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建府平安鎮

朝廷禁止採礦,章子俊做爲延綏巡撫可不管這些禁令,因爲接下去不管要做什麼,都需要大量的煤,燒磚、燒製陶罐、製作瓷磚、玻璃、鍊鐵、造水泥、造槍炮火藥每一樣都離不開煤,到了冬季更需要用煤取暖。特別是駐守在墩堡內的瞭望哨,夜間生火取暖就能得到解決,這就是能源啊,也是發展的必需品。如果沒有煤,一切只是紙上談兵。

好在整個榆林地區煤礦分佈點非常多,各種大大小小的礦點幾百個,只挑選幾個採挖容易,方便運輸,能通道路的地方。也不需要有百萬噸以上的儲量,是煤就挖,就能滿足目前發展的需求,把那些夾雜着黃土,品質不是那麼好的用作民用,品相好選出來煉焦、鍊鐵、燒玻璃,一般的煤燒磚、燒瓷、造水泥,發展就是一環套着一環,不管什麼時候,糧食、能源、流通才是硬道理。

目前平安鎮所在地是一片空白,自從平安府在此開建,又有知事府,照磨所衙門的開辦,附近就有許多南來北往的流民在路邊搭起了窩棚,知事邱駿整日在忙着登記這些流民,來一戶就登記一戶。照磨姚尚喜就給這些流民安排工作,和泥、燒窯、搬磚、挖煤、修路、建房都需要人工,所以來者不拒,伯爺說了,那怕是探子,不管是哪一路的都接收,這種江湖上常年跑的人,有些是朝廷的探子,有些是韃靼的細作,還有些是山賊的密探,既然來到了平安鎮,就相互利用的吧。

魚河堡實兵三百四十六人,尾數四十六老弱守堡,餘下章子俊讓副將魏安德分成了三隊,每隊百人,一隊建窯燒磚,一隊挖煤運煤、最後一隊建房,伯爺說了等魚河堡擴建完成後,就要把這三百人全部換裝成火器裝備。另據榆林堡軍士說,巡撫要找的黑泥已經找到了,還運來了三大缸,起先章子俊認爲是石油,其實不是,而是一種像煤焦油的東西,這種粘稠的黑色泥水是從煤層中滲流出來的,可燃並有腐蝕性,人畜接觸可能引起皮炎、痤瘡、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贅及癌腫,可引起鼻中隔損傷,還可能腐蝕皮膚。

這可是好東西,可以製成炸藥,火彈,火箭,所以就命榆林衛大肆裝運黑泥膠,用大甕運回榆林堡儲存起來,好麼目前連榆林堡的一千二百守軍,也就是一個千戶所,加上軍戶三千多人,除了老弱婦孺留守外,全去裝運“煤焦油”了。各種驢馬車綿延相接,車架上綁着幾個大陶甕,來回地運。

後然有人說在神木堡餘家灣也有這種東西,章子俊派人去拉來一看,還真是,餘家灣的“煤焦油”更接近“石油”粘稠度很高,這種從地底下冒出來的不管是什麼,就是好東西,章子俊對化工方面的知識缺乏瞭解,書到用時方恨少啊,不過起碼的知識還是有的。就是把這些東西放在一個密封的罐體裡面,邊上開一個引導管,加熱後經過冷凝就會釋放出那種汽油、輕油的東西,中間的沉積物就能提煉出傳說中的塑料等物,最下面就是瀝青。

這種東西不好弄,章子俊在這方面的知識缺乏,只是知道是好西,是將來工業發展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可是要怎麼去提煉腦子裡一片空白,所以只能粗放式地進行初煉。選一大片空地,挖個坑,把這些粘稠刺鼻的東西倒進一個大水缸中,底下燒火慢慢煮,大缸口用木蓋子上填黃泥封實,用瓷管子引出到邊上另一個大水缸子裡,就這樣一個蒸餾器就完成了,等燒火的大水缸裡面的“黑泥”加熱冒出的水汽,通過瓷管冷凝後排出到另一個大水缸,成爲一種混合油氣,能遇火星就炸,而且是燃爆,濺出的火苗用水澆不滅,被稱爲“地獄火”。

這些古人不明白,可章子俊很明白,這是一種裡面夾雜着上百種化合物的東西,只是目前無法提煉出來,現有的這個土法子除了大量的汽油、輕油、柴油這些混合物成份外,還有甲苯、二甲苯和甲基萘、瀝青等等幾十種化學名稱。

這麼快得到了章子俊想要的東西,隨後就在榆林堡又起了幾座火窯,燒製黃泥罐,拳頭大小,小口大肚,裡面就裝這些“地獄火”,罐口用蠟和木屑製成的塞子,中間鑽一個小孔插上火藥引線,最用蠟封好,一個明朝版的“手雷”製成,這個東西章子俊原本就是爲了將來火器隊配的近防武器,體積小能扔的很遠,當火藥引線延燒到蠟封口時,蠟就化掉了,塞子也就散開了,裡面的混合油汽遇火星就燃爆了,飛濺出來的這些混合物不管沾着什麼就猛烈地燃燒,試想要是沾在人身上連脫衣服褲子也來不及,而且爆炸開來的瓷碎陶片也能傷人,想到這裡,要是裡面再加上一個雞蛋大小的黑火藥的話… … 。

隨後,這個黃泥瓷罐做的有點大了,變成了一把茶壺的大小,大了將近一倍多,因爲在一個罐子裡面套了一個小罐,中間的小罐中裝了五兩黑火藥,外面的罐中灌滿了“地獄火”,所以有二個封口,外罐的封口直接用木塞子封蠟,小罐子的封口留有引火線,當小罐的火藥爆炸後,把外罐中的“地獄火”炸的四散,火苗飛濺的到處都是,如果用手去撲打會越弄越旺。當榆林守將褚茂林看到此情此景時,大喊道:“此乃真正的大殺器也!巡撫大人真乃神人也!”

一個武將用文人的口吻說話,把章子俊聽的雞皮疙瘩全出來了。接下去就是大批量地製造,章子俊又把防火安全這些交待完後,還規定,這種“火雷”存放的辦法,選一個空曠處,按放在窯洞中,每一個窯洞不能存放過多,定期檢查,戰時分配到前線,還要做木箱子,箱內分成小木格,一個格子正好放下一個火雷,用乾草包裹,這是爲了防震,這樣便於運輸,只要有一個瓷罐破了,後果很嚴重。

章子俊目前很忙,一輛破馬車來回在榆林、魚河、平安鎮、米脂縣、四十里鋪、綏德鎮之間行走。這條路全程一百多公里,放在五百年後開車上高速也就一個半小時,可是在明朝要用天來計數,只能是走一路住一路,在自己的防區內到也沒什麼。每到一地就召集軍戶、地方官衙規劃往後怎麼樣改善生活,以民生爲重,這就改變了以往朝廷的軍事爲主的大方向,所以這一次帶來的萬兩銀子早就花的七七八八,可謂是杯水車薪。

反正巡撫主管屯田糧儲、修建城堡、撫慰軍士等,也沒有違背朝廷的法度,這些全在巡撫管轄範圍內,而打仗調兵全部有總兵官負責,總兵全權負責軍事防禦事務,可是在榆林堡這一片沒有總兵,榆林的守衛是聽從大同總兵調度,可是路途遙遠,鞭長不及。隨着章子俊出任延綏巡撫後,榆林地區的軍政一手抓,延綏巡撫就是一個邊關上的土皇帝。

經過大半年後,太原府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蘆城來的一大隊人馬,由朝廷一路派兵護送的家人已經到了呂梁,不久就能渡過黃河,這一隊“人馬”光是大車轅、驢馬綿延十多裡地,經過千辛萬險,走走停停總算是來到了黃土高原,這麼多的馬車、驢車對官府稱爲是邊關的戰略物資,其實大多是一些鐵塊,幾臺土製車牀,各種模具,槍管,拉膛線用的機器。還有幾臺碎石機,都拆解了分別裝運,更多的是一些原本在蘆城幹了多年的技術工人,拖家帶口的,因爲只有跟隨章大人幹活才能過上好生活,離開了現在的手藝,一大家子人就沒法養活了,當王小姐宣佈要搬家後,就決定挽留這些人,開出了很優厚的條件。

對於王小姐來說,這一次搬家很開心,因爲距離孃家更近了,凡是能鼓動的全部接收,到最後自願一起走的有七十戶人家,三百多口人,老老少少這一路行來,走的很慢,好在每到一個轄區,朝廷有兵士護衛,少則一個旗,多則一個百戶隊,這樣大規模去往邊關的商隊不是商隊,軍隊不是軍隊的人員調動,每到一個地方,當地衙門連問也不敢問,因爲當初朝廷已經發文,凡是屬於邊關的人員、物資,地方上只有無條件配合,違者嚴懲。所經之地都像是在送瘟神,打出的旗號延綏巡撫大旗,一看是延綏的“人馬”,所經之地還要一路送上糧草及生活物資。提供各種所需,大肆購買驢馬、豬牛等牲畜。先是船運,光換船就三次,從廬城出發就是船運,三十幾艘船,進入長江,從運河到濟寧換船過黃河後,就改成大馬車隊,從陸路一路而來,此時的黃河河道可不是五百年後的走向,流經濟南府,而是分出許多條河流,主道最後是“奪淮入海”。每年的治河花費數千萬量白銀,不單單是治黃河,因爲黃河主道分出了許多的支流。

朝廷現在把邊患的嚴重性已經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每年撥付給邊關的軍費開支,沒有一個人敢提出異語的,加上朱見深一直以來對守邊及內亂不惜重金。

章子俊正在平安鎮建房種地、挖窯造水車,弄得熱火朝天時,韃靼又一次舉兵攻大同,宣府。宣府之戰又一次打響。 這一次韃靼小王子亦思馬因前一次受挫後,再一次帶兵五萬,一路攻大同,一路攻宣府,另一路作爲偏師直奔榆林而來,跨度達千里,作爲偏師的一路兵馬五千騎。

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
第五十一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上)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十章 浮生若夢,爲歡幾何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二十九章 案首過年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七十八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八)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十三章 詩會百態(一)第一百零九章 勝芳城瘟疫(六)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路西北(六)第五十三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一)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三章 瓦刺來襲第一百三十章 香消玉隕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爭權(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二十四章 送別第二百三十九章 第一次對陣第一百五十六章 白馬寺夜話(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一百九十四章 魯王府的往事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二百二十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三)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一百零七章 勝芳城瘟疫(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路西北(五)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明版水泥第五十五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十五章 詩會百態(三)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八章 景泰元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六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上)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五十七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五)第一百六十章 廬江山水竒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四十三章 英宗改元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二十七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十)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六十九章 這樣的日子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五十八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六)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七十一章 大明第二家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二十八章 榜下捉婿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一百零八章 勝芳城瘟疫(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荊襄流民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交戰(中)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