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

內官趙牧用着太監特有的嗓音宣讀聖旨:“奉天承運皇帝 敕曰:三等奉天翊運推誠平安伯爵,左春坊學士,延綏巡撫章子俊,接下去是一堆聽着很費勁的駢文,意思就是說,皇恩浩蕩,朕很看好你哦,念你多年來爲朝廷嘔心瀝血,勞苦功高,勤勉辦事,在蠻荒之地烏樑素海,任勞任怨爲朝廷、爲黎民百姓計,輔守邊關... ... ,最後纔是重點,賜綢緞三十匹,禮盒十箱,黃金千兩,金牌一面,美女四人,欽此。

章子俊聽後喊道:“臣接旨,來來來,大人們辛苦了,在此地也沒什麼可招待各位的,剛巧有紅薯可食,吃飽了好趕路回京覆命。”

御史汪奎及內官趙牧一聽,臉都綠了,千辛萬苦趕來,就吃紅薯,連忙說道:“章大人啊,這紅薯咱家就不吃了,賞賜的東西全安放在綏德府,大人可自取,我等皇命在身,這就回去了,章大人好自保重。”

章子俊連忙說道:“此地邊關,本官不得遠離,就不遠送了,各位大人一路順風。”

直到汪奎、趙牧一行走遠了,邊上的顧麟纔跟章子俊說道:“恭喜大人,賀喜大人,私自前出調兵的事已經無礙了,有了皇上聖旨的背書,在整個河套內不管調兵何處,都是皇命了,只不過皇上的賞賜有點,有點,那個那個......。”

章子俊隨即哈哈大笑道:“無礙,賞賜是次要的,也就是個形式,重要是朝廷的態度,接下去我們也不用畏手畏腳了,可以驅趕饑民前來爾林兔鎮墾荒種地,不出三年此地成爲魚米之鄉。”

再來說說皇上賞賜的東西,綢緞三十匹,是真的綢緞,禮盒十箱裡面就是一些名貴的藥材什麼人蔘、靈芝一類,已及一些中看不中用的器皿,幾個瓷瓶、玉佩等,黃金千兩,可不要真的以爲是金元寶,其實就是一千文銅錢,金牌一面,也不是真的,而是銅鎏金的,這個金牌有點意思,信符,是古代朝廷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用的執照,叫做金牌信符。這個信符高約 23釐米、寬約8釐米。它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虎符相同,但不能用來調兵,而是皇帝和遊牧部落以茶換馬的重要信物。接下去就是美女四人,讓章子俊有點頭痛了,這種賞賜下來的必定是宮女,而且還有一定的地位,放在家中不能當成丫鬟使,也不得轉送他人。當知事邱駿從綏德領回了賞賜後,伯爵府內就開始亂了,姚穎也沒有辦法,只能把四女安排在西澤園內,等章子俊來府後發落。

作爲榆林縣官的崔鈺,目前正焦頭爛額狀,陝西、山西饑民聽說綏德、米脂一地的無定河沿途有糧可食,全逃荒到此,求活一命。巡撫早就有令,凡是饑民全部驅趕到榆林,在榆林有臨時的收容所,每日發放賑災口糧,大半年下來彙集了數萬人,目前還在增加中,章子俊要求崔鈺每天運送百人去往爾林兔鎮,沿途有兵士護衛,說是護衛,其實就是驅趕,每隔三十里有粥攤吃食,從榆林往爾林兔要走上五六天,所以這一路上幾天後饑民人數就首尾相連了。

現在爾林兔人數在逐漸增多,奇怪的是爾林兔沒有修築城牆,這些饑民在距神木方向的河灣停留了下來,開始就地搭建了許多窩棚,安居下來,這裡水草豐滿,有着大片的林木及沼澤,可以開墾成爲良田,不管來多少人,都能容下,這些饑民將在這裡以工代賑,安居下來,目前糧食就是最好的吸鐵石,章子俊在這裡的經營方式是不限地,只要開墾出來,土地就屬於自己,免繳三年糧稅,等秋後產糧後,也就不用賑濟了,官府只是起到一個維持秩序的作用,前期分發一些基本的農具及糧種。等這些饑民手中有了糧後,慢慢地改善居住條件。

最重要是搶時間,在韃靼沒有來到前,能收穫一季的糧就能站穩腳跟。隨着河灣人數的增加,崔鈺每日輸送的饑民也在增加,由前期的百人增加到了千人,從榆林大批的糧食、蘆蓆、瓦罐等生活物資綿延幾十裡的大車裝運到了河灣。

整個爾林兔正在複製着昔日平安鎮的景象,起窯爐燒磚瓦、搭屋棚,製作一些陶罐、盆、碗,編織蘆蓆、藤條籃筐等這些基本的生活品,守衛的兵士除了每日的操練外,慢慢地加固各種防禦工事,改善着居住條件... ... 。

目前新耕地面積隨着人口的增加也不斷地增加,章子俊最苦惱的是各種的糧種缺乏,不得不栽種一些瓜果蔬菜,反正這些也能吃飽肚子,比如大豆、南瓜、冬瓜、長豆、茄子、胡豆、黃瓜、絲瓜、葫蘆、豌豆、豇豆、扁豆、刀豆、蘿蔔、白菜、水芹菜,凡是能有的種子全部播種下去,這些蔬菜雜糧大面積種植後,當秋後,就能獲得海量的收穫,接下去就是保溼,好在這一片土地不缺水,別的地方乾旱,而整個烏樑素海得益上游黃河河道亂串,有源源不斷的補給水源滋潤着這一片土地。

從平安鎮幾個農場遷來的雞鴨牛羊不缺草料,這裡水草特別茂盛,難怪幾個韃靼部落懶着不走,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圍垣養起了魚。

不到三個月後,慢慢地地裡就有了出產,像一些長豆、茄子、黃瓜、絲瓜、豌豆、扁豆、刀豆、番茄、辣椒、以及大蒜這些就產出了,這些蔬菜採收一批隨即又會長出一批,雖然不能當主糧,也能當作副食,就是缺少食用油,所以說爲什麼章子俊鼓勵大家養殖家畜了,可惜家畜苗很珍貴,一般的人家養不起也得不到幼仔,最後就把目光瞄向周邊的幾個韃靼部落上去了。章子俊讓林熙林主簿裝扮成商人,趕着大車去給這些韃靼用鹽、茶磚、鐵鍋、綢緞去換牲口,主要是牛羊,也有馬匹。章子俊說道:“林主簿啊,這是一門生意,很有前途,弄好了,生意做大了,往後就是西北大商賈,什麼喬家大院,王家大院這些隨便造,山西八大商富可敵國就是靠這個起家的。”弄的林主簿一愣一愣地,沒聽說過山西八大商啊。”

此時食油最好的就是動物油脂,特別是豬、羊、牛油相對來說在葷油裡面是最便宜的,豬的繁殖能力強。一窩五到八頭不在話下,所以這幾年下來平安鎮的農場裡面繁殖的最多,在缺少食用油的時代,越肥的肉越好賣,瘦肉反而不受待見,這就是古代啊,在明朝平常人家,可能一年吃上一回肉食很普遍,平時有什麼就吃什麼,可以說東啃一口,西啃一口,多虧了這幾年來章子俊大量囤積許多雜糧。到目前爲之,這些明朝人只是把粟米、大米、黍、麥爲主糧,餘下全是雜糧,所以章子俊發放的以工代賑的糧食全是雜糧,土豆、玉米、紅薯三種,粟米、大米、麥面這些只有在商鋪糧店裡面自己去買來食用了,在逃荒的這些人羣中,以前也有大戶人家的,也有家底豐厚的人,這些人本可以不逃荒的,無奈也被裹挾着,因爲太多的饑民首先就把當地的大戶人家吃空,無論家中囤積多少糧,當大批的饑民蜂擁而至時,羣起而攻之,直到吃完最後一口糧爲止。

當爾林兔及河灣的人口多了,各種商人就會不遠千里隨至,比如從定邊、鹽池過來的商人全是販鹽的,從湖北過來的全是販運糧食、藥材,從江南過來的全是綢布、茶葉等等,這些商人在平安建鎮起最先設立商鋪商號,這一次也不錯過機會,往爾林兔及河灣派出商號,這些商號全是驢馬隊運輸,設立臨時帳篷商鋪、驢馬大棚車商鋪,因爲看目前的形勢還不知道能不能站穩腳跟,聽說韃靼已經在調動兵力,要收回整個烏樑素海。

古代商人的消息最靈通的,也是傳播各種消息的渠道,大家通過各種消息的彙集,慢慢就會在人多聚集區形成一個市場,交匯着各種各樣的商品行情,商業“情報”,還有就是各種小道消息,旅途奇聞怪事等等。

林熙在跟韃靼人交易時帶回來一個消息,蒙古“小王子”將帶兵又一次犯邊了,主攻還是大同,這是對明軍侵犯烏樑素海的報復,韃靼人認爲明軍在爾林兔及河灣準備築城駐守了,勢必壓縮韃靼人的空間,你佔了烏樑素海,那我就去佔大同。

韃靼人的情報是烏樑素海有明軍的幾萬人馬,讓紅海子部落監視,另派出一支五千人騎用來牽制爾林兔的明軍,二萬主力將進攻大同一線,一萬精騎進攻宣府。

韃靼“小王子”又犯邊了,朝廷得到這個消息時,已經一個月後的事了,韃靼的二路主力遊騎侵入到了雞鳴灣一帶了,分頭進擊。這一次朝廷沒有準備,加上朝中亂象,京軍人數不足,只能讓宣府及大同守軍全力抵擋。

來攻爾林兔這支偏師,只是牽制章子俊的幾萬人馬,其實章子俊只有剛裝備不久的三百火槍兵,三百擲彈兵,三百後勤輔兵,一個百人直屬炮隊,加上延安衛三千兵、綏延衛三千兵,總兵力勉強七千人。在這個七千兵中,騎兵只有一千,餘下全是步卒。

反看韃靼這支五千人騎,全是雙馬精銳,加上紅海子部落傾巢而出三千騎兵,加起來有八千了,好在章子俊是防守,看看人數似乎相差不多還能一搏。

這一路韃靼兵得到的情報是,明軍有二萬多,把逃難驅趕來的饑民也算進在內了,所以很是小心,不急着進攻,慢慢開進,試探明軍的反應。這樣做很保險,因爲韃靼人機動性很強,來去自如,一直以來明軍只能被動防守。

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三十四章 鄉試
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十一章 歲數大了都喜歡做媒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七章 分析時局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三十四章 鄉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