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

這位楊公子不經打,只是一拳就滿臉開花,邊上的楊小姐連忙掏出手絹擦楊公子的鼻血,章子俊還能說什麼呢?轉身就走了,剛越過小水渠,又被追上來的丫鬟給喊住了道:“章老爺救救我家小姐吧。”

章子俊無奈地道:“這是楊家的家事,旁人怎麼救。”

那丫鬟道:“今日小姐本想把地裡收上來的紅薯藤和幾車牧草賣給老爺的,換了銀錢給公子還賭債,這賭債還沒還上,又欠了新的債,所以公子被逼把小姐給抵押了,這可如何是好。”

章子俊問道:“你家公子欠了多少債。”

丫鬟道:“聽小姐說,前後有四百六十兩銀,如果不還就用小姐去抵債,聽說是剛任文思院的奸僧顧玒,都快五十歲了,卻要小姐去爲妾,這不是跳入火坑麼,我家小姐命苦啊。”

此時楊小姐也過來了,一臉波瀾不驚狀,對着章子俊一福道:“章老爺有禮了,此丫鬟多嘴,家兄紈絝成性,這家看來是保不住了,想爹爹爲官一生,就這麼落的一點家產,卻被哥哥全敗完了,今日後也不用賣牛賣羊給章府了,明日後小女子也不在楊府了,總要嫁人,馨兒,咱們回府。”說完就轉身要走,卻被叫馨兒的丫鬟一把拉住道:“小姐,把牛、羊還有糧食全賣給章老爺,也有三百兩銀了,家中再湊湊給公子還債也夠了,爲何要如此對待自己,讓奴婢爲小姐不值啊,想那文思院顧玒已經五十多了,小姐要嫁也要嫁年輕點的啊… … 。”

看得出來楊小姐已經心死了,攤上這樣一個大哥,老爺在家萬事不管,這些年來何止是累,而是整日提心吊膽,一直在爲大哥擦屁股。

在章子俊看來,不是銀子的事,而是那個楊公子,就當把歷年來所欠還了,接下去又會有新的欠債,何時是個頭,這纔是楊小姐所累的,最後把自己的終身也搭進去了。

章子俊道:“這樣吧,楊小姐如若不想嫁給文思院的顧玒,等明日自有分曉,如若小姐想嫁給他,那就當我什麼也沒說。”

什麼意思?馨兒丫鬟連忙回道:“我家小姐又不認識那個顧玒,是公子欠了那人的錢,當然不想這樣槽賤自己,如若章老爺相助。買下我家的糧食及牛羊,奴婢跟小姐感激不盡啊。”一邊說着一邊拉住楊小姐的衣袖,要行下拜之禮。

章子俊就等着楊小姐的一個表態,就再一次確認問道:“馨兒姑娘,讓你家小姐親口說不嫁才行。”這才讓楊小姐道:“要是有一點希望,誰願去給一個快入土的人做小。”

有了這樣的回答,章子俊微微一笑道:“好,等明日吧,有一件事忙完了,再來合計一下你家大哥的事。”說完轉身就走。

走出了老遠,只聽身後傳來楊小姐大喊聲:“章老爺可別爲奴家做傻事啊。嗚!”

這一夜有多少朝中大臣不睡覺坐等天亮,這一夜有多少百姓人家不睡覺簇擁着遠遠看着高臺,這一夜讓楊家小姐提心吊膽地等到天矇矇亮。

這一夜讓章子俊早早地入睡,趕在寅時起牀,要在辰時前趕到午門,還要附帶着去完成一件事。

等到章子俊趕到午門時,天色已經大亮,天空中泛着一層鉛灰色,來看熱鬧的人很多,都在輿論着到辰時這裡會不會打雷,所以還有一部份人在仰頭望天。

在缺少娛樂的古代就是這樣,屁大點事往往會弄得滿城風雨,上東街殺只羊,傳到下東街變成殺人了,大批的吃瓜羣衆像趕廟會一樣紛紛趕來,就爲了湊個熱鬧,原本午門外是衆臣上朝彙集之地,現在變成了一個廟會、道場、小吃一條街。

章子俊在一個小吃攤跟二哥、公上纓吃了碗餛飩,又讓公上纓買二個芝麻燒餅帶在身上,用布包好,揣在章子俊的懷裡,到時肚子餓了好墊巴幾口,就一個人擠進了搭建高臺的闌珊轅門,能進去的人當然全是朝臣,轅門口有守衛,不到百米就是高臺的底部了,只見這裡成了一個道場,有大批的憎道圍在一起打坐。

在裡面有一大批傳奉爲官的憎道,三五成羣地輿論着什麼?再往上一瞧,震驚了,只見朱見深在午門的城頭上坐着,邊上一衆大臣圍坐着,禮部尚書尹旻,內閣萬安、劉翊、禮部尚書周洪謨、工部尚書劉昭,在另一邊圍坐着鄧常恩、趙玉芝、凌中、這幾位顯然是新近的傳俸官,分別擔任着各部郎中,侍郎等職,而李孜省正在一邊跟中官錢義在說着什麼。

在午門口又圍作一幫朝臣,三五成羣,這些人有章子俊認識的,也有陌生的,分別對着章子俊指指點點,有人在竊笑,有人一臉嚴肅,也有人顯的很是焦急狀。

今日這樣的排場是李孜省有意弄出來的,李孜省自持“國師”又有皇上賜的金冠、法劍及二枚印章,號召力是巨大的,李孜省平時不與人爭辨,特別是跟朝中文官,卻在背後下黑手,前天因在文華殿失了面子,所以就要在今日拿章子俊開刀,因爲經過昨晚觀天象,今日絕然不會有雷雨,會有點小雨爾,只要不打雷就證明章子俊所說的一切全是擾亂祈福佈道,其心險惡,到時只要在皇上身邊說一聲,此人尤奸黠竊權即可,一個小小的地方官,撼動不了皇上眼中的“大國師”地位。所以李孜省想着一腳踢開攔路的章子俊,隨後把禮部尚書尹旻、副都御史劉敷、禮部郎中黃景、學士楊守成、倪嶽,少詹事劉鍵等人,讓江西籍人士代之從此地位無憂矣。

此時的章子俊深陷在了各種陰謀算計、朝中派系中,內心後怕起來,萬一是史書上記錯了或是自己錯記了日子,小命就不保了,而這一切全是在不知不覺中被人利用了。

作爲“當事人”,從午門進來,就被李孜省的耳目盯上了,隨即有中官讓章子俊登樓,皇上有話要問,午門口衆朝臣人人側目,有人同情、有人搖頭、有人幸災樂禍狀,看到章子俊避之不及。

“廬州知府見過皇上,給皇上請安。”章子俊只能示弱,善眉搭目行禮先把皇上安撫住再說,原本今日一大早聽着樑芳話裡話外擠兌章子俊的話,本想說上幾句讓章子俊安心在廬州,不要摻和朝廷之事,特別是自己所信奉憎道,現在一看,起碼態度還算好,氣消了一半。“愛卿起來吧,今日真會有雷擊。”

章子俊回道:“啓稟皇上,臣不知。”

什麼,弄了半天,前天滿口白牙地說今日有雷擊,變成了不知,首先皇上身邊的大太監樑芳呵斥道:“不爲臣子,不爲臣子啊。”轉身對着朱見深道:“皇上,章子俊故弄玄虛,欺詐哄騙君上,犯了欺君之罪。”

此時的朱見深也是一臉怒色了,嘴巴捏捏着卻說不出話,給氣的口吃病又犯了,周邊的各路大臣們也是臉色煞白狀,而李孜省卻在一旁裝出一付波瀾不驚,口中唸唸有詞狀。

章子俊趴伏在地回話道:“臣不懂方術法術,只是夜觀天象而得,此種玄術不作爲定,臣只是說今日可能會有雷擊,有沒有就看上天了,如果上天覺得天下有仁君,百姓安定,國運順昌就不會… … 反之… … 。”

章子俊的話還沒說完,只見朱見深臉色平和起來了,對啊,這種事本身就是玄妙無比,有些事只能會意,有些事只能看不能說,有些事只能是想像… … 。想到這裡就釋然了,迴轉頭看了一眼邊上的“國師”,一付安然狀,無驚、無喜狀,這纔是對待萬事的態度,爲君者要忍的天下事,是自己着相了。隨即笑道:“章愛卿起來吧,大家不要拘謹,觀之,觀之。”

章子俊起身後,又對着朱見深施禮道:“謝陛下,爲了大明永保太平,臣雖沒學過什麼高深法術,可上高臺爲皇上祈福。爲此借用一下“大國師”的法劍一用,讓通元翊教廣善繼曉國師畫符一用,或是凌中、顧玒國師的道冠一用。”

朱見深回道:“章愛卿不懂道法,上臺祈福也沒用,不過心存善念,一心爲國,善哉。”

這一切,全被李孜省等看在眼裡,這些文官就是嘴巴子太厲害,三言二語就把事情避開不說還在皇上面前裝顯大義,自己今天設的局,算是白忙活了,怎可甘休,連忙起身道:“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非厚夫本志也,奈何力有所不逮,技術有所不及,故不暇擇地之美惡近遠焉。”

李孜省在這裡就用到了二個典故,意思是說沒本事裝什麼也沒用,技不如人,真是自不量力,可笑。

此時辰時已到,天空中飄起了點點細雨,雨是下了點,可這樣的毛毛雨也打不起雷啊,所有看熱鬧的人很是掃興,起了個大早,什麼也沒看到。

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
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十章 真正的食用鹽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