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

古代的計時方式分爲十二個時辰,每一個時辰等於二個小時,章子俊剛到明朝時很不習慣的,經過這些年來也就慢慢地接受了這樣的計時方式,在古代生活一定要耐得住慢節奏,時間彷彿過的很慢,可是暮然回首卻感覺時間很快,直到現在睜眼看到的一切還是不真實,靈魂深處總覺的自己還能回到五百年後… … 。

李孜省現在心裡想着既然那位章子俊所說的什麼雷擊是憑空臆測,卻自己想要上高臺,卻是爲何?說明雷擊就是一個藉口,這位章子俊很聰明,也很有手段,用編造雷擊來引人注目,到時上臺裝模作樣一番,討要好處。差點中了此人的奸計,幸虧皇上沒有恩准。

今日爲了堵上當初那些反對建“祈福臺”的官員嘴,大罵自己是佞幸之徒,有了這樣一個“賣弄”的機會,想到這裡也就胸有成竹起來,不光是李孜省這樣想,那些以秘術倖進的僧官也躍躍欲試,比如目前在皇上身邊的紅人。鄧常恩、凌中、顧玒及僧繼曉分別在皇上左右說道可爲皇上祈福,爲天下祈福,當着衆人表忠心是最好不過的事了,說不定還能得到皇上的獎勵,爲了誰上高臺祈福,相互間就爭執起來。

在這些人中,最熱門的人選不是李孜省本人,而是倖進不久的僧繼曉 ,此人依靠太監樑芳騙取了朱見深的信任,在宮內大搞神仙方術,點石成金的把戲,把朱見深唬得一愣一愣的,弄得宮中烏煙瘴氣。很多官員看不過去。堂堂一國之君,整天和江湖術士廝混在一起,成何體統,但僧繼曉由於有皇帝撐腰,官員們是敢怒不敢言。員外郎林俊是個愣頭青,上書論樑芳與繼曉禍國殃民,樑芳和僧繼曉正處在皇帝的興頭上,這本奏摺簡直是掃皇帝的興頭,所以朱見深勃然大怒,竟然直接下旨捕捉林俊下獄,坐謫邊。一時之間,朝中人人自危,本來想彈劾僧繼曉的官員都不敢出聲了。 當時太監懷恩知道了此事,就爲林俊爭辯,但朱見深根本不聽。於是,懷恩直接找到當時負責此事的錦衣衛鎮撫司的官員,對他們說:“汝曹諂芳傾俊。俊死,汝曹何以生。” 眼看着事情越鬧越大,朱見深怕引出更大的亂子,只好放了林俊。

正當鄧常恩、凌中、顧玒及僧繼曉在爭取誰能上高臺,爲皇上祈福時,此時天空中漸漸地雲層豐厚起來,雨卻停了,可李孜省卻膽戰心驚起來,多年來的經驗告訴他,真的會有雷電,而這位僧繼曉也不是吃素的,憑着第六感覺也發覺天象有變,遲疑起來,最後“大國師”卻指着顧玒道:“天下忠義,斯人而已。顧道友替貧道上臺祈福去吧。”

章子俊看着眼前的這一幕也震驚了,冥冥之中彷彿有一雙大手,把自己想像中的場景在推着往前走。只怕這位顧玒要被雷劈死了,有句話叫做死道友不死貧道,果然如此。

這位顧玒原本就是吃喝嫖賭之人,要不然也不會跟楊家公子這樣的人混在一起,憑着自己耍的一手好把戲,就把楊家公子給坑了。因跟鄧常恩結交甚厚,加上手段高明,被太監樑芳相中,依靠樑芳騙取了朱見深的信任。

此時的顧玒滿臉感激地得到了“大國師”李孜省的指派,興高采烈地披掛起來,登上了高臺,有模有樣地作法“祈福”。

隨着天上雲層的增厚,天空也就出現了閃光,這種閃光是大面積的耀閃,在雲層深處,不似雷電狀,顧玒在高臺上也看到了有閃光出現,可天空無雨無風,自認爲無礙。可接下去突然從雲層深處冒出一條蛇形雷電,把顧玒嚇的半死,因爲這個電光距離高臺是那麼地近,隨着電光閃過之後,豆大的雨點傾盆而注,一聲很沉悶的驚雷從天邊滾滾而至。

顧玒連滾帶爬地想要離開此高臺,一轉身衣衫早就被如注的雨水溼透,此時那有心思去管衣衫溼不溼,下臺要緊,弄的很是狼狽。

在午門城樓上觀望的朱見深及一衆人等,雖然淋不到雨,卻爲突如其來的大雨感到震驚,透過雨霧看到了地上看熱鬧的人在奔跑躲雨,再望見高臺只看見一個淡淡的形狀,被雨水相隔的模糊不清。隨即的一聲震響着實讓所有人驚叫起來,只見一條閃電憑空而出,直接打在高臺上的旗杆,只聽到咔嚓一聲,旗杆從空中墜落,而高臺上火光四射,咔哧哧一聲後,高臺已是塌了半邊。

衆人慢慢地回過味來時,越來越多的人看向章子俊時,不覺膽寒起來,這還是人嗎?上一次是泰山,可能是瞎貓死耗子,今日之事難道也是瞎貓死耗子?

御史楊守隨反應奇快說道:“陛下,傳奉官之弊,天有警示該罷了。”隨着楊守隨的話語,大臣言官皆極論傳奉官之弊,首及李孜省、鄧常恩等,越說越激動,羣情激憤起來。

朱見深此時還沉浸在剛纔的雷電中,等醒悟過來,好麼,一大幫人在相互爭吵,最後朱見深因天象有變而懼了,隨即回宮。

等雨停後一衆官員圍在塌蹋一大半的昔日高臺,半響沒一人出聲,被雷擊後的高臺還在冒着白煙,有三名守衛被雷直接打死,還有一名守衛被塌下來的高臺壓死,此時有幾名兵卒扒拉出一具黑焦的人形屍體,此人就是顧玒了,章子俊搖了搖頭道:“不作死怎會死,哎!”

隔日,中旨下,貶李孜省爲上林監丞,並令吏部錄冗濫名。在隨後的日子裡吏部共斥罷五百餘人。洗馬羅璟道:“臣等同心一意,爲國除害,無有先後,中外大悅。”

這一次李孜省的失敗,歸咎於吏部尚書尹旻,隨後兩人成了仇敵,可是當初尹旻依附宦官汪直取得吏部尚書的職位,想要扳倒尹旻只能從別的地方下手,而章子俊成了尹旻手中對付李孜省的一枚棋子,當尹旻利用手中的權力,想要爲章子俊謀取更高的權力時,卻被章子俊阻止了說道:“下官的志向不在朝堂,在廬州矣。”因爲章子俊知道,尹旻的時間不多了,只因尹旻的豬隊友太多,屁股很不乾淨,李孜省會從他的親戚及兒子下手,最後構成大獄,再削職。

自從午門外高臺被雷劈後,死了一個文思院顧玒,最開心的就是楊家的這位楊公子了,債主死了,無債一身輕,在隨後的日子裡又可以隨心所欲了,而楊家小姐很明白是怎麼回事,聽說那人是被雷劈死的,越想越玄乎,越想越不可思議,就藉口有糧食要賣給章家,讓家丁趕着馬車,帶着丫鬟來到了章府。

此時的章府正在準備着章老爺明日回廬州,原本朝廷吏部要把章子俊留下,可是就目前朱見深喜好方術、寵信萬貴妃,導致奸臣肆虐,吏治腐敗,留京捲入不必要得爭鬥中,給別人當棋子空耗時日,朱見深雖然對待大臣還算和氣,可性情難於琢磨,有時不分是非,反而在地方上遠離朝堂能過安穩日子。

楊家小姐來到章府除了感謝這幾年來多楊家的照顧外,還有就是來辭別的,原因是朝廷己經覈准了楊鼎致仕回家。

楊鼎致仕,朱見深對待老臣還是不錯的,破天荒還命官員每月撥給他二石米,給僕役四名,直至終身。明朝大臣致仕後有給賜的,就從楊鼎開始了。

原因是楊鼎是位老學究,很是迂腐,也沒什麼出衆的才能,自己也知道能力有限,所以這些年來一再上疏請求歸鄉,在管教自己的子女說:“吾平生無可取者,但識廉恥二字耳。”可是偏偏教出了一個沒有廉恥兒子,卻又生出了一個持家的好女兒。

早在楊鼎在任戶部侍郎時,就有恐自己不勝任此職,特書“十思”於座位一邊,用以時時提醒自己。這“十思”一直爲儒者奉爲至理名言。這“十思”是:氣量要思寬宏,受到冒犯要思忍耐,辛勞之事要思先行,功勞要思謙讓,就坐要思在下首,行走要思在別人之後,揚名要思收斂鋒芒,祿位要思不厭卑下,守節要思有始終,退職要思以早爲好。

就是這麼一位唯唯諾諾的官員,但凡做皇帝的都喜歡,也得同僚尊重,按理說像楊鼎這樣的人,是不會爬那麼高的高位的,可是楊鼎做官能力不行,死讀書能力卻出衆。

楊鼎,字宗器,陝西咸寧人。少時家貧,但特別喜愛讀書,終於考取了鄉試第一,成了遠近聞名的楊解元。看看人家可是解元出身,加上一路熬資歷慢慢地熬到了戶部尚書之職,加太子少保,也算是榮光一生了,加上楊鼎的“十思”爲人,心知見好就收吧。

楊家小姐說:“家父不日就要回鄉,落葉歸根,在此處的莊園也將賣掉,有了這筆銀錢,才能回到陝西咸寧老家,希望章老爺能出這筆錢買下此處… … 。”

對楊家小姐來說,從小在這裡長大有着深厚的留戀,一草一木都有感情,着實捨不得離開,可是隨着父親致仕,不得不隨父回到家鄉,留着此地的房產也就失去了居住的必要,大凡致仕的官員都是這樣處理在京家財的,還能帶着這一大筆銀錢回家養老。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
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四十一章 奪門之變(下)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