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

亦思馬因帶三萬精騎,擁衆入大同、寧夏境,守衛邊關的遊擊王杲敗績,參將秦恭、副總兵馬升逗遛不進,聞風而逃,被御史彈劾,朝廷震怒皆論死。

朝廷另派平江伯陳銳爲總兵,兵部侍郎許進督師,調京營五萬前進抵擋,進進退退久無功,也被劾去,最後以保國公硃暉、侍郎史琳代之,太監苗逵監軍,調京營十萬前出雞鳴堡,抵擋亦思馬因三萬主力。

斡羅出的五千精騎加上紅海子部落三千騎兵進攻爾林兔時,已經距離小王子亦思馬因帶三萬精騎,擁衆入大同、寧夏境三個月後了才把人馬結集完成,目前正列隊攻擊前面明軍的“前鋒”。

這一次朝廷因邊關吃緊,在派出保國公硃暉後,又派出侍郎周石帶領京兵一萬前往榆林督軍,原因是北部亦卜剌因王等入套駐牧後,被章子俊前出烏樑素海的舉動而惱火,於是小王子及脫羅 幹之子火篩說動亦卜剌因王,一起夾攻“侵入”河套的這股明軍。

所以在斡羅出的八千人馬後面,還有亦卜剌因王的二萬精銳正趕來神木,這一次要一舉兵臨馬鎮爲目標。

章子俊在烏樑素海的守軍危咦,自前月朝廷派許進督師進兵後,纔得到消息,延綏巡撫私自調兵延安,綏德二衛各三千兵,正在烏樑素海建堡守衛,目前朝廷兵部對章子俊的做法很是不滿,不過考慮到韃靼兵犯,只能派出侍郎周石來督軍參戰,期望能擋住這一路韃靼。

目前章子俊在烏樑素海的舉動,對韃靼來說很是不喜,擋住了駐牧的地方。對朝廷來說同樣不喜,好端端的守着榆林,爲何要孤軍前出。

只有章子俊知道,如果不能守住烏樑素海的話,不出十年,整個河套將被韃靼佔領,偏關、保德將成爲防守的最前線了,忻州、太原、呂梁成爲交戰擄掠區,老子好不容易建起來的平安鎮“工業區”將會不保,可是這樣的結局又能跟誰去說。

當前斡羅出的三隊遊騎已近結合完成衝鋒的陣式,只要領隊的臺吉一揮手中的刀,立馬就衝殺過去。

反看褚茂林帶領的這隊明軍,最前面是一排刀盾兵,奇怪的是單腿跪地,一手持刀,一手盾牌,身後就是火槍兵正好錯開一個身位也是單腿跪地,手中一杆火槍做瞄準狀,隨時可以發射,在這排火槍兵身後站着一排火槍兵,立正狀,這是第二排火槍兵,第三排同樣站立着,隨後空出幾個身位,成爲一個通道,幾個傳令兵手中拿着三角小旗穿插其中,後面就是幾排擲彈兵,這樣的佈陣,褚茂林跟章子俊已經反覆合計過,在操演中不斷地調整,最後成爲了現在這個模樣。

古代大軍對陣都有中軍,中軍的意思就是指揮所,也是這一支軍隊的指揮神經,往往是大將或是等級高的人所在之處,所以在中軍周圍布有重甲騎兵保護,不到萬不得已,這些護衛親兵是不會前出參戰的。

自從章子俊採用全火器佈陣後,就沒有什麼“中軍”位置了,要求指揮官騎馬帶領一個小旗的憲兵,站在火槍兵的最後一排後面,來回奔走指揮火槍兵的“三段擊”口令,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穩住陣腳,就是顯得有點不倫不類。

隨着韃靼騎兵一陣悠揚頓挫的牛角號聲響起時,只見三百米遠處的韃靼騎兵統一地拔出戰刀武器聲,這樣的聲響很是怵人,更多的是戰前的悲壯,還帶有一股殺氣,緊接着就是幾個小頭目手中的三角小旗往攻擊方向一指,大隊騎兵依次前出了,韃靼騎兵的速度不是很快,按照戰鬥模式前一百米把馬從慢慢地走動到跑起來,在二百米時,馬速加快,只剩一百米時,把馬速提到最高速,狂奔衝擊,還會在高速跑動中,射出一波羽箭,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利用馬的奔跑速度加速羽箭的射速,也是發揮馬的最大蓄力,隨即在幾秒內這些戰馬就衝到了明軍的陣中,凡是擋路者不是被這一波箭射中,也會被馬衝撞下飛出去,接下去就是揮刀砍殺。

這一次不同啊,眼看着馬已經慢慢地跑起來了,還沒到二百米時,前面這幫明軍就不按套路出牌開始在放槍了,那個韃靼領隊的臺吉看到對陣一陣白煙冒起,嘴角一撇心想,隔着那麼遠就開火槍了,沒什麼用不說,顯然是慌了,胡亂開槍,這種火槍最多能打百步,要是身穿厚甲的話,屁多沒用。剛想到這裡,只見自己的陣形前面接連就有三人被打翻,從馬上一頭栽了下來,正感到驚諤時,又是一陣白煙從對面明軍陣中冒起,這一次衝在最前面的幾十人接連被打翻從馬上摔了下來,可是讓人不解的是又是一陣白煙冒起,只看到又是幾十人從馬背上消失,此時衝擊的戰馬已經正在全速發力了,想要下令回來顯來已經來不及了,可要是照這樣的情況,沒等衝進對方的陣中先死一大半,這就有點扛不住了。

此時的褚茂林不是在火槍兵的後面,而是前出在第一排最左邊上,身後一個小旗的憲兵緊隨其後,看上去像是親兵,褚茂林手握一把繡春刀,口中大喊道:“第一排後退,第二排放,隨着口令繡春刀也是凌空劈下,緊接着就是一陣爆豆子的聲音,很明顯槍聲參差不齊,不過還是全部打了出去,原因是現在陣地前,全是火藥發射後的煙氣遮蔽,火槍兵看不到韃靼騎兵了,就是胡亂盲射了,在這種干擾下,有幾個人還慌了神,把通條忘記拔了,被打了出去。

有的人顯然是第一次對陣,平時練的好好的,現在真刀真槍幹了,着急忙慌在槍管裡裝了二個尼米彈,差點炸膛。這已經是第二輪射擊了,韃靼騎兵已經在百米內了,也是戰馬速度最快的時候了,原本是射箭了,卻沒有射,被火槍從二百米打到此時,死傷了百人,顯然也是被打懵了,沒見過這樣厲害的火槍,漸漸地把馬的速度放慢了下來。

如果韃靼騎兵不管不顧地往前衝,只要幾個呼吸間就接觸到這股火槍兵了,隨即在馬力速度的加持下就能大殺四方,可偏偏此時這些韃靼騎兵也慌了,不知不覺間放慢了速度,因爲有許多的無主戰馬在陣中亂串亂撞,還有被打翻在地上一些受傷的戰馬及兵士,被後面狂奔的騎兵自相沖撞踐踏起來,陣形就亂了起來,不得不放慢了速度躲避。

反看明軍也好不到那裡去,幾個輪換後隊形也變的雜亂無序起來,目前分不清是第幾排了,反正裝好了彈藥就上前開槍,有些人乾脆放完了槍就在原地裝起了彈藥。原本有序地一輪又一輪的槍彈輸出,目前變成了稀稀落落,這種沒有齊射打法,射殺效果大打折扣。

褚茂林一看就知道要槽了,雖然韃靼騎兵的衝鋒變成了小跑亂作一團,可是距離不到百米,只要幾個呼吸間就能衝破火槍陣,伯爺早就說過,火器最大的優勢就在百米外射殺,如果被敵人突破到三十步內,火槍的優勢就沒有了,隨之而來的是弓箭、騎槍、飛斧藉着馬勢的速度投擲過來,輕鬆殺傷火槍兵,在平地唯一的辦法只能用擲彈兵投彈來阻擋,在二三十米處,形成一堵火牆。

在韃靼陣營中,當前這些騎兵是最精銳的遊騎兵,要當遊騎兵的全是每個部落中的勇士,才能成爲韃靼的“特種部隊”,從章子俊穿越到現在,除了土木堡及京城保衛戰時,明軍死傷巨大外,隨後的毛裡孩進攻河套,小王子三番五次進攻大同、宣府,在這十幾年中兩軍對陣死傷不多,戰死幾百人就不得了,要說造成死傷最多的數生活在邊關的百姓,屠鎮滅村全部這些韃靼遊騎造成的。當初章家堡村就被韃靼遊騎差點屠滅,而朝廷在戰後統計時,在戰報中只統計軍隊損失人數,不會統計百姓死亡人數。就說成化八年,武靖候趙輔爲平虜將軍,充總兵官,王越總督軍務,這位平虜將軍趙輔領大軍在邊關打了大半年的醬油,龜縮不前,因貽誤戰機。朝廷不得不詔寧晉伯劉聚代趙輔充總兵官,屯住延綏。隨後劉聚、王越等敗韃靼於漫天嶺。巡撫延綏餘子俊等敗韃靼於榆林澗。

爲了邊關上的這些軍隊糧餉,兵部尚書白圭上言欲再領十萬兵馬大舉征討,朱見深允行。於是,先命吏部侍郎葉盛巡邊,與總督王越、巡撫馬文升、餘子俊、徐廷章商議具體事宜。葉盛巡邊後上言:三邊兵將均缺,邊備不足,守爲長策。但白圭力主出師。同年二月,朱見深詔令河南、山西諸府縣輸餉,不夠者預徵明年租斌。朝野騷然。其時河南、山西均饑荒、百姓困苦,餓死甚衆。兵科給事中樑璟等上言請罷徵賦,朱見深不聽。

當初韃靼的們都爾、博勒呼、釋嘉策凌三個部落聯兵深入數千裡,至秦州(甘肅天水)、安定(甘肅定西)搶掠,遊騎四出,搶女人殺老弱,死傷邊民幾十萬,全部是遊騎乾的。

王越偵知了這三個部落的位置,率延綏總兵官許寧、遊擊將軍周玉將兵萬餘分左右哨由榆林出境,晝夜兼行二百三十餘里,於九月十二日進兵紅鹽池,前後夾擊,焚其廬帳,大勝而歸。及韃靼大部掠搶回來,其家屬、畜產、廬帳均已蕩盡。彼此,韃靼北徙,延綏得數年之安。

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序章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
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序章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