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

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

天越暖,京城外桃花開得如火如荼。

天氣暖和了,早朝也不用這麼辛苦,待漏院早撤出炭火,幾個太監無精打采的拿着拂塵,分站兩側,文武官員先後到來,在悄悄思語,不要以爲他們多說政事,照樣議論八卦,並且八卦成份遠遠超過政事的成份。

歐陽修忽然盯着鄭朗,說道:“行知,君負天下大名,萬民期盼,爲何來到朝堂,居然一言不發?”

以前蔡襄也問過,被鄭朗一頓訓斥後,不語了。不久鄭朗推出裁兵法、倉法,但之後,除了找自己麻煩外,幾乎又是一聲不吭。歐陽修急啊,君子黨三個領袖,韓琦與范仲淹隱隱在火拼,鄭朗袖手旁觀,這還了得。

“永叔,你問一問希文兄,我多累啊,本職的事都沒有做好,那來的時間,發什麼言?”鄭朗攤手。

范仲淹點點頭。

到了三月,麻煩不斷,江淮旱災,南兵謀亂,但財政在不知不覺的變好,國庫開始有了微薄的積餘。如果不做東府宰相,不知道的,做了宰相,才知道何其不易。

若象這樣繼續發展下去,秋後國家財政變能緩過氣來。這中間鄭朗功不可沒。

至於一言不發,他倒是懂的,道不同不相爲謀,鄭朗想法與他們不一樣,所以纔不吭聲。可范仲淹是道德君子,自然不會將原因說出來,讓歐陽修盯鄭朗。

實際不然,歐陽修也怵鄭朗,一個水洛城弄得兩敗俱傷,忍不住才責問的,希望鄭朗站出來擔當。

早朝有事,與鄭朗無關,要麼新政,要麼水洛城,耳朵都聽腫了。回到中書省,翻閱奏摺,忽然看到一條消息,將它拿出來,衝章得象、范仲淹與賈昌朝說道:“章相公,希文兄,子明兄,你們過來看一看。”

賈昌朝讓他一個兄字弄得兩眼汪汪,俺都能做你老爹了,怎麼成了你兄弟,無奈啊,范仲淹比他大六七歲,還做兄,他只能做兄了。三人走過來,不算太大的事。

奏摺上的事真的不大。

朝廷聽從鄭朗意見,開始於海外設了一些供給點,發揮了作用,等於在沿途提供二十幾個小港口,三四年過去,最少有二十幾艘船因爲這些小港口逃過劫難,總體來說,現在宋朝船舶技術在飛躍發展,但還有許多缺陷,這纔是鄭朗用時間換取空間的由來。出海的船多了,技術進步就會很快。現在還不足以讓船平安抵達大洋的彼岸。

而且有了這些小港口,種植蔬菜水果,養雞養豬,提供後勤保障,減少船舶不必要的空間。爲了這些供給點的設立,發生多次交戰,死了一些將士。但國家缺錢啊,於是沒有人吭聲。好在現在原地的土著人落後,又不強大,也不需要深入在密林裡,讓他們臣服,所以在付出部分犧牲後,供給點漸漸成立。

成立後,有利有弊,許多人不適應當地的氣候,雖帶了大量藥材,還是有人陸續病死。不過也有益處,這些供給點不需要交納任何賦稅,又是海客必須品,價格賣得高,海客也無可奈何,只好低頭等宰,甚至爲此還鬧到京城。一隻雞在京城也不過賣七八十文錢,但在這些地方能賣出三四百文錢。朝廷和了稀泥。

但這些供給點設立之初,皆是精挑細選的,首先它必須位於航道上,有優良的港灣,吃水深,能避風,其次是地形,必須平原地帶,沒有大規模土著人出沒,附近有充足的淡水源。

於是發生眼下的事情。

擺明了,朝廷沒有指望供給點謀利,遠離故土多不容易,況且哪些地方十分炎熱,不但沒有指望它們謀利,相反,包括建造指航燈塔的錢都是朝廷出的,甚至提供農具、生活用品、不遠萬里帶去數頭耕牛,讓他們免去一切後顧之憂。

當然,沒有年薪,謀利靠自己雙手,於是大肆開耕,這些地方肯定比較容易耕種了,天氣熱,特別是糧食,居然做到一年三季,本來是自給自足的,順便養些牲禽,但越擱越多,有的人便讓海客帶來酒麴,釀酒販賣。甚至有的機靈,與當地土著人進行交易,不亦而足。反而只要勤快與聰明的,這三四年下來,都發了一筆不小的財。

但糧食種得多,終是積餘下來。有的海客聽說中原缺糧,糧價上漲,看看自己船空了,討價還價,帶了一批返回杭州。進入杭州灣,便有人指出來,朝廷在密州設了一個新港,北方米價上漲到一斗一百多文錢,你們帶得不少,不如去密州,哪裡離京城近,你們所帶來的海外之物還能賣更高的價。於是揚帆出發,藉着東南風,來到密州。密州官員有些傻眼,密州市舶司剛剛草建,也列了各個貨物的稅務清單。但這個大米怎麼徵稅啊?徵得多,人家獲利輕,會抗議的,徵得少,又不符合規矩。感到爲難,於是幾千石大米,居然上報到三司。三司將這份邸報又交給中書省,王堯臣不懂,只好問鄭朗。

三人莫明其妙,幾千石糧食管什麼用,值得你喜歡成這樣?

“國家人口越來越多,缺少糧食啊,你們看,”鄭朗將那幅航海圖拿出來,又說道:“海外有多大地方?若是海外多有耕地,若是遇到災年,又會增加一個糧食來源。”

“僅是順帶,若全部裝糧,多半不值,那些商人也不會答應。”

“主要船小,質量又差,航海的船多了,船舶會越來越大,豐年不值,荒年一斗米一百多文,甚三四百文,那麼就值了。”鄭朗不顧他們有什麼想法,在此奏後親筆批上,攜帶之糧稅務全免,商賈嘉之。

往後還有多次的大災大難,然而想糧食增產,又非是一朝之功,說不定海外也許提供另外一條出路。

下值,家中來了幾個客人,韓琦從陝西回來,朝廷和了稀泥,兩邊都不責怪,將劉滬與董士廉釋放,既然水洛城修得快要竣工,讓劉滬繼續主持修建。

沒有說尹洙,但尹洙與韓琦無疑是輸了一籌,韓琦將陝西的事務辦好,風塵樸樸的回到京城。第一個便找鄭朗,至於那條詔書,讓執政大臣勿得接見賓客,韓琦根本不會放在眼裡。

但帶來幾個人,看到鄭朗收養的兩個孩子,驚喜地撲過去喊道:“大雙,小雙。”

鄭濡鄭晏也撲過去,顯然能認識。

鄭朗狐疑地看着韓琦,韓琦微笑,說:“行知,聽聞你家門客在拿着這兩個孩子的畫像尋人,我關注了一下,最後在蒲城找到他們的舅姑家的親人。”

簡單地說了一遍,孩子的父親不是姓鄭,而是姓蔡,山區的貧困家庭,其父於嚴冬進入深山打獵,摔下山坡跌成殘廢,其家就靠其母艹勞,平時裡親戚救濟一點,過着半溫半飽的生活。去年大旱,在韓琦安排下,大批災民編列,有序進入河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糧食運到關中成本太高,相反到河南就食,無論是以工代賑,或救濟,成本會大大的降低。

孩子的一家大約就分在永安做工,離鄭州不遠,不然也不會跑到鄭家。但災民數量巨大,不可能讓所有親人呆在一起的,在安排時,蔡家與其舅姑家等親戚打散,相互找不到了。其舅家與姑家自顧不暇,反正指望朝廷給一條活路,也沒有注意。今年春天,旱災緩解,陸續回家準備春耕生產,結果蔡家四口人沒有回來。正好韓琦也在派人尋找,聽說此事,將畫像拿過來詢問。

一眼就認出來,兩個孩子幾乎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這幾個親戚救濟得最多,那一個不認識。幾個人抱着孩子哭得象什麼,大娘又用柺棍揍了鄭朗幾下。

韓琦說道:“大娘,你彆氣,我也有錯,不能怪行知一個人。”

心裡面很無語,容易麼?去年災區百姓好幾百萬人,若不是我,若不是你兒子,還不知得多少百姓餓死凍死。

蔡家的幾個親戚也勸大娘。

但大娘這樣很好的,至少這幾個百姓心中已經感嘆,原來宰相家的家教這麼嚴啊。“好嚴”!

大娘又問:“這孩子……”

四兒與環兒緊張地看着這幾個人。

大舅說:“老孃娘,承蒙相公收養,這是蔡家修來的福份,就麻煩鄭相公了。”

雖是村夫,可也不傻,孩子抱回去,誰養啊,自家的孩子都養得半死不活,放在鄭家,會有什麼前程。再下面的話就不大好聽了,大妹子聰明哪,怎麼想起來抱着兩個孩子奔到鄭家的。這一下子小雞變成金鳳凰,這條命丟得值!

四兒環兒與幾個娘娘全部鬆了一口氣,真要,還真的還給人家,都養了好幾個月,有了感情,怎麼捨得。

鄭朗說:“你們坐,請用茶。”

幾個人用小半個屁股坐着,誠惶誠恐,韓琦對老百姓也不講架子,算是平易近人,一路跟韓琦進入京城,受了一些薰陶,纔開始見到韓琦,幾個人連話都講不周全。

說了一會兒閒話,大娘請他們用餐,那敢,這個飯吃得會燙嘴的,於是大娘又從家裡拿出一些錢帛,讓他們返回去。算是讓孩子弄清楚身世了,但問題不在這裡,而是爲什麼韓琦親自將人帶回來,不是讓鄭朗門客帶回。

蔡家幾個親戚不敢在鄭家吃飯,韓琦無所謂,大咧咧地坐着。

大娘說:“謝過韓相公。”

“大娘,順手之勞,何足掛齒?”然後看着鄭朗,說道:“行知,朝廷爲小小的水洛城爭得熙熙攘攘,但行知,你說說看,水洛城有多重要?”

崔嫺瞟了鄭朗一眼,暗下搖頭,果然來了。

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21章 詩社(四)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319章 最神奇(下)五百七十八章 並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325章 小魔女(下)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八百二十八章 笑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第277章 無敵(上)第213章 大三元(九)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155章 冤(下)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349章 在路上(五)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140章 問一(二)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78章 君子守德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304章 殺雞(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80章 依(上)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第156章 交接第9章 小鳥小飛(上)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159章 撫琴(下)第189章 第二抓·詩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278章 無敵(下)第266章 淨第131章 解元(下)第61章 道(五)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88章 潔字(下)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84章 臨江仙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第319章 最神奇(下)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五百五十章 射虎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五百十四章 糖果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259章 問鬼(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173章 走鋼絲(下)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71章 告密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八百六十章 鏟佃四百二十七章 度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
第354章 從瞎氈開始(二)五百七十九章 紅顏第21章 詩社(四)九百十九章 輾壓第319章 最神奇(下)五百七十八章 並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325章 小魔女(下)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八百二十八章 笑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四百四十二章 始中七百二十五章 營救二七百七十五章 諡號第277章 無敵(上)第213章 大三元(九)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第155章 冤(下)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349章 在路上(五)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第701章 七千平方公里的口袋(上)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八百五十四章 星光下第140章 問一(二)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78章 君子守德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八百十四章 恩欲歸己怨使誰當第304章 殺雞(下)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第280章 依(上)八百三十九章 最強弓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上)第156章 交接第9章 小鳥小飛(上)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七百五十八章 不怕七百零七章 趙禎心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四百七十八章 降上八百三十一章 文武三院七百三十六章 其實不重要中第159章 撫琴(下)第189章 第二抓·詩四百五十二章 負作用第278章 無敵(下)第266章 淨第131章 解元(下)第61章 道(五)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88章 潔字(下)四百五十七章 天長之戰上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第84章 臨江仙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八百七十六章 河湟九第355章 從瞎氈開始(三)五百零八章 渾沌下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第319章 最神奇(下)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四百零六章 在風中二五百五十章 射虎五百三十章 救駕來遲三四百六十三章 大計劃五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五百十四章 糖果五百七十七章 窗第259章 問鬼(下)六百六十二章 變臉中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四百九十二章 誰聰明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五百六十章 魔術第173章 走鋼絲(下)七百五十六章 崑崙黃昏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三百八十五章 回家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七百十九章 很冷很暖一第71章 告密五百零十章 太監的反攻八百六十章 鏟佃四百二十七章 度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