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

以前章子俊在京城時看到過“人市”,就是專門買賣人口,官府雖然禁止,可有市場需求,也就禁止不了,比如一個幼童女娃,也就七八歲的模樣,大約是四到五兩銀子,這個價位的丫鬟是那種年齡偏小,不能幹體力活的,也沒有什麼一技之長的,還需要主家把她慢慢的養大。那麼,那些心靈手巧的丫鬟又能賣多少錢呢?有一技之長,或是針線活好,或是做飯好的,長相白淨,又細皮嫩肉的,大概能賣到二十四兩。價位上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所以有的大戶人家很會做生意,先低價購買一些小丫鬟,再培養她們學會一些技能,然後,再聯繫買家,高價把她們賣出去。這樣,既能被他們使喚多年,又能賺取不少的錢財。

在章子俊的眼中,這樣的做法非人哉,如家中養只小貓小狗,時間久了也會有感情,況且是一個大活人,這就是目前章子俊碰到的事情,在人性的認知上有別於古代人,纔會把後院中的丫鬟養到了二十五六還沒放手,真下不去手啊。

在這樣的一個時代,如果丫鬟被家主欺負了,佔便宜是很常見的事情,並且,這種事情在當今的社會都是被認可的。記得在廬州時,英山縣的銘大人曾要讓章子俊討要白切雞的做法,看得出來這位銘大人也是一位“美食家”,用明朝人來說好口食,當時就在英山縣的後衙院落,讓府中的廚娘準備好了食材,說起這位銘大人的廚娘還真是別有風情,主要是長相清麗脫俗,銘大人就讓這位廚娘好好地在一邊看着學,自己就給章知府打起了下手,凡是吃貨動手能力很強的,什麼君子遠庖廚這些只是說給那些不懂“美食”的人,章子俊看着這位銘大人也是很好奇,這一手操刀切姜的手法,可謂獨到,章子俊要求的是細細的薑末、蒜末、小白蔥切成蔥花即可,這位銘大人卻是用刀頭鈍口直接慢慢地拍颳着一大塊去皮的生薑,這樣的好處就是沒有顆粒感,生薑成了糊,入口會更加柔綿,而且味更濃。

章子俊也不含糊,讓小廚娘燒起了火,在大鐵鍋中把水燒開,加入拍碎的黃梔子一枚,蔥結一把生薑片,加上明朝版黃酒,直接把洗淨的一隻一年生的雞拎着雞頭下鍋,在鍋中來回撥弄燙一下後拎出,放在邊上一個大盆中,這大盆中是水井涼水,一邊撥弄一邊說道:“這樣做是爲了讓雞皮更加緊緻脆嫩”。來回反覆三次後,這雞看起來金黃飽滿起來,最後就蓋鍋猛煮。

在穿越前,關於白切雞的做法就數廣東最爲講究,連選什麼樣的品種的雞說的頭頭是道,其實在明朝,雞全是生態雞,只要用一年內的雞做白切雞最適合,吃起來都會很嫩,不會塞牙,作爲吃貨這位銘大人,曾在知府上吃過一次家宴,對這款白切雞念念不忘,這就爲什麼這位英山縣銘大人厚着臉皮,逮着機會讓知府大人教一教的原因。也就猛火燒了五分鐘後,章子俊就用筷子往雞身上一紮,看看熟了,就用筷子直接叉出,放在一個大碗裡,這一個過程這位銘大人都讓廚娘在邊上看着,隨後,章子俊用銘大人的大毛筆蘸上芝麻油往雞身上刷一遍後說道:“這樣做是爲了鎖住雞的水份,看起來更加油亮,吃起來多汁。”

就這樣放冷後,就能改刀裝盤,接下去就調一個料汁,把銘大人切好的姜泥、蒜末、蔥花放一個碗裡,加入細鹽、白胡椒末、小紅椒段,再加一點煮雞的湯水,重新起鍋燒一勺菜油,等鍋中油冒清煙後,用勺子舀出,呲啦一聲,澆在碗中,立馬激發出蔥薑蒜的香味出來,這就是白切雞的靈魂蘸料了。

這樣的操作,看的這位銘大人跟小廚娘目瞪口呆,驚歎連連,可是在章子俊看來,這才哪兒到哪兒啊,這種做法民間肯定有人會做,可是在古代如果學會了一門”手藝“,就會保密,不輕易傳給外人知道。

當下就在後院中吃喝起來,席間也就說起了這個小廚娘的來歷,這位銘大人好吃,爲了一口吃的,要買一個廚藝很好的丫鬟,於是,中間人找到媒婆介紹了一位其他人家轉手賣掉的符合買主條件的丫鬟。之後,新的廚娘到府,銘大人就準備試試這個丫鬟做飯手藝時,家中老婆子曾問道這個丫鬟:“你是否被之前的主人收用過?”丫鬟答道:“已經收用很久了。因爲,是私下裡見不得什麼光明的事情,所以,也就沒有生下一兒半女的。”

這裡說的”收用“不言而喻,這樣的事丫鬟說的很平靜,可見,女子早已習慣了這種事情。這位銘老爺到是沒什麼,可家中的老婆子好生鬱悶。生怕這位”有經驗“的丫鬟勾引老爺。平時就看的很緊,今日知府大人在,這位銘大人光明正大地讓小廚娘一起下廚了,隨後又是一番吃喝,又讓小廚娘做了幾個拿手小炒,蒜苗炒雞件,小炸時魚,小炒肉, 蒜苗炒雞件就是白切雞的雞胗、雞肝、雞腸、雞心爆炒,別看這個小菜,如要爆炒好吃,還是有一定的技術,首先雞胗要脆嫩,而雞肝本身就很軟,一炒就散,要分別處理才行,小炒肉也是一樣,火候是關鍵,一不小心肉片就發柴,鮮滑纔是關鍵,又要保留鍋底氣。看得出來這位小廚娘以前的人家也是大門大戶,特別有錢財纔會有這樣的手藝。

在此時遠沒有五百年後的調味料豐富,要做好一盤菜,就要想方設法利用簡單的作料,揮發出最大的味道出來,一般的調味醬料全是要靠廚娘去做出來,比如各種味道的泡菜,酸菜、醃菜,各種自釀的醬料,風味獨特的臘肉,每家的味道各不相同,這就要看各家的廚子水平了。

上面提到的,這些丫鬟即使已經被主人家收入房中,也只是沒有名分的人,最後,還是會面臨再次買賣的命運,甚至,她的後代可能永遠都是一個奴僕的地位。

可章子俊對待家裡的這些傭人丫鬟,特別是內宅中的貼身丫鬟,狠不下心去賣掉,其實這些人,也不是章子俊買來的,而是娶妻時陪嫁過來的,經過這些年來的服持,已經當成了家裡人,試想平日裡爲自己噓寒問暖,遞茶倒水,穿衣疊被,換洗衣着,倒馬桶提尿壺的一個女人,連跟夫人做房事也在一邊伺候着,完事後還要幫着洗洗擦一擦,怎麼捨得賣掉,章子俊想不通,反過來家中的人更想不通,只當是老爺見一個愛一個,有意要留下這些女人。

其實嚴格地來說,章子俊目前有三個女人,姚穎爲大,明媒正娶,其次爲陳詩蘊,爲伯府生了一個大公子,接下去就是王家小姐王星辰,也是正式拜堂正娶的,而公上纓算不上,等同於通房丫頭,平時也不伺候章子俊的起居,只是做爲護衛存在,接下去的馨兒就是通房丫頭,主人是可以賣的,餘下的荷香跟雪柳及瓶兒、玉兒就是普通丫鬟,要賣要送人,隨主人家喜好,章子俊內心有罪惡感,這就是穿越後有別於古人的一種心態,在古人看來一件很正常的事,在章子俊身上就行不通,這些可多是如花似玉的好妹妹啊,可要全部”收用“了,這麼多的妹妹自己這小身板受不起啊。

反之在這些古人看來,如果老爺不收用自己,將面臨一個未知,出了府再賣給一個好人家就是撞大運,大凡只要賣出去,生存就是一個問題,過慣了這種衣食無憂的生活,身無長處,除了服持人什麼都不會,如果被老爺真的賣了,將是如入地府,現在更有深刻體會了,從廬州一路而來,看到的、聽聞的事滿眼辛酸,只要能留下來,哪怕沒有什麼名份生出的孩子也不會淪落奴僕的地位。

所以這些內宅中的丫鬟們都不想把自己許配給府中前院同等身份的小廝,這樣做雖然還是伯府的人,也在伯府上繼續做事,就成了伯府中的家奴,生出的小孩也是家奴。再說了章子俊的府上,沒有年齡相稱的小廝可許配的,要麼老,要麼小,哎,真難。

其實也是章子俊想多了越不過這個坎,但凡這些丫鬟就是一件商品,就如雞鴨一樣,需要就用,不需要可以賣可以送人,也可以一直養着,這些沒有人會管你,朝廷更不會過問,可是章子俊內心第一個反應就是一聲吶喊,她們是活生生的人啊,考慮過人家的感受嗎?

這是章子俊穿越後在明朝生活十幾年來,最後的內心防線,其它什麼事都能接受,唯一這一點如若垮越了,把這些人當成商品一樣去賣掉的話,人倫就崩塌了。

瑪德,那就辛苦自己一點,都留下,都留下來,老爺我全部收用了。現在後宅中個個喜氣洋洋,唯獨章老爺一個人在罵罵咧咧,你們一個個全都是討債的妖精,姚穎頓覺好笑,在姚穎看來,自己的相公身邊女人多肯定不喜歡,被這麼多的女人分享,內心很不痛快的,可是從小讀的就是女四書,這些儒家倫理綱常,又無力改變反駁,滿腦子都是爲章家開枝散葉,發揚光大,這也是古代女人的悲哀。

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
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零六章 勝芳城瘟疫(三)第七十章 皇上廢后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二十五章 夜宿桃花岕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朝版招商引資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一百七十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一)第九十一章 平安伯第八十七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下)第八十章 閉門深談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理寺的鬧劇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廬州後遺症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龍之獄第七十三章 語不驚人誓不休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九十三章 大生產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三十七章 辦私塾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九十六章 孔府家宴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十三章 各奔前程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八十六章 小人物亡命天涯(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七)第五十四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五)第一百十四章 千瘡百孔(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六)第七十四章 章子俊不幹了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六十七章 笑死人的筵講(上)第六章 碰到個大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摟錢搞福利第八十八章 硬着頭皮做醫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明朝第一條水泥路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零五章 宣府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二百三十章 綏德知府郝淵之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二十九章 糊塗縣令糊塗案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前路(下)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零六章 已無話可說了第三十三章 徭役猛如虎第二十章 改造生活質量(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易儲風波引出驚天之語第一百七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四)第二十六章 院試(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十)第十二章 明朝府試(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二十二章 最幸運的狀元第二百四十四章 河灣保衛戰(上)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一百七十四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五)第二百十二章 神木被困(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章子俊的經濟學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十六章 千瘡百孔(三)第九十六章 第二次罷職離任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二十五章 院試(上)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十七章 千瘡百孔(四)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二章 備戰備荒爲村民第三十八章 古人也約會第一百六十四章 腐朽生活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一百三十八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