是知道的。一旦扶持上來,一年所得遠遠超過平安監,還給予百姓以方便。說道:“準。”

散朝。

無關痛癢的官吏退下,即便參與,也沒有決議權。近百名重要的官員帶到垂拱殿,依次坐下。

鄭朗說道:“臣先有一奏。”

遞了一奏。送到趙禎桌案上,是下密令讓周密等人協助沒藏訛龐殺敵,契丹奪下唐隆鎮,還沒有開戰,三軍未發,糧草先行,一場戰役需要無數的物資,一個月來,一直在將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向遼夏邊境處。但戰爭一觸即發。

特務營名義上歸趙禎親管,故鄭朗先上書請奏。

趙禎說道:“準。”

不是大事。

何郯說道:“爲何又遞呈密奏?”

有什麼公開拿出來說,例如楊守素派人送禮給吳鼎臣,說出來就是。這個小紙條遞來遞去,是啥意思?

鄭朗說道:“何御史,你知道爲什麼西夏太子寧令哥能逃出西夏?”

何郯搖頭。

“乃是我朝安排,這是機密佈置,只有皇帝與樞密使才能親管,他人不能得知,故我不說。”

大臣們一片嗡嗡議論聲。

“此是國家大事,爲什麼不說!”何郯惱了。

“我去契丹,欲借契丹春捺鉢從女真部逃回我朝,暗中佈劃,讓張亢秘密從膠東渡海前去女真支援,這件事只有陛下,張亢與我妻子三人知道真相,居然讓人猜出來,派人於邊境揚言,差點讓我不得歸。西夏密探遠勝於契丹,你說能不能將之公開?”

何郯漲紅了臉,說:“爲什麼不將此人收留於我朝?”

多好的一個奇貨。

“何御史,一是當時藏身地點,送於契丹易,送於我朝難。第二我害怕,收留沒移父女都惹來天大的風波,況且西夏的太子。”不是真相,真相是宋朝暫時不想與西夏拼命,故不能收留寧令哥。這是嘲諷何郯等言臣不顧大局的。

沒有必要過份得罪臺臣,鄭朗又說道:“它由陛下親責,雖我獻計,也要陛下與樞密使、樞密副使商議後才能實施,何御史不勞操心了。今天主題不是爲了這個。”

“何謂銀行?”何郯再次不服氣地問。

言臣越來越無法無天,不但歐陽修,何郯等人一樣,俺們的職權就是監督百官與百事,可這些事務瞞着隱着,讓俺們不知道,如何進諫?必須讓俺們知道。

“何御史莫急,我讓陛下將大家召於此,就是讓大家羣策羣力。一會兒說,陛下,再說第二件事,爲讓西夏有一戰之力,臣於中書下令緣邊各州進一步放寬私鹽通道。”

“這又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何郯狐疑地問。不對,大大的不對,可不是一個好兆頭。國家不能動不動秘密行動!

“何御史,是這樣的,契丹與西夏交戰,契丹國力強盛,手中又有寧令哥,佔據上風。西夏國力弱小,又因爲寧令哥,導致一些爭議與分裂,遠居於弱勢。契丹若是大勝,必挾勢將西夏吞併,契丹與我朝邊境就會從河北一直到涇原路。說不定因爲得到西夏,契丹進一步將疆域拓展到吐蕃,對我朝會不會有利?故兩國交戰最好的結果是僵持,兩虎皆傷,我朝坐成漁翁之利。所以我前度不讓陛下冊封諒祚爲國主,留作現在。再放寬私鹽通道,名義是換取沒移一族的代價,實際是變相支持西夏,讓其壯大,以便其能與契丹成僵持之局。錯否?”

何郯敢說做錯了嗎?

鄭朗又繼續對趙禎說道:“然緣邊諸州陸續傳來不好的消息,聽說朝廷有意放寬通道,各個鹽商大肆走私私鹽,這段時間私鹽出量幾乎是以前的十倍以上,趨勢越來越惡劣,似乎想一年搬運一百萬石西夏青鹽來我朝,這些商人利慾薰心如此,讓臣萬分失望。故臣懇請陛下準臣下令,派出一些人手,暗中監注私鹽,將這些私鹽商人名單一一記錄下來,私鹽通道關閉之時,依律懲處。”

不僅是商人的錯,朝廷下了密令,但到地方就不是密令了,官商勾結的事不要太多,很快風傳出去。還有百姓的心理,例如倭國的紙扇是好的,沒有崇洋媚外的說法,乃是心理的稀奇作用產生的結果。還有西夏的青鹽,爲了試驗,鄭朗刻意讓僕役買青鹽回來燒菜,兩相對比,鄭朗分辨不出來有什麼區別。不信邪,都說用西夏青鹽燒菜好吃,爲什麼自己吃不出來。又讓樊月兒將她家的大廚喊來,用兩種不同的鹽燒同樣的菜,依然吃不出來。然後問大廚,大廚滔滔不絕,說有何有何區別,你仔細品嚐,再回味一下,西夏青鹽還是好的。一番話,崔嫺與江杏兒再品嚐,點頭,官人,真的不同哎。鄭朗於是依法再品嚐,還是吃不出。這就象蒲松齡寫的故事一樣,有人信齊天大聖,認爲褻瀆孫悟空而中邪。信者則靈,不信者則不靈,全是心理因素罷了。

京鹽一斤僅三十幾文,西夏青鹽一斤是一百多文錢。但西夏開採成本有可能不足兩文。

鄭朗獻策,未必真去追究,也許會追究,也許不會追究,但當着這麼多人面說出來,是起警戒作用,不用多久,便會傳到陝西。不然這樣下去,一年真讓這些商人從西夏搬來一百萬石青鹽,得影響多少財政收入。可以變相援助西夏,然而眼下情況失控了。此議便是使之有序。

原因寫在奏摺上,但不說,直接交到趙禎手中,趙禎看了一眼,說道:“準。”

有些大臣不服氣的,這是你有意放寬的,放寬後又追究,成了什麼?但有一個一百萬石,一個個不敢作聲。真要讓西夏將這麼多青鹽運到宋朝,天塌了,得損失多少收入?

有意將兩奏當着衆人的面說出來,就是怕言臣以後找麻煩,鄭朗這才說正事,也就是鄭朗對張方平所說的,玩一票大的!RQ

第157章 準備第42章 花會(下)第102章 大家(上)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七百三十章 姓李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14章 一荷渡湖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55章 鳴天下(四)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328章 光榮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205章 大三元(一)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七百九十章 強橫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第13章 刻絲(下)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第81章 四君子(上)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221章 處女地(三)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第61章 道(五)第316章 佈施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235章 割(四)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146章 恭賀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265章 大星第194章 送(下)第356章 猙獰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四百零四章 大炮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126章 十段文第32章 岳父的糊塗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35章 考(下)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第307章 鄭體第225章 法輪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58章 問鬼(上)第276章 請第236章 割(五)第336章 小戰(中)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四百四十章 託下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41章 花會(中)
第157章 準備第42章 花會(下)第102章 大家(上)四百六十六章 大計劃八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七百三十章 姓李七百八十六章 小重山四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六百七十六章 復北歸上九百零七章 抽薪第314章 一荷渡湖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55章 鳴天下(四)五百八十九章 越長越大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六百八十四章 迷失的聖人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七百四十五章 誰怕誰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五百四十九章 膽大包天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第328章 光榮六百三十三章 皇佑之治五八百十六章 坐臥者第205章 大三元(一)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八百六十三章 第三者上八百三十六章 少一塊不能說八百六十六章 打手七百九十章 強橫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第13章 刻絲(下)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七百零八章 惰性第195章 天有情,天無情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六百五十八章 救人第81章 四君子(上)七百四十三章 權利四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221章 處女地(三)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第61章 道(五)第316章 佈施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235章 割(四)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146章 恭賀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第265章 大星第194章 送(下)第356章 猙獰四百零五章 在風中一三百六十八章 花一樣的開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八百三十五章 殺夫案第168章 最牛的學生(四)四百零四章 大炮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四百四十五章 不好啊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第126章 十段文第32章 岳父的糊塗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第35章 考(下)八百四十六章 士大夫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第307章 鄭體第225章 法輪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五百九十四章 燙手下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三百七十五章 太子絞肉機四第115章 高山流水第258章 問鬼(上)第276章 請第236章 割(五)第336章 小戰(中)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四百四十章 託下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第117章 大人物(上)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六百二十二章 死馬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28章 迴腕法、枯藤體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41章 花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