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

想到這裡,章子俊就說道:“很好,姚大人既然精通堪輿,那麼伯爵府的營造就讓姚大人監督,目前人手、財力上有所不逮,不必太過奢重,能住下百口人爲基礎,重要是考慮到防賊、防兵、防盜爲目的,姚大人的照磨所也一併建了吧,就建在伯爵府以西,哪裡有幾戶人家叫做南沙村,還有知事衙門也建在那邊,這樣往後距離伯府也近,相互之間便於聯絡,這一路的規劃本來就是一條街,往後商戶可以在這條街兩邊營商開鋪子。

章子俊隨即從胸口摸出一張紙說道:“既然姚大人、邱大人都在,平安鎮的規劃都在這裡,現有的魚河堡已經在擴建中,城牆加高,外用磚砌,在河道邊上又營造了六個小堡,戰時可以相互支援,也爲後方的平安鎮擋住外敵,這纔是重中之重,目前已經營造了三處磚窯,組建了一個採煤運煤的車隊,由副將魏安德照看着,往後姚大人就全力照看着平安鎮的建房、道路、戶籍及錢糧的分配,邱大人就管理民事、治安、稅收、田產、房產等事宜。

巡撫大人這樣分配完後,姚、邱二人也無話可說,說穿了,你們就是伯爵府中的私人官員,往後整個平安鎮就是伯爵府的。邱駿指着圖中問道:“伯爺在這裡標上後店是什麼意思?”

章子俊一看道:“只是一個地名,不過目前此處還沒有人家,半年後就會有了,請看這裡,在無定河灘這一大片,就是很好的田地,將來整個榆林鎮的糧食就全靠榆溪河及無定河交匯處的這一片三角地了,這裡面有些地雖然緊靠榆溪河,卻是鹽鹼地,也能利用這些地挖塘引水養魚,往東這一片是工業用地,因爲這一片全是鹽鹼地,不適合種植作物,有玻璃廠、鍊鐵廠、兵工廠、水泥廠,後面就是養殖場,兩邊全是山樑,豬羊也不會跑掉,在兩邊土樑上挖出供養殖所需的窯洞即可,邊軍需要大量的肉食,目前靠各家各戶零散的放養雞鴨豬羊,根本解決不了需求,最說牧場在榆林北,所以需要建一個養殖場,把種植的一些農作物藤蔓秸稈都可成爲飼料,而不是當柴火燒了。所以目前在建房時,在窯洞內都建有燒煤的火道… … 。”

隨着章子俊不緊不慢的語調,緩緩地說着往後的規劃及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姚、邱二人聽的目瞪口呆。

這種“規劃書”及可行性報告,在明朝可以說聞所未聞,事無鉅細,一環套着一環,要想生存,一個是居住、一個是吃飽飯,最一個就是食物的來源。人不能只是牲畜一樣,身無寸縷,席地而睡,首先是建燒製磚瓦的窯廠,有了磚才能建房,住的問題解決了,就要吃飯,農田的規劃隨即而至,起碼得有水源的地方成爲農田,在平安鎮的轄區內不缺水源,所以要把最便易灌溉的地用作農田。解決了吃住,接下去就是發展的第二階段,道路、商貿一定要暢通。隨着生存的問題解決後,就要大力發展工商業,養殖業,種植業,也爲了子孫後代可以多種植果樹,蘋果、杏就是此地的特產… … 。

越往下說,越讓人熱血沸騰,這姚、邱二人,從小讀書也是有抱負的,隨着章子俊的“規劃書”上一步一步地落實,眼前彷彿看到了一個從未有過的“世外桃源”之景象。

可是此時周圍的環境卻是滿目蒼涼,還在一個窩棚之下,現在滿腦子全是吃不完的糧食,吃不完的肉食,瓊樓屋宇,人羣熙熙攘攘,果樹成片,雞鴨牛羊成羣,就像是被催眠了一樣。

這就是目標,也是動力啊,有了平安伯的規劃,接下去才知道該做什麼了,規劃很重要,會讓人振奮。

同樣的事又在魚河堡內重複着,副將魏安德招集了百戶周壽弟,總旗季琮、彭韶、劉玉在聽巡撫大人的“規劃書”,“三年,用三年時間,把魚河堡擴建成一個能抵禦萬人進攻而不失的堡壘,所以一年後現在的武器裝備要改成以火器爲主,弓箭爲輔的防守模式,所以在魚河堡後面的平安鎮將提供堡內全部作戰所需,除了朝廷撥付的糧餉外,平安鎮額外會撥付各爲守軍的一份加餉,或是衣物、或是銀兩、又或是食物,目前守堡的戰兵三百四十六人,人人都有份,不過目前配合平安城照磨所姚尚喜、知事府邱駿的調配和合作,以改善軍戶的生活爲重,建設各種設施爲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大家連飯也吃不飽,真要是韃靼打來了,也守不住… … 。”

接着就開始畫大餅,又把“規劃圖”拿出來開始講解,每年都有兩套衣服,一套冬裝,一套夏裝,還有布鞋,每家都能住上一個窯洞,前磚瓦結構連接後窯洞,冬暖夏涼,所有這一切都要勞煩各位親力親爲,吃苦受累,三年後就能苦盡甘來,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生活。

副將魏安德砰砰地拍着胸口說道:“大人,要真是有這樣的生活,某這條命就歸伯爺了。”隨即百戶周壽弟,總旗季琮、彭韶、劉玉紛紛表態,緊隨其後,西北漢子沒有什麼花花腸子,章子俊一看啞然,這些武夫很容易被大餅砸暈啊,還是畫出來的大餅。

延綏巡撫的所在地,原本在設在綏德鎮,這一次章子俊直接改在了榆林,從榆林南下,沿着榆溪河河谷,建有官道,直接就能到達魚河堡,從這裡榆溪河匯入無定河,沿河的官道不遠處就是新建的平安鎮,從平安鎮一路南下,就是米脂縣,再行四十里路就是四十里鋪,沿着河谷一直下去就是通往綏德鎮,這一路河谷外全是黃土斷崖,錯落達八百米,顯然河谷地帶就是人口聚集區,糧食種植區,這一帶無定河水流較緩,河面寬度爲三裡及十里,水深三尺至二丈不等,整個河谷面積最狹窄處爲一里地,最寬處爲六裡地,延綿三百里,章子俊要在榆林至綏德之間打造一個明朝版的工業基地及糧食產區,爲大明留下未來生態循環農耕科技,讓明朝人看看什麼叫做“生態農業模式”。

以“食物鏈”原理爲依據發展的良性循環多級利用型模式。生物之間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同時並存着多種生物,它們通過一條條食物鏈密切地聯繫在一起。如按照食物鏈的構成和維繫規律,合理組織生產,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掘資源潛力,關於對環境的污染問題,目前還不用去考慮,反正磚瓦窯的排煙全部直接在土樑上開個煙窗,到處是濃煙滾滾,要治理的話,也不在現階段。不過利用作物秸杆作飼料養豬,羊,牛,豬糞養蛆,蛆餵雞,雞糞施於作物,在這循環中,廢棄物被合理利用,相比之下也能減少對環境污染。

例如,爲了讓農副業生產向空間或地下多層次發展,可在田間實行高稈、矮稈作物搭配種植,同時在田間的溝、渠、過道的空間搭設棚架,栽種葡萄、長瓜、雲豆、南瓜等爬蔓作物,在時間演替上,可採用間作方式,在同一土地上種植成熟期不同的作物,以充分利用資源。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實現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如嘔肥、堆肥,有機和無機相結合,資源利用和保護相結合,促進生態和經濟兩方面的良性循環。

生態農業要求農業發展同其資源、環境及相關產業協調發展,強調因地、因時制宜,以便合理佈局農業生產力,適應最佳生態環境,實現優質高產高效。大力種植耐旱,對土地要求不高的“高產糧”土豆、番薯、玉米。

對於這些農業方式,章子俊還是很有把握的,從小就生活在農村,而不是當前這種粗曠的種地方式,先是犁地、播下種子,有條件澆點水,沒條件就全部交給老天爺了,接下去就坐等糧食成熟時去收割。把寶貴的作物秸杆當柴火燒掉,所以章子俊首先想到的是發展煤碳事業,開設煤碳交易市場。

所有這些都要有一個試點,要不然這些明朝人理解不了,而這些方式方法實施的時間有點長,這就要求在章子俊的能力及精力範圍內才能實施。

榆林地區有豐富的煤,有些地區直接露在地表外,此時稱煤爲石碳,榆林有幾家官窯,挖煤用來鍊鐵,可是民間普遍不用煤,燒飯煮水等全部使用薪柴,這樣就導致柴火供應緊張,凡是能燒的東西都用來燒,唯獨不燒煤,原因很多,因爲燒煤有毒,另一個就是採挖運輸成本高,然後在管理採礦上的官員尸位素餐,礦工們便掀起了一次次暴動。最終,明朝"一刀切"地禁止各地繼續開礦。

這就衍生出了許多民間礦頭,有市場需求,就會有人去開採,很多民間礦頭爲了降低成本,拼命壓榨採礦的礦工,在開採上又沒有安全可言,加上開採技術原始,使用的工具,包括金屬斧、金屬鏟、木鏟、木槌、船型木鬥、竹簍和轆轤等。

至於關乎全井工人性命的通風、排水、巷道支護和有害氣體處理,解決辦法很低效。因爲沒有通風設備,只能封閉已經廢棄的巷道,然後利用不同井口的氣壓差讓井內形成自然風。 有時爲了確保空氣流通順暢,還在井口布置手拉或腳踏的人力扇風機。而排水,露天煤礦雖不需考慮這個問題,但隨着地下礦越來越多,就發現這着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因爲沒有抽水泵等工具,許多礦井都隨着積水越來越多而直接被遺棄。實在不行的,那就另外安排一批"挑水宮",用人力,借用水桶或轆軲將地下水運送到井口。

而爲了解決如何在幽深黑暗的地底照明,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一開始,因爲不瞭解瓦斯等易燃易爆氣體,工人們直接在井下使用明火。但隨着事故的不斷髮生,才逐漸意識到此舉不當。於是燈龕應運而生。這也算是古代煤礦開採業的一個先進發明。

所有這一切這就導致煤的價格居高不下,限制了使用煤的用途,改用木炭及薪柴,而在榆林地區滿目的黃土,林木稀少,就把農作物的秸稈、枯草等用作燃料。

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
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六十八章 兩宮尊號之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八十五章 全是爲了活命(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一百八十四章 一路西北(四)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二百十章 首戰走馬樑(中)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章 中央巡視組(下)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