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

對於女人的貞操觀念,因爲公上纓從小就過着顛沛流離的江湖生活,沒有大家閨秀的薰陶嚴防,可是再怎麼開放,現在自己被那個男人脫光了上衣,看個精光,換了誰也羞憤難當,要不是頭暈目眩,全身無力,早就爬起來一劍殺了這個男人。

公上纓雖然沒有讀過“女四書”,《烈女傳》什麼的,可也很明白女人家的規矩,貞潔是女人最重要的東西,也聽說過一些這方面的傳聞。

《列女傳》古代第一部專門記載女性羣體的史書,全書共記載了一百零五位婦女的事蹟。著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就記載在這部書中。 其中有一個故事:秋胡娶了老婆五天後,就去陳國做官了。這一走就是五年,五年後回家的路上,看見一個採桑的婦人,秋胡看見非常喜愛,這男人有錢就變壞!秋胡就想用手裡的金錢做誘餌調戲這個採桑的婦人。可這個婦人堅定地說:“我不稀罕你的金子,也請你放尊重些!”討了個無趣的秋胡只好掃興回到家中,把剛纔用來調戲婦人的金子拿出來給了母親。這時秋胡的妻子來到堂前,秋胡這才知道剛纔調戲的婦人竟然就是自己的妻子。秋胡妻也發現剛纔調戲自己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丈夫,剛纔調戲自己的金子實際是獻給自己母親的所以又氣又羞,說道:“你告別親人,五年纔回來,不趕緊回家看望母親,竟然在街邊調戲良家婦女,還要給金子。忘母不孝,好色淫泆,是污行也,污行不義。夫事親不孝,則事君不忠。處家不義,則治官不理。你是個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你去娶別人吧。”說完,秋胡的妻子跑出房門就投水自盡了。

更有絕的,列女傳卷二,五代時,虢州司戶王凝在外做官,因病去世,他的妻子李氏帶着他唯一的兒子,揹着王凝的遺骨回鄉.路過開封,要住店,店主布接待,李氏見天晚,不肯走,店主就扯着她的胳膊把她拉出店門,李氏哭着說:"我是個女人,這隻手被男人拉過了,還怎麼守節啊?"於是,她用斧頭砍斷了自己的那隻胳膊。

《列女傳》中,儘管也有不少後世所謂的貞潔烈女,但是“列”字的本意只是“諸”和“衆”的意思。就像是《列仙傳》、《列國志》中的“列”字一樣,是各種有影響的、有價值的或是值得記載的婦女傳記,只要才行高秀的均可收入。

而到了後然,“列”字完全成了“烈”的通假字,專指節烈的意思,貞潔與否成了入選的唯一標準,《列女傳》就變成了《烈女傳》。

在明朝成化年間,女子裹腳已經成形,就說目前姚穎曾裹腳,後然實在是受苦,中途放足,不過走起路來也是跟小腳一樣,還有陳詩蘊就是標準的小腳,不過公上纓卻是天足,在此時女子身上一個是小腳不能外露,另一個就是酥胸,這是一個女子身上最隱秘的部位,在古代,美女的小腳簡直成了女人俘虜男人的殺手鐗。而這種美只能給一個男人看,那就是自己的丈夫,如果女子未婚,那日後也是一定要嫁給這個人了。

古人認爲女子最美的地方不是露在外面的,而是隱藏起來的,所以一般就是胸部和腳爲最美,在很多戀足癖眼中,三寸小腳被奉爲至美。

像《水滸傳》中,西門慶與潘金蓮勾搭就是因爲在撿起落在地上的筷子的時候,看見了潘金蓮的三寸小腳,於是忍不住去摸,進而兩人勾搭在了一起。

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趙敏與張無忌一同掉進了柳葉山莊的陷阱中,張無忌在情急之中一把抓住了趙敏的腳,脫去襪子,但是剛摸到的時候,他卻尷尬了,因爲他知道趙敏是女兒身。

而在此時觀念中,未出嫁的女子的腳是隻能由未來的丈夫摸,同樣,趙敏在後來也將張無忌作爲了自己丈夫。雖然是小說,但是也可反應那個時代,這種思想對女子的束縛是多麼嚴格,早就深入骨髓中。

而已婚的女子給人看小腳,往往會遭到世人的非議,會被重責,輕者被丈夫休走,重則會被認爲是出軌,不守婦道,下場會很悽慘。在《甄嬛傳》中,甄嬛的腳被王爺看到了,她卻警告自己的丫環說:“今日之事不可跟外人說起,否則我必死無葬身之地”。可見,古人對女子的腳是多麼重視。

不管怎麼樣,章子俊才發覺問題的嚴重性了,爲了不出什麼意外,最後不得不說道:“這位女俠,安心養傷,關於那個,這個,傷口這裡的事,我會爲你負責的,不用尋死覓活,也不要自尋短見。”這才把公上纓的情緒安撫住。

公上纓也是沒法啊,內心想着既然已經“失身”了這個男人,要麼自己尋死,要麼嫁給他,現在你這樣說了,只能認了。

而章子俊的想法是先把傷養好再說,這種傷在目前來說可不是小事,說不定此女子挺不過這一關,所以才安慰住。

果不出所料,二天後公上銘、公上纓傷口全出了問題,首先是公上銘的傷口滲血嚴重,這是有血管破裂夾帶着水腫而成,這不是好兆頭啊,而公上纓的傷口有水腫,縫合處卻是紅腫的厲害,也不是好兆頭。

這幾天,章子俊給公上纓換藥逼着雪柳操作,自己在一邊看,這樣也讓公上纓羞的不要不要地,爲了能給這兄妹二人增加自身抗病能力,在這樣一個饑荒時候,章子俊不得不每天殺一隻雞熬湯給二人喝。

又是二天的觀察後,還好啊,二人的水腫慢慢消失了,傷口縫合處沒有滲出那種黃水出來,才讓章子俊鬆了口氣,二人的氣色也好了很多,公上纓還能下地走動,去看望公上銘,看來這一次的縫合手術是成功的,隨後只要慢慢休養,半個月後就無大礙了,可接下去章子俊的麻煩事也來了。

面對京城內這場饑荒越演越烈,朝廷上有人終於想起了章侍讀的高產糧食了,兵部尚書白圭上奏邊關缺糧嚴重,需要戶部再撥三十萬石。

接着內閣漕糧長運法的制定,宣德年間,平江伯陳瑄議定漕糧兌運法,與以前之漕糧支運法參行。“支運法”指民將糧運至淮安、徐州、監清、德州水邊四倉,交收運官分派官軍轉運於通州、天津二倉,往返經年,民多受累。“兌運法”系周忱巡撫江南時議以民運糧儲俱於瓜洲、淮安補給腳價,兌於運軍,自此變爲兌運,而支運者少。成化七年(1471)九月,應天巡撫藤昭議變瓜洲、淮安兌運爲長運。“長運法”係指運軍直接到江南水邊交兌,加損耗外,再給米作爲渡江之費。戶部以爲此法官民兩便,請準施行。

最後彭時建言修德安民之要,一,請勿迷惑佛用,浪費錢財。二,傳皇上聖旨宜專委司禮監,毋令他人以防詐僞。三,延見大臣以議政事。四,近幸賜予太多,工匠冒官無紀,而重囚死徙者法不蔽罪,宜戒淫刑濫賞。五、虛懷受諫,勿惡切直。六,爲官者凡政令失當,宜直言論處。七、清理牧馬市地,減退勢家莊田。八、着令育種高產糧。皇上嘉納。

這樣等於說,章子俊的封賞也就成了,賜爵“平安伯”,可是沒有加官爲文淵閣大學士,因爲內閣有人反對,理由很充分,封爵後不得預九卿事。彭時很明白,如加官文淵閣大學士的話,就等於是入閣了。所以也不爭辨,章子俊還年輕,有的是時間,入閣參政是早晚的事。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翰林侍讀章子俊,天惠聰穎,屢立奇功。更不辭辛勞,爲大明育高產糧食救苦百姓,於是夜仍不忘問問大事,朕心甚慰。着吏部從重議獎,特賜三等奉天翊運推誠,爵“平安伯”,着通州三河二十頃爲府地,欽此。”

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三十九章 偶遇
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人懂得感恩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裝做不知道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路西北(三)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四十七章 定親酒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二百三十五章 成化年西北大 饑荒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路西北(八)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三十一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中)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十九章 詩會百態(七)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七十九章 士大夫的氣節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一百十九章 千瘡百孔(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上)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見色起意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四十八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上)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理學之爭(中)第二百零九章 首戰走馬樑(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八十一章 朝堂驚譁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一百零四章 勝芳城瘟疫(一)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三十六章 果然被捉婿.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練軍備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路西北(七)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四)第十七章 詩會百態(五)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爭權(三)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八十三章 京師饑荒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八十九章 古代的外科郎中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四十四章 丁丑科會試第三十九章 偶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