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

李勝的到來,章子俊很開心,因爲這些年來,章子俊在明朝沒幾個真心朋友,老友相見一番噓唏後,李勝就說起了南直隸曹衡發出的警訊,有官員上疏參了章子俊一本,讓做好應對辦法,章子俊微笑道:“雖然謀了點私利,卻沒有觸犯大明律,沒有貪污受賄,也沒有敲詐勒索,更沒有違禁朝廷條律,何怕也。”大凡古代官員,全是因爲貪污受賄,霸佔房產土地落馬,而章子俊目前全家住在府衙內,根本就沒有一片瓦是自己的,要說貪污受賄,全是房地產中的買賣,有林照磨賬本記得清清楚楚,章子俊只是做了引導,讓家人開辦了幾個工坊而已,朝堂上有那一位官員家中沒有人經商?家人經商賺錢,貼補家用再平常不過了,朝廷又沒有這方面的禁止。所以章子俊不怕查,說是不怕查,可是該來的還是要來的,李勝到來的第二天,朝廷就派來了巡按官,好巧不巧,這不是胡靖麼?這位愣頭青做巡按做的有癮了,派來查章子俊了。

自從去年一起巡按江南後,中途就被朝廷招回了,胡靖回京後,上書了都察院江南亂像的摺子,直指內閣大佬,本想着這一次巡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結果都察院史一看奏本,嚇的連忙按下,這可是通着天的爛事,就把熱血青年胡靖給冷處理了,這大半年來胡靖好生鬱悶啊,這一次不知爲何,朝廷派自己又出巡按廬州,說是以前的平安伯出事了,需要覈實,這樣的委派也是朝堂上鬥爭的結果,以萬安集團的官員是立馬招回章子俊下獄待查,可是在商輅帶着一幫老臣認爲章子俊出任廬州只是半年,不可能出什麼幺蛾子,去年左僉都御史巡撫丁川巡視廬州時對三司不作爲很是不爽記憶猶新,加上會昌候孫繼宗父子權重,宜加裁損。這可是萬貴妃的人啊,隨後又參了一本萬貴妃專寵,干預外政,覆上疏論諫。最後不了了之。

這一次說什麼也要先派員查實後再作定奪。

結果御史胡靖被派來廬州了,胡靖來到廬州跟李勝一樣驚訝廬州的興旺,這不,現在李勝作爲知府好友,胡靖去年跟章子俊一同辦案,也很熟悉,就這樣聚在知府後衙在聽章子俊的市場經濟學。

“要說房地產爲什麼能拉動經濟?

1.要有一個錢莊用銀子貸款給購房者,這樣就把錢轉到購房者手上。

2.購房者買房,錢轉到開發商手上。

3.開發商買地,錢轉到朝廷手上。

4.朝廷投資營造,百姓參與基建,層層散發,通過勞動獲取報酬,錢又轉到購房者手上。

5.購房者手裡有錢了,就去還貸款,把錢轉回到錢莊。

就這樣錢流轉一圈下來後,對廬州而言,增加了基礎設施,增加了住房以及流通過程中附帶增加的各類生活資料。而這一切都是社會勞動的產物啊。”

啊,啊,啊這樣的“怪論”聞所未聞,卻是合情合理,李勝問道:“錢莊爲什麼要用銀子貸款給購房者。”

章子俊道:“可惜啊,目前所有的錢莊都沒有這方面的業務,要知道這樣做對錢莊來說,可是一大筆收益啊,你們想一想,如果錢莊把手中的餘錢通過貸款方式借給需要買房的人,雙方定個分期還款,比如借貸五十兩,五年內還清,每月還錢莊一兩銀,五年後錢莊實際得到六十兩,錢莊賺了十兩,買房者在不知不覺中沒有負擔下多出了一間住房,這叫做“雙贏”啊。”

章子俊接着說道:“經濟的本質是生活資料,貨幣只是衡量的工具,想要經濟發達就是生活資料的繁榮,經濟增長的本質是整個社會生活資料的增加,與銀錢是否增加無關。

社會生活資料的增加是由全社會勞動產生的,增加速度取決於全社會勞動積極性與勞動效率,房地產拉動經濟本質上是解決勞動積極性的問題。比如,前面說道了購房者向錢莊貸款,借了五十兩,隨後爲了還款,他就會去做事,勞動積極性就會提高,當然瞭解決勞動積極性的問題還有另外兩個手段:教育和醫療。這些都屬於福利政策,屬於分配製度。

目前大明科技水平低,大多數人還在爲能吃飽飯在掙扎,流民遍地,勞動效率低下,只能依靠勞動積極性來拉動經濟。依靠低福利政策來刺激勞動積極性。看看現在的廬州,就是在這個起步階段,已經看到了一絲繁榮的景象了,不出一年,就會帶來更多的效率和勞動積極性。”

李勝道:“每次跟敬一在一起,總能有驚人之言,算是把商業摸透了,下官受教了。”

胡靖道:“難怪來到廬州後,總覺的什麼地方不對頭,原來如此,知府大人這樣做,爲福一方,也算是一種施政摸索吧。”

章子俊想着,這哪裡是摸索,是必然的規律。想到這裡,對胡靖說道:“胡大人也快到了而立之年,輪年歲,比我小一點,不過當今這朝政昏聵,官場相互傾軋的很,做最大的官沒什麼意思,不如在廬州置辦一份家業,不瞞二位大人,現在本府手中有許多能賺錢的項目,只要稍加投入就能立即產出,除了錢莊需要大量的銀錢外,還有許多的生意可做,你我作爲朝廷官員是不能經商,不過讓家人去經營的話即可。”

只見胡靖騰地從椅子上彈了起來,對着章子俊重新施禮道:“不瞞伯爺,下官正有此意。”

胡靖對章子俊還是用伯爺相稱,已示尊重,意思是說雖然現在不是伯爵了,可本巡按還是把你當伯爵,再一個就是因爲家中實在結據的很,上有高堂下有妻妾成羣,這些年來過着清苦的生活,日不敷出實在不堪,平時收受些小恩小惠,也當不了事,想貪一點,膽兒又小,官職還是御史,更加要以身作則,一聽章子俊的一番經濟學,從宏觀上用簡單的語言說明了經濟關係,現在說有賺錢的項目,立馬就激動起來了。

章子俊就把煤渣,石粉加水泥的免燒空心磚許與胡靖,此磚製作簡單,不需要技術,只要把一些河沙、煤渣或是碎石粉添加一點水泥,加水攪拌均勻後,用脫模的辦法成型,隨後就是晾乾即可,需求巨大,重要是成本輕,投入小賺錢快… … 。

章子俊把免燒磚許給胡靖,不是不想賺錢,而是現在供不應求,這種作坊沒什麼技術含量,往後必定會普及,現在是要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製造業上去纔對,而不是一味地鋪開,分散人力物力。

轉身又對李勝說道:“要是兄長大人也想起一個作坊,我這裡還有一個木材加工廠子,就是把圓木頭加工成大小不一的方材,木板,招一些木匠製作門窗,還有傢俱,目前需求量極大,往後建房,不需要木匠,只要把這些加工好的門窗,運往工地,往上一按即成… … 。”

李勝爽快笑着說道:“好,一言爲定,正好我的妻妹夫就是個木匠,回去就把他牽來,在廬州起一個作坊,哈哈,哈。”

這種全新的生產商品模式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生產出更多的商品,隨後就會刺激服務業的興起,在章子俊的利誘加上吆喝下,第二天帶着二人,參觀了章子俊的水泥廠,又看了制磚的流程,隨後看了木材加工作坊,看到利用水車切割木頭時,可把李勝開心的直跳腳,把前來調查廬州情弊的胡靖弄的心裡直癢癢,說什麼也要儘快去信讓老家來人,趕緊製備一個作坊,章子俊說了,現在就是缺人經營,生產出來的東西有多少要多少,目前廬州大興土木,把附近縣的流民、閒散人員全用上了,有些商人僱不到人,原本沿街乞討的乞丐也拉來做工了,這也是沒法,章子俊看着很正常,留下來還在要飯的全是專業乞丐,這種人就是好吃懶做,就讓其自生自滅好了,因爲現在廬州城中賺錢太容易了,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能賺錢,連挖泥土也能賣錢,城中有實力的大戶,商戶在起窯燒磚瓦、瓦罐、水缸等等,開礦挖煤的到處多是,源源不斷地運往蘆州,一業興,百業興,每天吸引着大量人口,這些外來戶就需要住房,章子俊的“廉價房”造了一批又一批,慢慢在城東外,形成了一個新的廬州,把原來的荒地樹林,亂墳崗全平了,成爲一排排新的“廉價房”。

李勝眼紅了,胡靖眼急了,從沒見過如此瘋狂的事,在轉了半個月後,最也坐不住了,李勝在等曹衡的回信,在信中說道目前的廬州所看到的事,用上了章子俊的經濟學,你曹衡不是很有錢嗎?爲何不來開錢莊搞借貸?

其實目前城中已經有許多錢莊在辦理借貸業務,可是這種就是高利貸,而且時間很緊,借貸最多也就一年,利息很高,還利滾利,所以沒有多少人會借。可章子俊的辦法可分爲三年期、五年期、十年期,利息一定要低,不是到期後一次性連本帶息還款,而是每月還貸一小部分,可惜啊明朝的錢莊沒有這樣的操作。更沒有把銀子存入錢莊,獲得利息,難怪有錢的人家,爲了安全銀子多了只能埋地下,要麼就砌在牆裡。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九章 章子俊爲了生計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四十三章 爾林兔保衛戰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前路(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