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章 逆轉中

王韶看了看天空,在西北戰爭有一條特別要注意的,那就是風沙。廓州風沙影響不及西夏,但大風颳起來,也會從赤嶺西側刮來大批的風沙,此時戰場上塵霧瀰漫,可與風沙不同,這只是戰馬帶起來的灰塵,即便宋軍位於下風,並沒有多大的危害。然而一旦突起大風,吹來大團的沙礫,宋軍就會大敗了。

天氣不是王韶能決定的,能決定也無法選擇。

還好,天高雲淡,微風清揚,是一個好天氣,王韶將視線繼續投放在戰場上。

自鄭朗第一次來到西北後,建立了一支騎兵,現在騎兵規模已經擴大。不僅有蕃人羌人,還有漢人的禁兵,禁兵佔據六成以上。禁兵要輪休的,但返回京城後,京城郊外還有一些牧監,這些騎兵仍然訓練。

當然,真實的戰鬥力,蕃騎比京城的禁兵要強大,之所以保持禁兵佔據六成以上數額,還是爲了拱衛京畿力量,否則長久後,國家重心必然西傾。有可能會危脅到國家安全,有可能平安無事,但最少能堵住大臣的嘴巴。

這麼多年了,這支騎兵漸漸成長起來,能不能適應北方寒冷的大草原作戰,不得而知,但在西北,絕對沒有問題。

不僅有十萬漢人禁兵騎,蕃騎羌騎,還有步騎兵,實質是步兵,不過也訓練了騎術,馬下作戰是他們強項,可逼急了,他們也能上馬狂奔,或者弄一些花架子。

現在雙方都保留了一支預備隊,宋軍這一邊保留了一萬多兵士,他們多是弓弩兵、槍兵、刀兵與盾牌手,但都具備了另一個身份,步騎兵。

其餘的都是騎兵,已經投放到戰場上。

王韶眯縫着眼睛看着戰場。不會看,戰場上十分混亂,雙方兵士糾纏在一起,或進或退。會看,這些兵士、旗幟就能在眼前構畫出一條條移動的線。經過數次大會戰,王韶眼界也在提高,眼睛在看着戰場,腦海裡卻是一條條移動的線路,不久他嘴角露出一絲微笑,戰場形勢對宋軍開始有利了。

王韶能看出戰場的形勢。蘇南黨徵卻是十分吃力。

過了許久,直到中軍吐蕃軍隊一步步退卻,他纔看出來對吐蕃人不利,於是投放了一支預備隊支援中軍。但這時吐蕃人士氣開始削弱,這支預備隊投放上去,還是沒有頂住王君萬的攻擊,又開始緩慢地退卻。

其實這意味着吐蕃軍隊巨大的危機即將到來。曹劌論戰,一鼓作氣,二鼓衰。三鼓竭,吐蕃人有仗自己兵力佔據優勢,興沖沖而來,但發現不是他們所想的那樣。士氣就會低落,僵持到一定地步,就意味着崩潰,這與曹劌論戰是同理。

蘇南黨徵看不出。更不知道曹劌論戰的故事,看到一支預備隊投放上去,還是不起作用。兇性發作,親自帶着一支預備隊,撲了上去。

在他帶動下,只是一會兒功夫,中軍就漸漸穩住,還隱隱有了反撲之勢。李憲對王韶說道:“這個蘇南黨徵還是不錯的。”

“一個莽夫罷了。”

王韶說完也開始下令,將老將劉闃喊了過來,道:“劉將軍,你帶三千兵士,攻向敵人的右翼,務必迅速將敵人擊敗,再殺向中路。”

“喏。”

劉闃帶了三千預備隊殺了過去。

這似乎是一個很無理的安排,吐蕃人依然用原始的帥旗指揮,想擊敗吐蕃軍隊,必須擊敗中軍,砍翻帥旗,大捷就有了。然而王韶沒有這麼做,原因很簡單,一是這裡是廓州,董氈凝聚力不強,有一些部族死忠於董氈,但大多數部族首鼠兩端,僅是迫於董氈的威望,不得不派出族中子弟前來參戰。二是蘇南黨徵雖是董氈養子阿里骨的親弟弟,終是一個回鶻人種,阿里骨都有許多人不服,況且還不算是董氈養子的蘇南黨徵。蘇南黨徵雖勇猛過人,號召力不強。

從戰場上也能看出,許多部族各自爲戰,並沒有抱成團。單體戰鬥不弱,可節節敗退,正是這個原因。若是唃廝囉在世,王韶只能攻打中軍,那將是一場慘戰,現在卻沒有這個必要。當然,唃廝囉若在世,宋朝也沒有必要與吐蕃人交惡。

劉闃衝了過去。

此時宋軍百戰百捷,士氣正是最旺的時候,並且國家情況也十分良好,那怕朝廷遇到前所未有的旱災,在嚴密的救援措施下,百姓並沒有出現餓殍千里的慘劇,因此從前線到後方,大多數呈現出一種朝氣蓬勃的良好局面。

而且從上到下,開始知道宋軍東路軍開始反攻了,也沒有必要再保密,此時士氣無疑達到巔峰。

劉闃斜斜插了進去,本來吐蕃右路軍在姚麟攻擊下,漸漸不支,劉闃這一插是致命的,蘇南黨徵親自帶領手下進入中路戰場,是鼓舞了士氣,後方卻無人指揮了,加上霧塵籠罩着戰場,吐蕃左路看不清戰場形勢,宋軍兩軍夾擊,左路軍激戰一會,大潰而逃。劉姚二人追擊下去,但這只是一個開始,追擊是假的,藉機兩軍攻向吐蕃後軍。

一部分吐蕃人看到後路漸漸被宋軍切斷,心神搖動。王韶站在坡頂上看到時機到來,果斷地下令將所有軍隊投放到戰場上。吐蕃人大敗開始。蘇南黨徵阻都阻擋不住,只好隨着敗軍逃向廓州城。

後面宋軍不依不饒,繼續追擊。

兩軍死死裹在一起,以致於蘇南黨徵逃到廓州城,城門都沒辦法關上,他只能繼續逃向北城門,宋軍仍然在後面緊追不捨。到了第二天傍晚,追趕搜索這才結束。

吐蕃近五萬兵馬,經過廓州一戰後,犧牲了近七千人,餘下兩萬多人成爲戰俘被抓獲,僅有一萬九千餘人逃出生天。

這是王韶進入河湟後最大的一場戰役。經過這一戰後,廓州境內幾乎再無什麼部族有反抗的力量。這一回王韶沒有再磨蹭,大軍隨後拿下膚公城,接着穿過大小榆谷。向鬼章部發起猛攻。

鄭朗害怕王韶不重視鬼章,刻意講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高麗現象。小者鬼章,大者高麗與西夏。比如說西夏,說它多強大,但認真分析,真的不強大。可它挺過了一道道難關,屢戰屢敗,在不停的失敗中,領土卻奇怪的擴張。高麗也是如此。唐朝不可謂不強大,但高麗卻從虎口中奪食,那怕是在唐高宗唐軍依然強大之時,卻奇怪地在一次次失敗中,從新羅之地也就是朝鮮半島的南部擴張到平壤城下。

但是不是很強?

真的不能說他們不強,這種現象就象是野草,看似弱小,可無論野火怎麼燒,春風一來就生出來了。鬼章亦是如此。想要他不爲惡,只有一個辦法,斬草除根!

王韶前期進軍,手段雖強。民族政策做得很好,在戰場上殺戳,戰後立即安撫。然而這一次不同,手段不但強硬。也十分地血腥。大軍自膚公城南上後,就掛起了兩面大旗,一面是犯我中國者。雖遠必誅,一面是替景思立雪恥!

兩面大旗一樹,其他各部族皆禁噤若寒蟬。

鬼章擊殺景思立之後,將景思立的人頭當成皮球玩,並且一度拿給西域諸國使者面前,作爲宣揚武功的道具,這件事連宋朝都知道了,況且這些鄰近的部族。

鬼章兩次大敗,同樣失去了凝聚力。從廓州到積石軍,有大小榆谷、九曲等水草豐美之地,不僅有溪族、果莊族與葩俄族,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各部。鬼章古邈川一戰大敗,廓州城蘇南黨徵二敗,無人敢折宋軍鋒銳,看到宋軍打出兩面旗幟後,一個個心中很清楚,鬼章的做法激怒了宋朝,於是全部做了壁上觀。

宋軍到來,鬼章東路讓溪族切斷,除非逃向河西,到了河西只剩下戈壁灘了,逃無可逃,逼迫他不得不在河曲率領部下迎戰宋軍。這一戰與廓州戰役不同,宋軍已佔據了兵力優勢,鬼章連戰皆敗,只好連戰連逃,向溪歌城撤退。

宋軍一路不停的追擊,來到溪歌城下,城中溪族餘部看到宋軍到來,突然反水,裡外配合,宋軍拿下溪歌城,鬼章一家上下全部擊殺。至此,河湟河南地區除了河州南方、積石軍東方與洮州西側溪巴溫、董氏、木波族等在內未拿下,其餘地區全部收復。

同時還有一個意義,唐朝雖一度出兵到了中亞河中,但對青海直接管理的地區,最巔峰時只達到九曲部分地區,一段時間積石軍党項部族與赤嶺以西的吐谷渾部族雖臣服於唐朝,唐朝卻沒有真正佔領這一地區。宋軍拿下溪歌城,卻是真正的佔領與經營,至少在這一地區,比唐朝疆域還大那麼一點兒。對於弱宋,僅此一條,就會激勵許多將士百姓的士氣。

但河湟還沒有定下乾坤,佔據的地方越多,王韶手中機動兵力就越少,吐蕃真正的主力部隊並沒有擊潰,他們還在董氈手中,如果董氈會用兵,王韶局面不但沒有好轉,相反的兇險性更高。

……

蘭州,章楶接見了二十幾個客人,六穀部的代表。

六穀部不是指六個部族,而是指涼州境內古浪河、黃羊河、雜木河、金塔河、西營河與東大河六條河流形成的河谷綠洲地帶,在這六個河谷上的諸多部族自唐朝涼州淪陷後,各部族自發組成的鬆散聯盟,有漢人,有蕃人,蕃人包括羌人、鐵勒人、回鶻人、吐谷渾、吐蕃人等等種族。

雖然中原王朝對此沒有辦法管理,但六穀部一直保持着與中原王朝友好的關係,甚至很長時間請漢人來擔任主帥。第一任首領孫超就是漢人,其次是李文謙、吳繼興、陳延暉、折逋嘉放、申師厚、折逋支、折逋阿喻丹、折逋喻龍波、潘羅支、廝鐸督。其實前期宋朝因爲六穀部嚮往漢人文明,有多次唾手可得的機會,不過因爲契丹所逼,宋朝對南方不感興趣,對西方也不感興趣。最後六穀部淪陷成爲西夏的領土。

就是到現在,各部族對宋朝依然不是很惡。

宋朝突然出兵蘭州,樑乙埋十幾萬大軍一起裝進口袋,其中就包括許多六穀部子弟。

本來在西夏打壓之下。六穀部漸漸衰落了,如果這些子弟一起犧牲,六穀部更加勢危。於是一些部族派出長者,前來蘭州求情。

章楶聽他們將話說完,呷了一口茶,反問了一句:“諸位長老,如果我朝沒有安排,讓西夏將古渭城攻破,會引發什麼後果?你們的子弟在中間又扮演什麼角色?”

這些老人一起語塞了。

如果宋朝沒有提前佈置,十幾萬大軍到來。可能三路都被攻破,王韶必成爲海外之軍,沒有供給,沒有援兵,會全軍覆沒,西夏人也會成功得到熙河二州,並且將勢力向南發展,拉攏洮州諸羌。關健的是一旦古渭城失守,鄭朗必死無疑!

六穀部子弟未必會替西夏賣命。但在中間卻扮演了一個幫兇角色。

一個長者皺眉說道:“章知州,我們寄人籬下,也是被逼的。”

章楶不緊不慢地又問了一句:“前幾年葫蘆川一役後,我朝爲了彰顯仁義。將夏國所有戰俘全部釋放回去,但最終換來的是什麼結果?”

最終換來的是梁氏更兇殘的報復。

這件事在宋朝引起廣泛的爭議,認爲鄭朗做法是錯誤的,畢竟西夏百姓並不多。七十幾萬戶,壯丁不過一百餘萬人,三萬多戰俘對於西夏來說。可不是小數字,不僅影響到其軍力,還影響到生產力。

實際是鄭朗迫於國內保守派壓力才這麼做的,我們大勝了,無償將戰俘送還,還同意重開互市,準備賜其歲賜。不可謂不仁義,但西夏還要侵犯,那就不是我的錯,而是西夏好不起來了。

爲什麼保守派要苟和,原因很簡單,保守派勢力強大,以朔黨爲中心,他們家族與產業多在北方,一旦開戰,可能引發契丹入侵,他們家族與產業會受到傷害。這一點與明朝的倭寇很相似,倭寇沒有那麼強大,然而東南諸勢力因爲海禁,利益受到傷害,因此與倭寇勾連,擴大自己收益。至於真假倭寇殺死多少百姓,管他們屁事。

釋放戰俘,乃是政治所逼,在軍事上,肯定是錯誤的做法。

章楶舊事重提,不是說其對錯,而是釋放一個信息,這一回西夏休想再有這個好事了。西夏有沒有好事,與六穀部也許沒有關係,關健是這次出征,爲了節約成本,提高速度,一半以上的兵力來自龕谷、西使城,還有就是涼州地區,包括六穀部就有近萬子弟參加,若不是有這麼多子弟進了大籠子,這些長者也不可能前來求情。

本來六穀部勢力越來越弱,這一萬子弟不能回來,六穀部徹底會江河日下。這些老者不是傻子,一聽更急了,其中一名老者說道:“章知州,我們六穀部願意配合朝廷出兵涼州。”

章楶譏笑一聲道:“就是朝廷出兵涼州,你以爲你們委屈啊。”

“不敢,我們涼州幾百部族皆日夜盼望中國經營涼州,可中國大軍遲遲不來,夏賊兇殘哪,”其中一名老者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道。

章楶讓他弄得有些傻眼。

事實六穀部這些年日子不大好過,西夏人也不敢滅族,但爲了統治,必然進行種種打壓,無形中讓六穀部勢力一步步削弱,這才便於統治涼州,甘州地區亦是如此。就是宋朝答應將一萬子弟平安放出,以前六穀部各個聯盟也沒有以前那樣風光了。

章楶迅速想通所有過節,微微一笑,道:“你應當聽說過一個故事,我朝太祖曾用玉斧揮於地圖上大渡河,說自此以西朝廷不再經營。也許你們六穀部各有各的特產,也算是在西北一個好地方,可在我朝眼中,並不稀罕。”

然而這些長者眼中都出現了疑問。

宋朝也不是說不經營大渡河以西,但確實不怎麼重視,大渡河以西有許多地盤屬於宋朝管轄的,可多是羈縻地區。

這些老者的疑問是宋朝既然不想擴張,爲什麼要經營河湟。章楶迅速給了他們答案:“不錯,朝廷這次是經營了河湟,乃是董氈與木徵向西夏倒戈所逼也。但你們不要想錯了,爲了經營河湟,朝廷不但要犧牲無數將士,還準備拿出三四千萬緡錢來建設河湟,以後還要陸續用各監契股一兩百萬緡的盈利,賞賜給各蕃候首領。你們說,朝廷得到河湟換來什麼好處?”

這幾十個老者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宋朝得到河湟沒有好處,得到涼州又有什麼好處?

至少以前宋朝的表現,確實如王韶所說,是一個極其內斂國度。

但真是這樣?

二十幾個老者不由看着王韶,王韶沒有再說話了,只是玩味地轉動着茶盞。

一個老者問道:“王知州,中國該如何才能相信我們?”

章楶答道:“自從西夏入侵以來,我朝許多將士遭到夏賊殺害,這些兇手當中必然有你們的子弟。憑什麼你們說要放就放?難道大宋虧欠你們涼州各部?”

“沒有……”可是老者說完後,額頭上涔出汗水。

他明白章楶要的是什麼了,宋朝可以放過他們子弟,必須讓他們子弟配合宋軍,對西夏人裡外夾擊,當作投名狀!這個不要緊,可是以後怎麼辦?宋軍放過他們子弟,西夏人會不會放他們的部族?

“你們可以慢慢想,但某要說一句,你們的時間並不多。”章楶說完,當着他們的面,讓侍衛拿來一張大地圖,上面標註着東路軍所有軍隊的行軍路線,沒有保密的必要了,就當着這些老者的面,章楶伏在地圖上看。這些老者也確實好奇地看了它,但看完後,額頭上的汗水越來越多……

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285章 白蛇傳(上)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53章 鳴天下(二)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294章 點將(下)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109章 懸壁五百八十三章 坑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五百十四章 糖果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197章 省試(上)第323章 返京第43章 花之戰·納蘭第307章 鄭體五百十四章 糖果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77章 平靜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3章 選書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225章 割(三)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第266章 淨第106章 求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279章 天下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3章 選書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第286章 白蛇傳(下)六百八十章 夜郎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92章 爭琴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93章 講仁(一)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159章 撫琴(下)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109章 懸壁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43章 花之戰·納蘭第144章 衣服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五百八十三章 坑第275章 留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308章 雞鳴山第109章 懸壁第190章 膽大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264章 悲絲(下)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53章 鳴天下(二)七百九十九章 禮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259章 問鬼(下)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13章 刻絲(下)第186章 第二抓·抓第349章 在路上(五)
七百六十六章 沉睡第285章 白蛇傳(上)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八百八十八章 攻心戰第53章 鳴天下(二)第367章 君子,君王是兒子(四)六百三十二章 皇佑之治四第27章 偶爾壞一回(下)第294章 點將(下)八百四十二章 條例司八百零六章 倒計時三第109章 懸壁五百八十三章 坑第270章 特區·奇蹟之城(中)五百十四章 糖果五百七十六章 刑關第197章 省試(上)第323章 返京第43章 花之戰·納蘭第307章 鄭體五百十四章 糖果五百三十七章 四大家族第177章 平靜八百四十四章 曹國舅第3章 選書七百四十一章 權利二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六百六十五章 戰後上六百十三章 賢相下七百三十三章 問好四百零三章 呂夷簡的心思下五百零一章 老大二七百七十七章 天下有雪第225章 割(三)六百章 彌勒佛也穿越四百九十七章 推手下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第266章 淨第106章 求五百二十六章 肚量第279章 天下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七百八十七章 小重山五第3章 選書四百三十八章 眼睛第286章 白蛇傳(下)六百八十章 夜郎第271章 特區·奇蹟之城(下)四百九十八章 解圍七百五十五章 罰與賞四百四十六章 稻草六百六十九章 春風第349章 在路上(五)第92章 爭琴八百四十三章 撞車第93章 講仁(一)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159章 撫琴(下)三百九十三章 打臉第109章 懸壁六百零四章 首相二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43章 花之戰·納蘭第144章 衣服六百四十六章 龐太師三百七十章 天都天窟中六百八十六章 風聲五百八十三章 坑第275章 留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七百十七章 相會上第308章 雞鳴山第109章 懸壁第190章 膽大八百七十九章 高原雄風一第264章 悲絲(下)第345章 在路上(一)第363章 最強折家軍(五)四百三十七章 祖宗與兒子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五百二十三章 絕上第152章 八大王,你無恥(上)五百九十八章 科學的力量中第107章 天外飛仙(上)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53章 鳴天下(二)七百九十九章 禮四百七十八章 放上第11章 小鳥小飛(下)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第259章 問鬼(下)八百八十二章 高原雄風四八百七十七章 河湟十八百五十二章 星光上五百五十三章 好母親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第13章 刻絲(下)第186章 第二抓·抓第349章 在路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