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

六百十九章 耳光與棗子(上)

吃一塹,長一智。契丹在河曲大敗,得到教訓,改了一個辦法,在黃河上大修戰船糧艘,綿延數百里,偵候不絕,頗有些曹操當年百萬雄獅下江南的味道。

這條消息引起趙禎很大的困惑,契丹那來的造船技術?

鄭朗倒是知道的,他記得稍許契丹歷史,又在契丹呆了很久,契丹大約的情況,鄭朗能瞭解一二,答道:“陛下,可記得當初定安國如何與我朝聯繫的?”

當時宋朝也搞不懂,甚至以爲定安國乃是當初的渤海國,是渤海國的種,但規模遠不及渤海國。直到鄭朗返回,宋人才能這個定安國徹底弄清楚。

趙禎說道:“他們自渤海來登州,謹見太宗皇帝。”

“乘何而來?”

“船……”

“是船,但不是定安國百姓興修的船舶,而是長白山臨近鴨綠江各部興修的船隻。當時不但定安國,就是長白山各部對契丹多有不滿,於是資助定安國來中國。定安國失敗,我朝又敗於高梁河,見覆國無望,長白山各部才陸續投奔契丹,然至今還有一些部族對契丹不是很誠服。原先渤海國臨近海濱與鴨綠江之地,從唐朝得到一些技術,會興修海船,利用海船或漁或商。但自契丹佔領渤海,控制鴨綠江入海口後,渤海諸族漸漸處在一種封閉的環境中,船舶技術多有遺失。蒲盧毛朵部投降契丹後,其部大王蒲輦以造舟人來獻契丹。這些造舟人還保留着祖先一些技術,沒有丟失。然海船技術多有遺失,剩下的多是江河船隻。勝於契丹造船技術。此次契丹於大河之上,廣造樓船,便是此部造舟人帶領的。對我朝海外諸礦不足爲害。縱然能造海舟,不過近海航行,想要航行到遠方,契丹包括長白山各部,已經沒有這種技術了。”

趙禎額首。

雖然鄭朗契丹一行,讓他很擔心,收穫也是巨大的。

許多契丹寶貴的第一手情報,隨着鄭朗迴歸。也帶了回來。又問道:“此次兩軍交戰,孰勝孰敗?”

不大好回答。

史上西夏是慘勝,然此次契丹有寧令哥這張王牌,也成爲一個不可確定的因素。

沉思片刻道:“不好說,但臣認爲契丹敗的機率很大。”

“爲何?”

“主將也。”

“主將?”

“一是主帥,仍是契丹皇帝。漢高祖曾問韓信,我能將多少將士?韓信曰十萬。漢高祖復問卿能將多少?韓信曰多多益善。漢高祖不悅。韓信乃說,陛下非是能將兵,而是以用人也,用臣之將兵作戰,張良謀策。蕭何謀糧,故臣爲陛下所用也,此乃陛下之天生之才能,非是後天努力能達到的,所以陛下乃是陛下也。或如陛下,陛下是好皇帝,調控羣臣,故臣等皆樂爲陛下所用,萬死莫辭也。但若讓陛下前去行軍作戰,可否?”

趙禎莞爾一樂。

“唐太宗,兩次伐高麗皆無功而返,李績等人於唐高宗時,伐高麗勝,陛下需要前者,還是需要後者?契丹皇帝想彰顯武功,其實又不懂軍旅,他前去爲帥,非爲利也,而掣肘了臣下作戰謀劃。或如當年先帝,御駕親臨澶州城下,僅是激勵將士,先帝可否控制帥印?由是逼退契丹。”

鄭朗是替宋真宗遮醜。

宋真宗讓高瓊與寇準兩人弄到前線,兩個小腿都打冷擺子了,還敢親自指揮?

但這種怯弱,反成了好事。

若讓宋真宗來指揮,那可糟糕了。

趙禎用手掌擊着桌子,大樂,不管怎麼說是他的老子,適當的讚譽,讓他感到十分高興。

鄭朗又說道:“其次是蕭惠,此人臣十分熟悉,不算是那種奸臣,可才能平庸,特別是軍事才能很弱,次之是蕭惠之兄蕭孝友,也不算一個很惡劣的大臣,但同樣不懂軍旅。十幾年前契丹西羌反叛,蕭惠爲招討使,以威壓西羌,諸羌叛不能滅,反而更烈。遼帝又換蕭孝友前往,蕭孝友不敢征討,只好收買,用厚貨買其安,每次諸西羌入貢,往往數倍賜物返之,羌人雖得以安,可久而久之,浸成姑息,諸夷桀驁不馴。情形類似我朝對南方諸蠻,甚至有過之而不及,議者多譏之。可見其軍事能力。”

趙禎小白臉一紅,其他幾位宰相默不作聲。

這就是很好的例證。

鄭朗也再三說過,恩威並用。

不過做到這一點同樣很難,恩到何種地步,威到何種地步?

鄭朗又說道:“此三人爲主帥,縱然契丹軍隊強大,又能有什麼樣的下場?再觀其前鋒軍,前鋒主將乃是耶律仁先,此人乃是因在我朝出兵西夏時,與劉六符前來我朝勒索成功,得功進封,並沒有多少作戰經驗,軍事能力同樣讓人懷疑。倒是另一個先,耶律義先乃是一名勇將,然讓契丹寵臣蕭革打壓,不得重用。至於契丹皇太弟之軍事能力,還不及其兄,前鋒軍又危矣。耶律敵魯古倒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勇將,然率其偏鋒,其部又是從阻卜征召過來的軍隊,雖有能力,但在這次即將來到的戰役中,起的影響並不大。故臣以爲契丹敗多勝少。”

趙禎微微鬆了一口氣。

遼夏戰爭對宋朝肯定有利,兩國多是徵兵制,作戰成本低,不及宋朝五分之一,但這樣大規模的兩國戰爭,人員傷亡撫卹,物資消耗還是有的,例如宋朝與西夏數年戰爭,西夏民不聊生就是最好的佐證。

最好的結果便是兩國僵持不下,打上三年五年的,那麼契丹不會危害宋朝,西夏也不會危害宋朝。再次之。西夏勝,三國中西夏最小,國力最弱。無論勝負,都吃不消,對宋朝影響不大。最壞的結果便是契丹勝。若是契丹大勝,有可能就將西夏吞併下來。

聽到契丹敗的機率比西夏高,趙禎怎能不高興?

不過宋朝自己也有一大堆事務。

時光漸漸向八月滑行,因爲災民安置妥善,除了老病有災民死亡外,沒有疫情,沒有不滿,相反。因爲這次朝廷救災快得讓人無法想像,幾個主持賑災的官員又十分清廉,此次居然第一次出動大規模的軍隊參加救災,這是在史上還從未有過的事,災民對朝廷感恩戴德,就包括一些王則發展起來的彌勒教徒,心中都產生了後悔情緒。

雖災害不斷。讓趙禎傷透了心,心中也略略鬆了一口氣。

繼續觀注着遼夏戰局的發展。

還有一件事,讓他略感到有些頭痛,問道:“鄭卿,那個皇后怎麼辦?”

“陛下。我朝只能承認沒藏氏一個太后、皇后,不能承認沒移氏是皇后,國無二主,天無二日,皇后乃是國家主母,怎能有二人呢?她來到我朝,就是平民百姓,而不是皇后。我朝需要的是她與其父的號召力,不是皇后這個稱號。”

趙禎懂的,再次莞爾一笑。

於是不詔沒移氏,而是直接詔其父等他將族人安置妥當後,來京師爲官。

沒移一家人還沒有從渭州動身,西夏使者到來,楊守素、呂尼如定聿舍、李守貴,後者乃是沒藏氏的姘頭,沒藏氏讓他來出使,是給其立功機會,好加官進爵。

三使來的速度很快,前來責問宋朝爲什麼收留西夏皇后,難道想撕毀盟約?

責問是色厲內荏,還有其他的事,準備重新商議,兩國不得收留對方百姓。不能讓宋朝這樣做下去,否則有可能與契丹交戰後導致的貧困,會使一半百姓有逃向宋朝的心思。

鄭朗看到國書後大笑,想的全是好事,在他心中這個猥瑣的西夏與後來的倭國差不多,釣魚島繼續打臉,又想與中國發展經濟,敢情以爲中國人全部是傻子。

但若鄭朗不在朝堂,說不定還真讓西夏人得逞了。

主動請命,與西夏使者談判。

三使很快來到京城,鄭朗與之談判,沒有說虛的,開門見山問道:“我朝收留沒移族人,你們西夏人是不是很不開心?”

說完,還用眼睛掃了一眼李文貴,三十多歲,一個大白臉,長得很俊俏,使他想到史上另一個人,武三思。

面對鄭朗強勢,三個使者有些害怕,倒是楊守素出使宋朝多次,從容答道:“我國先主與貴國和好,貴國不當收留我國百姓,況且其中有我國的皇后。爲了兩國和好如初,還望貴國將沒移一族以及皇后交還給我國,簽訂協議,自此以後,兩國皆不得收留對方叛民。”

“嗯,我國與你們西夏之戰,孰勝孰敗?”

楊守素不能回答。

“作爲戰勝方,我朝每年賜你們西夏歲賜達到二十萬之數,加上青鹽之榷,實際價值有可能達到五十萬貫之巨,誠意足不足?”

“鄭相公,然我國自和議後,再也沒有侵犯貴國。”

“無妨,侵犯就是,我朝有一些大臣苟和,但我不喜,只要你們西夏敢與契丹、我朝兩面開戰,我不介意拋棄相位,再去陝西。”

赤裸裸的恐嚇!

楊守素又不能作聲。

“雖你們西夏沒有入侵我朝,我朝表達誠意,州官於屈野河西禁民不得耕,以爲閒田。有少許百姓耕之,你們西夏各族輒奪百姓牛,甚至越過屈野河,搶劫百姓財產,同時曰,汝州官不敢耕,汝何爲至此?不知道你們西夏有什麼資格囂張如此?”

這是前幾任府麟路官員無能軟弱導致的,其實這些疆域全是宋朝領地,還是那種毫無爭議的領地,結果在這些官員軟弱態度下,西夏不但擄掠,還公開侵耕,不但原豐州地界一大半被侵耕,都侵耕到府州與麟州地界,差一點逼近傳說中穆桂英孃家的神木寨。

原來府麟路至少有五分之一領土被西夏人不知不覺的蠶食。

楊守素無奈地說道:“我可以將貴國的要求代爲奏稟,然後橋、蕉蒿堡、十二盤等領土皆是我國舊界,望貴國歸還。”

府麟路是侵耕最嚴重的地方,還有延鄜路與環慶路。延鄜路西夏佔領的是原閒田地界,類似蕭關到平夏城這一段疆域,難以劃分,鄭朗佔住了就是宋朝的,西夏人佔住了就是西夏的。在哪裡,西夏得到好處,不提。同樣,在涇原路蕭關以南,宋朝得到的好處更多,防守森嚴,西夏人也沒有奢求討要回來。

豐州是宋朝的,西夏侵佔得狠,但怕宋朝不滿,於是元昊偷樑換柱,提出用貴龐、吳移、已布等九寨交換豐州,將府麟路疆界推到沒寧浪。其實這九寨已經在宋夏交戰後爲宋朝佔領,因爲換了名字,宋朝君臣不知,鄭戩上書說到另一件事,沒寧浪在豐州南邊,深入到府州腹部,一旦交給西夏人,府麟路必然不保,再加上鄭朗一直反對劃分疆域線,此議作罷。

迫於宋朝的強勢,契丹入侵,楊守素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後橋等地。

這是范仲淹的功勞,花了幾千萬貫堆出的移動長城,侵佔環慶路後橋等地,面積不及豐州,但也不小,並且部分延伸到橫山西南尾部,對西夏夏州地區形成威脅。

楊守素說完後,看着鄭朗,要講理,大家一起講理。你們要求我們退還豐州,但你們宋朝也得將這一塊土地交出來。實際這一塊土地同樣被西夏嚴重侵耕,並且多築舊堡,所剩不到一半了。

“行啊,原先李繼遷叛亂之前,麟州之境,西至俄技、盤堆乃寧西峰,距屈野河百餘里,西南至雙烽橋、杏子平、彌勒、長乾鹽院,距屈野河七十餘里,皆是宋朝舊境,就包括貴國於東側的重寨濁輪寨、軍馬寨等皆是我朝舊地,請你們西夏歸還我朝。”

這一撥拉子,多大面積了?

而是得到這一大片土地,宋朝就可以在府麟路形成厚勢,豐州都不會成爲一塊飛地,怎能歸還?

鄭朗繼續說道:“楊守素,你們也可以不答應,無妨,我朝開始禁榷,禁私鹽!”

楊守素冷汗都下來了,馬上西夏就要與契丹開戰,一旦禁榷,禁私鹽,沒有這筆收入,西夏只能坐等滅亡。RQ

第38章 謝絕第315章 宣戰第301章 拼爹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57章 道(一)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40章 花會(上)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311章 色賴有一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四百二十七章 度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79章 擋箭牌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第329章 陽光普照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337章 窟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六百八十章 夜郎第325章 小魔女(下)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5章 約定(上)第20章 詩社(三)第211章 大三元(七)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七十五章 理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第307章 鄭體第159章 撫琴(下)第77章 歉書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八百章 光暗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70章 香閨第316章 佈施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356章 猙獰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第255章 鬥法(五)第205章 大三元(一)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九百十一章 崩潰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第282章 魚鱗塘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五百七十章 平衡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97章 講仁(五)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281章 依(下)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101章 區別(下)第332章 拉手第39章 授筒第154章 冤(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126章 十段文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
第38章 謝絕第315章 宣戰第301章 拼爹四百三十五章 順天西行第57章 道(一)七百七十三章 太子三七百十三章 親事四六百四十三章 臨行中四百九十一章 慶曆士風七百五十九章 少年派的美麗背後第40章 花會(上)四百四十五章 地獄之門上第311章 色賴有一五百五十五章 賭約四百二十七章 度九百零二章 孟明視八百六十四章 第三者下第79章 擋箭牌四百六十章 大計劃二第329章 陽光普照三百九十章 阿干城五第285章 白蛇傳(上)第337章 窟七百二十九章 情怯下五百四十七章 四美四百八十九章 人類慾望史五百九十五章 爲難五百二十八章 救駕來遲上第1章 七個媽媽,一個兒子六百八十章 夜郎第325章 小魔女(下)七百四十七章 高山流水第226章 遠大的心(上)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第325章 小魔女(下)第5章 約定(上)第20章 詩社(三)第211章 大三元(七)九百二十九章 雪大結局五九百二十五章 雪大結局一八百八十三章 蕃候五百十一章 逆天第329章 陽光普照第150章 才子的可怕七百六十八章 秋實下第304章 殺雞(下)五百七十五章 理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三十章 吳昊的下場第136章 小媳婦,你牛(下)第307章 鄭體第159章 撫琴(下)第77章 歉書四百六十八章 河上浪上四百七十四章 父子八百七十一章 河湟四第49章 花之戰·普庵咒八百章 光暗七百十五章 千古第一基情·戰鬥吧第222章 處女地(四)第70章 香閨第316章 佈施四百六十一章 大計劃三第356章 猙獰五百零七章 渾沌中第33章 三變小妻子(下)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四百八十四章 買單者上四百十二章 銷魂彭陽下八百二十三章 冰火五百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七百九十五章 浮沉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絞肉機八八百六十一章 夢中的美景第255章 鬥法(五)第205章 大三元(一)四百八十五章 買單者下六百六十一章 七天九百十一章 崩潰六百二十五章 大票上八百四十一章 合作第282章 魚鱗塘四百六十九章 河上浪中五百七十章 平衡六百五十六章 遠來客第97章 講仁(五)第185章 第二抓·誤第281章 依(下)三百八十四章 魚肉與刀俎四百三十九章 託上第101章 區別(下)第332章 拉手第39章 授筒第154章 冤(上)第25章 唱歌的時代第15章 山外的山,人外的人(中)五百十六章 問邊第126章 十段文七百八十三章 小重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