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

六百八十一章 魔術師(上)

“鄭相公,要三思,”周沆急切地說道。

鄭朗軍事才能肯定在自己這些文臣之上,但交趾最終是一個國家,甚至能動用十幾萬兵士入侵,與宋朝相碰,可能會是夜郎。但那是宋朝,這是兩廣,朝廷有軍隊不代表着兩廣有多少軍隊。

再說眼下的情形,也不適應發起國與國的戰爭。

“週轉運,我心中有數,”鄭朗拍了拍周沆的肩膀。如今兩個有許多官員能拿得出手,吏政能力最好的非是曾擔任御史中丞的楊察,而是程師孟,其次還不是楊察與餘靖,而是田瑜,拋開學問不談,餘者,楊察、蔡挺、餘靖、周沆、元絛、鮑軻、魏瓘都能說是好的官員,但實際與程師孟、田瑜略有那麼一點差距。

這兩人是用了心的。

將心投入治理地方,而不僅是才華。

但周沆跟自己一路而行,無論德操或者對軍事,對吏治,皆開始產生昇華。

這讓鄭朗感到很欣喜,自己在兩廣時間終不會長久,有可能一年,有可能兩年,頂多兩年罷了。這一攤子事並沒有結束,至少在這五年之內,必須良吏來完善,來穩定。

那麼兩廣未來的走向,也許成爲花,成爲錦。否則就會成爲宋朝一個最大的爛尾工程。

隨着又看着情報,交趾北上的兵士不多,僅是三四千人。

他們也在觀看,即便決定入侵。不敢國與國的發起戰爭,依然與以前那樣,藉着蠻部的旗號,嚴重侵害嶺南各地區。但這次想要入侵,規模必勝於以前,故還在遲疑當中。

鄭朗隨即下了一道命令,讓種諤率四千兵士前來邕州坐鎮。

僅此足矣。

邕州還有兵士。再加上土兵,交趾想要大獲而歸,必須派兩萬人以上的軍隊。那就成了豪賭。能不能賭,交趾必會產生爭議,即便還是繼續入侵。也要進行更仔細的準備,最少能拖上一年時間。

自己就可以從容準備了,戰可以,必須讓對方跟着自己的節奏走,才能佔據主動。否則,跟着對方的節奏走,自己會很被動。

周沆還有點擔心。

鄭朗說道:“週轉運,勿用擔擾,明面我們只有九千兵士,實際不止。張岊八千兵士就在荊湖南路,若爆發戰爭,最少能抽調六千兵士過來。土兵雖弱,可一萬多土兵隨狄青西上,經過諸多血戰。又經過狄將軍調教,這些土兵再也不是以前那種雜亂無章的土兵。交趾兵士雖然多經廝殺,戰爭經驗豐富,不過他們缺少軍紀,武器裝備更不及我軍。就是用這些土兵組織的軍隊,也略略勝過交趾的軍隊。克除犧牲的。與受傷的兵士,此次平安回來的土兵達到八千餘人。兩萬多強大的兵士,還用擔心?”

最妙的是狄青西上的收穫。

接連攻破大理三個府城,未得到多少銅錢,但得到許多金銀珠寶玉石象牙之類貴重的物資。經鄭朗上奏後,朝廷同意將這些貴重物資便賣,用於獎勵將士,撫卹烈士家屬。正好許多商人涌入兩廣,迅速將這些物資吃下。讓兩廣得到近百萬緡錢。這些錢財再次化爲銅錢、銀子與布帛派發下去。很厚的一次賞賜與撫卹,由是將士歡心鼓舞,而犧牲兵士家屬雖悲傷然不怨。若再發起戰爭,兵士會認爲繼續有收穫,踊躍參加。

實際不止這麼多收入,有部分讓將士裝入腰包了,在所難免的。狄青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鄭朗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別聽報紙上說的宋朝軍隊前去大理,秋毫無犯,前世是哄人的輿論,這一世還是哄人的輿論。宋軍去大理未做下多少惡劣的殺戳,已算是仁慈的戰爭。

或者若不是鄭朗考慮到不想大理與宋朝關係惡化,下令讓狄青再放手狠一點,大肆搜掠大戶豪強,收入會更多,甚至會多上三四倍。畢竟是三個府城,還有一個是大理第二大城市。

適可而止,若爲了這些錢製做得太過份的話,大理也要給百姓一個交待,兩國再無挽回餘地。

鄭朗藐視交趾,國家小,若是西夏與契丹,鄭朗萬萬不可這麼輕視。派出大批斥候,潛入交趾,小的舉動無法察覺,大的軍隊部署還是能知道一點。料敵於機先。

命令下達了,鄭朗就沒有再爲交趾分多少心思,繼續察看欽州。

廣南西路比廣南東路情況要複雜,老百姓幾乎九成是蠻人,地形也更復雜。

在廣南西路的規劃中,水利工程分爲四個部分。

第一個便是靈渠,不能小視古人的,靈渠選擇很巧妙,象龍川與安遠水、翁水與桃水、耒水與水武溪、沲水與光水,兩者距離皆不是很遠,可上游水源不足,就不支持一條河渠的灌溉與航行任務。

靈渠在宋朝也維修過,因爲兩廣不重視,投入的人力與物力不多,效果也不大。鄭朗有兩個打算,一個復引他處水源,擴大靈渠水流量,不過似乎難以辦倒,還有一個辦法,延長靈渠長度,使之字渠變得扁平。那麼灌溉的地區更多,陡度下降,也可以減少陡門,利於船隻航行。第二個辦法,就是加固靈渠堤岸,挖深挖闊,不變動它的長度,繼續順着老渠修建,如此,必須增加陡門,控制靈渠陡度,船隻還是能航行,甚至擴建後船隻通航的噸位隨之增加,可一個個陡門等候,航行速度會變得很慢,成本也隨之提高,但修建難度與成本下降。

兩個辦法只能選一個,鄭朗還沒有考慮好,南下時,仔細看過靈渠,幾乎全是土堤,這肯定不行的。

第二個便是明朝的相思埭。在桂州的南部,一條長達三十幾里路的運河。將灕江與柳江相通,利於水運,更利於數州開發,商業來往,以及水利灌溉。這條運河開通,整個廣南西路北面全部盤活,若再與靈渠聯繫。就會與荊湖南路,甚至中原聯爲一體。

第三便是陂塘,與廣南東路高低分明不同。廣南西路大多數大小山峰與丘陵遍佈,山與山之間往往形成許從盆地與河谷,只要在兩山之間築堤。就能形成一個個陂塘,有的陂塘面積還很大,例明清時陽朔神陂可灌田千餘頃,河池蔣村陂可灌田千頃,平樂壕陂、隴陂可灌田千餘頃,宣化銅鼓陂可灌田一千六百頃,也有一些小陂僅能灌田幾頃,類似大大小小的陂塘,在廣南西路可以達到近千處。

但各自形式又不同,低窪處。常年比水位線還要低,純是倚靠堤岸防水的類似江東圩,地勢稍平,可泄可灌的,類似太湖兩浙圍。地勢高,多引水的又成了廣南東路與福建路的正宗陂坡。

前景很可觀,但必須要細緻規劃,否則會很亂。

第四便是堰壩,堰就是能蓄水與排水的水利工程,最有名氣的便是都江堰。

壩則僅是一道堤。起攔水作用的,如後來的葛州壩,三峽大壩,一是攔水,二是發電。

但在廣南西路鄭朗推出一種水中壩。

這個壩大多數時間在水面下,用在各條河流的上源河溪處,在廣南西路合適,其他地區就大不合適了,例如黃河,本來水流量不足,一截,那會糟糕透頂。

在廣南西路不存在這個問題,水流量乃是全國最高的地區。因此出現這種水中壩。

直接在上游各溪設水中壩截流,枯水時季,水中壩露出水面,將溪水截住,不往下游流淌,就可以將這些水引向岸邊進行灌溉,一旦水流量增加,會自己兒蔓出水中壩,向下流淌,不會發生澇災。這同樣也是明朝出現的事物,徐霞客初來廣西,聽到河中有滾雷聲,不解,跑來觀看,然後驚歎水中壩的驚奇,刻意記載於遊記裡。

可欽州不同,廣南西路的主體是鬱水與各大支流,如灕江、左右江,這些主幹與各大支流四周多是平原河谷,缺少河流的地區便成了丘陵地帶。不過在南方几個小州又不同。

欽州的欽江、廉州鬱林州的晏水、容州化州的龍化水、化州的吳川水,皆是獨立於鬱水流域之外。

這些河流流量季節明顯,雨季時河流闊大,旱季時河流狹小,河流皆不是很長,下游又有大大小小的沖積平原。沖積平原的肥沃無用置疑,然治理起來頗爲麻煩。想要治理,會出現各種水利形式,例如圩陂、圍陂,坡陂,堰壩,車田,還有海堤,幾乎集中了兩廣所有水利形式,有的還會相互交錯在一起。不但如此,因爲河流短,沒有他流容納,颱風到來,山洪暴發。

現在蠻人倚山刀耕火種,危害不大,一旦開發沖積平原,山洪暴發危害會很大的。

並且因爲山洪暴發的次數多,帶走大量泥沙,也不僅是人爲破壞,河流與地形也決定這一結果,導致北部灣地區多砂,有一個好處,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天然浴場,但壞處更多。海船航行不易,水利施工難度增加。

方法還是有的,讓海船往深處走一走,不要沿着海岸線航行,在深處再用鐵鎖下大鐵錨,鐵鎖上系浮木,浮出海面,浮木上用紅漆寫上醒目的大字,標準航道方向,從北部灣開鑿數條安全的航線。沿途多建設一些港口,規避颱風。海船便可以平安抵達這裡。

這不是問題關健,關健還是開發當地,使當地人口增加,能產生商業價值,商業繁榮了,以後着手瓊州也就容易了。若不是交趾這個國家惡劣,甚至北部灣地區開發成功,對占城與交趾的發展都會起到幫助作用。想要開發,必須找出來解決這種複雜小地形的方法。

於是鄭朗在欽州、鬱林州、廉州、高州、化州、雷州、容州南部地區速度放慢,看得很細,甚至幾次深入到生蠻人居住的地區。

鄭朗的這些奇思妙想,讓兩廣官員讚歎不止。

象水中壩,那麼簡單的道理,爲什麼自古到今,就沒有人想到呢。

象北部灣的泥砂多,那麼多海船往來,爲什麼沒有人說出它與北部灣數州的河流短促,颱風多,導致山洪暴發次數多有關係呢?

但京城,一個魔術師正在變一場偉大的魔術。

樑適!

兩廣開發,讓朝堂事務同樣增加,諸相未怎麼變動,龐籍依然如鄭朗一樣,權領兩府。餘下的是西府略有些變化,王貽永以病求致仕,以高若訥代樞密使,王堯臣、孫沔與富弼爲副使,東府仍是樑適、劉沆,不提龐籍,與高若訥相比,缺少的是資歷,與富弼、王堯臣相比,樑適欠缺了德操與名氣。與劉沆相比,欠缺的是吏治之能。唯獨能相比的,只有一個人,孫沔。

當然,若按職位排,真的將龐籍擠下去,富弼、王堯臣、孫沔與劉沆絕對排在他後面,但別忘記了,前面還有一個人,高若訥。

以一個參知政事,弄倒龐籍與高若訥兩位大佬,這不能用難度形容,而是用不可能三個字作結論。況且後面還有好幾個人,富弼差了?王堯臣差了?孫沔雖初爲西府副相,那也是在南方立下大功回來的,劉沆的政績讓滿朝大臣交口稱讚。

就是這樣的一個格局,樑適卻在做着首相夢。

但這個關健,不是高若訥,而是龐籍,誰敢低估了龐太師的心機,那是連鄭朗都忌憚的人物。

高若訥先放在一邊,於是樑適苦思冥想倒龐。

然後就想到一個關健,狄青。

只要將狄青扶上樞密使的位子,龐籍首相就塌下去一半。

皇上聽從他的建議,詔狄青迴歸,樑適喜出望外。

一場宋仁宗時最大的爭議開始,一場小人的偉大魔術傳奇也將拉開帷幕。RQ

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36章 蛇書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99章 琴瑟第58章 道(二)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九百章 逆轉中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160章 八大王第267章 草棉子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139章 問一(一)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第218章 找朋友(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231章 黃河第67章 跪門六百八十章 夜郎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70章 香閨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81章 四君子(上)第456章 不能答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190章 膽大第177章 平靜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04章 老匹夫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100章 區別(上)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238章 出手(上)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282章 潮第21章 詩社(四)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九百零三章 融合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20章 詩社(三)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五百章 老大一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282章 魚鱗塘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316章 佈施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173章 走鋼絲(下)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51章 進京第213章 大三元(九)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275章 留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八百十二章 秋後第299章 琴瑟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122章 大功告成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68章 拜師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253章 鬥法(三)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第125章 笑場第336章 小戰(中)第137章 明道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六百十章 夏雷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
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六百零三章 首相一七百二十八章 情怯上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五百九十九章 科學的力量下五百二十九章 救駕來遲二六百九十六章 三關三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八百七十二章 河湟五五百十二章 朋黨第36章 蛇書五百八十五章 兒戲第299章 琴瑟第58章 道(二)七百十二章 親事二九百章 逆轉中七百四十二章 權利三第160章 八大王第267章 草棉子四百零九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139章 問一(一)八百九十章 大會戰二第218章 找朋友(下)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第231章 黃河第67章 跪門六百八十章 夜郎五百四十章 太傅第70章 香閨八百六十八章 河湟一第81章 四君子(上)第456章 不能答四百零一章 大戲·成下第190章 膽大第177章 平靜五百九十七章 科學的力量上第204章 老匹夫五百四十三章 爭第170章 走鋼絲(上)第100章 區別(上)六百五十九章 刀第238章 出手(上)八百八十九章 大會戰一七百十六章 反方向第282章 潮第21章 詩社(四)六百九十二章 民與兵上四百六十五章 大計劃七九百零三章 融合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第20章 詩社(三)六百十六七章 戰後下五百二十章 相歡下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五百五十二章 亂戰五百章 老大一四百十三章 暗戰上第282章 魚鱗塘五百二十一章 生與死一線間第316章 佈施第334章 西風烈(下)第173章 走鋼絲(下)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174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51章 進京第213章 大三元(九)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六百九十四章 三關一八百十八章 燦爛第275章 留四百七十章 河上浪下第73章 老太太的不良嗜好(上)八百十二章 秋後第299章 琴瑟五百五十四章 救命法寶五百五十八章 時間八百五十八章 剋星下七百八十二章 皇子下第122章 大功告成四百八十六章 從西邊出來的太陽第163章 君子黨來了(下)五百十九章 相歡上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七百零五章 擒龍下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六百零六章 首相四四百五十八章 天長之戰下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68章 拜師六百九十三章 民與兵下第253章 鬥法(三)四百五十一章 第一聲八百八十四章 速度是關健第125章 笑場第336章 小戰(中)第137章 明道六百二十章 耳光與棗子下六百十章 夏雷四百十四章 暗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