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老遠,白氏就指着前方連綿不斷山林給可貞看了。
“蘊兒瞧見沒有,就是那條小路上去,那小青山上一共有七八百畝茶園……喏,那靠東邊,那一處一百五十多畝就是姑祖母。”
“哇,好漂亮啊!”可貞剛想說不比外祖母墳塋那處景緻差,不過話到嘴邊,還是嚥了下去,太煞風景了。
不過,真是很漂亮,漫山遍野參差不齊翠綠,一看上去,心曠神怡。
“姑祖母,那山上不止茶園吧!”隱隱約約,可貞好像還看到了竹林,而且好大一片呢!
“是啊,就山腰開墾了茶園……”
白氏細細一說,可貞才明白,原來現如今民間就有禁規,像是風水山墓林山樹木只許長養,一律不許砍伐、售賣。
而這起因,還是源於世人對於風水看重。
因爲風水家看來,“吉地本自天成”,但還要輔以人力養護。
世人都認爲,龍穴之地水土一旦受到破壞,那麼體破氣散,怎麼可能發福。因而,必須墳塋禁步之內種樹護墳,添土拔草,以“保全生氣”。此觀念影響下,爲了不傷龍脈,世人都非常重視風水山、墓林山上栽種竹木。
長此以往,世人對於山林保護就形成風氣了,不光是風水山墓林山只許長養,連普通山林爲了保護風水地氣,也漸漸,立下鄉約,要求要求各家山場主們必須愛護四周山林,培植竹木。
所以這座小青山上除了七八百畝茶園,還是遮天蔽日竹林山林。
可貞看着遠處綿延山林,心中無限感嘆。
雖然是爲了風水。可到底,也保護了山林生態平衡。
只不過,也是這些山場主二地主們並不乎這些林木收益罷了。否則話,爲了利益,有些事兒,也難說。
離着小青山越來越近,可貞已是能看到半山腰茶園了,看上去,還挺壯觀。
“姑祖母,這都種得什麼茶樹啊?”可貞回頭望向白氏。
林氏對茶很講究。倒不是非要喝好茶,而是對每種茶泡製方法、飲用量和時間用具,都很講究。可貞跟着林氏。多少也學了些。
“說是小葉種綠茶。”白氏說着自己也笑了,“我也沒怎麼理論過,還是買來時候樣子,佃戶也是一道簽下來租佃,都由他們打點。我只要知道收益還不錯就是了。”
莊嬤嬤掩着嘴笑,“咱們這茶園**顧渚紫筍,收益自然不錯了。”
可貞眼睛亮了亮,“可是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吳興紫筍來顧渚紫筍?”
“姑娘說不錯,就是這個顧渚紫筍。”莊嬤嬤看了一眼白氏。笑得越發開懷了。
可貞詫然,這顧渚紫筍可早唐朝時就被茶聖陸羽評爲“茶中第一”,是貢茶中老前輩了。應該很貴吧!可是白氏……
“蘊兒喜歡這茶嗎?”白氏見可貞眼睛骨碌碌轉個不停,笑問道。
可貞點了點頭,“舅舅家吃過兩回,很是鮮醇。”
“喜歡怎麼不早說,什麼稀罕物什。”白氏一聽這話連連嗔道。又囑咐莊嬤嬤待會回去時候記得多拿些。
山腳下下了車,可貞理了理頭上帷帽。攙着白氏手一徑往上爬。
爲了這次出門,白氏特特讓針線上人給可貞趕製了帷帽。
可貞明白白氏好意,只不過還是有些不舒服罷了,總覺着眼前朦朦朧朧看不清楚。
以至於,眼睛瞪得大了。
說是山,其實按可貞估量,也就一千來米吧!不過,連綿不絕山林,看起來還是很壯觀。幸好是,山勢並不高也不陡,一路都是坦途,走得很輕鬆。
一徑進了茶園,已是有佃戶中頭頭老張頭等着了。
稍事休息,衣打點了一番,白氏就帶着可貞四處看了起來。
杏月是個膽子大,學着採茶人樣子也揪了幾片芽頭下來。
如今正是採茶時候,茶園裡忙忙碌碌小媳婦小姑娘實是不少。一個個手下翻飛,手指頭靈活讓大夥看得目瞪口呆。
而那些媳婦子還好,雖則紅了臉,到底能繼續採下去。而那小姑娘們羞,手直哆嗦,頭都埋到茶樹樹冠上去了。
“姑祖母,咱們走吧,她們都不自了。”可貞看見了,捏了捏魏氏手道。
一行人走遠了,可到底因着基本上都是頭一回見,都鮮很,還是時不時駐足看一會。
“怎麼都一隻手採呢,要是能兩隻手同時採,不是能一些麼?”杏月跟可貞身後,時不時試一試,又看了半晌,也有了疑問了。
“雙手採話,茶樹樹冠一定得平整,發芽芽頭也得整齊,否則也沒法採吧!”可貞也發現了。
採茶可是技術活,可不是一般人都能採。況且顧渚紫筍作爲名茶,不用說,對茶葉標準也是很高。剛剛可貞就瞧了,採摘芽葉不是一芽一葉就是一芽兩葉。如此一來,樹形樹冠不一,想要一心兩用,也不是那麼容易吧!
一旁老張頭聽得可貞這麼說,連連點頭作揖。
不過這樣效率實是太差了,而且採茶時間也有限制,日上中天時候,就不能再採了。
“我們這邊還算好,有樹蔭遮擋,下半晌也能採一個多時辰。像西邊那些,一天裡就只能採上半晌一兩個時辰。”莊嬤嬤顯然比白氏知道多,向可貞解釋道。
也確實,西邊那邊夕照好着呢,下半晌自然是不能採。
逛了遍茶園,又帶可貞去看綠茶製作。
殺青、炒幹理條、烘焙……
可貞上輩子時候見過一些,倒還好,鶯時幾人那才叫一個興頭。
要說殺青,即便可貞是個完完全全門外漢,也知道製茶殺青重要了。
不過上輩子,可貞只見過炒青,就是拿一個大鐵鍋,青葉下鍋後,立即手抓翻炒,或是用特製加熱滾筒來炒青。
人工炒青可貞還曾嘗試過一回,只不過太燙了,沒兩下就抓了兩個茶扒來炒了。
所以,這還真是頭一回看見用烘籠來烘乾茶葉。
“一般烘青毛茶經過精製後大部分都用來做熏製花茶茶胚,不過,這顧渚紫筍非得半炒半烘才能出樣子出味道……”
可貞想起了自己蘇家見過顧渚紫筍,芽葉微紫,嫩葉背卷似筍殼,幹茶芽葉相抱似蘭花,茶湯明亮清澈,葉底細軟嫩綠……連連點頭。
可貞和莊嬤嬤一問一答說得好不熱鬧,白氏卻是不耐煩了,她素日裡不大喜歡顧渚紫筍,自然也沒有什麼興致說這些。
“蘊兒,還走得動嗎?想不想去山上看看?”
“可以嗎?”可貞驚喜不已,隨後就挽上了白氏,“我走得動,姑祖母,我走得動。家時,我每天都要走半個時辰,可有力氣了。”
白氏看到可貞這麼高興,自己也歡喜了起來。
不過,也納悶上了。
白氏一直都是很希望能多帶可貞出去走走,畢竟再過兩三年出了閣,上有翁姑,下有女婿兄弟妯娌,再生了孩子,說不得就要關那一方天地裡一輩子了。所以,趁着如今年紀還小,很可以出去多走走看看。也能知道,原來天與地不只是那小小一方院落,還有廣闊山川河流一馬平川。
只是這丫頭,看着性子跳脫,可卻不像自己小時候似,心心念念就是要出去玩,哪怕不能爬山涉溪,就是去街上走走都是好。
若是你不提,她從來不會說一句想出去逛逛話。
原本還以爲,是不喜歡。現看來,也不竟然。
莊嬤嬤一聽這祖孫倆要上山,忙喚了頭目過來讓人跟着開路墊尾。
也沒有什麼好準備,祖孫倆手牽手一徑就往山上去。
這時節真真是踏青賞紅好時節,剛剛遠遠。還只能看到深深淺淺翠綠,可現一徑走來,山路兩旁皆是夾雜着斑斑點點紅色、黃色、紫色野花。
雖是叫不出名字野花,可盛開之時姿容,比起那些名貴品種,也不遑多讓。
不過可貞雖叫不出名字來,可顯然鶯時她們都是能說出個二四六來。還且還都是可貞沒有聽過別名,別有一番意趣。
一行人走走停停,看看玩玩,速度好比龜速。
好容易到了山頂,看着近處樹叢竹林,稍遠處茶園,遠處村落水澤,確實,身心舒暢。
下山時候,腳步不由得就了許多了,杏月和槐月要打賭,看誰能先跑到山下。
白氏可貞不管她們,隨她們鬧。只有莊嬤嬤千叮嚀萬囑咐,仔細拐了腳。
兩人連聲應了,剛要開始,卻見可貞愣怔了當地。
可貞真是愣住了,看着一側樹蔭下一株植物,不停眨着眼睛,生怕自己看錯了。
終於確定後,猛地提起裙子跑了過去。
後頭一羣人呼啦啦一起跟了過來。
呃,醫院真是去不得,我這才掛了幾天水啊,已經兩千多塊錢下去了~哎,然後容我緩一緩,從後天開始恢復雙,還有這幾天欠下,我也爭取月底前補起來,欠債感覺不好受呢~
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