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兩敗俱傷

土木堡被圍之時,相隔八十里地在洋河邊的老君山上,同樣一場生死對局進行着,已經到了最後關頭,經過一個上午的拼死搏殺,黃百戶戰死,張震重傷,千戶刑凱掛彩,手下死傷大半,現在村民老弱婦孺也加入了戰鬥,搬運石頭,燒茶送水,救助傷員。

山下進攻的瓦刺遊騎也好不了多少,死傷也是慘烈,領兵將領正在準備發起最後一次進攻,如若不爲就此放棄,畢竟戰場不在此地。

所有人都知道要是被攻破的下場,人被逼到絕境反而沒什麼可怕了,箭矢早已用完,接下去只能扔石頭,鐵炮彈也打完了,所以幾個人在挑撿石頭替代炮彈,把一些看上去很尖銳的小石子全部裝進鐵炮裡,真到了最後關頭,還能打一炮。

刑凱很是沮喪,差不多三百人戰死,只打死敵軍四十人左右,這樣的對比實在是沒臉見人,也無法請功,可章子俊不是這樣想的,這隊瓦刺遊騎仗着盔甲優勢,目前從這些戰死的身上獲得了起碼有二十餘件盔甲,接下去的一仗還不知誰打誰,章子俊在給刑凱鼓勁。

在一聲長長的牛角號後,瓦刺兵進攻了,這一次的進攻瓦刺兵做好了準備,把身形高大,身着重甲的前面開路,一手盾牌一手彎刀,後面緊跟的是弓箭手,好在山道狹小不能騎馬,這樣也就形成了當面對拼,顯然刑凱的衛所兵不是對手,長槍兵去擋的話,被弓箭手射之,只能出刀盾手後面緊跟長槍兵,這是一場硬戰,真正的狹路相逢勇者勝。

徐經年剛滿二十歲,家住懷來城北,軍戶出身,去年大哥被瓦刺兵伏殺後,自動替補大哥位,成爲一名衛所兵,徐經年的祖父曾跟隨成祖皇帝征戰漠北,自有一套家傳武藝,因衛所兵升遷全是承襲制,徐家的武藝沒有發揮餘地,此時爲了保命,徐經年緊緊握住鐵槍,這把鐵槍是從一名戰死的瓦刺兵得來的,騎兵使用的長槍,長不過六尺,如果跟步卒的長槍比,短了一半,所以也稱爲騎槍,還能做爲一種投擲武器使用。

刑凱全身着甲,手握一把雁翎刀,正在指揮僅有能着甲二十人隊,組成了刀斧手,這也是刑千戶最後的抵抗力量。

隨着牛角號聲一起一伏傳來,山洞內的臨戰氣氛壓迫着每一個人喘不過氣來。

目前洞內最裡面,地上鋪滿了死屍,短短一個上午戰損如此巨大,血腥味充斥着整個山洞,在洞內另一角,小孩婦孺擠成一團,在哇哇地哭叫着,彷彿到了地獄。

章子俊無奈地撿起地上一把朴刀,又名播刀,俗稱雙手帶,是一種木柄上安有長而寬的鋼刀的兵器,介於大刀與單刀之間。雖然不知道怎麼施展,有一點是肯定的,在萬一時,不管是砍劈還是劈刺,總能起效,說不定還能保命。

家裡的大哥、二哥已經加入到了搬運石頭的行列中去了,全村的男丁幾乎全部去了洞口,用石塊磊成了矮牆,用來阻緩敵軍的攻入速度。

青壯女人分成了二撥,年輕小媳婦們燒水做飯,年長的照顧傷員,洗刷衣物。餘下能動彈的所有人,組成了一支老弱殘軍,這是最後的一道防線,其中也包括章子俊在內。

戰鬥支撐到了未時,已有瓦刺兵衝進了洞內,在一幫老弱殘兵的胡亂拼命下,被砍了出去,其實衝進洞內的瓦刺兵也是強弩之末,經不住亂刀亂槍不要命的招呼。可是雙方死傷嚴重。雖然是一幫老弱,大家都知道身後是家人,要是不拼命隨後的結局就是各家滅門,正所謂兔子急了也咬人。

很明顯,這隊瓦刺遊騎也殺紅了眼,全隊棄馬,紛紛排着隊隊殺將上來,爲什麼要排隊?原因就是這條路,一邊是山崖石壁,一邊是落差三丈深的懸崖,中間的路起伏不平不說,最窄處剛好一人而過,每當有轉彎的地方必定有守兵出擊,眼看着有人攻進了洞內,最後還是被打了下來,就好比付出了賭資,眼看着贏錢了,結果翻牌一看輸了,就把怒氣吊了出來,原本以爲到嘴的肉,順便咬一口,弄點糧食就走,可是不斷地添兵,不斷地輸。狂怒之下全體殺奔上前。

經過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最後一波瓦刺兵,總算又一次攻進了山洞內,現在洞內入口處,用亂石修築了臨時的矮牆,一道一道攔住着,往左面的進口內,已殺的難解難分,刑凱已經把最後的力量投入到戰亂中,現在想逃也沒處可逃了,因爲敵兵處就是洞口,連村民全拿起了能戰的武器,有人直接用石頭砸了,可謂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徐經年守在洞中的一個彎口,對面的瓦刺兵身着三層厚甲,這一槍已然刺中腹部,卻被對面瓦刺兵將一斧頭格擋開了,隨即這個瓦刺兵將掄圓了手中的大斧,直劈徐經年的項上人頭,力大勢沉,要是在平地可以就地一滾躲開此殺招,可是現在沒處可躲,只能矮身向後急退,可是在徐經年身後配合進攻的也是一杆長槍,身後的兵更狠,早就一槍刺出,可惜刺在瓦刺兵將的胸口護心鏡上,斧頭劈下後直接劈在了這杆槍上,只聽咔嚓一聲,長槍直接被斬斷,就那麼一點延誤時間,徐經年剛剛好躲過一劫,大斧貼着鼻尖劃過。

而此時瓦刺兵的大斧招式已老,隨後看到的情景難於相信,感覺身後有一人直接一把大刀,砍向瓦刺兵將的頭頂,只聽砰砰聲響,還聽到那人喊叫道:“瑪德,老子砍砍砍。”連續地砍,砍在瓦刺兵的頭盔上發出砰砰的金屬碰撞聲,更要命的是連砍了三刀,似乎沒有把頭盔砍破,反而把這個瓦刺兵砍毛了。

只見這個瓦刺兵直接把大斧扔了出去,就在蓄力扔大斧時,徐經年手中的短茅從下向上直刺瓦刺兵的下腹,因爲用力過猛,連人帶槍直撞上去,瓦刺兵的大斧在脫手的一霎時,偏離了方向,砸在石洞上面的石頭,一摟火星直冒反彈而下。

這一次短茅總算刺進了瓦刺兵的肚裡,身後的大砍刀也不砍頭頂了,而是橫刀抹脖,直接把這個瓦刺兵砍了頭,緊隨着徐經年手腕一擰短茅,瓦刺兵轟然倒地。

此時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只見餘下還有三十幾名瓦刺兵紛紛搶先逃出洞去,弄得刑千戶官本想作最後的自殺衝鋒,剛喊了一半的口號也定在了半道,才發覺對面沒敵人了,一下子癱坐在地。

徐經年也回身一看,正是章子俊雙手還握着一把大砍刀,面色兇狠地看着剛被砍頭的瓦刺兵。又聽見章子俊哆嚷道:“瑪德,還是砍頭好使。”

一場大戰,瓦刺這隊遊騎一百三十人,戰死八十九人,餘下全部逃走,而這一邊,被章子俊砍頭的是一位都監官,也是這一部遊騎的頭領,頭領死了難怪手下一鬨而散。

刑千戶最後清點人數,只剩下六十餘人還活着,章家窯村死傷慘重,章子俊全家除了跟在身邊的二寶,全部戰死,大哥剛剛斷氣,主要是被最後攻上來的一隊瓦刺兵大開殺戒,而這些婦孺老弱沒有反抗能力,整個村十存不一,足足百十號人啊,哪怕章子俊穿越而來,還有許多的村民不認識,也經受不住這樣的慘烈嚎啕大哭。

還有一位在痛哭的是刑千戶,手下兵員八百多,加上伙頭軍,賬房這些非衛所兵,現在只剩下六十餘,大部還帶着傷,平時就當心如磐石,也擋不住這樣的慘痛。哭着哭着,章子俊跟刑千戶就哭到了一起,這痛哭跟喝酒似的,獨飲沒意思,兩人對飲纔有味道,哭也是一樣,哭着哭着兩人就摟抱在一起哭,彼此尋找安慰,你哭時,我安慰你,人死不能復生,我們要堅強地活下去… … 。說着說着連自己也安慰不住哭了聲。我說你也不要哭,我哭是接下去怎麼跟他們的家人交待,這裡面,又有多少婦孺成爲了寡婦,孩兒失去了父親… … 。

這麼多的死亡者,這山洞也沒法住了,最後經過大家商議,決定直接把屍體集中在一起,用石塊黃泥封起來,又在洞口崖壁上,簡單地刻上這一天來所經過的敘事,作爲這個千人墓的墓誌銘。最後所有幸存的人拜別,回到了山下洋河邊的章家窯村。

現在做爲章家窯村唯一的讀書人,章子俊自然擔任起了村正,而僥倖活下來的村民還有二十一人,別分來自各家,三駝子家就剩下一小女才九歲,吳六家只剩一小兒五歲,無處安置,最後章子俊帶回了家,小女取名爲章子雅,小兒取名爲章子哲,算是入了章家。

是夜,在章家祠堂供奉了所有死去的村民牌位,焚香祈拜後各自安頓。而千戶刑凱也在起草開具戰死者名單,戰鬥經過塘報,等戰後報送懷來左衛。

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
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二百零七章 規劃很重要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二百十一章 首戰走馬樑(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方士僧道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