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三章 崑崙關下

狄青還面臨着一道難題,一旦出了崑崙關便是邕州地界,儂智高必然派兵迎擊。但自己帶了大軍南下,崑崙關又會有備,宋軍可能佔不到據高臨下之勢,反而被兩面夾擊。

苦思良久,狄青沒有想出好辦法,無聊地翻看着黃曆,忽然眼睛一亮。

皇祐五年元宵節,也是宋朝最隆重的節日,狄青下令犒勞三軍,慶祝佳節。又買來許多酒肉,飲宴三天。諸將莫測其意,有的將領心中不服,暗暗想到,你小子別折騰了,要不了多少天,鄭相公就會輕騎南下。

儂智高也派人刺探,得知後遂爲鬆懈,什麼名將,好象那個蔣偕不也是西北名將,結果呢?宋人要過元宵節,蠻人也要過元宵節,繼續在邕州城中尋歡作樂。

正月十五,天色陰晦,狄青看了看天上的雲朵,似乎象是下雨的樣子,不驚反喜,突然發兵,狄青爲前陣,孫沔次之,餘靖殿後,傍晚來到崑崙關。匆匆忙忙紮下行營,爲了迷惹敵人,繼續張燈結綵。不過狄青這一回白費功夫了,戰後據消息反饋,敵人根本不知道宋軍在上元節突然來到崑崙關下。

佈置好了,老天開始落雨,一把大風大雨,狄青對楊文廣悄聲說道:“楊將軍,天助我也。”

上元節還沒有過完呢,各營再次飲宴。首夜宴將佐,次夜宴從軍官,三夜享軍校。這是上元節第二天,輪到從軍官。狄青陸續敬酒。但臨近二更時分,狄青忽然對孫沔說道:“我身上有點不舒服,你代我行酒。”

又對諸將說道:“你們稍等一會兒。我去喝一點藥就回來,誰不等我,軍法處執。”

用開玩笑的語氣說的。不等他。狄青難道用此來砍他的腦袋?但諸將真的有些怕,於是相互喝酒,然後傻呼呼地等狄青回來,這一等到了天色拂曉之時。

狄青沒有回去吃藥,而是悄悄出了軍營。大雨還在繼續地下,軍營裡燈火通明,能看到部分校尉繼續在飲宴。但一支小股部隊卻被狄青與楊文廣暗中帶了出來。先是讓楊文廣佯攻崑崙關,當然也是攻不下來的。他自己冒着大雨。繞道潛行到崑崙關東十里路的佛子坳,經長山驛,突襲儂智高在關山堡的駐軍。

關山堡可沒有崑崙關那樣險惡的地形,再加上不備,幾百名駐兵還未來得及反抗,就被全部殺死。

孫沔與餘靖還在敬酒,有的將領不滿意了。就問狄青爲什麼還不出來?喝酒也要適度吧,不能一喝就是一整夜,忽有馳報來說:“狄將軍三鼓已奪崑崙關矣,現在關南歸仁鋪正等着你們吃早飯。”

諸將皆愕然,有的將校手中的杯子都驚得掉到地上。

實際這個說法不準確的。

狄青自始至終根本就沒有想過奪下崑崙關。而是間道絕關。

戰場不能讓儂智高選擇,必須自己來選擇,選擇何處,歸仁鋪,地勢開闊,利於自己帶來的五千蕃騎衝殺馳騁,自己還有居高臨下之勢。但不知道儂智高軍事修養有多高,萬一於崑崙關駐紮大批的軍隊,兩邊夾擊,自己軍隊數量雖不少,可多讓儂智高殺寒了心,結果會必敗無疑。佈置種種迷惑的手段,有的用上,有的沒有用上。包括不讓諸將散宴,一旦散宴,酒足飯飽,到時候叫都叫不醒。誰來統領大軍迅速前來歸仁輔會合?但對南方這些將領,狄青又不大相信,有可能說出來,餘靖等文臣還在後面扯腿。

難不僅難在內部,還有崑崙關,狄青摸不準儂智高對這裡能有多看重,即便是間道絕關,也不能打草驚蛇,讓儂智高於崑崙關上駐紮大量軍隊。那怕只有一兩千人,居高臨下衝向歸仁鋪,都會對決戰時產生嚴重的動盪。

讓斥候將命令帶回去,狄青徐徐向歸仁鋪進軍,風雨還是很烈,狄青喜道:“賊不知守此,無能爲矣。彼認爲夜半風雨,吾不敢來也。”

喜極,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

當初聽聞儂智高開始於崑崙關駐紮兵士,狄青差一點驚得從馬上摔下去。這些天,崑崙關三個字如同陰霾一樣籠罩在心頭,如今終於平安熬過這一難關。崑崙關上還有敵人,但那幾百名敵人不足爲慮了。

到了歸仁鋪,狄青開始吩咐手下埋鍋造飯,還要等着後面大部隊來吃早飯。

雨漸止,天邊亮起一抹豔麗的霞光,小鳥啾然,預示着一個好天氣即將到來。孫沔與餘靖氣喘吁吁地將兩三萬宋軍率領着趕上,昨天還在慶賀,今天卻將要面臨決戰,有一些人感到很不適應。

吃過早飯,狄青下令三軍休息,再派出斥候前方打探。不久斥候就帶回消息,說儂智高在邕州調集人馬。

狄青長吐一口氣,這證實了一件事,陳曙兵伐邕州時,儂智高還沒有對崑崙關注意,自己軍隊來到賓州,儂智高派人於崑崙關駐兵,又派人修葺此關,僅是一個突發奇想,根本就沒有想到崑崙關到歸仁輔的地形。說道:“再探再報。”

喊來一將,非是楊文廣,而是另一員勇將,張玉。此人此時沒有楊文廣名氣大,但勇力遠在楊文廣之上。以廣南西路同巡檢之職,隨同狄青徵南,狄青便讓他率前鋒軍。

兩人在邊上悄聲嘀咕了幾句,斥候回來,說儂智高大軍已經從邕州城出發。不是很遠,僅五十幾裡地。加上這些生蠻身手矯健,熟悉當地道路,用不了多久便會到達。

開始結陳以待,還是將軍隊分成三部分,將孫沔與餘靖兩個官員牢牢地擋在大後方。列好陣,儂智高兩三萬叛軍全部到來。此時儂智高不象當初。家底子雄厚,鳥槍換炮,全部執着大盾。手拿標槍。宋軍最厲害的不過是弓箭手,只要用盾牌擋過幾波箭雨後,兩軍接及。宋朝軍隊懦弱就會原形畢露。這是儂智高得出的經驗。

依然還是這樣打,用大盾擋着弓箭,讓兩支軍隊短兵交接,宋軍必會大敗。

儂智高軍隊到了,清一色的絳紫色衣服,看上去就一團火一樣。狄青開始誓師,以張玉爲先鋒,賈逵將左。孫節將右,誓曰:“不待令而舉者斬!”

兩軍開始會戰,隨着儂智高軍隊進入一百步時,萬箭齊發,蠻兵舉盾牌阻擋,斃命者極少。看到如此,這些蠻兵們齊聲喝喊。多次的大勝,已經給這支叛部帶來一些士氣。看到這些叛兵兇悍的樣子,宋朝官兵真如儂智高所想的那樣,有許多人懦弱了。

先是孫節的右軍被儂智高擊潰,孫節自己也在悍戰中犧牲。左軍賈逵所率乃是忠敢、澄海等土兵。數次爲儂智高大敗,看到儂軍到來,一個個皆膽寒。但這時候數萬人在這個開闊地帶上交戰,賈逵沒有辦法詢問狄青,私自做主將屬下各部攏到側面的高坡上,利用居高臨下之勢反擊,將左軍穩住。

餘靖與孫沔在後面看得很清楚,但不知道賈逵用意,以爲賈逵被儂軍逼到山上的,加上右軍潰崩,幾乎在各自爲戰,肝膽欲裂。以爲又要迎來一場大敗。

實際不然,狄青同樣站在軍中,看着戰局的發展情況。孫節犧牲他看到了,但慈不掌兵,現在還不是動殺器的時候。而且南方兵的懦弱度也遠超出他的想像,幸好佔着居高臨下的地利,否則有可能此時連帶着中軍都會被搖動。

賈逵倚居高處,漸漸攏了更多的兵士,遂擁衆而下,將儂智高軍隊一切爲二。就算切斷了,也未必起作用,沒有其他變故,儂智高依然能重新打通。但就是這個時候。

狄青手執白旗,最強的殺着出現。

五千蕃騎。

蕃騎不是萬能的,得看怎麼用,首先需要平坦的地勢,所以狄青選作歸仁鋪做戰場。第二,雖強,但缺少持久力。故戰到現在,狄青一直沒有動用,讓其養精蓄銳,最後一擊,一戰而定乾坤的。

張玉、楊文廣夫婦帶着五千蕃騎從中軍殺了出來。

史上狄青雖帶了五千蕃騎過來,實際動用的只有幾百蕃騎,有可能是戰術需要,有可能是朝廷根本就沒有交給狄青真正的五千蕃騎。

此時狄青麾下卻是實打實的五千蕃騎。

第二個變化就是武器盔甲,鄭朗從契丹回來後,最先入主的是西府,不可能使種種醜陋現象一一杜絕,不過至少大部分盔甲製作上不敢過於馬虎。力氣小的,標槍擲在盔甲上,都扎不進去。

最後便是馬,皆是從西北帶來的西北駿馬,指望它們象南方的小馬那樣爬山越嶺,不大可能,所以朝中有人懷疑狄青一口帶這些馬過去,會不會起作用。但在歸仁輔這個開闊地帶,卻最適合西北馬奔騰馳騁。

要是開始狄青將這五千蕃騎亮出來,儂智高几萬軍隊結成陣型,用大盾保護,標槍齊發,扎人不行,可以扎馬,狄青手下五千名蕃騎便會出現大幅度的傷亡。但兩軍打到這份上,混戰在一起,早就沒有防禦的陣型,因此五千蕃騎派了出去,要來就來,要去就去,僅來回殺了幾個回合,儂智高手下全部傻眼了。天下間居然還有這樣的軍隊?

不知是誰帶的頭,幾萬兵馬一轟而散,向邕州城逃去。

賈逵來請罪,狄青說道:“違令而勝,權也,何罪之有。”

剛纔一幕他看得很清楚,誓師時所說的話也不是針對這些武將,而是刻意針對餘靖與孫沔兩個文官的,怕他們在關健時候胡亂插手指揮。又說道:“追敵吧。”

一路追殺,追了五十里地,將儂智高軍隊逼回邕州城才停下腳步。捕斬四千餘人,黃師宓、儂建中、儂智中等五十多名僞官先後擊斃,又抓獲了七百餘人。

實際賊勢已經瓦解。

儂軍一敗,四散而逃,四周有許多地區是稠密的亞熱帶雨林,雖鄭朗有手令,不投降者殺,可一旦敗卒逃入到這些複雜的地形裡,狄青同樣鞭長莫測。

殺的人不多,儂智高能帶回邕州城的叛軍也不會多,不足萬人,又遭新敗,對宋朝產生不了危害。

狄青率領着大軍徐徐南下,將邕州圍住,邕州城城牆高大堅固,儂智高再對軍事不懂,也比陳珙要強,得準備一些攻城器械。然而就發生了一件事,狄青前面一到邕州,後面瘴霧昏塞,又有人說賊投毒於水之上游,不知道是不是真投毒的原因,還是瘴霧的原因,一些士卒先後斃命。對這個玩意兒,鄭朗都說不清楚,況且狄青。但過了一夜,有泉涌於寨下,吸之甘甜可口,衆遂以濟。後者是狄青弄出來的,怕士氣低落,刻意派人尋找一處甘泉,秘密引於寨下,以使士氣振作。

但前者讓狄青很擔心,不僅是行軍作戰,一旦開發兩廣,會遷移大批百姓過來,這又是瘴霧,又是毒水的,嶺北人過來生活會十分艱難。

便寫了一封信給鄭朗。

鄭朗回了一封信,大霧昏塞乃是前日大雨,地處熱帶地區,太陽出來,將水氣揮發,導致的大霧,非乃是瘴霧。至於投毒,這裡不是西北的小河小渠,乃是水流量無比龐大的鬱水。什麼樣的毒能使整個鬱水流域污染?但鄭朗也在思考原因,也不會是另一種情況,瘧疾,此時纔是正月,即便在南方,也看不到多少蚊蟲。因此只有一個原因,水土不服,身體感覺不舒服了,邕州地勢更加低窪潮溼,更易讓人感到水土不服,再加上心理上的誘導,故使多名士卒暴斃。因此,在信中又說道,讓狄青于軍國伙食增加豆腐,不日趙珣從欽州來,也會帶來大量蘋果,這兩樣東西對克服水土不服皆大有幫助。

不是瘴氣就好辦,對它狄青不懂,所以才害怕。隨着不緊不慢地製造攻器械,其實狄青想動手,但考慮鄭朗即將來到邕州,無論將儂智高或擒或斃,都是天大的功勞。鄭朗纔是第一順位主帥,自己吃下去不好。

反正大局已定,於是放慢了速度。但儂智高不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在邕州城看到逃跑無望後,狄青正準備入睡,忽然屬下從外面闖進來稟報:“狄將軍,邕州城出事了。”

狄青穿起錦袍,匆匆忙忙跑出來觀看,只見邕州城內火光沖天,不知發生什麼變故。但不能讓這把大火繼續燒下去,在城中儂智高擄掠了許多物資,城中雖遭兵火催殘,也有一些百姓。狄青無可奈何,說道:“三軍準備攻城。”RQ

第56章 鳴天下(五)第75章 幽蘭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第8章 危機第99章 講仁(七)五百七十章 平衡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263章 悲絲(上)第56章 鳴天下(五)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四百四十章 託下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96章 講仁(四)第183章 美人(上)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六百十一章 天命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第300章 打雞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172章 走鋼絲第137章 明道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四百三十六章 和第337章 窟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312章 刎第103章 大家(下)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700章 逆轉(上)第219章 處女地(一)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63章 天堂(上)第224章 鐵板第83章 拜大神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第79章 擋箭牌第318章 最神奇(上)第170章 走鋼絲(上)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五百十七章 請使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2章 修剪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第56章 鳴天下(五)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349章 在路上(五)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177章 平靜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138章 大案子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75章 幽蘭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第60章 道(四)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第175章 興趣第71章 告密四百二十七章 度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
第56章 鳴天下(五)第75章 幽蘭六百二十八章 報答七百七十九章 成長四百六十二章 大計劃四第8章 危機第99章 講仁(七)五百七十章 平衡八百十九章 治平改制上第263章 悲絲(上)第56章 鳴天下(五)八百四十八章 幫手四百四十章 託下五百六十二章 歸第96章 講仁(四)第183章 美人(上)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六百十一章 天命四百十六章 授徒弟七百六十四章 和約第300章 打雞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六百五十七章 眼兒媚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四百十四五章 老人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六百五十一章 崑崙關上八百五十章 大麻煩第172章 走鋼絲第137章 明道八百四十九章 三道四百三十六章 和第337章 窟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七百五十四章 趙禎的綠帽子第312章 刎第103章 大家(下)五百六十三章 奸人第700章 逆轉(上)第219章 處女地(一)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第63章 天堂(上)第224章 鐵板第83章 拜大神四百四十一章 始上第79章 擋箭牌第318章 最神奇(上)第170章 走鋼絲(上)六百五十章 蘇茂州五百十七章 請使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350章 在路上(六)八百二十四章 簡中上第2章 修剪四百十九章 鳳凰下六百二十一章 御史的榮耀八百五十九章 天亮了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五百零二章 老大三第56章 鳴天下(五)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四百五十章 我的名八百七十四章 河湟七第349章 在路上(五)五百七十章 平衡第177章 平靜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六百四十四章 臨行下七百三十五章 其實不重要上第138章 大案子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三百七十七章 太子絞肉機六七百七十六章 純潔八百八十七章 琉璃珠下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二六百零一章 宮變上六百三十五章 皇佑之治七第75章 幽蘭八百七十五章 河湟八第60章 道(四)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三百九十二章 約定第175章 興趣第71章 告密四百二十七章 度八百五十一章 契機五百六十四章 從此江湖各陌路五百六十七章 何人爲首相第322章 金剛經的秘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