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

六百八十三章 魔術師(下)

龐籍錯愕,皇上用這種嚴厲的語氣對他說話,次數並不多,急迫之下,只能說:“容臣等退至中書商議,明日再奏。”

趙禎繼續用威嚴的語氣說:“不得往中書殿,只於殿門合內議之,朕坐於此等候。”

“……”龐籍無語,只好帶着幾個宰執來到都堂的外殿商議,但一個宰執不說話,居心不良的,已經看出狄青爲樞密使的妙用,居心良的,也看到趙禎此次是下了決心,不敢頂風行事。

就是富弼,也不再是年青時的富弼,歲月的流失,起起伏伏,磨去他所有的棱角,默不作聲。

幾個宰相沒有一人說話,龐籍獨自肯定是扛不住的,嘆息一聲,復入都堂內殿入對,奏皆如聖旨。趙禎神情才緩和下來。

樑適的魔術快變成功了,高若訥成功地被拿下樞密使的位子,以近學士的虛名養老,狄青也成功地擔任了宋朝的西府首相。

有什麼問題,暫時還沒有顯露出來。

況且趙禎爲狄青擔任西府首相,與龐籍爭執很久,一些反感的文臣在這個當口上是不敢羅嗦的。樑適不作聲了,得消化下去,過一段時間再弄龐籍。現在不能弄,一弄就會暴露他的用心。

然後早朝龐籍就急得要落淚。

自己身爲首相,西府卻是自己曾經的屬下,再三推薦保舉的人,同是西北體系的人,這還不是多怪異,例如鄭朗若是爲首相,讓富弼爲樞密使,雖有可能言臣會說話,但不會太嚴重。主要是狄青身份,是一個真正的武將,而非武臣!不能往深處想的,再一想宋朝的祖宗家法。站都站不住。

茫然四顧,東邊自己站在首位,西邊狄青大帥哥也站在首位,龐籍身體不由搖晃起來。額頭上冒汗。

急切之下,寫了一封信給鄭朗。

求助信。

年關將近,鄭朗從邕州諸羈縻州滑行到自杞。

自杞是生蠻的天下,與大理有很深的淵源。

南北朝時,從叟、昆明族分化出來一脈,叫些徙莫祗蠻部,與烏蠻是謂同一族系的蠻族。南詔兼併東部璺區之後。徙莫祗蠻仍居於滇東,隨着人口增加,不斷向鄰近各地區發展。南詔末再化爲羅伽部、陽宗部、步雄部、休制部、彌勒部。說他們是生蠻也是不對的,與外界有很多接觸,過渡到奴隸社會。因此,徙莫祗蠻各部也列爲滇東三十七部行列。其中一些族人發展到廣南西路的西北角,因爲地形複雜,大理沒有直接管轄。宋朝也沒有直接管轄,相同的還有夔州路南邊羅氏,以及烏蒙部、烏撒部等等。許多部族皆屬於滇東三十七部之一,或者餘部。

未來這裡也會很討厭,幾十年後北宋滅亡,宋朝力弱,看到如此,於矢部以羅殿爲中心,進行擴張,統一了貴州南部地區,建國,號稱羅殿國。些摩徙各部同時也在擴張。一直將現在的自杞蠻地區拿下,復建自杞國。

對此,宋朝不大關心,就象當年對待儂智高父親那樣,不過南宋更缺少馬匹,不得不將目光盯在南馬上。自杞產馬。橫山寨市每年市馬二千匹,自杞馬多至一千五百匹。由是國益富,拓地數千裡,加上宋朝撫之之過,日益驕橫。

一方在壯大,一方又軟弱,於是自杞開始騷民,多次東下燒殺搶掠。邕州知州吳儆與自杞酋領兵庭相見時,曾厲喝道:“汝國本一小聚落,只因朝廷許汝歲來市馬,今三十餘年,每年所得銀錦二十餘萬,汝國以此致富。若忘朝廷厚恩,輒敢妄有需求,定當申奏朝廷,絕汝來年賣馬之路。”

這個銀錦二十餘萬,非是二十萬緡錢,南宋銀價上漲,即便嶺南產銀,銀價稍低,一兩也相當於三千文以上,錦一匹僅兩緡錢,二十萬便是五十萬緡數。一年堆五十萬緡錢放在一個部族上,儘管一半之數是他處經過,複流向大理等其他處,也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吳儆又上奏指出:“蕃每歲橫山所市馬二千餘匹,自杞馬多至一千五百餘匹,以是國益富,拓地數千裡,服屬化外諸蠻至羈縻州境上。……歲有數千人至橫山市馬。以吾撫之之過,日益驕橫。”

這也是鄭朗反感一些後人磚家的原因。

對蠻部是不能岐視,然而漢人與熟蠻也非是欠蠻人的,難道蠻人入侵後,讓他們燒,讓他們殺,讓他們將妻子女兒搶走姦淫?這倒是什麼話哉!

因其強橫,鄭朗將自杞到烏蒙、羅氏等地盤劃到宋境上,大理不是很反對。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然這一帶會頭痛,劃分不清,大理不便管制,宋朝也不便管制,於是各部多次騷擾鄰近百姓,來往客商。但劃分好了後,鄭朗也沒有動他們。

想以治理,必須有一個更充實的內腹,廣南西路至今除了興修幾條道路外,什麼都沒有動。沒有人口基數,強行動他們,必會發生戰爭,得不償失。一旦開發有了大模樣,可以設立一些關卡,派駐士兵進行駐守,通過這些關卡,不徵稅,但可以將自杞各部蠻遙控起來。至於歸化,鄭朗真不想指望他們歸化。

實際蠻人這樣做的結果,是兩敗俱傷。若自己不改變,經過元蒙強行鎮壓後,這些蠻人封閉起來。到明清時,這一地區不是發展,文明反而在落後,一度到了清朝,這一帶不及唐朝,不及宋朝,全部成了刀耕火種的原始部落地帶。

特磨道自狄青鎮壓後,餘下的各部乖巧了,又讓鄭朗命令趙珣進行了分化而治,扶持其他各姓部族壯大,漸漸取代儂氏,變得容易治理,所以鄭朗帶着侍衛過來看了一看。

但在鄭朗到達文象壩子的時候,自杞幾個部族酋首前來拜會,表示向宋朝獻忠。別以爲疆域線一劃,自杞就是宋朝的了。那是在地圖上屬於宋朝的地盤,實際不是。

能獻忠最好,民族政策,永遠以撫爲主。戰爲輔,這幾部都是在自杞邊緣地帶,多在南都溼江北岸地區(南盤江),於是鄭朗率領侍衛來到自杞。周沆阻止。鄭朗說了一句話:“可見得種世衡乎?”

種世衡化解陝西蕃人最得力,不僅是武力手段,撫也用了心的,與蕃首約會,大雪封門,仍率少數侍衛登門拜訪,幾個蕃部大悅。對朝廷忠心不二。

事實鄭朗來到這些部族,諸族酋們十分開心,要殺牛宰馬招待,卻被鄭朗勸阻。

如今兩廣最缺的是什麼,正是這些大牲畜,不能殺。要殺,殺一些羊與雞即可。

牛與馬讓鄭朗神傷了。

說了一些話,甚至看了看他們的地形。準備幾月後派官吏前來,協助他們興修水利。與兩廣開發無關,要修讓他們自己修。朝廷僅派人才指導,不出費用,不出工具。

然後鄭朗又來到觀州。

宋朝對觀州管轄依然很弱,名爲一州,實際幾乎常年不派官員,僅在東邊臨近宜州的交界處設了一寨,高峰寨。但到達高峰寨,開始有正常的道路通向廣南西路各處,能嗅到一絲文明的氣息。

觀州鄭朗興趣也不高,但會圍繞着高峰寨着手適度的開發。至少讓它成爲一個塊。不但觀州,宜州與邕州、融州等廣大地區,皆頗類似梅山蠻那種國中國形勢。不開發沒有事,一開發這些強橫的蠻部必須要考慮的,更必須做到了解。

到了觀州,兩廣送來許多札子。

出現許多難題。

這種大開發。總體規劃肯定是好的。

大部漢戶南下,在蠻部未反應過來,就能在這裡生根發芽成長。全面開發,看似用了許多錢帛,實際減少各種浪費。利於國家統治兩廣,開化百姓,發展當地經濟與種植業。

但規模太龐大了,問題也多多。

非是人口問題,移民的效果比鄭朗想的要好,自夏天以來,陸續有二十一萬餘戶主動遷移到廣南東路,百姓數量達到八十五萬餘人。實際不是,鄭朗古怪的分田政策,導致大半人家開始分家,六口人合在一起,僅是五十畝地,一分爲二就是八十畝地。簡單的賬面,老百姓都會算。明爲二十一萬餘戶,實際可能僅是十二三萬戶。統計人口達到八十五萬餘人,實際有可能僅是七十幾萬人。以前太平州也出現過人口虛報的現象。

不過總的說來,比預想的要略好。

但這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想要取得這樣的數量,是絕對性不可能。無論鄭朗做任何的安排,對生蠻南方百姓仍然很畏懼。

也非是勞力問題。

移民數量多,不是所有移民都是正常的勞力,不過青少年與婦人能當六分工,許多人家爲了明年生計,婦孺老幼先後投入建設當中,不及壯年,但產生大量勞力。再加上元絛與田瑜動援本地的勞力,就近安排,薪酬不菲,又是農閒時候,勞力最少的時候達到六十餘萬,最多的時候達到九十餘萬,接近百萬百姓,投入建設。僅是薪酬開支就達到七百多萬緡,若再加對移民的安置,給予工具、生活用品,僅此費用就達到一千多萬緡開支。

錢帛也不是問題,甚至在田瑜等官員精打細算之下,朝廷撥出的款項還有節餘。

另一個問題越來越浮出水面,耕牛。

如今宋朝在種種扶持政策下,大牲畜漸漸多了起來。

大牲畜增加,江東圩全面開發,還有三白渠與北方的農田水利產生的新耕地,這纔是糧食下跌到一斗七十幾文的原因,史上此時一斗米漲到近兩百文,百姓多有餓死,趙禎不得不經常撥出內藏庫的錢帛賑濟百姓。當然,沒有其他穿越者,這個對比,別人也不知道。

北方大牲畜漸漸好轉,兩個榷場開始打壓西夏大牲畜的價格,另一邊契丹費了千辛萬苦,將北阻卜反叛終於鎮壓下去,可是打了這麼多年,國內一片凋零,又準備借賀元旦節之名,派使者繼續來宋朝,銷售一批牲畜,是從北阻卜得來的牲畜。數量不少,緩和國家的經濟。但依然抱着敲詐的心理,即便如此,契丹人還是認爲自己是老大哥的。

但南方的牲畜依然不太理想。

這麼多年下來。僅是耕牛數量有可能增加到兩倍多,不過缺口太多了。

元旦到了,再過兩個月就正式春耕生產,各個官員看到耕地的牲畜稀缺,皆着急了。既然開發,就不能再向蠻人那樣使用腳踏犁,而是使用更先進的江東犁。

但牛呢?

旱地用馬。可馬在宋朝的操作下,價格虛貴無比,現在跌了跌,一匹南馬還需要十五緡到二十緡錢。有牛,多爲黃牛,適合旱地耕耘,不適合水田拉犁耕地。

於是提高收購價格,將牛價分等劃成五到七緡錢收購。再運回廣南東路,貸給百姓,十年爲限。一年還貸一緡錢。實際再加上運輸與死亡,實際等於是無息貸款。

又收購了三萬多頭水牛。

一下子導致江南水牛價格猛漲,一頭好牛達到八緡錢。又出現一個結果,母牛性格溫順沒事,公牛暴躁,大多數人家將其閹割,使其性子變得溫順。能配種的公牛不多,牛價上漲,許多農民看到這條財路,將自家母牛牽出去配種。公牛變得價貴,配種成功一次收費五百文,若成功使母牛懷胎,再收五百文。有的人家僅是一冬一春,靠自家的公牛,就賺了十幾緡錢。官府打壓都不行。不但兩廣,導致江南大多數地區產生騷動。有的百姓攢了一點錢,想買一頭牛回來,看到價格這麼貴,俺不買了。

浪費許多錢帛不說,現在幾乎是用錢都買不回來耕牛。

然而耕牛差得太多,最少差五萬頭以上,才能勉強滿足廣南東路的耕地使用。

就算能解決,但廣南西路呢?還有湘水流域呢?耕牛會越來越緊張。

百姓有,三路皆是人口密集所在,大半百姓淪爲佃農,過着半飢不飽、衣不蔽體的生活,即便十幾萬戶百姓遷移過來,後方還有更多的佃農,赤貧戶。看到廣南東路的變化後,還會動心,還會遷移。至於那些寺院與大地主家以後上哪兒找佃農,鄭朗不管的。

然而從哪裡弄來耕地的牲畜?

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前來開發的商人。

移民規模接近年關時,開始下降,過了年,多半該來的就來了,不來的也不會來。要麼看秋後。水利使三十萬頃耕地受益,但產生的新耕田勉強是二十萬頃。還有開發的餘地,最少還可以開發二十幾萬頃。後者未動,開發了沒有人耕種,就沒有人維修水利。水利建設好了之後,要時常維修的。除了交給移民十餘萬頃耕地外,一部分獎勵當地百姓,分給蠻人,餘下的全部交給商人。

不能賣錢,一賣錢商人會全部嚇跑。

即便得到這些耕地,依然是一片荒地,自己家鄉不是沒有。何必跑到嶺南來?鄭朗也不看重這些賣地的錢,看重的是開發結果。商人用來耕種的少,多是種植業,茶樹、果樹、甘蔗、桑麻,還有一些作坊,店鋪,車馬行。不能賣地,可能徵收商稅。

然而官府替他們鋪好道路,建設好水利,不是代表着馬上能種植,開荒,伐山,翻耘耕地,再到種植載培苛護管理。也需要牲畜,這個由他們自己解決。

但還有一個問題,人。

兩廣變出這麼多地,既來到兩廣,何必去做佃戶。有的人將佃戶帶來,看到廣南東路這個樣子,一起開溜了。這些商人不是蠻戶,不敢強行控制佃戶的人身自由,怎麼辦?

有人就想出一個辦法,從海外捕奴。

一家肯定沒有這個力量,然而來了許多商人,以他們力量可以輕鬆地成立幾十支捕奴隊伍。不過兩廣嚴禁奴隸販賣,於是找到田瑜與元絛央求。田瑜與元絛不敢答應,鄭朗訂的規矩不能破壞,平安監在海外胡來,大臣不管,若帶回大陸,言臣必然彈劾。

還有許多事務不能解決,一股腦派人將它們一起送到高峰寨,交給鄭朗裁決。

鄭朗先將餘下的事務一一做了判決,然後盯着這兩個問題。耕牛確實沒有辦法解決了,有才能變出來,例如這若大的耕地,本來就是有的,只是因爲沒有開發。成了荒地、灘塗、丘陵、沼澤,變出來,就是耕地。但沒有怎麼變?

只好下了一條命令,將牛價提高到六到九緡錢收購。五萬頭耕牛是弄不到了,但還得弄來三四萬頭耕牛,耕地的牲畜才能緩解。這樣的牛價會給江南帶來什麼樣的騷動,也不管了。

然後看着第二條。

三路擠出來十幾萬戶,問題還不大嚴重,但到了下半年,再向廣南西路開發。還得移民,許多地方大地主會流失一半以上的佃農,到時候才叫熱鬧呢。

他們沒有人佃農租種耕地,必然吵翻了天。

這也有辦法對付,關健是商人這一塊,多是密集型產業,特別是現在的效率低下,需要的勞力更多。沉思半天之後。終於下了一道讓後人爭議不止的命令。

允許他們捕奴,在海外不管,但到了廣州後必須要管。一隻能針對海外。到時候會派精通土著語的兵士前去廣州,一一問詢,若是在兩廣捕奴冒充海外部曲者,嚴懲不貸。

其次是五年制,五年內這些海外奴隸身份是部曲,但必須保障他們基本的衣食住,每年最少給兩緡錢當作獎勵,供其自由置辦生活用具,對懶散者懲罰僅能用棘條笞,數量也不準超過五十下。超過這個刑罰官府必對其懲罰。重懲打死部曲者,不得有初夜權之類的殘忍活動。這條也用兵士對部曲宣讀,讓部曲知道這條命令。

期滿五年後,必須取消他們的部曲身份,轉換爲佃農。

同意了,就準他們去海外抓捕奴隸。正好現在東南風未起,幾天工夫便能南下到南洋各島。捕好了奴隸,正好東南風起來,很快就能返回廣州。同意了,就准許。不同意,自己想辦法去。已經免費給你們修了道路與水利,還要怎麼樣?

然後又下了兩條命令,一是讓廣南西路官吏一起返回,磨練數月之久,應當有了一些底子,返回後,配合自己對廣南西路的水利、道路進行進一步仔細勘探。其次準備從江南帶來大量的畜禽,交給百姓進行領養。增加百姓收入,改善百姓伙食,還有肥料。

將這些命令一一發出。

鄭朗自己卻在搖頭,許多命令都會產生無數爭議。現在國家投資大筆錢帛下去,官員不會羅嗦。但做過了,官員也看到聽到了,未到算賬時,到了算賬時,自己做的這些,會全部翻出來,老賬新賬一下子算的。

繼續向宜州出發。

月兒也趕到宜州,一道過元旦節。就接到龐籍的信。

鄭朗看完信,大怒,狄青回到朝堂要受苦受難,自己有了心理準備。但不能將龐籍弄下去,雖然龐籍私心比較重,可是懂大體,若是沒有龐籍,自己去年在兩廣就未必有那麼順利。

強大的後方,纔是開發兩廣的本錢。

樑適,樑適能做好麼?

正準備寫奏摺給趙禎,突然將筆放下來。

看山似山,趙禎感到宋朝的軟弱,想提撥狄青,改變宋朝軟弱的局面,這才提撥狄青爲西府首相。

看山不似山,樑適的推動,纔是狄青爲首相的原因。

最終山還是山,回到看山似山的格局。

難道趙禎不想改變宋朝羸弱的局面,那麼爲何死後陪葬品僅是一匹玉馬?

但讓他怎麼辦呢?破例設了緣邊四路,給了邊臣最大的指揮權,不讓中央對邊境將臣形成掣肘。然而文臣表現不得力,一戰敗,二戰還是敗。於是用武將,葛懷敏。不能怪趙禎沒眼力,若不開金手指,能看到是否是人才的,千百年來僅是裴行儉少數幾人,大多數人那來的這樣眼力?只能問宰相,呂夷簡晏殊又有什麼眼力,只好想平時接觸的人,葛家身世好,葛懷敏誇誇其談,於是一致推薦葛懷敏。范仲淹說不行,但范仲淹表現也不是很出色,除了修堡砦外,什麼都不會做了。能否相信?只好用葛懷敏。但葛懷敏敗得更慘。文臣不行,武將更不行,打了數年,花了一億多緡錢,國內百姓民不聊生,到處起義,讓趙禎如何選擇?

狄青的出現,讓趙禎彷彿從黑夜裡看到一絲黎明的曙光。

趙禎確實想重用狄青,這纔是根本!

這是最強的趙禎。

馬上張妹妹一死,女兒瘋了,遭此打擊,趙禎漸漸走下坡路,甚至自己在朝堂上也說起瘋話。

文臣開始攻擊狄青,趙禎沒有心思了,一次保護反遭到更瘋狂的圍攻,一次次保護後,趙禎不想與文臣鬥智鬥法,只好將狄青貶放。

而且以巔峰趙禎的智慧,當真看不出狄青身爲西府首相,龐籍會有多尷尬?

爲何?

以前自己執掌兩府,是因爲西北那邊有一着好棋,隨後龐籍執掌兩府,是儂智高之亂。如今西北那步棋到了尾聲,南方平定。趙禎不想再有某人同是執掌兩府。畢竟這個例子,會形成權相,甚至會形成李林甫之流。

但龐籍又沒有什麼大錯,於是看着樑適與龐籍鬥智鬥法。自己若摻合進去,叫不識大體。護住龐籍地位,是等於替自己未來繼續護住執掌兩府的資格。

想到這裡,鄭朗冷汗涔涔。

樑適未必能看到這一點,自己若不知道那匹陪葬的玉馬,同樣看不到這一點。

但樑適暗中合了趙禎的帝王之道,無論自己怎麼阻止,樑適這個偉大的魔術必然變化成功!

PS:欠一更,明天補。RS

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313章 瘦身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40章 花會(上)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205章 大三元(一)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337章 窟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177章 平靜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96章 講仁(四)第248章 劉郎五百五十章 射虎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五百十三章 衣服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335章 小戰(上)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第144章 衣服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236章 割(五)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197章 省試(下)第261章 慶金枝第76章 最要得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208章 大三元(四)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251章 鬥法(一)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六十章 魔術五百九十章 破趙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97章 講仁(五)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295章 排陣(下)第232章 割(一)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124章 火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40章 問一(二)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198章 省試(中)第35章 考(下)第340章 難五百七十章 平衡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第83章 拜大神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六百五十九章 刀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263章 悲絲(上)第109章 懸壁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99章 講仁(七)第357章 撫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第228章 大中庸(上)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
八百十章 鱷魚的眼淚下第313章 瘦身八百四十七章 聖人第40章 花會(上)七百三十七章 其實不重要下第205章 大三元(一)七百五十一章 私心六百八十五章 魅影第337章 窟第214章 代朕去看看四百四十七章 地獄之門下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七百二十七章 營救四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八百五十七章 剋星上第177章 平靜第47章 花之戰·筆筒六百八十二章 魔術師中第96章 講仁(四)第248章 劉郎五百五十章 射虎五百八十七章 跳坑的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八百三十四章 吾往矣四百二十五章 天人合一五百十三章 衣服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335章 小戰(上)第134章 小媳婦,你牛(上)第144章 衣服六百零七章 首相五第236章 割(五)第32章 三變小妻子(上)第197章 省試(下)第261章 慶金枝第76章 最要得七百六十一章 學生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四百三十一章 各人心思上第359章 最強折家軍(一)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八百二十六章 第二讓四百二十章 兩封信第208章 大三元(四)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九百十七章 臘梅第251章 鬥法(一)八百九十五章 大會戰七五百六十章 魔術五百九十章 破趙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八百五十三章 星光中第97章 講仁(五)六百四十五章 平安符第211章 大三元(七)第295章 排陣(下)第232章 割(一)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124章 火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第140章 問一(二)四百七十二章 爬山四百九十四章 包拯出場下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198章 省試(中)第35章 考(下)第340章 難五百七十章 平衡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八百三十三章 數據化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四百三十三章 請使上五百四十八章 小妾六百七十一章 猴子下第135章 小媳婦,你牛(中)第83章 拜大神七百八十八章 小重山六六百八十九章 烽煙三百七十三章 太子絞肉機三四百零七章 在風中三五百九十六章 請戰六百五十九章 刀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第263章 悲絲(上)第109章 懸壁第161章 君子黨來了(中)第99章 講仁(七)第357章 撫七百五十章 治國或平天下第115章 高山流水三百七十八章 太子絞肉機七八百八十一章 高原雄風三第228章 大中庸(上)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六百六十八章 快樂四百二十六章 讀孟嘗君傳第49章 小妻子,小心眼(上)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