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明朝不缺清官

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建寧衛指揮使楊曄和他老爹致仕指揮同知楊泰一起“暴橫鄉里,戕害人命”。

這一老一少父子二人在福建無人敢惹,說起這個楊曄,其本人雖然籍籍無名,但祖上卻極爲顯赫,堪稱明代文官集團的老祖級人物。楊曄的曾祖父楊榮,是正統年間著名的“三楊”之一,明朝初期文官集團的領袖人物。楊榮雖早已去世,但楊家靠着祖上的餘蔭,在老家福建橫行無忌,文人們官官相護,也無人敢管他們。

凡是能想到的傷天害理的事,這父子倆都做了,侵吞軍費,盤剝百姓,蓄“貨貲鉅萬”,殘忍成性,肆意殺人,什麼霸佔人家妻女,奪人家田地,扒人家房舍,直到害人性命,可謂罄竹難書。

不料卻難得碰上了一個不按規矩辦事的刺頭,時任福建按察副使馮俊。這位馮大人不吃楊家那一套,果斷查明瞭楊曄的罪狀,下令將其逮捕歸案。

馮俊,字士彥,廣西宜州人。明代天順四年舉進士,歷任刑部浙江司主事,福建、湖廣按察副使,都察院右列都御史,巡撫四川。

這一年馮俊赴福建任按察副使,一到任,百姓即紛紛控訴建寧衛指揮楊曄的罪行。曾有一人爲避其害而躲入棺材之中。楊曄令人放火焚棺,把人活活燒死在其中。建寧府一帶爲楊曄所慘殺者數十人,但因楊曄是官曆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的東陽大學士楊榮之孫,權勢極重,爲福建的地方大吏所庇護,負冤者無所申訴。

馮俊是個聰明人,也不是逮誰咬誰,能力還很強,雖生於窮鄉僻壤的邊陲,在任刑部浙江司時,就有所感悟,要往上爬就的當刺頭,原因是目前朝廷正走向腐敗,官場日趨黑暗,朝廷中的權貴勢力日熾,結黨營私,把持朝政,地方豪右勢力也橫行鄉里,魚肉百姓。一般的僚屬,甚至內閣大臣多攀附權貴。 遇事,若有使“權幸者不便者”或有“稍涉權貴者”,一律專庇權貴,無所謂秉公辦事。自己根本沒有後臺,也不想攀附權貴,知道自己的性格跟官場格格不入,既然是專事刑案,專事“伸冤理枉”,那就以澄清吏治爲己任,專挑權貴下手,來挽救自己在官場上“不得人心”的政治危機,可謂竭盡全力。

即任刑部浙江司主事的時候,“獄無鉅細,必引鞫自理”,而且辦事效率極高,“案牘如山,一日即得,判筆如飛,吏三人錄其手稿不暇給也。”那一年正好皇上下詔在全國範圍內審理案獄,特別是一些積案,並派出遣御史刷吏牘,御史七員分赴各地,馮俊一介身於官場,即勤於職守,才能顯露,因而很快被委以重任, 奉旨往廣東錄囚。

在廣東,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新會劉銘謀殺案。當時,廣東海康人吳金童攜妻女逃難到新會,吳妻年芳二十三,長的花容月貌,在這世上有些女人生過孩子後,會更加漂亮動人,吳妻就屬於這一種,被新會豪右劉銘相中。

會城流行一句俗諺:“何、劉、許、莫,沒人敢戮;戮親給何柴落。”這句俗諺前半句寫了會城的四大家族,最大的是尚書坊的“何”姓,然後是五顯衝的“劉”姓、南邊塘的“許”姓、南門頭的“莫”姓。“戮”是用手肘撞,“戮親”是廣東方言,意思是用力去撞。“何柴”指做燃料用的硬柴,“落”是用力敲打,“何柴落”就是用何柴打。這句俗諺說明當時會城四大家族的勢力很大,無人敢碰他一下。

劉銘想美人想得實在是苦,千方百計誘姦吳妻未遂,就賄賂地痞混混奸徒誘殺吳金童並棄屍河中。吳妻被迫負幼女投河抱夫屍死,兇手劉銘則逍遙法外。馮俊一經查訪覈實後,即逮捕劉銘等人處以極刑。馮俊爲在新會無所倚靠的異鄉小民伸張正義,懲處當地作奸犯科的豪右大族劉銘,被時人贊爲“民命是系”的“清官”。從此,馮俊的聲譽遠播。

馮俊的名聲實在是大,二年後升任廣東任布政使 ,劉銘嚐到了甜頭,瑪德,在這個世上原來對自己狠一點,也能升官,這就更加賣力了,力求做一個明朝版的“包青天”,不畏權貴,敢做敢拼,不同流合污當然是好,可是也有一個副作用,就是生活太清苦,想當一個清官首先就得以身作則,馮俊豁出去了,那就做清官吧。馮俊的聰明不只是到處去平冤獄,得罪那些世家大族,在官場上也要學會夸人,曾讚揚慶遠府太守孫某和宜山縣知縣陳某在宜山興利除弊、安民養民的政績。

有一次,馮俊赴梧州參見督府,歸來入寢室見房內均是洞房裝飾,又有一濃裝豔服年青女子待於其中,馮竣慌忙退出,詢問其妻緣由。其妻解釋說:這是爲自己納妾。馮俊當晚留宿官府。第二天把女子的父母招來,送與財禮令其擇婿改嫁。馮俊對貪污、賄賂更是深惡痛絕。在四川任職時,有一故人之子恰好充當馮俊的僚屬。一天,此人上門送馮俊4條墨, 馮俊接過墨後覺得異常沉重,用布一抹發現是塗墨的金條,馮俊怒不可遏,瑪德,既然已經選擇了要做明朝版的“包青天”,就沒有回頭路了。用力將金條扔回,那人滿臉愧色告辭而去。

回頭再來說馮俊又升任了福建任按察副使,名聲在外,當地受了楊曄父子的冤民紛紛狀告,控訴福建建寧衛指揮楊曄的罪行。 馮俊對控訴楊曄的狀子一律受理,每案必親自審理,不到半月,全部查實,即下令逮捕楊曄。

楊曄父子一看還來真的,瑪德,碰上個刺頭,也沒把朝廷正四品的按察副使當回事,大搖大擺來到京城,住進他叔父兵部主事楊士偉家中。這段情節,讓人不由得想起《紅樓夢》中薛蟠打死人以後依然大模大樣進京,住進舅舅賈政家中,自謂花上幾個錢,沒有解決不了的事。

可惜馮俊不是賈雨村,也不會亂判胡葫蘆案。在楊曄潛逃之後,就立刻上奏朝廷請求籤發全國通緝令,就是海捕公文,在京師捕獲楊曄, 處以死刑。

這一下可把事情鬧大了,前面說道馮俊是個聰明人,既然碰上了這樣一個案子,如果馮俊退縮了或是網開一面的話,那麼這些年來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將功虧一簣,自己的官場前途也就止步以此,所以不能退縮,反而要把事情鬧大對自己最有利。

果然,由於事情牽扯到楊榮的子孫,皇帝朱見深也不敢怠慢,派出刑部主事王應奎和錦衣衛百戶高崇前往福建調查事情真相。結果二人收受楊泰賄賂,回京之後上奏案情不實。而楊曄也在叔父楊士偉和姐夫禮部主事董序的幫助下,積極賄賂京中高官,準備反咬馮俊一口。

就在整個案件朝着楊家希望的方向發展時,這件事被剛成立的西廠得知,於汪直的錦衣衛百戶韋瑛發現,並及時上報。

西廠初立,正需要一個事端或是一件刑案來提升威望,楊曄案大小正正好。

說道汪直,往往會被歸類爲反面角色,跟王振、劉瑾 、魏忠賢后人對他們的評價都不高甚至差評。但是真是這樣嗎?

成化三年大明廷平定大藤峽叛亂時作爲瑤民後代被俘。按照當時的慣例,在俘獲的瑤民中選擇一些年紀較小精幹靈活的小孩接回京城,男孩閹割後送入宮中做小黃門宦官,女孩充做宮女。汪直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幼童。

這個時候,汪直才五六歲。比較機靈、能吃苦、夠聰敏。大半年時間被押解着一路跋涉,從廣西去到順天府,在此期間還要從瑤族孩童滿腔的瑤蠻之語,目濡耳染,潛移默化地能夠聽懂會講當時的官話。成化三年,汪直進宮後被送到昭德宮。成化八年御馬監太監劉永誠去世。汪直於成化十年升任御馬監太監,時年十四五歲。

御馬監可不是管理皇帝馬匹的機構。明代中期的御馬監是宦官二十四衙門中與司禮監一樣重要的機構。司禮監代皇帝審批閣票,與內閣對柄機要,是爲“內相”。御馬監與兵部及督撫共執兵柄,實爲內廷“樞府”。而且御馬監還要管理草場和皇莊、經營皇店,與戶部分理財政,是明廷的“內管家”。也就是說汪直任職的御馬監,除了爲皇室真的養馬外,還有提督京營,節制京軍;扈從出征, 可以隨同皇帝,外派監軍,也可以隨武將出徵,還可以出任各地的鎮守太監,出鎮諸邊。最顯赫的是,御馬監還擁有一支戰力很強的直屬軍隊。

前面已經說過成化十二年,有黑眚出現在宮中,妖人李子龍用巫術勾結太監韋舍私自進入大內,事發後被誅殺。朱見深心中很討厭這件事,急於想了解外面的事情。汪直爲人狡猾聰明,朱見深於是令他改換服裝,帶一兩名校尉秘密出去偵察。人們都不知道,只有都御史王越與他相交甚歡。 汪直將所見所聞,全部報告朱見深,大悅。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序章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
第一百六十九章 笑死人的筵講(下)第十一章 明朝府試(上)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九十九章 中央巡視組(上)第一百零一章 勝芳城械鬥(上)第六十一章 傳說中的桃花運序章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三章 奢糜的世家生活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一百十三章 跟劉翊有關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一百零二章 勝芳城械鬥(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二百四十章 交戰(上)第五十二章 大明月報翰林出品(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八)第七十七章 觀念不同,理念就不同(上)第一百五十章 有人狀告章子俊第一百二十四章 麒麟山上的太湖強盜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六十四章 惠難夫妻第一百六十八章 笑死人的筵講(中)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九十四章 鍊鐵廠的炮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四十二章 不想做神棍第一百十五章 千瘡百孔(二)第五十章 文人的心思看不懂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九)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四十九章 上任後的騷操作(下)第三十九章 偶遇第二百三十八章 搶時間種糧食第一百六十三章 百姓苦逼生活從稅開始(下)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一百零三章 爲家族而活第一百四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案第二十一章 改造生活質量(下)第二百零二章 宦官不全是反面角色(上)第一百九十章 一路西北(十)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五章 兩敗俱傷第六十六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二十章 千瘡百孔(七)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朝廷中的混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錦溪鎮上的鬧劇(下)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曲阜見聞第一百五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五十六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四)第三十二章 落第秀才的白日夢(下)第二百十八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二百十三章 神木被困(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各方爭鬥第一百十二章 生米煮成熟飯的重要性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二十六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九)第二百十六章 廬州模式行不通第十八章 詩會百態(六)第十六章 詩會百態(四)第六十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八)第一章 五百年後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路西北(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七)第二百章 趁亂尿遁第三十五章 這屆鄉試有人徇私第一百五十二章 京城幺蛾子(上)第八十四章 全是爲了活命(上)第五十九章 又是一場腥風血雨(七)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京城幺蛾子(下)第二百零四章 大明邊關,明長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一百四十九章 用歪招收買人心第二十七章 美好生活需要銀子第九十二章 統計伯府人丁第三十四章 鄉試第二百十九章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二)第二百四十二章 交戰(下)第四十章 奪門之變(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公上纓怒殺焦海熊(下)第二百十五章 丫鬟就是一種商品第九十章 又被賴上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官場失意情場得意第九十八章 築城爲了自保第一百二十一章 第三次罷官第一百九十七章 理學之爭(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