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貞又想起了那位看起來敦厚慈和阿彌陀佛吳家太太,那日蘇家請吃年酒時候還拉着自己說了好一會話,態度語氣眼神都溫柔不得了。
“吳家孩子很多嗎?”
上次好像聽錢玥說是有十幾個來着。
錢玥伸出食指可貞面前晃了晃,“錯,不是孩子很多。”頓了頓又道:“是庶子庶女很多。算起來,一共有十八個。不對,是十九個,正月裡又添了十一姑娘。可嫡出就只有嫡媛姐姐和她大哥。”
即便是早已經聽錢玥說過了,可聽到十九個孩子,可貞還是一頭黑線,這認人就有認了吧!
“那他們家肯定很熱鬧吧!”話到嘴邊,可貞自己都有些抽搐。
“熱鬧什麼啊!你是沒見過,他們家那些個庶女嫡媛姐姐面前,就跟小丫頭小媳婦似,一句話都不敢多說,一步路都不敢多走,生怕惹了嫡媛姐姐不高興。我們旁邊看了,也是尷尷尬尬。”
說着又向可貞連比劃帶說道:“他們家規矩出了名嚴苛,家規這麼一大摞。稍有行差踏錯,也不罵也不打,就去後院舂米。不僅是舂米,犯了什麼錯,要舂多少米都是有定例,不舂完就不能吃飯睡覺。我聽說她們家庶子庶女從後院出來,身上都要脫層皮。我們親眼看過他們家幾個庶女手,一伸出來,手心裡手指頭上全是老厚老厚繭子,哪裡像是小姑娘們手。所以我以前不知道被嫡媛姐姐訓過多少次,她一直說我性子太綿軟,連庶妹都敢衝撞我,這樣就應該直接罰得她下不了地開不了口才是……所以。她看不上令表姐。本來就覺着一個庶女攙和到嫡女堆裡來就是於理不合,再加上令表姐眼高過頂,鮮少有人能入得她眼,所以十回碰面有十一回要冷嘲熱諷……”
錢玥說吳家大姑娘和蘇絢之間紛爭矛盾互看不上眼,可貞都沒聽進去,滿腦子想都是吳家太太罰庶子庶女舂米事兒。
還真不愧是開米糧牙行,還真是物其用啊!
真是,真是打哪想來!
這會子再想起吳家太太阿彌陀佛樣子和看向自己時柔柔眼神,可貞一身雞皮疙瘩。
晚上睡牀上,可貞把這話一說。林氏也愣住了。
“玥丫頭來過了吧?”白氏挑了挑眉,笑問道。
見可貞點頭不迭,又笑了笑道:“左右也很不必與他們家深交。我就沒和你們細說。”說着又道:“他們家湖州府裡也算是出了名,只不過這名聲,真是褒貶不一。論起來,吳家太太也算是個賢惠,畢竟屋裡這麼多姨娘通房。這麼多年了。也沒見死過病過,生下庶子庶女也都長大了。只不過對待庶子庶女,這,也只能說是規矩過重了……”
可貞和林氏沒有說話。
可貞默然,也確實只能說是規矩重,畢竟吳家太太不打不罵。只不過凡事沒有做好或者說沒有合格就要罰去舂米罷了。
白氏眼見這娘倆都沒有說話,又立馬岔開了話題,說起了家裡施粥舍米事兒。
“……這裡門口還好些。西城、南城、城外崇福寺、甘露寺幾處每日裡都能排出幾裡地隊伍去……”
施粥舍米一事自蘇綽洗那日就開始了,而且要施捨滿整整一個月。
蘇懷遠和白氏對施粥舍米一事很上心,既然要做,那麼就要做到好。
不僅家裡派了人去,乾豐、同喜都派了不少人。還有一些要好人家聽說後,也都送了精幹僕役過來幫襯。
定下條列也寫滿了好幾頁紙。打粥取米方法步驟;米糧質量;包括煮成粥濃度,都有規定,像是煮成粥,插筷子不能倒斜,用布巾包裹不滲水之類。
都必須按章行事,半點不能錯漏。
其實要說起來,這時候打粥人狀況跟要飯花子是沒什麼兩樣,不到萬不得已,人們不會走進這個行列,其悲慘處境是可以想見。
只不過,現如今還不到青黃不接時候,饑民還少數。何況,蘇家是爲了祈福,很多人家來打粥拿米其實也是爲了沾沾福氣,因此蘇家粥廠隊伍雖長,可秩序還算井然。
粥廠事兒,每日裡都會有消息傳進來,告訴可貞魏氏林氏等人知道。
其他人還好,魏氏真是很熱衷,每天都要細細問上好幾句。聽着每日裡來打粥取米人很多,她是非常開心。只不過,聽過之後,也會平添兩分擔心。
像是人手夠不夠,米糧夠不夠,柴薪夠不夠,煮粥來不來得及,下人們態度好不好,有沒有陽奉陰違,她都要操心。
可貞就勸她,這次施粥舍米所用米糧都是去年就備下,都是蘇家莊子上自產稻米。而好些要好之家知道蘇家祈福後,又特特送了米糧過來,怎樣都是足夠。再退一萬步,即便不夠,再買就是了。這則,蘇懷遠已是和吳家說好了。
而人手,那也是足夠。畢竟也只有城內幾處需要人打點,城外幾處寺廟都請了廟裡僧人居士打點,家裡只要派人去總攬就是了。
柴薪方面,去年冬天,蘇懷遠就存了一倉柴火了,也必然是夠。
可魏氏還是不安心。
“蘊兒還小,不知道那些人手段,舅媽打小就是經過。那時候饑民流民多,裡甲裡鼓吹私家獨辦粥廠……有人家米粥都能數得清米粒照得出人影。有人家就家裡做飯時候,多放點水,然後把米湯舀出來,再放進雜糧面煮成粥,拿這個施粥。可就算這樣,也有好些人家就感覺自己高人一等樣子。於是也有好些人覺着你施捨一點粥米,就如此得意,就不肯吃嗟來之食,寧可活活餓死……”
這些事兒可貞雖上輩子就知道了個大概,可如此詳聽聞還是第一次。眼看着魏氏如此擔心,便知會了高管家,請他一定要做好監督工作。
丁家上門鬧事,高管家雖沒有親見,可從衆人嘴裡已是知道了可貞那日裡做決斷了,對可貞亦是加恭敬。可貞一吩咐,他立馬就又派了專人專門四處監督巡查。
不光是高管家,滿府裡下人們見到可貞都瞬間矮了半截。不說旁,只說見到那種場面都能站得住,她們就都另眼相看了。不過這眼裡到底是褒是貶,就因人而異了。
施粥舍米事兒,每日裡傳來消息越來越細緻,湖州府上上下下評價都很好,魏氏也終於放了心了。
三月三上巳節,去年白氏沒能好好帶着林氏可貞出去踏青,今年再是忍不住了。可到底因爲魏氏還月子裡,家裡又要預備滿月酒,所以林氏不得閒。白氏就帶了可貞去了城外她自己莊子上。
三月三,薺菜當靈丹。
一大早,吃過薺菜煮雞蛋,可貞就帶着鶯時三人上了車。
“姑祖母,我怎麼從來都沒聽您提過您還有一處茶園呢?”上了車,趴白氏膝上,可貞眼睛瞪得老大,一臉驚羨。
說好了要帶可貞出去踏青,白氏頭一個想到就是自己北城外小青山上一座茶園。
茶園不大,也就一百多畝,但收拾極乾淨齊整。而且那山上竹子、栗子樹、杏子樹、桃子樹,什麼都有,如今正花期,很可以爬山玩樂。再加上,這時候又是採茶辰光,正好帶着可貞開開眼見。
“不過一處小莊子罷了,哪裡就值得特特說道了。怎麼,蘊兒喜歡茶園嗎?”白氏有一下沒一下拍着可貞,笑着問道。
可貞剛想點頭,突然之間就僵住了,不置可否,只是笑道:“我該想想,茶園怎麼增加肥力。”
白氏大笑,又隨口問可貞魚蝦養得怎麼樣了。
“那家人家油菜籽已是種下了,我便沒讓他們拔,左右還有個把月就收成了,等收了油菜籽,也有勞動力,開溝也容易。黃管事也幫忙找好魚蝦牙人定好蝦苗魚苗了,到時候溝開好,消了毒,也就可以下水了……”
“那可就遲了,再過個把月,籽蝦就要上市了,價格好着呢!”白氏一聽這話,連聲道。
可貞嘻嘻笑,“我也聽說了,只是前段辰光天氣太冷,挖溝不大現實。又是第一次養蝦,水溫適不適宜也不理會,左右也是試驗,就慢慢來吧,也不急於一時了。”
其實還有一則,這時候籽蝦自然不便宜,七八月份大量上市成熟河蝦也很貴。可到底,按着可貞經驗,銷售火應該還是年前年後那一兩個月。而那時候,市面上河蝦量應該不多,所以可貞是想打這個時間差。不過究竟怎麼樣,現還不好說,還是慢慢來吧!
白氏見可貞這麼說,也不再多說什麼,她知道這個小丫頭想來已是有了主意了。
這樣一想,越加喜歡了起來。
小青山離城並不遠,可貞又時不時挑起車簾看看外頭盎然春意,和白氏說說笑笑,一個多時辰路程,還沒怎麼覺着,就到了。
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