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

錦溪鎮縣衙廣場上,已經連夜搭起了一坐“戲臺”,這是要給公審王老漢“殺夫奪妻”案,來一場當衆判決,公審後縣衙還請來了一個戲班子,要上演一齣戲文,而戲文就是《 殺夫奪妻》,故事發生在南宋時期,有一個叫李生的書生,有一天,他走馬上任。於是他就興高采烈地帶着老婆孩子前往。可是當他到了新市,人生地不熟,幸得見到了一座寺廟——普惠寺,於是,一家人住入了這座寺廟。

寺廟內和尚住所有着三個和尚,一個住持師父,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徒弟年紀與李生相當,且對李生一家又是十分的熱情,招待周到,李生對此心存感激加之和尚姓氏與妻子相同,李生對此感到欣喜,便將和尚視爲知己,時常請和尚到住處相談。

然而,和尚卻心存不良。李生妻子十分貌美,和尚見色起意,時常來李生住處以看孩子爲藉口窺視李生妻子,並時常故意踩住她的腳暗中挑逗。可視其爲知己的李生卻對此並無察覺,只以爲是兒女可愛引人歡喜以及和尚是有愛幼之心,甚至還在出門時十分放心地將妻子交付給和尚,因爲他以爲憑着與和尚的交情和和尚的身份,不會出什麼意外,卻不想因着自己的放鬆正中了有心人的算計。

在臨行前,和尚特地來爲他餞行,邀其飲酒,而自己卻不飲酒,李生見此只以爲是和尚有不飲酒的戒律,也就沒大放在心上,自己喝了個酩酊大醉,等到第二天李生睡醒了以後,發現自己這是踏上了一條賊船,心中十分恐懼。船老大想着與這書生往日無冤舊日無仇的,於心不忍,但又因收了別人的錢財便得替人消災,就問李生臨死前有什麼想說的話可以寫一封家書留給家人,李生淪落至此也是無計可施了,便留下一封家書給妻子,之後……

李生離家後,當天夜裡,和尚就本性顯露,兇態盡露,強要了李生妻子並隔三差五地對其進行騷擾。不久後,李生妻子久盼丈夫未歸,卻只收到了一封丈夫的遺書,悲痛欲絕,撇下了一雙兒女自盡身亡。

這之後,船老大因爲自覺掌握了湯和尚的把柄便想着對其敲詐勒索一番,不曾想這和尚是個心思歹毒的,竟想着要殺人滅口,幸虧船伕的妻子無意中看到和尚褲下的斧頭對船伕提醒,兩人倖免於難,並在事發一個月後,選擇了報關保命。

通報官府後,對其三人皆進行了處罰,但念在船伕自首有功,對其進行了輕判,罰其入邊遠地區充軍,而受僱殺人的船老大則被判處斬首之刑,至於和尚,他對所做之事供認不諱,雖爲和尚,卻並無慈悲寬懷之心,甚至心存惡念,心思歹毒,見色起意,罔顧了佛門清規戒律,害人不淺甚至已經奪人性命,爲警戒後人,杜絕此類,官府對他用了宮刑,並在其受苦一個月後將其腰斬以正法紀。

這又是公審,又是戲文的,不光是錦溪鎮上的人全來了,連蘇州、松江這些府地的人也趕來了,自古以來,對於這種事最好奇,有些人是來看熱鬧的,更多的人是來看“狐狸精”的,而且還是“殺夫奪妻”這樣的事,一些地痞無賴,一些“乞丐”小偷等全來了,還有一些“讀書人”書呆子,要看一眼傳說中的美人,更有無所事事的文人墨客來軋熱鬧,登時錦溪鎮就熱鬧起來。

縣衙這樣的安排是經過“高人”指點,要用這樁案子,警示臣民,把對發生在錦溪鎮上的不利案件,轉變爲有利,縣官是想要突出自己的政績,在任上發生了“殺夫奪妻”這樣的事,對往後的仕途是一個瑕疵,可是把這件事辦的漂亮完美了,反而會加分。

這件事已經鬧的沸沸揚揚,對莊氏這樣的女子壓力也隨之愈重,更有不明真相的人,在說着莊氏就是狐狸精,勾引姦夫殺害親夫,說這些話的人當然是那些自己男人被莊氏的美貌迷暈的女人。嫉妒啊,更有許多毒舌老婦在一旁扇風點火。聽說明日縣官要把那個不守婦道的狐狸精“騎木驢”遊街了。當日就有許多的“怨婦”把一些爛菜葉子,垃圾扔進了莊氏的院子,更多的是倒在了院門口。

莊氏一介女子,那裡經歷過這等起起伏伏的事,想起這幾日來的拋投露臉爲夫,爲無辜的王老漢討回公道,縣官也沒有受理,在這種羞憤難當中當晚上吊自殺了。

自古紅顏多薄命,像莊氏這樣的美貌女子就不該生活在市井街頭。

正當這個縣官利用這麼一件“殺夫霸妻”案子,弄的跟趕集似的,有地保氣急敗壞地前來報告,說是莊氏昨晚殉夫死了,這一下可把縣官傻眼了,想不到莊氏不僅美貌還是一位烈女,這可如何是好。

接下去最讓縣官受不了的是,當地生員林秀才得知自己的“偶像”死了,糾合了一衆自發的“偶像粉絲”寫了訴狀,在衙門外的“戲臺”上當衆宣讀,等讀到造成這一切悲劇的是那個縣官老爺時,縣官差一點暈過去。

林秀才大肆抨擊縣官失察,造成莊美人自殺身亡,足已證明了清白,現在已經沒有必要開審了,莊美人的死已經證明了此案的原兇就是糧販子劉明義和關銘無疑,隨着林秀才的這番鼓動,一大批看熱鬧不嫌事多的人羣把劉明義和關銘的家宅團團圍住,高喊着緝拿兇手,聲震齊天,可惜圍了半天,此二家中早就空無一人,好哇,果然是兇手,既然逃走,這些無處發泄的人羣就朝着衙門口聚集而來。

有些俗語聽起來似乎有些矛盾,比如一方面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另一方面又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後來甚至還出了一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俗語,如果信了這些話,那就奧特了,這些話不能說完全沒有道理,因爲古代讀書人畢竟在現有的社會情況下屬於階級比較高的那種,所以他們即使是有一腔熱血,有時候也會顯得很軟弱。於是他們做事情總是搖擺不定。

但是,如果大家偏信這個,從而輕視古代這些書生,認爲書生沒有威脅的話,那可就大錯而特錯了,事實上在古代,一旦反叛者的隊伍中有這些知識分子加入,那對於朝廷來說將是不折不扣的災難! 就說明末李自成之前只是流寇,碰到李巖之後才稍微像點樣子,變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再比如《水滸傳》中的吳用也能看出,吳用在《水滸傳》中“梁山集團”的軍師,也就是首席智囊,他便是一個知識分子,雖然等級不怎麼高,只是“村中學究”,但在梁山坐穩軍師的位置也一點問題沒有。

還有太平天國的洪秀全,洪秀全本人的知識水平其實不高,科舉好幾次都沒中,而且從他本人水平確實差。

但是再差,他也識字,比一般人厲害地多。而他則組織了一個奇怪的團體“拜上帝教”,這個宗教按現在觀點看來,屬於奇葩中的奇葩,幾乎不可能有人信,但在當時竟然從兩粵忽悠到湖廣,吸引大批信徒。

這就是古代的現象,民衆絕大多數都非常愚昧,最基本的信息獲取能力、判斷力都沒有,這個時候如果時局稍微動盪一點,只要有認識字的人隨便弄點東西,就能煽動一批人,目前像林秀才這樣起頭有功名的人,比之一些識幾個字的學究更加有煽動力,何況還有許多有功名的人跟隨起鬨。

劉明義和關銘就是這些愚昧中的膽大者,能識幾個字後,總覺得自己比別人要聰明的多,殺人後嫁禍他人,想渾水摸魚,結果把自己給搭進去了。

章子俊的船正好停靠在八坼鎮外的長白漾中過夜,在荒野水湖中過夜是爲了不想驚動地方官府,求個清靜,也是爲了明日天亮後就能起錨趕路少些周折,不想半夜碰上了倉皇出逃的劉明義和關銘,所表現出的慌張情緒,讓章子俊肯定此二人不是什麼好鳥,開始了詢問,有些事情像劉明義和關銘編一些鬼話,對古人來說會信,可是章子俊畢竟是穿越者,那些鬼話鬼才信。

疑點一,如果是深夜趕路的夜客,撞翻了船,肯定要求人家現場安頓,再商量個繼續趕路的辦法。

疑點二,翻船被救後,神色慌張,驚慌失措,也不想搭話,這就有違常理,所以當問及留步有話要問時,更加驚慌,此中表現看出,事情很不簡單。

疑點三,二人身份存疑,當問及從那裡來去往何地時,明顯言不由衷,前言不搭後語。劉明義說走親戚貪路錯過了宿頭,關銘卻謊稱家中老母病重,要連夜回去。

如果花點時間,二人商量一番,可能會編出一個讓人感覺合理的故事出來,可是剛纔落水後一陣驚嚇,自顧着自說自話,全然不知道說出話是敷衍嗎?

這船上多了二個不像是善良之輩的不速之客,章子俊也很無奈,就吩咐船工把此二人分開暫時關押在底艙,爲什麼要分開關押,章子俊是怕兩人關在一起使壞,畢竟船上人員多,還有自己的家眷在,在外謹慎一點沒錯,就是這麼一個舉動,把關銘嚇破了膽,大喊大叫着要認罪,生怕被同道劉明義給賣了。

想不到啊想不到,眼看着天色微明,章子俊穿戴上了伯爵服,上有盤龍吐珠的那種,就學一學古人官老爺審案,就在船頭擺好了桌子,身邊公上纓手棒着旗牌,在船房中讓張大小姐當書記,記錄口供,最讓兩個船工把關銘給捆綁着押了上來。

其實關銘的心底防線早已漰潰了,這連日來時時擔驚受怕,美人沒有到手,卻被輿論弄的出不得家門,後來又聽說那個林秀才接過了王老漢的接力棒,起先色膽包天的勁頭一過,心裡就害怕起來了,要不是這樣,也不會深夜出逃啊。

猛然間擡頭一看,面前是一位身着蟒袍的大官後,連最後想推脫責任給同道劉明義的話全掖了回去,一五一實地說了起來。章子俊聽了震驚不已啊,這是大案啊。

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序章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
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序章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