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

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

“章相公,爲何不說?難道相公想學李林甫?”歐陽修說道。

他是朝堂上最大的一根攪那個東西的棍子,一般大臣如今看到歐陽修皆有些頭痛。

但歐陽修與包拯二人皆有意思,富弼與鄭朗或者呂夷簡他們,我錯了,貶我官啊,或者朝廷所做所爲,讓我不滿,摞蹄子不做官了我。或者教訓皇帝,你做得不好。歐陽修辭官永不抵毀皇帝,包拯抵毀皇帝永不辭官。

章得象主動閉嘴。

俺不理你。

歐陽修又看着其他幾個宰相,面對歐陽修,呂夷簡也感到頭痛,對趙禎說道:“陛下,鄭朗那封奏摺可以拿出來讓大家看一看。”

否則會讓歐陽修上綱上線的。

這麼大的事,居然只有你們幾個宰相知道,那麼要其他大臣做什麼,要言官做什麼,聽聽,李林甫都出來了,最後能讓幾個宰相噁心至死。

趙禎派人將奏摺拿來,往下傳閱。

全部看呆住。

打到現在,是佛也會惱羞成怒的。

活捉西夏太子,即便最後將他釋放,其意義也非同小可,至少能向天下百姓有個交待。

難怪早朝時幾個大佬全部失態,換自己也會失態啊。

富弼叫了一聲:“拿地圖。”

得看地圖,宋軍離天都山行宮有多遠。

地圖拿過來,大臣們一起擠過來看。這是涇原路的地圖,若按宋朝虛擬的控制區域來看,離西夏天都行宮僅有一百來裡地。但再不懂,也沒有大臣將整個沒煙峽地段真當成宋朝的地盤。

那麼從石門峽或者沒煙前峽趕往西夏天都行宮,就會達到兩百里。

西北具體的情況不知道,可也能猜到一路上所遇到的困難。

許多人面面相覷,不知道鄭朗是怎麼做到的。

主要這封奏摺的前面還有一封奏摺。那份奏摺上寫得很詳細,兩份奏摺聯在一起讀,來龍去脈便會很清楚,關健那封奏摺如今在潼關。還是在洛陽。應當出了陝西境,但沒有到達京城。

因此所有人一頭霧水。

一起熱烈的討論鄭朗會不會得逞。這一回趙禎攆他們走也不走了,一個個耐心地在等候消息。

吃過午飯,消息還沒有來。

於是喝茶聊天。

到了傍晚時分,鄭朗第二份奏摺終於抵達。

寫得十分簡單,臣命狄青昨夜潛入敵寇天都境內,四更破寇天都行宮前寨。全殲六百守寨敵寇,拂曉抵達行宮,諸將士浴血奮戰,天明奪城,又斃敵七百餘人,俘虜數百敵寇,天都石窟寺廟歹僧,西夏太子。一干至天都狩獵貴族。復焚行宮乃石窟寺廟。返回與敵寇數次激戰,敗敵三部,奪寇沒煙寨所設之寨。斃敵兩千餘人。於寇寨紮營休息,以圖誘敵至石門峽,擴大戰果。

也就是經過五次血戰,三次奪寨之戰,終於捉住西夏太子。

因爲事情匆促,鄭朗也不能知道詳情,寫得很簡單,大約意思寫出來了。

又說道,此戰陛下勿憂,臣之憂元昊寇府麟不果。大軍撤回,必寇涇原泄憤。涇原地勢平坦,少勇將。府麟一戰,星光薈萃,幾集天下風流於此,張亢、折繼閔、高繼宣、苗繼宣、王凱、張岊、王吉皆萬人敵也。臣懇求陛下調張岊王吉前來涇原增援。

鄭朗不是爲了替這幾人表功。說的是事實。

涇原路兵力不少,就算按他的心願裁去一兩萬人,只剩六萬餘人,兵力也遠比府麟路雄厚,況且需要時還能調動至少一萬名以上的弓箭手增援。

這些弓箭手多是獵戶出身,又生長在這個邊荒之區,生性剽悍,箭術高明,戰鬥勇敢,練一練,不亞於京城的精銳步兵。而且裁去近兩萬人,老弱病殘,不思進取的士兵逐一裁去,本身剩下的戰士都有一戰之力。

單從士兵上說,足夠了。

可是少將。

趙忠趙保趙勝三人只是勇夫,讓他們帶頭殺人行,指揮能力卻不夠。

曹英等少數將領也有些戰功,比如曹英在破敵人後橋寨時立過一些功勞,可那是什麼戰役?只是殲滅幾百名守塞的敵人,性質與幾萬人大會戰會相等嗎?

他們還算好的,多少能派上一些用場,多數將領連用場都派不上。

趙珣、劉滬等人稍能重用之,還有欠缺的地方。景泰似乎更好一點,鄭朗也有些放心不下。真正拿得出手的,只有老種與狄青,老種是智將,上前線作戰能力欠缺。...那麼只有狄青,難道什麼戰役都要狄青完成?

帥才自己與老種、狄青相互搭配,夠了。但缺少將才。

府麟路諸將中,王凱得到一些重用,後來還有一系列戰役,閃了光,放了彩。

折繼閔臨時支援一下可以,但府州離不開他。

高繼宣馬上要病逝,派不上用場。

張亢光彩奪目還沒有全部綻放,沒有說服力。

苗繼宣戰後也消失不見,在麟州做得不錯,但實戰能力,不是他所長。

只剩下張岊與王吉,朝廷似乎也沒有將這兩個萬人敵當作一回事,不如把他們要到涇原路,還能發揮一下作用。

有這兩位大將,再加上狄青、景泰、趙珣諸將補棄,那麼涇原路要帥有帥,要將有將,要兵有兵,即便元昊大軍來犯,自己會有一戰之力,甚至在野外,都可以與他鬥一鬥。

這兩人不要發揮他們在府麟路的全部,那幾乎是玄幻,不可思議,只要發揮出在府麟路一半的勇猛,元昊派十萬大軍前來涇原,也會討不了好處。

大家看着奏摺,先是很高興。

然後與趙禎一樣,十分茫然,這個張岊與王吉是誰啊?

全部用懷疑的眼神看着章得象。

鄭朗派人通知府麟路。朝中大臣也知道,這是通知,不是指揮,不算越權。

大約聽到一些消息。這才討要這二位大將。

但能讓鄭朗鄭重討要,對付元昊泄憤式的入侵,肯定不是凡夫俗子,爲什麼自己一點風聲沒有聽到呢?西府諸位大佬失職了。

章得象嘴角發苦,不知道怎麼說。

趙禎替他說道:“朕會派人親自前去府麟路查問。”

肯定中間出了一些問題,究竟出在哪兒,趙禎不清楚。又問:“這個太子。你們看如何處理?”

是押回京,或者關在涇原路脅迫元昊,或者依鄭朗的意思進行一番利用釋放回去。

大多數人還是想將李令明押回京城,狠狠折侮一番。

可是事情輕重,他們無法掌握。

一片緘默。

……

朝堂正在考慮太子,涇原路絞肉機已經在血腥的絞了起來。

……

沒煙峽實際並不寬闊,因此梁氏出三十萬大軍,導致西夏軍隊將整個沒煙峽塞滿。

但沒煙峽並不是一條道路。山勢曲折,多有峽谷相間,所以平夏城之戰宋軍在裡面居然走迷了路。而且這些小路多通向天都山。

這就是地形的關健。

因此宋朝永樂城失敗。章楶將平夏城築在沒煙前峽,而不是築在沒煙峽中。張亢毀琉璃堡,另起新寨。

狄青留守這個簡陋無比的小寨子,地形對野利遇乞有利,不利的是他無法在天都山攏到更多軍隊,必須從其他地方繼續將軍隊徵集過來。這中間必須將這支宋軍給拖住。

可是過了一天一夜,宋軍還在這裡嗎?

急匆匆地帶着一萬名士兵衝來,聽到的消息似乎還好,宋軍就在前方寨子裡面。

有一個寨子防禦很討厭,讓野利鬱悶的是這個寨子還是自己派手下前去修建的。沒有想到讓宋人反拿過來使用。

現在沒有多想,下令進攻。

西夏軍隊大體分爲五種,第一種便是重甲鐵鷂子,第二種是擒生軍,專門用來掠奪對方的百姓與物資,與契丹打草谷很類似。但西夏更窮,出手也更狠,所過之處,比蝗蟲還要乾淨,因爲對人錢物的渴望,這支軍隊居然達到了十幾萬人。

用老種的話來說,這羣人簡直是一羣該死的雜碎!

第三是衛戎軍,人不多,由貴族子弟擔任,用來守大門的,其實就是人質。

第四種是沷喜軍,就是那種駱駝炮兵。

第五種是撞郎令,只給他們簡陋的武器,讓他們衝在前面消耗敵人,多是漢人與擄來的熟戶組成。如果陣前反水或者用刀劍向自己人相向,立即屠殺後方此人的全家甚至全族,強行脅迫他們做炮灰。

總之,卑鄙無恥不要臉,這一詞在元昊身上,將它無限放大。

野利轄區臨近沙漠,也帶來一支沷喜軍。

攻城不行,但用這個炮兵對付這個小寨子問題不大。

下令讓沷喜軍騎着駱駝上前,準備發射石彈。

狄青不慌不忙地下令,讓士兵就着西夏人昨天砍下來的一些樹樁,打在柵欄前。

然後將這些俘虜押來,摁在樹樁上。

與西夏作戰,他與老種、鄭朗商議軍事佈置時,皆說過類似的話,千萬不要學習君子之戰,象宋襄公那樣,那就死定了。怎麼實用怎麼來。

沷喜軍剛準備將石彈放在機括上向寨內投,野利匆匆忙忙地說道:“停,停。”

天還沒有亮,天知道這些俘虜裡面有沒有太子,就是沒有,那麼多大師,那麼多公子哥與大小姐們,如果讓石彈砸死了,自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陰着臉,派人到柵欄前喊話:“前面宋軍聽好,放出你們的俘虜,我讓你們安全回去。”

狄青哈哈大笑,說:“你們西夏人知道不知道什麼叫信用?”

能相信豬講話,不能相信你們西夏人所說的話!

其實狄青心中也暗暗有些可惜,若不是兩部皆很勞累,野利所率的這部軍隊長途跋涉而來,衝一衝,又能大敗之。

但眼下必須要休息,回去的路還有很遠。這段路將會走得很辛苦。

野利遇乞無奈,讓士兵就地休息,準備早餐。

狄青看了看,然後看着北方。估計從天都山敵人調不來軍隊了,即便調來,也不多,不敢堵在前方。用少數伏兵想破一萬多宋朝騎兵,給西夏人虎膽豹膽,他們也不敢。

大約從賞移口方向會有後軍而來,這樣從兩邊將自己這一支軍隊截堵在這裡。因此野利開始讓士兵做飯,而不是進攻。

低聲對身邊侍衛吩咐了一句,讓他再次率領一支遊騎,前去監視賞移口方向的動靜。

必須留在這裡,留的時間越長,吸引的敵軍越多,效果越好。但不能真讓敵人包了餃子,那樣得不償失。

東方漸漸微明。忽然一隊騎兵匆匆趕來。

他們是鄭朗派來的,不但送來了新的作戰方案,又將西夏太子李令明送來。

狄青哭笑不得。但心中也有些感動。

留下太子最好,什麼計劃不用做,只要將太子往外一推,野利遇乞明知道會上當,還乖乖的跟着自己屁股後面轉。

然而關係重大,自己還是將李令明送到了中軍大營。

小宰相將太子再度送回,是對自己的信任。

將鄭朗的作戰計劃看完,立即放在篝火燒了,看着李令明說道:“要不要吃點東西?”

“我吃過了,”李令明說。

押到宋軍大寨。鄭朗親自接見,備了豐盛的食物款待,一邊吃一邊與他說了一些儒學見解。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宋朝的頂級大臣,僅是氣度,他認爲比父王勝過千倍。

不過因爲自己,會讓西夏許多將士犧牲。這讓他心中很難過。

天漸漸亮了,狄青站在柵欄前喊道:“野遇乞在否?”

“我在這裡。”野利遇乞從軍中走出。

狄青將李令明推出來,說道:“你們太子就在這裡,有本事重新將他奪回。”

野利遇乞伏拜,號淘大哭,說道:“殿下,我一定將你救回去的。”

李令明不答。

野利遇乞流着淚退回去。

吃過早餐,他發動了兩次進攻。

軍隊未到寨柵前,萬箭齊發,即便衝到柵欄前,又讓宋軍用長槍融着柵欄的縫隙刺中,或者刺中戰馬,馬匹倒下,停下。也有三兩處柵欄被沖垮,迅速讓宋軍迅速修補起來。

野利遇乞下令停止進攻,等援軍到達。

中午時分,又陸續的趕來四五千人與野利遇乞大部會合。

人數上已經超過宋軍,但狄青將睡醒過來的宋軍集合,召集三千精銳部隊,以女真人爲箭頭,反過來打開寨門,向西夏人衝了過去。

激戰片刻,在三千精騎的衝擊下,西夏軍隊防線搖搖欲墜。

騎術也許西夏人更精良,可是士氣不高,在元昊土匪式打法帶領下,作戰也不兇悍。以及體力馬力,休息這麼長時間,宋軍體力沒有完全恢復,但恢復了大半,馬匹也是如此。

狹隘的峽谷,限制大數量軍隊的發揮,只能比拼誰更兇悍,西夏軍隊數量雖多,反而前面交戰的區域落入下風。

狄青讓侍衛吹響號角,所有宋軍從寨子裡一起衝出。

野利部陣角大亂,許多人撥馬向回逃,但又有自己人擋着去路,一時間自相踐踏不計其數,立即敗退下去。

但狄青隨即下令,沒有再追。

這僅是一部分,還有一個大頭在後面,不能因小失大。

徐徐撤回,押着俘虜離開。

在馬背上又冷笑一聲:“野外,野,你們也不行!”

看到宋軍要逃,野利遇乞好不容易將軍隊再次整合,吊在後面猶豫不決。

也不是他的軍隊很差,他與野利旺榮治軍皆十分嚴謹,可元昊遠征府麟路,將所有精銳部隊抽走了,剛纔一戰讓他徹底清醒過來,真打,也打不過這支宋軍部隊。

但是宋軍也不急,不緊不慢地在前面走着,沒有將他們丟下。

野利遇乞心中更感到不妙,然而怎麼辦?幸好他已經下令。在四處徵集大軍向這邊支援。

走了二十幾里路,柔狼山與會州方向六千軍隊從後方趕過來。

這是監督吐蕃人的軍隊,裡面有一半是精兵,野利遇乞信心爆增。下令進攻。

狄青扭頭看了看,將這些俘虜推出來,擋在前面,看着敵人到來,利用俘虜做盾牌,在後面放箭。

野利遇乞氣得要吐血,他想了想。說道:“射!”

不管這些大和尚與將士射死後會產生什麼惡果,太子救回來要緊。

大和尚與這些被俘的將士在馬背上喊救命。

可是兩軍在對射,一撥箭雨就是數千支,兩三撥下來,雙方的箭矢真正達到萬支。一會兒全部被射死。

狄青大笑,射就射。

一一將這些俘虜推出,只有那幾個貴族公子小姐們留下來,反正帶回去也是殺。留着還是累贅。只可惜了這些馬,雖說挑了挑,全部是老傷矮小的戰馬。終是馬,帶回去比這些戰俘值錢多了。

不但將這些和尚與將士,以及僕人與婢女,一起推到前面做了盾牌。

一番對射,互有死傷,這些俘虜也幾乎全部被射死。也不是沒有用途,但對野利遇乞士氣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最後一個高僧倒下去,狄青說道:“撤!”

終於疾馳起來。

兩軍一撤一追,揚起了無數灰塵。

轉了一個彎,忽然從山下滾下來幾百棵樹木。壓死幾十名敵騎。

還有幾十名敵騎衝過去,狄青扭頭說道:“殺。”

迅速被殺死。山下衝下來兩百多名宋軍,與軍隊會合,再次南下。

可憐西夏人還在後面搬木頭。這些大木頭都有好幾百斤,從山上往下推,不用多大力氣。但將它從平地挪開,要十幾個人才能擡走。等到將木頭搬走,雙方距離又丟下一里多路。

再次拐彎,快到石門峽。

遠處煙塵揚起來,從北方又有近萬名敵軍殺過來。這是從韋州與樂山方面調來的軍隊。

從賞移口殺過來的。

後面還陸續的有一些援兵沒有到達。

野利遇乞真的瘋了,幾乎將會州到韋州這一線所有兵力全部徵調過來,營救他的寶貝侄子。

不救不行哪,太子不救回來,元昊回軍暴怒之下,他自己連命也保不住!

但狄青怕他兵力不夠似的,率軍踏過一條小河,藉着河岸一些坡度,列隊還擊。

這種地形對西夏人不利,但西夏人此時勝在兵力充沛,野利遇乞繼續命令強攻。

一時間小河裡堆滿了許多西夏將士,但被宋軍死死的壓在河中,然而人多,終於有將士衝到河對岸,與宋軍展開廝殺。

狄青下令侍衛吹響號角。

隨着這聲號角聲,從小河上游竄起層層白浪,迅速撲來。眨眼間就到了近前,在河中的三千多名西夏軍隊連喊叫都來不及,被衝向下游。

這也是鄭朗替狄青準備的最後一手。

得給狄青丟下敵人的時機,否則糾纏上來,敵人的數量畢竟多於宋軍,即便不多,強行作戰,獲得一場慘勝,非是鄭朗所願。先是砍木頭堵道路,後是藉着十月底河水淺,在上游築小壩將河水屯集起來。水量有限,未必所有人會淹死,但至少一半人見到龍王爺。

河水嘩啦啦的淌,暫時無法渡河,野利遇乞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河對岸自己幾百名手下被宋軍圍殺,或者驅逐到河水,被河水衝向下游。

他的一名副將說道:“野利大王,小的擔心有伏啊,前面是石門峽,地勢更爲兇惡。”

“水平後派斥候查看。”野利遇乞說道。

有危險也要追。

下完令後,心中苦逼得,早知道這樣,不如強行將侄子押回興慶府。

水勢很快平下來,全軍渡河,向石門峽追去。

這個峽谷更狹小,最窄處僅能通過十餘騎。僥倖宋人沒有於此佈下伏兵,很快追出石門峽,來到石門川。

但是野利遇乞呆住了。

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五百十三章 衣服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38章 謝絕第300章 打雞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275章 留第39章 授筒第264章 悲絲(下)第346章 在路上(二)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304章 殺雞(下)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七百二十二章 很冷很暖四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93章 講仁(一)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328章 光榮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78章 蓋棺第96章 講仁(四)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47章 花之戰·筆筒第197章 省試(上)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第241章 黎明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68章 拜師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51章 進京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20章 詩社(三)第225章 割(三)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149章 算計七百九十章 強橫第275章 留第286章 白蛇傳(下)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75章 幽蘭第301章 拼爹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九百零四章 春天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273章 進攻八百六十章 鏟佃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第191章 橄欖枝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157章 準備八百十八章 燦爛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第87章 潔字(上)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351章 在路上(七)
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五百十三章 衣服六百七十九章 公平五百十五章 陳留橋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七百九十八章 前夕三百九十七章 大戲·和尚的傳奇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五百七十三章 雙喜第182章 兩小鬥中丞·遠大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第314章 一荷渡湖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38章 謝絕第300章 打雞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六百十五章 古風下第32章 岳父的糊塗第37章 有客自遠方來第275章 留第39章 授筒第264章 悲絲(下)第346章 在路上(二)六百三十章 皇佑之治二第304章 殺雞(下)七百二十章 很冷很暖二第366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三)七百二十二章 很冷很暖四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五百三十一章 救駕來遲四五百四十一章 信任的人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93章 講仁(一)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三百八十九章 阿干城四五百三十五章 索字四百十一章 銷魂彭陽上三百七十六章 太子絞肉機五第328章 光榮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178章 蓋棺第96章 講仁(四)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47章 花之戰·筆筒第197章 省試(上)三百二十八章 平戎策三百八十八章 阿干城三四百五十九章 大計劃一第241章 黎明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五百七十五章 理第68章 拜師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51章 進京七百六十七章 秋實上第20章 詩社(三)第225章 割(三)七百八十四章 小重山二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九百二十六章 雪大結局二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第149章 算計七百九十章 強橫第275章 留第286章 白蛇傳(下)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75章 幽蘭第301章 拼爹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九百零四章 春天三百七十一章 天都石窟下第273章 進攻八百六十章 鏟佃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七百四十六章 三蘇七百九十四章 春草五百零四章 老大五第191章 橄欖枝六百九十八章 三關五七百七十一章 太子一四百八十三章 倒戈第157章 準備八百十八章 燦爛四百八十二章 敲打第87章 潔字(上)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六百三十七章 亂戰第351章 在路上(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