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

大內義興在陣前整整站了一天,始終在佛郎機炮的射程之內。

一天下來,只覺得精神疲憊之極,好像整個身體都被抽乾一樣。

大內義興暗道:“老了。身體大不如前了。”

這幾日雖然對於雍軍,大內氏軍隊落於下風,但是數數自己的手中的牌面,這已經是大內義興殫精竭慮所能達到了。

他五十多歲的人了,雖然從小艱苦鍛鍊。但是已經擋不住年齡的摧殘。在安置過防務之後,就在城牆下面找了一個地方草草的睡去。

不過大內義興休息了。大內軍的動作並沒有停止。

他們不知道用土石之物,全部堆在缺口之處,然後將攪拌好的泥漿灌入縫隙之中。這泥漿並不是水泥,加固能力並不強。但是能起多少作用是多少作用總比什麼也不做的好。

即便是這樣,這一處城牆也成爲一處弱點。

因爲這處城牆已經變成一道都陡坡,士卒都能爬上來,根本用不上什麼滾木。

不過這工作量很大。

大內義興年紀大了睡的相當淺。睡夢之中,聽到搬運土石的聲音隱隱約約的在睡夢之中迴盪,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大內義興猛地被喊殺聲驚醒。

他整個人猛地坐了起來,說道:“怎麼回事?”

大內義興遙遙的指出北邊喊殺之聲傳開的地方。

那個方向有層層疊疊的喊殺之聲傳開,似乎將靜寂的夜晚瞬間驚醒了。

“殿下,臣不知道。這就派人去看。”

“不必了。”大內義興臉色蒼白的好像是死人一樣,整個人一下子好像老了好幾十歲的樣子,說道:“全部撤到天守閣裡面。”

“殿下---”他旁邊的人不明白,爲什麼大內義興有這個決定,聽這個聲音不過剛剛入城的位置,還有趕出去的機會。

“哪裡是毛利家防守的範圍。”大內義興冷冷的解釋了一句。也不管他們能不能聽明白。

毛利家是城中除卻大內氏最強大的勢力了。

他本來不出衆,不過因爲除卻毛利家之外,所有家族都參加了夜襲一戰,被打的稀里嘩啦的,損失太大,這個有幸保存實力的家族,一躍成爲除卻大內氏之外,擁軍最多的家族。

在大內義興看來,毛利家如果用心把守,絕對不會讓敵人這麼容易進來,而事情偏偏發生了,那麼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毛利家叛變了。

如果僅僅是毛利家叛變,還好。但是大內義興擔心會引起連鎖反應,除卻大內氏之外的家族,就真的的那麼可靠嗎?

大內義興不知道。

單單是不知道就已經夠了。

此刻大內義興不敢相信任何人,只有退守天守閣。這樣才能保全大內氏的實力。

北門。

整個北門都是毛利家的人,不過,大內義興的安排並不是僅有這一點的,大內義興絕對不會相信任何一個人。所以,他雖然沒有懷疑毛利家的,但是已經在成門附近駐紮了百餘人大內氏的士卒。

他們就在城門附近。

當城門不正常的開啓之後,他們立即去問怎麼回事,隨即戰鬥爆發。

毛利就元也沒有想到大內義興如此老奸巨猾。本來他想雍軍,直接佔據城中心的天守閣,只是戰鬥一爆發,就驚動了所有人。

毛利就元向朱厚煌說道:“是臣安排不當,還請殿下恕罪。臣願意爲殿下先鋒,將功折罪。”

朱厚煌饒有興趣的看着毛利就元,不得不承認毛利就元是一個聰明人。

朱厚煌對毛利就元並不是多信任的,要不是雍軍已經控制了兩邊的城牆,他身邊又有李良欽這樣的高手護衛,他絕對不會站在這裡的。

毛利家很識時務。

如果他讓雍軍打前鋒,那麼毛利家的部隊就在雍軍前軍與後軍的中間,如果毛利家有反覆,那麼前鋒就會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

而如果朱厚煌想預防這一點,就必須投入幾千軍隊來看住毛利家的軍隊。

但是先不說,朱厚煌有沒有這麼多的空餘兵力,單單說長崎城之中,就沒有那麼多的空間。

畢竟長崎城是一個小地方而已。根本沒有那麼大的空間容納太多的人。

所以毛利家自請爲先鋒,也算是明智的很。

朱厚煌說道:“就讓孤看看毛利家的勇武吧。”

毛利就元說道:“嗨。”他向朱厚煌重重行了一禮。

他知道,這關係到毛利家在雍軍體系之中,到底在什麼位置上,所以必須表現出自己的利用價值。

他不知道與毛利家的武士說了什麼。所有毛利家的武士好像瘋了一向,向城中間衝了過去。

隨着戰鬥的開始,整個長崎城都被驚醒了。

在黑暗之中,打了一場十足的日本內戰,從長崎北門到中間所謂的城主府,或者說天守閣不過千餘米的路,被無數人擠壓在一起。

長刀在黑暗之中閃耀,廝殺之聲震耳欲聾。

大內義興一邊將大內氏的軍隊收攏到城主府之中,一邊下令讓城中所有人軍隊,夾擊毛利家的部隊。

當然,這個時候大內義興下達的命令,能不能執行下去,也是一個問題。

有些人乾脆按兵不動,當然也有忠心於大內氏的軍隊,從四面八方趕來。

有時候叛徒比敵人更可惡,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朱厚煌預備偷襲的時間,就是接近凌晨時分了,就在一邊喧囂的廝殺聲之中,太陽再次照耀着大地,不知道有多少人再也看不見這一次日出了。

隨着太陽出來,雙方的戰鬥暫時停止了。

一行人簇擁着朱厚煌,走在這一條平常的街道上。

但是這一條平常的街道,此刻絕不平常。朱厚煌覺得自己的腳下黏糊糊,腳下多半是已經變成黑色的鮮血。而一具具屍體都臨時擺在路兩邊,連一張白布都沒有蓋上。

還有大量的傷員躺在街道兩邊的屋檐之下,看上卻與死了沒有什麼區別。

朱厚煌一邊走一邊暗暗吃驚。

日本人果然夠狠。

朱厚煌一下子理解了戚繼光見到了義務礦工,爲什麼覺得是好兵源了,朱厚煌一路上見過不知道多少具屍體了,不管是毛利家的還是其他家族的,大多都是正面受傷而死,帶着家紋的武士更是如此,幾乎每個人身上都中了數刀。

而且那些傷員,即便是血流不止,也少有呻吟之輩,很多人即便是受了很重的傷,也在堅持戰鬥。很多人都只剩下一口氣了。

真是上好的兵源。

朱厚煌說道:“叫軍醫過來,給他們醫治,對毛利氏的傷兵,與我軍傷兵一併看待。”

毛利就元說道:“多謝殿下。”

朱厚煌說道:“他們是爲孤受的傷,孤豈能不照顧,這一戰毛利家爲孤傾力而戰,孤看在眼裡,孤特批兩萬兩白銀,賞賜毛利家。”

毛利就元說道:“多謝殿下。”

朱厚煌看向毛利家的眼睛變得特別溫柔,不是朱厚煌看上了毛利家,而是朱厚煌看到了將來有無數日本僱傭軍爲他打天下。

而這個契機就從毛利家開始。

所以,他要好好的對待毛利家。

而毛利家也在激動無比,兩萬兩,幾乎等於兩萬貫銅錢,雖然各地的比例不大一樣,但是對毛利家來說依舊是好大一筆錢,幾乎等於毛利家一年收入。

讓毛利就元如何不高興啊。

即便是毛利家這一役之中傷亡慘重,幾乎將剩下的兩千多士卒全部打殘了,拼的傷亡慘重,也打通了通向城主府的道路。

但是對日本來說,人並不值錢。

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十章 兵變第九百章 影響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三章 侍衛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
第三百三十一章 再次出發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整合古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三百三十八章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三十九章 決勝【二】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三百二十八章 越南情況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三百一十六章 蘇祿四第七百一十九章 正旦大朝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四百九十章 正德北歸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六百三十章 經年之後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四十四章 戰前商議第七十章 兵變第九百章 影響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第一百二十三章第四十二章 襲營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三百章 安南終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戰升龍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三章 侍衛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