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

“哎,女兒,也不知道讓你嫁給雍王是好事,還是壞事啊?”許老爺子不由的嘆氣說道。

許老爺子內心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但是這一天到來的時候。心中依舊是忐忑不安。

“爹爹,不用擔心,雍王殿下人很好的。”一身硃紅色的嫁衣,頭上輕輕一動,就不住做響的鳳冠霞帔。人比花嬌的許藍說道。

“雍王殿下是不錯,但是畢竟是王府啊?這裡的勾搭,不比皇宮裡面輕鬆。”許老爺子嘆息道。他本就對這一件婚事保留意見,這一件婚事對許家大有好處,這不,還沒有嫁過去,他的長子許鬆就已經成爲了少府丞,掌管雍國的商船隊。而自己次子雖然打了敗仗,依舊能在雍國水師之中站穩腳跟,與這一場聯姻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但是對自己的女兒來說,雍王不是什麼良配。

不說其他的,這一次大婚,根本就是一妃二嬪。雍王一下子娶三個人,分別是作爲正妃的許藍,還有邵家的邵芳菲。以及一直在朱厚煌身邊的雲墨。

如果是尋常人家,許老爺子哪裡允許女婿家這麼做啊,而現在是親王家,縱然許老爺子有氣,也只能生生的嚥進肚子裡面。

“爹爹,男子漢大丈夫,三妻四妾本屬尋常,而是女兒嫁得也不是一般英雄豪傑,雍王殿下的格局之大,說不定能在海外別開一藩國。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大豪傑,有什麼委屈不委屈的,俗話不是說,寧爲英雄妾,不爲庸人妻,而且女兒是妻,又不是妾,又有什麼好擔心的,該擔心的是她們兩個。”許藍的眼睛放光。他在吳太后身邊行走,吳太后將他視爲兒媳,一些事情不去瞞着她,朱厚煌胸中的計劃,許藍也瞭解一二,吳太后對這計劃將信將疑,但是許藍卻深信不疑。故而他將朱厚煌視爲能開西域的張騫一樣的人物。

事情到了這一步,縱然許老爺子,心中不肯,也無法挽回了。只能是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朱厚煌在大員成親,許家早早的舉家搬到了大員、大員雖然比起其他地方還有一些簡陋,但是官府,王府的建設還算弄得不錯,有一股江南風格。

這一次朱厚煌娶親因陋就簡,沒有一點親王成親的範,不過是將三位新娘子從縣衙之中,娶進王府之中。與許家一院之隔的,就是邵家。

邵家與許家不同,許家雖然稱不上什麼書香門第,但畢竟出自江南,所往來的親朋好友,都帶着一股斯文勁。許藍的閨房更是外人一個人也不能進來,但是邵家卻不一樣了,邵年雖然是漢人,但是失落東雍已久,連漢字認識的人也不多了更不要說什麼繁文縟節了。根本是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

故而邵家這裡慌亂無比,雖然有幾個吳太后派來的侍女安排,但是依舊有一種草臺班子的感覺。

邵芳菲身上所穿的與許藍所穿的大差不差,不過是規格上低許藍一頭而已。許藍身上繡着是鳳凰,而是邵芳菲身上所修的是青鸞。許藍是正兒八經的鳳冠,而邵芳菲頭上帶着的就小了一號。

不過對這些邵芳菲並不瞭解,她正拿着一個桃子,大口大口的吃的。

一個侍女進來,不由的哎吆一聲,說道:“我的姑奶奶啊,這都要出嫁了,你還在這來吃什麼啊。等一會兒,將臉上的妝弄亂了,讓殿下看了不舒服,可是一輩子的事情啊。”

邵芳菲連忙將桃子放下,但是又忍不住,狠狠的咬上一口,才放下說道:“萍兒姐姐,沒事的,我平時也不用什麼胭脂水粉。”

“平時是平時,現在是現在,這能一樣嗎?”萍兒是吳太后專門派過來伺候邵芳菲的。

吳太后並不喜歡邵芳菲。蓋因邵芳菲雖然天真爛漫,但是沒有教養,根本不懂的大宅門裡面的那一套。只是吳太后也知道邵芳菲不僅僅代表他自己,故而即便不喜歡,也沒有給邵芳菲臉色看,不過專門派了侍女給教邵芳菲規矩。

只是邵芳菲一直不習慣而已。

萍兒嘆息一聲,說道:“我的姑奶奶的,平時也就算了。今天你就老老實實的的好嗎?”

一邊說話,一邊拿起胭脂水粉,給邵芳菲補妝。

不得不說,十幾歲的邵芳菲正是最好的年華,稍稍一裝扮,簡直是人比花嬌。與許藍分庭抗禮沒有一點遜色之處。

不過,許藍與邵芳菲還有不同,許藍精通經史,還協助管理過許家的家業,自然有一種莊重淡雅的氣質。但是邵芳菲卻出自荒野,從不知道禮儀爲何物。天真爛漫,凡是出自至誠,連騙人也都不會。這種氣質最吸引男人。

咚咚。門敲響。萍兒打開門,卻見一個老頭拄着柺杖,有一頭髮花白的中年人在後面攙扶着他。

萍兒連忙行禮說道:“見過邵老爺子。”

邵芳菲一下子跳了起來,來到邵老爺子身邊,攙扶着另一邊說道:“爺爺,你怎麼來了?”

邵老爺子咳嗽兩聲,說道:“萍兒姑娘,你先出去一趟吧。”

萍兒識趣的很,輕輕行一了一禮,悄然退下去了。

邵老爺子對邵芳菲說道:“鹿兒,從今之後,不能這麼任性了。我邵家的榮華富貴就在你身上了,你在殿下身邊,一舉一動都要注意。”

邵芳菲這個名字,本就最近起的,她原本只有一個小名叫鹿兒,她從小活潑好動,好像是一隻小鹿一樣。纔有了這個名字。

邵芳菲說道:“嗯,爺爺,我會努力照顧家裡面的。”

“不,你理解錯了。”邵老爺子說道:“你嫁給雍王之後,就是雍王的人了,凡是要以雍王的利益爲重,聽雍王的話,就算是雍王要滅了邵家,你也不要求情。”

邵芳菲皺起眉頭,他想不明白爺爺爲什麼這樣說。

邵老爺子嘆了一口氣,說道:“你的存在,就是我邵家最大的底牌,你只需一心一意跟着殿下,就是對邵家最好的照顧了。”

每一個家族的崛起,即便有這樣那樣的助力,但是最根本的上還是這個家族自己有多少人才。沒有足夠的人才,即便是外力相助,也是扶不起阿斗。

邵家現在有一些好勇鬥狠之輩,根本不足以支撐邵家的發展。邵芳菲即便幫助邵家,也未必是好事,凡是有些拔苗助長。等邵芳菲去了之後,邵家定然會被清洗。

反而如果邵芳菲什麼也不做,只有一個雍王側妃在,任何人都不敢小視邵家,足夠邵家培養出足夠的人才出來。哪怕邵家真做了什麼大逆不赦之罪,有邵芳菲在雍王身邊,自然會留一下情面。

邵老爺子心中暗歎一聲,他老了。沒有多少日子了。而偏偏後輩之中,好勇鬥狠的不少,真正有大智慧卻一個也沒有。他能爲邵家所做的也就這一點了。

邵芳菲不明就裡的點點頭 ,牢牢的將這一番話給記了下來。雖然她不理解,但是邵家老爺子在邵家的權威是不容撼動的。邵芳菲從小聽慣了爺爺的話,即便不明白,也要牢牢記住。也許等以後自然也就明白了。

攙扶着邵老爺子的中年人就是邵芳菲的父親,此刻老爺子說完話了。他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看着自己這個不起眼的女兒,一下子成爲邵家最重要的人,只有長嘆一聲,說道:“鹿兒,在雍王身邊,不能調皮了,一定要聽雍王的話。”

“嗯。”邵芳菲點點頭。他與父親的話本就不多。

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十章 長史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章 元宵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
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七十三章 廈門灣之戰三第十章 長史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五百五十三章 瘟疫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五百零五章 帝崩七第一章 元宵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四百八十章 亞伯奎的意志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七百四十章 東雍新印象三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八十三章 媽祖廟前之約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零三章 破城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