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

接下去利用木炭,挑一些硬質的,用水洗乾淨後,攤在屋外涼蓆上晾乾,把洗過的木炭放入一隻布口袋內,用木棍敲碎,倒入石臼中搗成細顆粒狀,取出放在瓦罐中靜置二天,等待木炭粉風乾,氯化鈣和水的比例是1:3。混合時要小心,因爲反應會放熱。要準備足夠多的溶液,以完全沒住木炭爲準。如果是一碗木炭粉,只需100克氯化鈣和310毫升水。邊倒邊用勺子攪拌。攪拌成糊狀,就不用再加溶液了。蓋上碗,靜止24小時。然後儘量瀝乾碗中剩餘水分。木炭這時候應該有些溼,但又沒溼透。把木炭細顆粒放回乾淨的瓦罐裡,再放到火上。加熱3個小時,就能活化木炭。

活性炭能有效去除空氣和水中的異味、細菌、污染物、過敏原。活性炭上有許多小孔,能吸附氣味、毒素、細菌、污染物、過敏原、化學物質。

好東西啊,要說來到明朝最怕的是什麼?就怕吃壞肚子,莫名其妙拉稀,一不小心直接拉稀拉死。這麼多天,章子俊空下來就弄活性炭,子雅、二寶也不知道少爺、大哥在弄木炭做什麼?接下去,章子俊就讓子雅用棉布縫幾個小布袋,讓二寶去尋找幾節粗毛竹管,一頭有竹節,一頭空,在竹節上弄出一孔洞,幾把小石子,幾把細沙子,洗乾淨,最後就是弄出來的活性炭,分別裝進小布袋裡縫口後依次塞入毛竹管中,這就是過濾器,可以把井水直接過濾後變成純淨直飲水。

接下去做幾個木桶,把毛竹管插在木桶下部,接口處用麻布密封,一隻過濾器就做好了。

把買來的粗鹽、黑鹽化成濃鹽水,先用棉布過濾一次,濾去泥沙雜質,再倒進過濾器木桶中,流出純淨鹽水,再把鹽水倒進大鍋中燒開,蒸發水份後,得到高度純白色食用鹽,在石臼中搗成細鹽,此鹽無色無異味,是真正的濃鹹中帶鮮味。用此鹽可以直接烹飪,醃菜、做醬、泡菜、醃肉、醃魚最無異味,是真正的上品,比幾百年後的鹽還要純淨。

當李福寬嚐了嚐此鹽後,這些天來的懊惱、苦悶像一陣風一樣吹開了,昨晚差一點要把章子俊一家趕出去,原因是這滿院子被弄的烏煙瘴氣,氣味難聞,而此時剛驚奇地嚐了鹽後,又聞到了一陣異香,直撲腦門,尋味而去,在院中東牆邊上,一口小水缸中正煮着豕頭豕尾豕下水,子雅、子哲正興高采烈地添柴燒火,弄的臉上都是灰,再一看李福寬急了,喊道:“兩位小祖宗喂,快快停手,這是大門上的木拴子。”

鹽是官府專賣,販鹽製鹽當然不成,可要是自用的話,官府就管不着,李福寬不停點頭應和道:“對,對!”

章子俊接下去繼續說道:“我們自己加工精鹽,供自家使用,比如重新醃製醬菜,就能保持蔬菜裡面特有的鮮味,最也不會有苦澀味了,醃製雞鴨魚肉,出來的味道獨一份,別家眼紅也沒法子,還有舅舅的那個食肆,可以把這些滷好的下水拿去試試,能賣出去也能增加一份收入。

作爲商人,李福寬當然很清楚這種改良後的效果,可是人往往會有自己的私心,特別是看到這種雪白的細鹽,就像看到白花花的銀子,現在李福寬的內心無比掙扎,可要把小子的手藝學過來,自家不是有一兒一女嗎,年齡正好也是七、八歲,趕明兒上前院跟着章家一起聽課學習,總比整天貓在內院強,明面上說是教小兒蒙學,當然這束脩章子俊也不好意思要,住在人家中,吃着人家的飯,不過心想着等院試過後,就搬出去另住爲好。

府試臨近,每日裡章子俊還是翻看了許多以往府試的試題,一般來說,府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要文章通順,字跡端正,策論切題就能過,好在以前的這位章子俊學習很用功,四書能背誦,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也已開讀,就是見識少,格局也小,還不能貫通全部,就是這樣的學習成績,已屬不易,而穿越過來的這位章子俊加持下,一下就把以往的短板給補齊了,還提高五百多年的檔次,腦子立馬變的清明起來,現在主要是練字,起碼看上去要端正,在答卷時不污卷。

而此時的李福寬整天很忙,忙着在院子中搭工棚,砌竈臺,要弄出一個日產十斤細鹽的作坊出來,搭建在自家前院中,也是爲了工藝保密需要。因爲有了純淨的細鹽後,在生意上直接反應出來的就是食肆鋪子了,食鹽中沒有了苦澀味、泥土腥味後,把白煮的羊肉用鹽水沾了吃,也成爲了一大美味,目前食鋪中就數這菜最火,羊肉切成片,邊上一碗沾料,裡面有生薑末、蒜末、蔥花澆上一勺濃鹽水,就這樣成了店中的招牌菜了,新出的滷煮肉數豬頭肉賣的最快,正所謂一味正,百味鮮,第一天沒賣出去多少,直到第五天增多,半個月後火爆,這才讓李福寬着急起來,在自家院中大興土木了。

章子俊冷冷地看這一切,雙耳不聞窗外事,閉門只讀聖賢書,要在這個社會中求活,誰也靠不住,目前京城內在大搞階級鬥爭,一大批窮苦低階位文臣反攻勳戚侵利,聽說兵科給事中葉盛聯絡大批文臣,要清算貴近勳戚,高爵厚祿享受着,而又霸佔民居,貽害於民,京官店塌房全是勳戚產業,乞將在京官店塌房盡數勘實,籍記在官,按季收鈔,以資軍餉。

起因就是在京城保衛戰後,多處房舍被毀,百姓不得安身,戰後朝廷出錢修繕之,已安民心,本來是一樁好事,結果演變成了有些貴近勳戚把沒有戰火波及的房舍推倒,要求朝廷修繕,而京官店一帶的房舍全是朝廷勳戚所有,引起爭議,土木堡後朝廷文臣微弱,因爲滿朝文官全部死於土木,勳戚武臣佔了上風,自古文武相爭,在“三楊”時期是文臣權重,勳戚武臣漸微,纔有了宮內宦官當道,土木慘敗後,宦官被一棒打死,武臣漸強,勳戚擡頭,就這樣兩個陣營對上了,相互找茬子,要說玩這種心眼,勳戚武臣根本不是文官集團的對手,就說大明往後一朝不如一朝,直到最後。

文武自古對立,雙方相爭朝堂話語權,當某一方被踩翻後,作爲皇帝爲了保住皇權,就會推出宦官來抵擋,結果文官的戰鬥力太強,放眼朝堂發覺最無對手後,自己跟自己鬥了起來,黨爭就開始了,這一斗把大明給鬥沒了。

章子俊想到這裡,就開始設想自己往後的生活,先弄個身份,再弄個功名在身,有了這些地方宵小之輩就不會找麻煩,要不然分分鐘被扒的連短褲也不剩,再尋一地方山清水秀定居,過上陶淵明式的田園生活,快樂一生何不快哉。

府試臨近,所有考生全去順天府報名登記,像章子俊這樣的外來考生需要出具懷來左衛祖籍地及縣試照書,加上李福寬小口袋衚衕坊長的證明書,確定章子俊考生居住在此,才能領到一張明朝版“准考證”。好在這些文書在來時,就以辦妥,現在有一個守備大哥照着,多少還是很有用的。

自來到京城後,章子俊整日在讀書、練字,空餘時教幾個孩子認字,再空下來除思考人生外,就是做活性炭要用的氯化鈣,其實不用氯化鈣也可以,就是用檸檬汁,可惜檸檬是南方產物,京城沒有此物,只能電解鹽酸出來了。好在現在別的工序全部讓李福寬去做,今日天氣晴好,就帶着一家子逛一逛京城,最去順天府領個證。

四月的京城還是很冷的,街道上在恢復人氣,比來時候滿天風雪不同的是,道路兩邊乞丐多了許多,做挑擔生意的東一撮、西一撮,大多商鋪開着,不過人氣清淡,其實也沒什麼可誑的,可是子雅跟子哲很是興奮,興許是難得能出來走走,看什麼都覺得新鮮。

等走累了,章子俊讓二寶去尋一處挑擔吃餛飩,原因是別的吃食章子俊不敢冒險,而餛飩只要肉餡新鮮,一鍋滾燙的開水最怎麼髒,也不會吃死人,關於味道如何就不要去講究了。

一家子四人圍着一個小桌板正吃着,聽到身後有人在喊道:“這不是章子俊,章公子嗎?”

章子俊懵了,難道京城裡還有人認識自己?

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
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