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

古代女子也有名字的,準確說是有名無字。宋朝女子的名字,取得很親切可愛,例如金賽蘭、範都宜、唐安安、倪都惜、潘稱心、梅醜兒、康三娘、沈三如、賽觀音、孟家蟬、吳憐兒、錢三姐、季惜惜、呂雙雙。也有單字名,少,多是雙字名。不過除了少數人因爲各種必要,名字泄露出去,比如上官婉兒,李清照,大多數人不會將名字告訴其他男子。

往往稱喟爲娘子,或者大娘二孃等等,後來換成小姐等稱呼。

特別對方是公主郡主,在宋朝或稱公主,或稱帝姬。趙禎一生有四個女兒存活下來,僅有次女商國公主莊宣帝姬趙懿安,與三女魯國公主莊夷帝姬趙幼悟的名字爲極少數人得知,至於長女福康公主與幼女寶壽公主究竟什麼名字,後人遍翻史籍也沒有找到。

在後世不就是一個名字嗎。

但在這時代,不得不注意的。

儘管對方是一個小屁孩子,終是異姓。

鄭朗爲難的看着趙禎,眼裡露出央求,你家這個女兒俺教不了。

趙禎哈哈一樂,說道:“奴兒,你下去。我與鄭卿有要事商議,不能在這裡胡鬧。”

讓太監將女兒帶走,繼續說道:“朕聽你說了倉儲。”

“陛下,臣是說過倉儲的弊端,但國家又豈是倉儲一弊,許多弊端病入膏肓。但想要治理,還得必須循序漸進,不能艹之過急。”

“有那些弊端?”

“政務冗雜,官吏冗多,兵將冗員,鹽茶酒礬香專營陋習百出,豪強佔田隱田,還有政令不定,朝令夕改,國家詔書下達後,上到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全部輕之。寺觀規模龐大,百姓徭役賦稅逐年加重,軍隊戰鬥力下降……”

鄭朗一口氣列數了二十多條,偏偏沒有說倉儲,因爲那一條都比倉儲嚴重。

趙禎聽了眉頭直皺。

“陛下,不用急,我朝雖然弊端諸多,但也不是沒有優點,政治開明,重視內治,富裕度乃是列朝列代第一,文化、藝術、生產力乃至科技更是巔峰時代。”

“科技?”

“就是對格物學的理解與運用。”

“雜學?”

“不能說雜學,以雜學貶之,未必失之公正,一把江東犁,使國家能耕種多少田地,能養活多少百姓?這乃是真正的格物學,而不是奇技銀巧,因此不能以雜學稱喟之。”

但國家經濟確實出現嚴重的危機。

於是有人想立名目,使國家增加斂財,宮中的大太監入內都知張永和看到趙禎每天爲財帛煩惱,對王堯臣說了一個主意,請收民房錢十之三以助軍費。

以前有過類似的稅例,唐朝在錢政困難時收過架屋稅,只要修房屋便爲徵稅。放在後世也許認爲是對的,土地稅,房屋稅,甚至稅上加稅,但在古代想法不同,老百姓生活,衣食住行,住排在第三位。自己掏錢修房屋,還要交稅,那是不對的,是剝削百姓。況且宋朝已有了城郭稅,分爲地稅與宅稅兩種,除官員外城鎮內所有百姓的地產,包括屋舍地基、空閒地段、菜圃園地一律徵稅,宅稅以間爲單位計算,並且按照宅屋所處地段衝要、閒慢、徵貸時所得房租多少等因素確爲等級。徵得很低,不然也不可能有人用地來種菜做苗圃。再加上工商稅,這是封建時代的一個巨大的進步,使統治者將稅務從苦哈哈的農民身上,轉移到更富的城市。

得之就要給之,想徵稅,必須鼓勵工商業的發達,進一步地推動着宋朝經濟的發展。

總之很輕,若是一棟小房子被炒成幾萬貫錢,在趙禎朝能讓言臣活活給掐死。

就是這項稅務,還有士大夫怦擊。況且徵民房的十之三以助軍費!那得多少錢?不能徵的,完全徵上來僅一個開封城的房產總值就會達到一億貫,可徵過以後,全國必然爆炸起義。

對於大太監張永和的提議,王堯臣根本就沒有聽。

張永和想立功,想替趙禎排憂解難,壓迫鹽鐵副使林維助言,王堯臣不害怕張永和,但林維很害怕,於是早朝上說道:“國家正是衰世之時,唐德宗所以致朱泚亂者,正是用了此策解決國家財政危機,非是平時可行也。”

權宜之計,度過去以後就不會徵,有什麼不對的?

林維看錯了政局。

鄭朗做得這麼小心,還害怕出差錯,你怎麼能出此荒謬的主意?王堯臣一怒之下,當場彈劾林維殘暴,蠱亂主君,迫害百姓,於是罷爲滑州知州。趙禎也讓林維嚇了一大跳。

他非是昏君,知道越是這時候越不能亂,害怕下面官吏借邀功斂財,誤會朝廷,魚肉百姓,立下一旨,命御史中丞王拱辰、知制誥田況與三司同議減放州縣科配,諸路配役在疏決之前一併釋之。

越是財政困難,越是寬賦薄徭。

鄭朗站在下首聽着,心中嗟嘆,僅此一點,足以讓趙禎身爲明君行列。

趙禎仁愛之心無用置疑,可是不增稅,反而減稅,國家財政怎麼辦?於是下旨給三司官吏,經國以財爲本,而三司紀綱不振久矣,今邊偶未靖,軍資所急,民力重困,其防協心營職,無或因循以踵舊弊。

大家想想辦法解決吧。

歐陽修建議,天下官吏員數極多,朝廷無由徧知其賢愚善惡,蕃官、三班、吏部等處只是具差除月曰,人之能否,都不可知。諸路轉運使等,除有贓吏自敗者臨時舉行外,亦別無按察吏之術。致使年老病患者,或懦弱不才者,或貪殘害物者,此等之人布在州縣……使天下州縣不治者十有八九。今兵戎未息,賦役方煩,百姓嗷嗷,瘡痍滿目……臣今欲乞特立按察之法,於內外朝官中,自三丞以上郎,選強幹廉明者爲諸路按察使……使州縣遍見官吏,其公廉勤幹,明著實狀,及老病之才,陰有不治之跡,皆以朱書於名之下。其中才之人,別無奇效,亦不致敗者,以墨書之。又有雖是常材,能專長於事,亦以朱書別之。使還具奏,則朝廷可以坐見官吏賢愚善惡,不遺一人。然後別議黜陟之法。如此足以澄清天下,半歲之間,可望致治。只勞朝廷精選二十餘人充使,別無難行之事。

鄭朗聽着不作聲。

歐陽修這篇奏摺按文章來說,不算好文章,可它很有名氣,這是吹亮了慶曆新政第一聲響亮的號角。

聽上去也不錯,淘汰部分冗官,國家財政減少,任用賢能,國家吏治清明。所以不用多,半年國家大治便來了。

但可不可能……

賈昌朝以前也說過此議,比較保守,不專派按察使,而是讓各種轉運使責以按察吏能否。於是兩議同參,最後下詔,諸路轉運使副併兼按察使,令將轄下州府軍臨縣鎮官吏姓名置簿,親掌錄其功過,若績效明著用顯有不治者,逐旋以聞外,其稍著廉動及僅免敗闕者,即每年至終,攢寫附遞以聞。並須書公摭實。如能稱職,別加進用,當務因循,亦嚴行黜降。提點刑事雖不帶此使名,並當准此。

歐陽修上書反對,說轉運使按察本部官吏,頗有不便,更不盡善。我當初請差按察使者,是想朝廷精選強明之員到地方盤察,而不是將轉運使權利增加。甚至轉運使裡就有昏老病者,貪贓失職之有,這些人自當被劾,豈可劾人?就是有能臣,但轉運財賦有米監之繁,供軍需又有星火之急,定不能遍走州縣,專心察看,所以此詔不當。

兵興累年,天下困弊,饑荒疲瘵,既無力以振救,調斂科率,又不知從哪裡減省,徒有愛民之意。陛下你是好心的,可你沒有選用良策,這個好心落實不下去。解決方案只能逐去冗官,不令貪暴,選用良吏,各使撫綏。況且近年來多次派出安撫使,怎麼今天就困難了?必須於侍從臣寮,臺官館職中選十數人,小路分察兩路,其侍從臣寮,仍各令自闢判官,分行採訪,用臣前面之策施行。

問題又回到原點,派什麼樣的人下去察訪?

這次不象以前的安撫使,而是專門察看下面官吏賢良,好壞全部在他們一句話,甚至有可能決定下面州縣官吏終身的命運。那一個大佬背後不有着牽連,鄭朗背景很簡單,還有幾個學生。

往深裡說,何爲賢良,呂夷簡與夏竦都是殲邪,又有多少能吏能堪重用?一爲必有爭議,有爭議非忠即殲。不爲能博得賢名,但又不能稱爲良吏。如何擇之?

書上不報。

鄭朗在邊上冷眼相觀,一直一言不發。可有人找上門來,餘靖在下早朝時問道:“行知,你與範公身負天下重望,聽聞你進京爲相,天下歡呼,爲何一言不發?”

也發了,替夏竦與呂夷簡很含蓄地說了幾句公道話。

這讓許多君子黨十分失望。

但這個黨不能將鄭朗排除在外的,就是歐陽修也不敢說鄭朗不是君子,這讓朝中幾十個君子頭痛萬分。

鄭朗淡淡地說道:“說與做誰重要?”

餘靖一愣。

“我所做的,你有沒有看到?”鄭朗又反問一句,加重了語氣:“你有沒有看出來?”

不要說歐陽修這個不成熟的第一槍,就是范仲淹以後的十條改革也是多空淡疏闊之舉。積極意義是有的,消積意義同樣很嚴重。

“君做了什麼?”

“等希文回來後,我再說,”鄭朗不耐煩地說了一句。此時他正在爲自己的免役法傷神,那有空管這些無意義的空談。

不過范仲淹與韓琦很快就回到京城,五次拒旨,終於朝廷讓鄭戩代替二人主持西北事務後,二人從陝西歸來。鄭朗有時候很想說一句,陛下,你詔一個人回來吧。不能詔兩人同時回來,非得出事。

但話到嘴邊沒有說出口。

前世的歷史知識,近十年的官宦生涯,想問題已經不再很單純了。但到現在,慶曆新政有多少積極意義還沒有想清楚!一個免役法,也讓他象呂夷簡那樣,有些怯弱不敢前了。

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五百七十章 平衡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42章 花會(下)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第286章 白蛇傳(下)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76章 幸福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43章 花之戰·納蘭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700章 逆轉(下)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19章 詩社(二)第302章 殺雞(上)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221章 處女地(三)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69章 王老虎第297章 走隊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第184章 美人(下)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55章 鳴天下(四)第55章 鳴天下(四)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30章 後生第246章 嫁衣神功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13章 刻絲(下)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192章 仙子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第268章 戲法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第275章 留第291章 吹打四百七十一章 怒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五百章 老大一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第172章 走鋼絲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327章 等待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九百十二章 後背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第120章 內定第77章 歉書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280章 依(上)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十三章 衣服第261章 慶金枝第211章 大三元(七)八百章 光暗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第18章 詩社(一)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零一章 反擊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95章 講仁(三)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47章 花之戰·筆筒第225章 法輪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139章 問一(一)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213章 大三元(九)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
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第343章 目標定川砦(上)五百七十章 平衡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第42章 花會(下)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七百九十二章 轉授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第286章 白蛇傳(下)八百七十章 河湟三第176章 幸福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第43章 花之戰·納蘭三百八十章 太子絞肉機九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第212章 大三元(八)第700章 逆轉(下)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第187章 第二抓·求第19章 詩社(二)第302章 殺雞(上)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221章 處女地(三)四百二十三章 定川寨下八百六十九章 河湟二第69章 王老虎第297章 走隊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第184章 美人(下)七百三十章 姓李第220章 處女地(二)第55章 鳴天下(四)第55章 鳴天下(四)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第317章 祗園精舍第30章 後生第246章 嫁衣神功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13章 刻絲(下)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第192章 仙子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八百六十五章 兩個瘋子第268章 戲法四百二十八章 替罪羊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第275章 留第291章 吹打四百七十一章 怒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六百二十七章 不是你的菜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五百章 老大一四百五十五章 請行第172章 走鋼絲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327章 等待三百八十一章 太子絞肉機十九百十二章 後背六百六十章 裴行儉八百九十九章 逆轉上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第120章 內定第77章 歉書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四百二十二章 定川寨中第280章 依(上)七百二十一章 很冷很暖三五百十三章 衣服第261章 慶金枝第211章 大三元(七)八百章 光暗六百八十七章 安眠香第18章 詩社(一)八百二十八章 笑八百零一章 反擊五百零三章 老大四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第95章 講仁(三)第365章 君子,君王的兒子(二)第47章 花之戰·筆筒第225章 法輪六百七十四章 幽蘭操中第139章 問一(一)五百三十九章 各有主意第213章 大三元(九)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八百零八章 鱷魚的眼淚上八百九十一章 大會戰三七百三十四章 預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