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

煙霧總有散完的時候,當煙霧散完的時候,很多寧王軍已經登上了城頭,甚至在城頭之上佔據了一小片空間。

伍文定不知道該怎麼指揮戰鬥。他努力的拔出自己腰間的長劍,大步衝了上去,說道:“殺。”

伍文定年齡大了,本來體力都跟不上,而且他一輩子讀聖賢書,也沒有學過什麼劍法之類的東西。他雖然是拼命向前衝,但是依舊有很多士卒輕輕鬆鬆的越過了伍文定向前面跑去。

有一句話說的好,只有怕死的軍官,沒有怕死的士兵。或許有一些太過絕對了。不過當上級可以身先士卒的衝鋒的時候,很多士兵都願意追隨的。

更不要說,伍文定在安慶爲官多年,有很多地方造福百姓,很多百姓都念伍文定的好,看到伍文定都要上場搏命的時候,這些人都坐不住了,紛紛拼了命的向前衝,一定要在伍文定的前面。

城頭上並不是太寬敞,不過是能並行四匹馬的城牆,一下子不知道衝過去多少人,時不時的有人從城頭上掉落下去,也看不清楚是敵是友,只見他墜落在火堆裡面,被熊熊烈火燃燒起來,只聽這人傳出不類人聲的慘叫之聲,好幾個人在火堆裡面拼命的掙扎,漸漸的沒有了力氣倒在火堆裡面成爲了火堆的一部分。

更多的人衝在城牆之上,刀,刀掄不開,槍,槍捅不出。幾乎人貼人,人擠人,這樣一來根本沒有什麼武藝施展的空間,剩下的只能憑藉力氣大,還有人多。

但衝上來的這百餘盜賊怎麼能比得上安慶城頭上的人多啊,不一會就被生生的擠了下去,運氣好的,跌到在來時路上,運氣不好的掉在火堆的殘灰之中。將人身上燒出好幾十道疤痕。

不過,安慶青壯損失也不少。

這樣的貼身肉搏之中,很多人都死於誤傷之下。有些也看不出來是誰殺的。只能歸結於敵人所爲。

盜賊從來是欺軟怕硬,剛剛的手段已經超水平發揮了,剛剛那一戰,藉着煙霧登上城頭的人幾乎上,沒有幾個活着回去的,一下子把這些盜賊的僥倖心思打消了。

他們心中紛紛暗道:“反正寧王吩咐無比不過是佯攻而已,我們也攻過來,也算是可以交差了。”

剩下的時間,他們只是搖旗吶喊,從來不上前搏命,他們對他自己的小命,可是看中的很。

伍文定看中狼狽不堪的戰場,望着對面的軍陣,也看出來對面沒有多少想要進攻的心思,知道他這一關算是過去了。

伍文定立即將傳令兵叫過來,說道:“立即將這裡的情況報告給雍王殿下。告訴他北門無事。”

“是。”傳令兵立即去稟報了。

朱厚煌也立即得到了消息,這個時候他鬆了一口氣,他心中暗道:“北門平安,今天大概有平安度過。”

第一天是最難熬的,今天過去之後,以後的日子就好扛一點了。

正當朱厚煌以爲,今天能平安度過的時候,忽然有大聲說道:“殿下,殿下,”他好像忽然想起什麼,猛地禁聲,來到朱厚煌耳朵邊耳語幾句。朱厚煌勃然變色,一股怒氣上涌,恨不得一口鮮血噴出來,最後生生的吞下去,從牙縫之中吐出四個字。“孤知道了。”

這個到底傳遞給朱厚煌什麼消息,這個消息也很簡單,“南門遇襲,危在旦夕。”

安慶城一面臨水,臨水的地方不是其他地方,就南門,南門是朱厚煌最放心的地方,無他,就是南門鄰近長江。濤濤江水距離安慶城並不遠。唯有的一點空地。根本擺不開兵馬,不是一個適合用兵的地方。

安慶南門附近是沒有護城河的,因爲長江就是安慶城的護城河。只是朱厚煌萬萬沒有想到,寧王會來這一手。

雖然朱厚煌還不大明白,寧王軍是怎麼一下子攻到南門之上,但也知道這定然是與船隻有關係。

朱厚煌忽然想起朱元璋與陳友諒著名的鄱陽湖大戰,其中陳友諒的船隻都非常之大,能直接靠上城頭,用來攻城。可見直接從水路進攻城池的辦法是有的。只是不知道今日寧王用得是弄什麼花樣。

朱厚煌一邊讓人將所有督戰隊撤了回來,一邊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問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剛剛還好好的,怎麼一下子就危在旦夕了。快點說。”

“殿下,今天長江之上,有商船出沒數量並不少,不過並沒有引起注意。”

這一點,朱厚煌理解。商人是一羣最會鑽空子的人了。所以即便是戰爭也切斷不了彼此之間的商業往來。

“只是在中午時分,這些船隻忽然有了變化。船隻一窩蜂的向北岸衝過來,擱淺在碼頭上,他們一停下來,上面立即有人從船上下來,擡着竹梯向城牆衝過去。不過這些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報信的人瞳孔縮了起來,繼續說道:“可怕的是那些船上的火炮,這些火炮實在是太厲害,城頭上的兄弟們,傷亡慘重。支撐不了多久了。請殿下速速增援。”

朱厚煌在腦海之中,努力還原這一計,這分明是瞞天過海之計。幾乎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先是遇見了敵人的火炮洗禮,然後再遇見大量的精銳士卒衝城,不要說別人了。朱厚煌自忖,將自己放剛剛的處境上,似乎面對這樣的攻勢,恐怕一個不小心,就把會被對手打的大敗。

朱厚煌再次追問了幾道問題,將南城的情況問明白。這個時候,分成好幾隊的督戰隊再次聚集在一起了。

“殿下,不知道有什麼事情?”戚景通輕聲問道。督戰隊忽然從城頭上撤下來,戚景通又怎麼會注意不到。立即知道情況有變,過來看看發生了事情。

朱厚煌三言兩語,將事情告訴戚景通,說道:“南門那邊,危在旦夕,我必須馬上過去。這裡的一切都有必要,都交給你了。”

戚景通大聲答應到。

朱厚煌見戚景通如答應下來,心中鬆了一口氣,立即將這裡的事情都放在一邊,而將注意力都停留在南門,而南門到底現在怎麼樣來,誰也不知道。

數百人帶着兵器,從大街上走小路,向南門方向衝了過去。

他們來得特別快,不過一會工夫,就到了。

朱厚煌遠遠的看見,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似乎之前是什麼樣子,現在還是什麼樣子。忽然朱厚煌的眼睛一縮,他在一些地方看見了模糊的血跡。

爲什麼只有血跡而沒有屍體。這裡面有一點不對勁。朱厚煌的心中頓時覺得警鐘長鳴。

咯咯吱吱的城門,被一點一點的推開了。

“不對,這個時候怎麼能開城門啊?”朱厚煌下意識反問自己,立即意思到,現在推開城門的人,一定是敵人。

“是敵人,守住大門。”朱厚煌厲聲喝道。他身的人陡然加速,一百米衝刺的速度,向對面衝過去。

朱厚煌在奔跑之中,也將士卒分爲三隊,讓他們分別才能夠兩邊登上城牆,最後一隊直接與推開城門的人短兵相接。

只是半開的城門,有十幾根利箭射了過愛。瞬間將城推開城門的幾個人射倒在敵,是朱厚煌身邊的人引弓射箭,先行攻擊,隨後雙方就撞在一起,一時間血肉橫飛。

同一時間血肉橫飛的廝殺,還在城牆上掀起來。

衝上城牆的人才發現,這段城牆已經被對方所控制了。

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十九章 經緯【2】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
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三百九十二章 升龍會戰六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二百八十章 東雍瑣事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五百五十七章 瘟疫五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一百八十三章 徵蠻二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二百零四章 海盜羣聚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章 比劍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三十二章 應州之戰之達延汗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二百六十四章 火燒贛江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十九章 經緯【2】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四百零七章 科學是什麼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六百零二章 升龍圍城戰七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四百三十三章 古晉府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六百六十二章 日本局勢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八百一十八章 椰城之戰尾聲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零一章 善後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