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

古代建房可沒有鋼筋水泥,骨架用的全是木頭,自從把建房的任務交給照磨姚尚喜後,這一個多月來就沒有過問過,眼看着家眷快來到來,綏德縣衙發來通報說是三日後必到,十日前已經渡過黃河,目前已經到達崔家灣,這一段路全在黃土溝壑間,隨帶的東西又多,多虧了常年在外經商跑長途運輸的王侃,王侃是王小姐從山西老家帶來的“老人”,一直跟隨着王小姐,說是“老人”指的不是年齡老,而是從小就在王家幫傭,久之就成了能獨擋一面的掌櫃級人物。

鑑於綏德縣衙的公文說這一大隊車馬將近達到上千頭驢馬及車架,章子俊要趕在家眷到達前,把牲口棚子建起來。往後這些東西可是自己在此地賴於生存的工具,也是一個伯爵府排場。

等章子俊找到姚尚喜後,發覺在這人還真沒有偷懶,一身的黃土,人也消瘦了一點,其實對於姚尚喜也來,在這種苦寒之地爲官早就把伯爺當成自己的東家,一個小小的照磨,可能就要在此地一輩子了,如果換成是七品官以上還有任期,任期一到說走就走,可對於一個九品芝麻小官來說,就要考慮的更長遠些。

章子俊首先一個勁地說着辛苦之類的話語,一邊又是對姚尚喜噓寒問暖一番,如果要是在五百年後,這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客套話,也是上級對下級的做事肯定,可不知道現在是明朝,一個朝廷封疆大吏對一個九品小官這樣的客套,對姚尚喜來說實在是承受不起,嚇的姚尚喜連忙跪拜起來。章子俊這才用手一拍腦門,恍然大悟。

姚尚喜只是做了該做的事,還以爲伯爺的誇讚是在說反話,表達不滿意,弄的章子俊也是一頭汗,這就是等級觀念。一般如果像章子俊這樣級別,如果底下人做的很好,不會說什麼話,而是賞,賞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能誇。要不皇帝老兒怎麼自稱是寡人呢?地位越高能稱兄道弟的人就越少,人人都用敬仰的目光看着,到這個時候,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可是章子俊實在是改不了,要是這樣每天端着架子,自己也受不了啊,這就是官威,在這個上面章子俊死性不改,從骨子裡頭冒出來的人人平等觀念,不管做什麼事,跟什麼人說話,在明朝人看來,伯爺沒什麼架子,說難聽點就是一個土老帽。可是在這樣的黃土高坡,苦寒之地端着架子也沒人看,還不如“平易近人”一些更接地氣,只要別嚇着對方就是。

爲了不嚇着對方,章子俊只能端着架子,打着官腔道:“姚大人,姚大人啊,這府邸營造的好是好,原本的三進院子現在變成了五進三路佈局,大了足足一倍還多,可是這個營造的銀子有限,不知姚大人是怎麼解決的?”

姚尚喜聽伯爺問起這個,就一臉笑着道:“按照規制,伯爺府就得是五進院子,帶中間內花園及後花園,不過伯爺一再關照不修花園,所以這些都省掉了,可是五進院子不能省,如若太簡陋,那麼平民百姓怎麼辦,不敢把房營造的超過伯爺府,知事邱大人已經在米脂、綏德引來了幾個大商戶,商量着在這條街前面建造一座大酒樓,如果伯爵府只建三進小院的話,這大酒樓的規模上不去… … 不過伯爺放心,修建伯爵府的空缺銀兩,已經有這些大商戶捐資墊補,這些商人往後還要仰仗伯爺照顧… … 。”

章子俊一聽,原來問題在這裡,原本是想要大力發展商貿的,現在這些商戶自動貼上來,倒是沒想到,很讓人爲難起來,不過當官哪一個不是在撈好處的,這些無形中的賄賂想不收受也不行,想做“清官”勢必會影響到往後跟這些商人的交往,這就是一鍋“八寶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攪混攪爛了才能得到當地人的信任,你利用我,我也利用你,這不是雙贏麼?

章子俊雖然不明目張膽地收受賄賂,可這隱性的好處得一點就得一點吧。

想到這裡就說道:“姚大人啊,府邸修的差不多,現在是內部在粉刷油漆,不過缺少一個關牲口的地方,所以還得在西面茆溝河邊上修建一個牲畜場,圈一塊地,靠着茆溝取水也方便,不要搭建許多的牲口棚子,還要建一排人住的房子,這是建房子的圖紙。”說完就從胸口拿出了一張紙遞給了姚尚喜。

姚尚喜打開一看,建房的圖紙後一臉懵逼狀,這種簡單的營造結構從來沒有看到過,木頭做的人字樑,跨度大,用磚砌成了樑柱支撐着這些人字樑結構的大梁,一造就是一大排,中間沒有柱子,到時很適合飼養牲口,這種房子,如果中間隔斷就成了一間一間獨立的廂房,住人也適合,關於人字樑的構造還有畫圖,斜面正好形成落水櫞。重要是造價低,就是需要瓦片,原本想多挖幾孔窯洞住人,看到這樣的造房之法, 姚尚喜有點躍躍欲試了。

五日後還沒等姚尚喜準備好建造,章子俊的家眷就到了,除了鶯鶯豔豔的內眷外,還帶了大批的佃戶,工匠,全是拖家帶口,這些人往後就是伯爵府的食戶,作爲伯爵府的食戶,地位很高,不管做什麼不用交稅,因爲後臺就是伯爵爺,代表着平安伯,爲了子孫後代有個出息,所以好幾百人口才願意不遠千里,長途跋涉,背井離鄉來到了這裡。

這些人的到來,帶來了“先進”的各種營造模式,複製着在廬州時的各種工藝流程,原本水泥作坊的幾家重新組建水泥生產,玻璃作坊的幾家全部爲玻璃作坊搭建窯口,鍊鐵作坊的工匠也是一樣,不過這裡一切都要從頭開始,首先就是建造磚瓦窯口,木匠建造水車,塔建廠房,這一下姚尚喜就更忙了,忙着分配人手,讓知事邱駿去米脂、綏德招人,條件也豐厚,凡是到平安鎮的官府馬上給磚瓦房一間,每人有土地三畝,最引人的就是入籍。

要知道在明朝戶籍很重要,也最爲嚴格,這樣就吸引來了大批想改變原有戶籍的人家,還有一些沒有戶籍的人,躲避兵禍逃難的流民。

這是一個脫離賤籍的絕好機會,在隨後很長一段日子裡,大批的人家遷往平安鎮,連呂梁、清澗等地的一些人家也蜂擁而至。

章子俊目前一家人總算是團聚了,姚穎懷抱着大小姐章素,還在吃奶的孩子睡的很香。王小姐星辰抱着雅琴的孩子二公子章順,陳詩蘊牽着大公子章耀,現在已經六歲了,公上纓還是一付女俠打扮膀着章子俊不撒手。接下去就是替補通房丫鬟馨兒,正在等着上位的荷香跟雪柳,說起荷香跟雪柳,姚穎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年歲已經二十六了,讓老爺收了吧,可章子俊不同意,可要是把這二個丫頭嫁出去,年齡太大尋不着適合的人家,而且自己也需要這二個丫頭服持,章府內院還真離不開,就這樣僵住了。還有王星辰的貼身丫鬟瓶兒,死去的張小姐貼身丫鬟玉兒,似乎也不想離開章府。不想走也是情有可願,一個女人從小跟隨女主,還能去往哪裡?除非老爺收了,生個一兒半女,或是嫁給府中幫工另立門戶。

現在後院中四位夫人,五個丫鬟很是熱鬧,加上三個孩子,這是章子俊來到這個時代的家人。

今天是中秋節,廚娘婆子準備了許多糕點,時令水果,擺滿了一桌,新的府邸,一切很是簡陋,主要是缺少傢什,這些鍋碗瓢盆還是從廬州帶來的,姚穎做爲“大娘”重新分配後院,自從雅琴難產死後,馨兒就自動上位成了老爺的通房丫鬟了,荷香跟雪柳還是大奶奶的丫鬟,照看着大小姐章素、二公子章順,瓶兒這丫頭同樣服持着王小姐,也離不開,現在玉兒自王小姐死後,一直在照看着大公子章耀,可是這樣下去確實不行,就當這些丫鬟全部“轉正”了,必定要有新鮮的血液補充進來,到時就是一地雞毛,就跟目前許多大戶人家一樣,府中人口膨脹起來。

當今丫鬟最好的結局就是做老爺的小妾,對於丫鬟來說,是一種最好的結果。畢竟,用得起丫鬟的人家,都是相對富裕一些的,即使是作爲小妾,吃穿也不會成爲問題,這就已經算是很幸福了。第二種就是直接許配給同等身份的小廝,第三種就是由家主轉賣給別人。

這些丫鬟時間久了,也會把自己當成主人的屋裡的人了。所以,能當上小妾,就是她們最高的人生理想。當然,做妾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大部分丫鬟到了年齡,要麼,配與小廝,要麼,轉賣他人。但是,具體是哪種結局,不是她們能左右的。

此時,這些女人就像是落葉一樣,落在哪裡,是由風決定的,

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
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