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

跟曹衡在大理寺大門外一番見禮後,曹衡就吩咐手下拉來了車架,把章子俊拉回家住,“敬一啊,多蒙能來看望,你這一來,可是慕煞同僚了,想不到曹某沾了賢弟的光,這一次一定要讓你嫂子好好招待,在家裡多住幾日,就把這家當成是賢弟的家一樣。

原來曹家是一個大家族,在金陵城外玄武湖邊雞籠山莊,往前便是古雞鳴寺,依山旁水一片田園風光,好生羨慕啊。

一行馬車到達山莊後,曹衡大開中門,又讓家丁鋪上了“紅地毯”,點上了爆竹,可謂是儀式感滿滿。這種幾十代延續下來的江南世家就是不一樣,曹衡家中還有一老母,有一妻五妾,生有三子四女,可謂人丁興旺,人到中年有了這麼大一家產業,也算是成功人士了,雞籠山莊很大,佔了半個雞籠山,一直延升到湖邊,在章子俊的眼中不就是一個榮國府麼,當晚大開家宴,在一聲聲的客套中,少不了跟曹家人一一見禮,最後章子俊被安排在一個叫陶然軒的園子裡休息,這個陶然軒中,佔地就不小,裡面還有一池湖水,閬苑曲直,一棟二層小樓在湖邊聳立,在湖面倒影出樓面鏡像,進入小樓後早就有丫鬟傭人服持等待着,熱茶熱水伺候着,這也太腐敗了,難怪幾年前在京時,曹衡動不動就辦詩會,請吃請玩的,原來家中很有錢就不奇怪了。

章子俊不好酒,平時不喝的,因爲今晚曹衡是爲自己接風就喝了點酒,可是曹衡安排的睡處只是一張主臥牀,餘下的全是丫鬟傭人房,在主臥房內很大,分爲內外二間,是用帷幔隔開的,古代這種臥房大致上差不多的格局,裡間的大臥牀是主人睡的,丫鬟就在外間睡在一個竹榻上,只要主人說一聲話,就能聽的很明白,半夜要起夜啊、喝水啊等等就能服持了。

章子俊對着公上纓道:“看來今晚我們只能全睡一處了。”當即公上纓扭扭捏捏起來了。自從公上纓受傷被章子俊看了個遍後,加上隨後在章府內待遇如出妻妾,在內心中慢慢就接納了現實,把終身託付給了眼前看上去有點奇怪的男人,可是在往後的相處日子中,這個男人沒有對自己進攻,連一句闇昧的話也沒有,更別說做那種事了,表面上雖然親近,卻像是一位大哥似的,好幾次公上纓主動想着打破這層關係,最後關頭總是沒能放開。

在章子俊看來,公上纓當時也就十七歲,下不起手啊,換做以前不就是還在讀初中的小女生麼?所以一直以來當成是家中自己的妹子一樣看待,幾年下來就成了習慣,而現在公上纓已經是二十多歲的大姑娘了,連姚穎看着也着急,這一次下江南不就是想讓二人單獨一起,最好能弄出一兒半女出來,章子俊還是想不通,爲何古代女子會有這種想法,姚穎可不是半字不識的農婦,而是飽讀詩書的才女,出自書香門第,在出門前的那幾晚裡,姚穎時不時地在枕頭邊吹風,可是今晚似乎要沿着姚穎的安排發展了,加上今晚的酒勁,憋了快三個月精氣神… … 。

壞了,壞了啊,昨晚的放縱換來的是扶牆行走啊,而眼前的雅琴正在給公上纓梳頭,在古代有了這事後就要改變髮髻了,看着二位美女好像是什麼計謀得成後在嘻嘻笑,章子俊懊惱不已。

雅琴溫柔順從,公上纓熱情似火,一夜間服持自己的美女髮髻全換了,讓一大早趕來的曹衡哈哈大笑,用章子俊的話說是在曹大哥家裡,沒必要裝扮,這是恢復原貌。意思是說,不是昨晚才下的手哇。

時間彷彿又回到了在京城的日子,記得有一次在章府吃着燒烤,曹衡、李勝米酒喝多了,色迷迷地看着章子雅,非要給敬一做妹夫,最後兩人還比拼詩文,搖了骰子,弄了石頭剪刀布,等到酒醒過後,每當說起這件醜事, 曹衡大呼是酒誤我啊,羞愧難當。現在回想起來彷彿就在昨天一樣,想不到幾年後,曹家大院已經妻妾成羣,兒女繞膝了。

像曹家這樣的江南大戶人家的奢靡生活,在章子俊看來很不諧調,比如像昨晚這樣的淫樂之事,確實很普遍,可在物質享受上確實有點寒酸,早飯稀粥,一碟乳腐、一碟小鹹菜、一碟小鹹魚、一碟酸蘿蔔條。可沒有熟悉的大餅油條,小籠包子什麼的。

到了中午,四果蔬,用的是當季水果,甜瓜、黃金瓜、青桃、梨,四種糕餅,松花糕、甜米糕、雲片糕、肉棕子,一小碗“茶”,這茶中是沒有茶葉的,而是一種當地飲品,用糯米在鍋裡變成一種像鍋巴一樣的東西,加上糖霜或是蜂蜜,一點白芝麻用沸水沖泡而成。

到了徬晚纔是正餐,有大米飯、各種炒菜、魚、肉食,還有米酒。這也是曹家人給章子俊這位“客人”的最高待遇。

而一般人家中午沒有吃飯的習慣,早上也只是隨便吃點什麼,所以一天只吃二餐,早晚各一餐。

畢竟大明朝窮苦人家多,對於窮苦人家來說,吃飯就比較隨便了,餓了就弄吃的,不分時間,一天吃一餐,能吃飽就謝天謝地了。煮的食物也沒什麼講究,煮熟就成,最多放一點鹽調味。往往也是家徒四壁,在屋中地上放幾塊磚,或是幾塊小石頭,把陶罐往上一擱,就地生火煮食,蹬着圍在一起就着鍋裡一邊煮一邊吃。特別是在冬天,一邊還能取暖。

在江南像這樣的場景比較少,因爲江南屬於大明的富庶之地,魚米之鄉,最窮苦的人家,也會有破桌爛椅。

人生在世,何以爲人?無非精神上充盈——有我愛的人,有愛我的人,情有所繫。物質上富足——有房住有地種,老婆孩子熱炕頭。

曹衡是知道章子俊的習慣,每天一大早就圍着園子跑步,而公上纓會在房前湖邊上連一番劍術,直到章子俊跑的出汗後,雅琴早就準備好了熱水,等洗好澡後,換一身衣服,就開始喝茶,曹衡就是掐着這個點來的,一起喝茶,談了點朝中的事,章子俊打聽李勝在無爲的事,還有劉升回老家後似乎不想出仕了,這山高路遠書信來往也需要時日,最後,章子俊把這一次前來的打算也說了,來金陵就是順路,不日就要去杭州桐江老丈人家給姚夔下葬。曹衡一拍額頭道:“是曹某無狀了,姚公的諡文朝廷已經下來了,贈少保,諡文敏,也算是榮耀了,估計追諡已經去往桐廬的途中了。”

章子俊道,小弟明日就要趕路去往桐廬,曹大哥就爲小弟準備輛馬車即可。本想坐船的,可要繞一個大圈,從江陰入太湖,這一圈下來猴年馬月才能到杭州,不如走旱路從溧陽下湖州快的多。曹衡哈哈哈一笑道:“這個應該的,明日就派府內馬車前行,也是代表江南曹家對姚家的致哀,本想一起同往,可官職在身,脫離不開,無奈只能讓賢弟代吾多燒一柱香了,回來時,還請賢弟再來山莊多住幾日纔是啊。”

當晚又是一場酒宴,很隆重,這場酒宴曹衡廣請了南京朝廷中的上司大理寺卿周源、刑部右侍郎林鶚、禮部右侍郎雷復、都察院事吳琛、兵部尚書原傑、吏部尚書崔恭、刑部尚書周瑄。說是家宴,其實是一場見面會,章子俊身爲伯爵路經此地,跟大家見個面,讓曹家出面打個招呼,這在人情世故上,在官場上來說,就是賣個好,捧個場。所以大家也樂意,當天從下午起,就有官員陸續前來,請的全是身在城內的官員,有些外出路遠的就不請了,城內有頭有臉的,前來的大小官員最後達到了一百多位,有些還是不請自來的。

東南城外雞籠山莊一路上馬車、坐轎排了三裡,每一位官老爺出門少說也要十幾人服持,一百多官員,想想這樣的場景就明白了目前去往雞籠山莊交通堵塞了。

曹衡廣請同僚前來有三重意思,其一,藉着章子俊的伯爵名,證明曹家在朝廷上是有人的。其二,藉着這個勢,結交好同僚, 往後曹家不會仗勢欺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其三,爲伯爵爺踐行,讓大家也捧個場,可不是曹某一人獨霸。

官場上的每一步都是有意義的,對於這種私人酒宴主要是相互攀個好,混臉熟,認個人情,大家也就比較放鬆,前來的官員都會送上一些見面禮,這種禮屬於一般的禮節,所送之禮也很隨意,一幅字畫、一方硯臺、一甕酒多可以。就是這樣,也把曹家前臺給塞滿了。

可別以爲這樣的宴席一定很豐盛,看上去像那麼回事,真要吃好,卻無可食,原因是大多數吃食不好下口,比如,一整隻雞一盤,整條魚一盤,一隻鴨又是一盤,一隻大蹄膀一盤,滿滿一桌,什麼都有,就是不能動筷,重形不重實,不重吃食注重的卻是相互間的修好,結交對自己有用的人。

重要人物當然是主桌上的幾位“大佬”,在南京的“大佬”全是年已花甲,要不然就不是養老之地了,以主家曹衡爲代表,兵部尚書原傑、吏部尚書崔恭、刑部尚書周瑄三尚書到齊,可謂是對曹家的臉面增光無數,章子俊謙讓着決不坐主位,就在三爲閣老身下安坐,這樣的謙讓立即就會給人好感,用章子俊的話說,“各爲都是朝廷重臣,也是晚輩學習的榜樣,晚輩能跟幾位前輩同飲一杯以屬僥倖,怎麼能行自大不孝之禮乎。”

這樣的話,引得衆人咂咂稱讚,花花轎子衆人擡,明朝伊始,以孝治國,晚輩尊重長輩天經地義啊。隨即氣氛就立馬熱烈起來,對章子俊來說這種借花獻佛的場面,不用白不用。

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序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
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一百五十七章 全部拉下水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六十五章 門達弄權第十四章 詩會百態(二)第七十五章 眼界真的很重要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序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古人的智慧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六十三章 事情鬧大了(下)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零三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零五章 勝芳城瘟疫(二)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新建爾林兔鎮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四十三章 爭權(二)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三)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路西北(九)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三十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上)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六十六章 被吏部招回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