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

前面說道了此時明朝的物價,一兩銀能換多少糧食,因爲在各個時期銀價不一樣,從正統年間起到目前一兩可以買到2石的米,明代的一石在95公斤左右,這樣換算下來可以算出一兩銀子可以買到380斤左右糧食。

此時的一兩銀能換成一千二百文銅錢計,那麼一文錢能買三兩糧食。所以章子俊的蛋糕切成一小塊三文錢賣,這樣賣有一個好處,可以隨着物價漲跌,蛋糕的大小可以不同。

正當章子俊夢想着靠着“大明第一家”發家致富時,從此奔小康之際,朱祁鎮駕崩了,天順八年(1464)正月十六日,在病危之際召諭皇太子朱見深及太監牛玉等至榻前,命東宮即位,百日而婚,定后妃名分,罷宮妃殉葬。太祖朱元璋死,後宮多從死,歷經成祖、仁宗、宣宗皆有殉葬,多者至數十人。景泰帝雖死時已被廢爲郕王,猶用殉葬之制,至是朱祁鎮遺詔始罷宮妃殉葬。李賢等閣臣手捧遺詔,又驚又悲,以爲盛德之事。

朱祁鎮在臨死之時,做了一件影響後世深遠的事,廢除殉葬制,正因爲這件事,廟號爲英宗。也正是因爲這件事,後人評價英宗由負面轉成了正面。

天順八年(1464)正月十七日死於乾清宮,年三十八歲。英宗習騎射,御琴書,自奉儉約。承宣、仁之業,海內富庶,朝野安寧,老成勳舊,綱紀秩然。又釋建庶人文圭,首罷宮妃殉葬,此則盛德事,可爲後世效法。而寵宦官王振,擅權開隙,遂至有土木之變。二月十二日上尊諡睿皇帝,廟號英宗,葬裕陵。

妥妥地英明形象,反正壞事全是奸臣所爲。

朱祁鎮,前後兩次在位,共計二十二年。三十七年的人生,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後八年又當皇帝。少年不識愁滋味,肆意北征的熱血,加上從皇位墜落的彷徨與毫無自由的恐慌,最終失而復得,勤政處事,這樣的人生不可謂不復雜。

遺詔,廢除自明太祖開始的宮妃殉葬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或許是朱祁鎮歷經磨難之後的靈光一顯爲之。

有人說皇上是捨不得錢皇后爲己殉葬,錢皇后受了太多的苦難,要讓她好好地度過餘生。

身爲編修一職,皇帝駕崩自要守制,什麼上尊號,寫祭文等等事宜全有一套標準套路,章子俊只要看熱鬧就成,首輔李賢當起草詔書,陳文起而奪筆說:無庸,已有起草者。錢溥、王綸定計,欲以錢溥代替你,而以兵部侍郎韓雍代替尚書馬昂。

當時李賢就怒了,搞這些動作首輔卻不知情,這是爲何,明顯是想要奪權嗎?轉身奏聞皇太子說道:“英宗大斂時太綸衰服襲貂,張揚極目,你父皇剛去,就想爭權奪利,搞亂朝剛,得處之,朱見深一想是啊,就厭惡之,故而歷數王綸之罪,執之下獄,供詞牽連十餘人。謫錢溥爲順德知縣。韓雍爲陳文所不悅,故亦坐累貶浙江參政。

接下去新皇登基,天順八年正月二十一日,朱見深正式即皇帝位,時年十八歲。大赦天下,以翌年爲成化元年。蠲免天下明年田租三分之一。浙江、江西、福建、陝西、臨清鎮守內外官,諸邊鎮守內官,凡正統年間所無者悉罷之。出使各番使及緝事官校皆召還。

朱見深即位,命廷臣議上兩宮尊號。中官夏時承周貴妃旨意說:錢皇后久病,不當稱太后。而貴妃是皇上的生母,宜以宣德間故事行。

閣臣李賢、彭時持不可,力言說:今日事與宣德時不同。胡後上表讓位,故正統初不加尊號。今錢後名分固在,安得爲此?彭時說:先帝(英宗)健在時曾行,今誰改革!朝廷之所以服天下,關鍵在正綱常。不正綱常、不正禮制,有損聖德。人臣阿諛順從,是萬世罪人。

皇太子朱見深即位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尊禮皇太后。按照常理,被尊的皇太后首先應該是新帝的嫡母,然後纔是生母。

朱見深的嫡母是錢皇后,生母是周貴妃,現在要改尊生母是周貴妃爲皇太后,正當朝臣們爲如何上尊號議論之際,一槓子橫插而下。

朱見深的生母周皇貴妃擺出皇帝親孃的身份,派親信太監夏時到會議現場宣佈懿旨:“錢皇后病廢之人,不足稱太后,應該獨尊皇貴妃爲皇太后。錢氏無子,哪有做太后的資格?早該循宣宗朝胡皇后的先例被廢掉了。”

此話一出,羣臣頓時炸開了鍋。顧命大臣李賢得英宗親口囑託,又深知錢皇后的賢德,堅決反對周皇貴妃的主張:“先帝遺詔已定,怎能隨意更改!”大學士彭時也立即表態支持李賢:“列祖列宗與天地神靈在上,皇上既以孝治人,豈有尊生母不尊嫡母,”。兩個首輔開了頭,羣臣也紛紛附和。夏時和他背後的周皇貴妃終於敵不過衆怒,敗下陣來,心裡很是氣憤。

開玩笑,想要讓從小受聖賢書泡大的朝臣改變聖人教誨,仗着新皇生母的身份,只是自討沒趣。

周皇貴妃原本想向兒子朱見深搬救兵,但在這個關係嫡庶之分的問題上,朱見深比浸透了老陳醋的娘要清醒得多,反倒勸說母親接受兩宮並尊的事實。

對於周皇貴妃的仗勢欺人,輔臣們都十分不滿;想到錢皇后在爲丈夫去世日夜悲傷不問世事,周皇貴妃卻居然還分得出精神爲自己爭權謀勢,羣臣就更是一肚皮的氣。於是在給兩宮太后上尊號的時候,彭時不失時機地提出:兩宮都稱皇太后難以區別,因此該給錢皇后格外加上尊稱以便區分。對於這項意見,朱見深立即表示支持,太監覃包還特地向李賢耳語道:“其實這也是皇帝的意思,只是迫於皇貴妃娘娘,不敢主動提出罷了。

李賢亦極言之,議遂定。將上冊寶。彭時又說:兩宮同稱則無差別,錢皇后宜加二字以便稱謂。遂於天順八年(1464)三月一日,尊英宗錢皇后爲慈懿皇太后,貴妃周氏爲皇太后。議上兩宮尊號之爭始結。周皇貴妃對此也只能幹生悶氣。

經此一役,輔臣們都知道周太后不是個好相與的,預料到她終有一日會與英宗“與錢皇后合葬”的遺詔重起事端。於是,在爲英宗興建陵墓的時候,李賢和彭時就預先提出,要在地宮中同時營建三間墓室。

對於這個建議的內中玄機,朱見深和朝臣們都非常清楚。周太后也非常清楚,絕不甘心死了還要在老公面前當錢太后的陪襯,哭哭啼啼地堅決反對。朱見深和朝臣們也不敢逼急了她,這事終於不了了之。

周太后雖然在太后尊號及待遇的事情上吃了個癟,卻並不肯就此收手。儘管錢太后從不與她爭奪主宰後宮的權力,周太后也並不買帳。

對於朝堂上的這些爭鬥,在章子俊看來純屬是皇家的家事,兩宮相爭,無趣的很,除了隨大流喊喊口號外,一門心思經營着小家庭。

以前是一個人生活,現在跟一個明代小女人生活,除了夫妻那點事外,更多的是生活習慣問題,可別小看這種生活習慣,弄不好會把人逼瘋,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節奏很慢,怎麼個慢法,就是說每天早晨,天沒亮時就起牀,然後是漱洗,接下去梳頭,男人跟女人一樣要梳頭,而這一切丫鬟提前燒好熱水,等一切收拾好後,天也大亮了,接下去該幹嘛幹嘛,作爲家中的老爺夫人就是坐着繼續打瞌睡,對的,是坐着打瞌睡,那爲何要起的那麼早幹嘛?起牀晚一點不行嗎?這就牽涉到名聲問題,起牀晚了,就是懶惰、敗家等等,如果是像現在新婚,那就是沉迷淫樂,這讓姚穎怎麼見人。情願早起接着瞌睡,大戶人家在打瞌睡時,也是等待早飯,章子俊把這一切全改掉了,按着自己的習慣。

只要自己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只要宮裡不是大比之日,章子俊一直睡到天亮才起牀,也就是說大約卯時5點到7點之間,先不梳頭漱洗,而是在後院內跑步,沿着牆根築有小道,以前在石板衚衕時一樣,搬來西院後,在改造時同樣修了一條小道,繞一圈大約二百米左右,這樣要跑上五圈,對於這些習慣,雅琴早就習慣了,所以小丫頭每次看到少爺在跑步了,才燒水準備洗刷之用,等跑完了,搽臉洗漱後開始梳頭,梳好頭後,小丫頭就去沏杯茶來,接着準備早餐,此時明朝人家每天只吃二餐,早上只有大戶人家纔有早餐,在雅琴眼中,少爺對早餐特別看重,變着花樣吃,全是平時吃不到的好吃東西,什麼餛燉、包子、饅頭、油條、麪條、豆花、米粥、燒餅。夏天還有綠豆湯、銀耳羹什麼的。反而中午的飯很普通,一般是米飯加上自己園裡種的菜,隨便一炒就下飯了,也有早上剩下的饅頭、燒餅之類,只要能墊飽肚子就成。到了徬晚的晚餐,又會很豐富,還有肉食吃。

自姚穎嫁過門之後,起先姚穎看着驚呆了,特別是跟隨姚穎嫁過來的兩個丫鬟,荷香跟雪柳,大驚小怪地在一邊數落着,小姐你看姑爺啊,頭也沒數梳理穿着內衣就出門奔跑着玩,也不嫌累,雅琴就在一邊道:“聽少爺說,早上起牀後,活動一下身子少得病,對身體有好處。”

幾天後姚穎才若有所思狀,因爲夫君說的很有道理啊,慢慢地有時姚穎要起牀,被章子俊按住道:“天還沒亮,可以再睡一會。”次數多了,姚穎又是年輕,正是貪睡的年齡,只要一懶牀,起的就晚了,起先還很不好意思,後然也就習慣了,等章子俊跑完了,還沒起牀。

後然章子俊拉住姚穎一起晨跑,再後然姚穎身後跟着荷香、雪柳一起跑,大半年下來,成了習慣,一天不跑渾身難受。

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序章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
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序章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