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

戰前的消息錯綜複雜,亦卜剌因王原本就是見風使舵的人,就跟三國裡面的袁紹似的,主意一會一個搖擺不定,有密探報說當前榆林空虛,大王可以進兵佔據榆林,這樣比之襲擊河灣效果還要好,等於是把這股前出烏樑素海的明軍斷了後路,隨後再進兵攻佔神木,把河灣的明軍補給切斷,這樣一來大王可以不戰自勝。

而目前在這裡根本就沒有路能到達河灣,最好的辦法就是從榆林繞道去往河灣,那邊有路可行... ... 。

亦卜剌因王剛下定決心前往榆林時,又有探子前來報說:大王千萬別去攻打榆林,明軍有京城調大軍防守榆林,大王前去怕是討不得好,想想前幾年五個臺吉帶領五千精兵攻打榆林堡,結果死傷慘重,連一個小堡也沒有攻下,敗退而歸... ... 。

戰機就在亦卜剌因王的眼前慢慢喪失,章子俊差顧麟說動周石帶兵駐防榆林,原本也不想真能守得住,也就是讓這一股韃靼知道榆林有一萬的守軍罷了,萬一榆林失守,在魚河堡加強了工事,又建造了許多的拋石機,等到萬不得已時,把大量火油彈拋出去,就不信燒不死這些韃靼騎兵。當然榆林堡上也增強了這些“重武器”。對章子俊來說,魚河堡就是最後的防線,如果被突破,自己的小命玩完,連帶着目前的妻兒全部不保。

正當章子俊整日提心吊膽地忙碌着守衛時,這位見風倒的亦卜剌因王又一次改變主意,一根筋地往前去攻打河灣,原因是據細作報告,河灣沒有城防,就是一個開放的大集市,有數不清的財富糧食,還別說,經過這一年多來的建設,當前的河灣已經收穫了一季的秋糧,從米脂、平安鎮、榆林前來經商的商人無數,去年被趕到這裡的三萬多饑民總算是緩過來了,大多分到了土地,雖然這些土地旱澇不均,種下去的玉米、高粱、紅薯、土豆、小米還是產出了不少,對於土地的播種,要經過好幾年的試種,才能知道什麼樣的土地種那一種糧食最適合,可是在當前,種下去的種子,只要能發芽結果就成。有了糧食,接下去就是建造住所,起窯燒磚打土坯,有點手藝的饑民成爲了河灣第一批手工業者,所有小商小販受到巡撫大人的保護,可謂是蒸蒸日上。原本人心浮動的饑民也安心地駐紮下來,能吃飽飯,還有土地耕作,最過一年就能分配到住房,誰還想離開此地,人這一生不就是爲了一口吃的嗎?對這些饑民來說,河灣就是自己的夢想樂園啊。用顧麟的話說,這些人就是老實巴交的農民,沒有文化,大字不識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棲,他們自給自作,只要一個安定的環境,滿足生活的最低要求就是他們的必生所求。

聽說有一股韃靼打來了,要把剛得到的美好再一次奪取,不用官府廢話,全都自願要求從軍參戰,家中的青壯年在一些白髮父母的帶領下,圍在了河灣中心廣場上,這裡是目前河灣的一個市場管理所,也是唯一在河灣朝廷設置的維護所,這些老百姓可不管你是作什麼,既然是管理就是衙門,代表着朝廷,其實跟朝廷沒一毛錢關係,是林熙林主簿設在河灣內的一個稅收點,平時維持一下秩序,盤查一些可疑人物。

一般的老百姓只知道打仗出人即可,可是一個戰兵所花的裝備需要一筆不菲的銀子,起碼得有一把戰刀或是長茅,加上衣着防護軟甲,人多了還要提供吃食等物資都是一大難題,所以章子俊的思路是,把進入河灣界內的所有通道堵死,讓這些百姓去挖壕溝,引水擋道,在一些硬地上挖陷馬坑,大大小小的坑洞,最小的坑洞剛好能把馬腳陷進去,這種陷馬腳的洞對馬的殺傷特別大,因爲小不易發現,只要馬踏入,就會把馬腳扭斷,又在周圍修了幾排錯落的擋土牆,七繞八拐地,從爾林兔調來三百火槍兵和三百擲彈兵,專門蹬守在這些擋土牆後面,河灣外面能通過的地方就這麼幾條道,外面就是大片沼澤水潭子,這一片土地水草豐滿,要是不打仗,只要稍微改變一下水流方向就能種稙水稻。

目前在這裡大趨勢沒有穩定下來,只能是東刨一塊地,西刨一塊地,所以這一仗對河灣來說能不能站穩腳跟很重要,從側面來說,就是遊牧跟農耕的兩個交匯點碰撞。

韃靼人打仗自有一套方法,看上去二萬大軍,在進攻時會分散開來,其中五千精銳護衛着中軍,餘下全部可爲遊騎,多則千人,少則幾十人,這就是爲什麼明軍結集大軍後,往往找不到韃靼主力的原因,上萬人的軍隊,就像是撒豆子似的遊走在方圓百里內。機動性相當大,明軍固守一地時,突然會在背後冒出許多韃靼騎兵不戰自亂,兵敗麥城的原因。

章子俊用很少兵力能抵擋住這些騎兵的進攻,一大半藉着地形優勢,爾林兔只有前後兩條道,後路就是河灣,而河灣有三條道,前路通往爾林兔,後路通往神木,向東南通往榆林,別的地方都不適合大軍通過,可韃靼人從小就生活茫茫戈壁草原,有着豐富的地理經驗,行軍慢點無所謂,只要能夠前行,無孔不入,在一些無人防備的村鎮中大肆搶掠,這就是邊患不斷的原因。

這一次韃靼兵散出去了,不管怎麼個散發,想要進攻河灣也就這麼幾條道,所以這些韃靼兵散出去的範圍很大,多路遊騎散到了馬合、大保當、神木這邊來了。駐紮在榆林的守衛季琮手中沒多少兵,所以就想讓侍郎周石出兵,去防守大保當、神木兩地,把這些韃靼遊騎各個剿滅,可要調動周石的京兵根本調不動,哪怕是延綏巡撫章子俊也不行,得有兵部得行文,當初在綏德駐防了二月,後被章子俊許與好處才勉強來到了榆林,剛安頓好說什麼也不想動了。

作爲延綏巡撫的章子俊,其實早就很明白朝廷交給周石的用意,只要防守住榆林即可,不要主動出擊,怕損兵損將。所以一開始就沒有指望駐防榆林的這些守軍,而是在平安鎮又組建一支軍隊,人員三百人,其中火槍隊二百人,又拼湊出了五門新式火炮,這五門火炮改進了發射方式,採用了開 花彈,開 花彈的製作還是很原始的一種,就是在一個鐵皮球內灌滿了黑火藥,混入了許多鐵屑鐵釘,引爆的引線在一個木托裡面,就像是一圏蚊香那樣盤着,一頭連着起 爆藥,也就是木託彈底的做法,這個做法跟目前用拋石機的火油彈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一個用瓦罐,一個用空心鐵球裝藥,當火炮點火後,引燃底火藥包,木託在炮管內受到衝擊擠壓後,會自動封緊炮管內的縫隙,達到推力更大,把前部的鐵球炸彈往炮口方向推出去,在這個過程中,藏在木托裡面的引信被底火引燃後一併連着鐵球被推出炮口,達到開花 彈的效果。這樣做射程反而更遠了,能打到四公里處,只要計算好藏在木托裡面的引信長度就能做到落地開花的效果,殺傷力大大增強不說,還很唬人,起到震攝效果。

要打退亦卜剌因王的二萬騎,在方圓百里內全是戰場,韃靼的遊騎四處分散着,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抄了亦卜剌因王的中軍,而用重兵去圍剿遊騎一不小心就會被拖累被圍,以往就是這樣,不是中伏就是把主力拖成瘦馬,韃靼騎兵就是採用這種機動的戰法,當明軍的大軍到達一地就一鬨而走,就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當明軍撤走後又來,不停地騷擾。

所以章子俊交給季琮斥候隊的任務就是摸清韃靼中軍主力位置,其實這一次韃靼是來攻擊河灣,那麼主力中軍大營的範圍距離河灣不會太遠,順着這個思路季琮的斥候隊很快就看到了亦卜剌因王大帳在活頁烏蘇,可是榆林距活頁烏蘇有百公里之遙,到是距神木近,想調動神木的遊擊賈鏈前出偷襲目前沒指望,在神木外就有幾股韃靼遊騎四處出擊,把前往河灣、榆林的道路切斷了,賈鏈還是跟以前一樣,城門一關,堅守不出。

神木周圍已經被韃靼搶掠一空,大保當鎮首當其衝落入敵手,見村就燒殺搶掠已經成了這些韃靼的日常,這些韃靼知道榆林有重兵把守,所以繞開榆林,圍困神木,亦卜剌因王命卜羅多亦臺吉領五千騎從海則溝深入,攻打高家堡。

要命的是高家堡失守的話,這一股韃靼騎兵將會從背面攻擊葭州、米脂。而葭州根本沒有設防,如果葭州失守,整個延綏防區就會動搖,綏德就暴露在外了,榆林成爲一個孤島。

進攻高家堡不管是不是佯攻,對韃靼來說,一石二鳥,河灣、爾林兔被牽制,榆林排除在外,神木圍而不打,除非明軍把爾林兔及河灣回兵救援神木,不然就進攻葭州。

可是這位領兵的卜羅多亦有勇無謀,少算了一步棋,進入高家堡後才發現,此地山樑地峁縱橫,高低起伏,走着走着,前面就是一個斷樑,所謂黃土塬、黃土樑和黃土峁是黃土地貌的主要類型,沿着禿尾河的小道蜿蜒前進,五千騎兵根本就擺不開,高家堡依河而建,堡牆高大,只有一條通路,左面就是禿尾河,右面是黃土樑茆,前面還有深溝,想要攻破萬難。連續進攻了多次不得,苦於地理上的侷限,每一次出戰正面只能擺幾十人進攻,對付這種添油戰守城的只要百人,隨你城下有千軍萬馬萬難攻取,就這樣進退兩難。

高家堡只有一個百戶隊守衛,不是說守將有多麼地勇猛,原因就是如果城堡被攻破,身後的家人全部遭殃。這些軍戶在此地生活三代了,目前高家堡內形成了一個村鎮,村鎮中的人全是當年洪武年間的士兵,經過三代人的繁衍生息,慢慢地把高家堡形成了一個城鎮,而守軍的編制從來沒有增減過。

榆林的季琮帶着一支三百人的新軍,正趕往去活頁烏蘇的路上,因拖着五門野炮加上彈藥、糧草,車架有點多,所以走的有點緩慢。行進到託林蓋的時候,碰到了一支韃靼百人的遊騎,被二百火槍兵一頓射殺打死了幾人後,這支韃靼遊騎就逃了。

要打擊在活頁烏蘇的亦卜剌因王中軍,光靠季琮的這支三百人的火器營怕是啃不動,弄的不好就是去送人頭。既然在正面戰場爾林兔跟斡羅出用不上許多的兵力,那麼也就儘快做出了調整,所以章子俊讓褚茂林派出從延安衛調來的三千兵,火槍兵三百加上火炮隊一起攻擊活頁烏蘇,這樣做法也是增強河灣的防守。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
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十四章 中秋佳節團圓時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