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

奪門之變後,(1457)春正月二十一日,英宗告即位於宇廟陵寢。下詔大赦天下。改景泰八年爲天順元年。當日即命徐有貞以原官兼學士,入內閣參預機務,次日,加兵部尚書。不久又以奪門之功,封石亨忠國公,張軏爲太平候,張輗文安伯,楊善興濟伯,曹吉祥之嗣子曹欽都督同知。

廢景泰帝仍爲郕王,遷之西內。尋貶所生母皇太后吳氏復爲宣廟賢妃,廢后汪氏復爲郕王妃,削孝肅皇后杭氏諡號,改懷獻太子爲懷獻世子,皆稱皇太后制行之。時湯序請革除景泰年號,未允。二月十九日,郕王死,詔喪葬悉依親王例。毀所營壽陵,葬之西山,諡曰“戾”。以其後宮唐氏等殉葬。

朝廷的抵報接連出臺新的旨意,震動朝野,于謙、王文被斬,宣告以徐有貞入閣的新貴掌權,徐有貞入閣,欲盡攬事權,遂佐石亨等剪除諸閣臣,排斥異己,安插親信。英宗復位,到便殿,復召高谷及商輅入,溫旨諭之,命草《復位詔》。

石亨對商輅密語,言赦文不須別具條款,商輅說舊制不敢易。石亨很不高興。遂與徐有貞嗾使言官劾陳循等朋奸,波及商輅,下之於獄。並阻塞辯言,不與上聞。至令詔謫戍陳循、江淵、俞士悅於鐵嶺,斥商輅、蕭鎡等爲民。

陳循雖素有德于徐有貞,亦不得免。江淵即謫,遂進工部侍郎趙榮爲本部尚書。

要整理朝堂,首先是把于謙、王文、範廣、楊俊一脈殺盡,接下去就是商輅、陳循、江淵、俞士悅一批大臣下獄的下獄,謫戍的謫戍,充軍的充軍,蕭鎡削籍釋爲民。

不日石亨提出罷巡撫提督軍務之制,石亨在景泰年間,即對文武節制武臣之制不滿,數以爲言,終未能如願。英宗復辟,以其功臣之身,再次建言。至天順元年,英宗諭戶部、兵部二部官說:我今復位,凡百行事宜,當遵祖宗舊制。各處巡撫提督等官,是一時權宜添設,宜即將各官取閒。其各處邊備及軍民事務,令總兵等官兼理。事有不便及官有不法,從巡按御史究治。重者奏聞區處。

從此,巡撫之官不謙提督軍務。此後不久,各處巡撫兼督軍務官紛紛調動改職。如總漕兼巡撫鳳陽、提督軍務的王竑改浙江參政,雲南巡撫兼督軍務的右副都御史鄭禹改福建副使。

王直一看此時朝堂不妙,乾脆來個痛快,老子不幹了上書致仕。王驥一看,在京的靠山致仕了,老子在南京恐怕也呆不長了,跟着致仕。

剩下胡濙獨木難支,致仕罷,也上書致仕。接下去就是緊跟這一幫大佬的李實、蔣守約等羣臣致仕。

曾參與當年易太子時,首發“父有天下傳於子”之言的何文淵自殺。

罷免內閣首輔陳循,改立高谷爲內閣首輔。理由:陳循是朱祁鈺舊臣,徐有貞、石亨等誣告陳循爲于謙同黨,有迎立外藩之意。 шшш ⊕тTk дn ⊕c○

首輔高谷以年老爲由,請求致仕,朱祁鎮批准,改立徐有貞爲內閣首輔。理由:高谷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景泰五朝,在景泰時期就因與大臣不合,多次請求致仕而未獲批准,朱祁鎮復位後,再次請求致仕,朱祁鎮順勢批准。

罷免內閣首輔徐有貞,改立許彬爲內閣首輔。理由:石亨、曹吉祥聯手攻擊徐有貞,朱祁鎮也意識到了,這些年來在南宮不是光是生孩子,"奪門之變"就是他們給自己挖的一個坑。借自己之手得便宜。朱祁鎮明白了這一點後,就對剛上任的內閣首輔徐有貞痛下殺手,可憐徐有貞付出了百般的努力,最後的結局有點慘。

可是許彬上任沒多久,朱祁鎮一想,此臣也不是什麼好鳥,在自己被困南宮時,擁立代宗太甚,決定罷免內閣首輔許彬,改立李賢爲內閣首輔。理由:許彬曾經是徐有貞的推薦人,後遭到石亨等人排擠。

六個月就換了五個內閣首輔,這放眼整個明朝都是極不尋常的。因果論告訴我們,凡事有果必有因,朱祁鎮突然間如此瘋狂背後,定有諸多特定的"必然因素"在裡面,

三月初六日,英宗復立沂王朱見深爲皇太子。封皇子見璘爲德王,見澍爲秀王,見澤爲崇王,見浚爲吉王。

到此,英宗復位告一段落,可是沒過幾個月,一場窩裡斗的好戲拉開序幕,直到徐有貞下獄。

改元后被殺、被謫、被獄、被清算的這些人,全是當朝一品、二品大員,王驥兵部尚書。王文謹身殿大學士,兼東閣大學士。于謙少保、總督軍務。陳循文淵閣大學士、戶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蕭鎡戶部尚書、加太子少師。江淵太子少師兼工部尚書出閣視部事。俞士悅刑部尚書。王直吏部尚書、少傅兼太子太師。胡濙禮部尚書、少傅,加兼太子太師。

看看,真乃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光內閣一下子就空缺了三位,而三品以下的的官員受牽連的不知其數,所有這些人的同年、門生、學生全被換了個遍。

這一場改元后的震動相當大,李賢在府中,手裡拿着章子俊去年的那封信看了又看後,不禁額頭冒汗,趕緊把此信燒掉。

從客觀角度來講,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被罷免的理由。陳循代表景泰舊臣,朱祁鎮想要標榜自己是正義的,就必須把陳循劃爲邪惡的,這是政治鬥爭的殘酷性決定的,也是政治鬥爭的不二法則,朱祁鎮必須遵守。高谷代表政治犧牲品,此人從正統年間就與同僚不合,一直鬧着辭職,而且衆人對他也不甚感冒,朱祁鎮上位讓他離開,能夠向大多數人彰顯自己的英明,或者能夠迎合大多數人。徐有貞、許彬代表着"奪門"功臣,朱祁鎮依靠他們復位,重用是必然的,但他一旦醒悟過來,就立刻能夠意識到自己被別人上套了,成爲了這些人上位的工具,反殺他們完全在意料中。而李賢作爲朱祁鎮時的“老臣”,一起在土木堡打過仗,在景泰年間一直被壓着,只有這樣的臣子代表着新朝新氣象,是朱祁鎮撥亂反正後的最終選擇。

朱祁鎮沒有料到,他被徐有貞、石亨等人利用了,推向了騎虎難下的境地,"奪門之變"發動的那一刻就意味着,他徹底與朱祁鈺決裂,最關鍵的是決裂不僅是他們兄弟倆,而是他們倆背後大臣。理性告訴他朱祁鈺舊臣並非都是奸臣,于謙、王文、陳循等人都是爲大明帝國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但是他標榜自己是對的,就他們必須是錯的,這對一向仁厚的朱祁鎮來說是很掙扎的。

所以他流放了陳循,答應了高谷的請辭,但越是如此,他的內心還是很不安,而徐有貞、、曹吉祥、石亨、許彬等人又陷入內鬥,陷入了"狗咬狗"模式,"奪門之變"的真相也逐漸被揭開了,朱祁鎮自然十分懊惱,這種懊惱即來自錯殺忠臣的懊惱,也來自自己被幾個小人欺騙的懊惱,這種懊惱最終促使他一股腦收拾了靠"奪門之變"上位的4000多人,徐有貞、許彬作爲直接參與或者策劃,自然也難所避免。

經過半年的掙扎,朱祁鎮浮躁的心平靜了下來,終於理順了"奪門之變"的前因後果,再次回到了正統年間的那個朱祁鎮,於是他提拔了德才兼備的李賢做了首輔,這纔將明朝重新拉回了正常的軌道,但可惜這一天來得有點遲,于謙、王文等人已經被殺,更悲劇的是,在皇權的鬥爭中,這些人犧牲只是殘酷而現實,在皇帝至高無上的封建社會,皇權鬥爭下的臣子沒有誰對誰錯可言,只有誰的君主笑到了最後。朱祁鈺與朱祁鎮本是一對關係和諧的兄弟,在無邊的皇權面前最終走向了對立,也讓自己的追隨者走向了對立,這種對立無論誰勝誰負,損失的最終是明朝的國力。

不管朝廷變故多麼地激烈,三年一次的科舉沒有被拉下,天順元年會試在即,本次丁丑科會試也是作爲英宗復辟後主要大事,章子俊沒什麼好準備的,只要做到不出錯就成,想要在明朝混的好,以上這些朝堂上的騷操作,對章子俊來說就是一個警訊,原本的想法被顛倒過來了,內心想着完成這一次會試後,不管中不中,都的遠離朝堂,最好能去南京做個小官,不受人欺負就是最大想法。

章子俊正在家中備考,杜老門子來報,說是門外來了一驃人馬,說是少爺的大哥,章子俊一愣後一想直拍腦門,吩咐快快有請,自己也跟着跑出去,來到門口一看,果然是刑守備帶着幾十人的隨從,全是高頭大馬,還有二哥徐經年,幾年不見,大哥刑守備蒼老了許多,而二哥徐經年也是鬍子拉碴,不說真認不出來了,目前懷來屬於邊關,前幾年軍改後,早先的衛所已經裁撤,這一次來,刑大哥就是想在京城走個門路,看看能不能找個差事,二哥徐經年也跟着來了,章子俊一想,我還想着要遠離京城,這二位倒好,投奔自己來了,還想在京城落腳。

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
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二百三十一章 神木王秋生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興醫辦學堂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二十七章 該規劃自己了第四十六章 要求去外地工作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路西北(一)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六十七章 小日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百八十章 改進火 槍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七十六章 萬貴妃後宮弄權,章子俊被貶回家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理學之爭(下)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八十二章 愉快地品嚐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四章 土木之變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五十四章 商輅致仕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二百十七章 千里風雪投奔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九十五章 一炮糜爛十里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五十五章 白馬寺夜話(上)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一百十八章 千瘡百孔(五)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一百九十二章 濟寧州第二百二十三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六)第一百四十章 官官相護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七十二章 引起爭議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九十七章 明朝市井鄉村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四十五章 東華門外唱名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