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節 侯府刺蔡

以蔡吉今時今日的身份當然不可能記得住府中每一個侍從的相貌,但是眼前這人行爲舉止實在是有些詭異。在絕大多數人都望着火光,或驚訝或憂心之時,此人卻遮遮掩掩地一個勁往陰影裡躲。如此這般行經怎能不引起蔡吉的注意。心生警惕的蔡吉當即指着那人呵斥道,“汝是何人?”

剎那間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隨着蔡吉這一喝一指,由火光轉到了那人身上。原本圍在他身旁的衆多侍從也下意識地避讓了開來,使其徹底曝露在了燈光之下。直到此時蔡吉纔看清對方的面目,這是一個身高不滿五尺,面容乾瘦的男子,一雙佈滿血絲的眼睛此刻正惡狠狠地瞪着蔡吉。此等尊容自然不可能是侯府侍從。鈴蘭當即皺起了黛眉指證道:“主公,此人不是府中之人!”

鈴蘭話音剛落,黑夜中便閃過了兩道寒光。男子身旁的侍從如木偶一般抽搐着應聲而倒,鮮紅的血花瞬間染紅了夜道。月光下他那雙猶如鷹爪的手上驟然多出了兩柄耀眼的匕首。意識到是刺客來襲的侍衛趕緊挺槍而上。誰知男子卻如猿猴一般一個翻轉撂倒了兩名侍衛,朝着蔡吉直撲而去。

“保護主公!”鈴蘭一個飛身擋在了蔡吉面前。

可是有一人的反應比鈴蘭還快。只聽“呯”地一聲脆響,曹丕用腰間的佩劍擋住了刺客的匕首。許是刺客的衝擊力過大,劍鞘上裝飾的寶石愣是被他削飛了一塊。曹丕一咬牙拔出了長劍,劍鋒撕裂了夜空,將刺客逼退了一步。但他並沒有就此善罷甘休。而是舞起劍花爆喝一聲。

“曹蔡聯盟豈容爾等宵小破壞!”

曹丕這一吼,吼出了多日來積壓在心中的鬱氣。沒有哪個少年願意在恣意飛揚的年紀結婚,更沒有哪個世家子弟願意放棄前途遠赴他鄉爲質。但是父上正在官渡與強大的袁紹苦苦對峙。倘若父上敗給袁紹,曹家上下都將灰飛煙滅。如今曹軍最需要就是糧草、補給、援兵。沒有這些,父上就不能戰勝袁紹。而放眼天下唯有蔡安貞能提供父上所需的一切。

“維繫曹蔡聯盟。助父上戰勝袁紹,”這是支撐曹丕一路來到龍口的唯一信念。此刻曹丕並不知曉面前的刺客是何人,或是由何人派出。但站在曹丕的立場上來說。他必須向刺客出手。這不僅是爲了撇清曹氏與刺客的干係,也是爲了維繫曹蔡聯盟。總之,就算拼上性命也不能讓蔡安貞死在這裡。

刺客顯然沒料到眼前這位年少的貴公子會如此拼命。措手不及之下竟被曹丕的一柄裝飾佩劍逼得又退了十來步。然而曹丕的優勢也僅限於此而已。刺客在閃過一道劍影。竄步上前一個肘擊將曹丕擊飛了出去。

曹丕沒想到如此乾瘦的一個人竟有如此大的蠻力,他只覺得一瞬間自己的身體騰空而起,跟着背脊便重重地砸在了地上。恍惚間曹丕的耳邊響起了一記從沒聽過的巨響。當他再次睜眼時,手持利刃的刺客已然迎面倒在了他的面前。在刺客的背上赫然多了一個血窟窿,那是曹丕從沒見過的傷口。何種兵器有如此威力,曹丕疑惑地擡起頭,卻見對面的蔡吉正雙手緊握一根銅管,從管口之中赫然冒出了一縷青煙。

鈴蘭無視曹丕的疑惑。踮腳上前踢了踢那個刺客,待見對方沒反應之後,才興匆匆地向蔡吉稟報道。“主公,死也。”

蔡吉長舒一口氣。信步上前向曹丕伸出手道,“公子若有差池,孤可沒法向司空交代。”

曹丕先是楞了一下,待看到蔡吉發自內心的笑容之後,他最終還是握住了蔡吉的手。或許是第一次與身份高貴的年輕女子有肌膚接觸。年少的他臉頰不禁也有些泛紅。不過他還是沒有忘記向蔡吉手中的那把神秘武器投以好奇的目光。

不僅是曹丕,早已被刺客嚇清醒的何晏,也湊着腦袋一個勁地打量蔡吉。心想這齊侯該不會真像外界傳聞的那般是九天玄女?

蔡吉在兩個少年目不轉睛的注視下,順手收起了手銃。之所以稱其爲手銃,是因爲此物的原理來自於火炮,卻與後世的手槍相差甚遠。它沒有準心、沒有線膛、沒有彈夾,靠燧石點火發射,每次只能裝一枚彈丸。射程也僅百米左右,與袖箭差不多。甚至準頭還遠不及袖箭。可就是這麼一個缺陷多多的半成品,依照東漢有限的冶煉技術依舊無法達成量產。加之手銃的成本遠高於十字弩,蔡吉最終放棄了對手銃的研發。

不過放棄歸放棄,蔡吉還是從諸多樣品之中挑了兩把質量最好的手銃以備防身之用。話說,手銃雖然缺點多多,準頭與輕便度都不及相同大小的袖箭。但作爲一把熱兵器,手銃擁有一個任何冷兵器都無法匹敵的優點,那就是彈丸一旦射入人體就會在體內亂竄。在沒有x光機時代,再熟練的外科醫生也無法百分之百找出子彈。而子彈攜帶的病菌最終會讓傷者死於感染。就這點來說蔡吉至少擊中了要害,沒讓人折騰個十來天才嚥氣。不可否認,蔡吉之所以能如此冷靜地面對刺客,多少是仰仗了自己身懷兩把火銃。

驚天的槍響與嘈雜之聲很快引來了侯府侍衛,同時亦打斷了蔡吉的思緒。領頭的正是太史慈與郭嘉,顯然他們也意識到了衙門這場火燒得不簡單。只是相較之下兩人還是晚來了一步。當太史慈和郭嘉看見地上趴着的屍體時,頓覺額頭冒出了一片細毛冷汗。要知道蔡吉眼下還沒有子嗣,一旦她本人有個三長兩短,衆人辛苦建立下來的基業也將隨之轟然倒塌。

想到東萊上下剛剛經歷一場生死考驗,二人當即三步並作兩步衝上前,異口同聲地向蔡吉問道:“主公,可有損傷?”

蔡吉眼見郭嘉與太史慈如此關心自己的生死。再一回想先前曹丕與刺客廝殺的情境,忍不住在心中暗自感嘆成功與失敗竟只有一線之隔。自己差一點就成了這個時空的孫伯符。後怕之餘,蔡吉亦對曹丕的及時出擊心存感激。於是她當即指着曹丕坦言道:“孤沒事。倒是曹公子爲救孤受了傷。”

郭嘉聽罷,與太史慈交換了一下眼神,雙雙上前向曹丕拜謝道。“多謝曹公子出手相助。”

郭嘉和太史慈的這一拜可謂是真心實意,絕無半點虛假。必竟侯府出現刺客是兩人的嚴重失職。倘若蔡吉真出了事,二人死的心都有。可曹丕纔剛被蔡吉救了一命。哪兒敢受此大禮。臉頰發燙之餘,趕緊推辭道,“不。不。是齊侯殺的刺客。”

這到底是誰救誰啊?太史慈一頭霧水地看看了曹丕,又望了望蔡吉。倒是郭嘉瞄了一眼屍體上的彈孔,嘴角揚起了一絲弧度道,“主公可認識此人?”

“不認識。”蔡吉搖了搖頭,又向太史慈問道,“子義將軍,衙門怎樣了?”

“黃從事正住持救火。”太史慈抱拳答道,“吾已命人封鎖四門。子龍正領兵搜索可疑人等。”

蔡吉滿意地點了點頭,跟着指了指地上的屍體說道,“此人乃袁紹派來的刺客。子義將軍排查逆賊之時莫要滋擾賓客。”

郭嘉聽罷蔡吉一番囑咐,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意。這名刺客能在侯府嚴密護衛下混入府內行刺。就說明其背後的主使者身份不簡單。甚至可能與東萊內部的某人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加之這陣子龍口城到處都是外地人,每一個來賀喜的賓客也都可能是刺客的同黨。照這思路查下去,龍口城內的每一個人都不能擺脫嫌疑。蔡吉也會因此得罪不少世家名流。將刺客定性爲袁紹所派,無疑是給了滿城百姓與賓客一個可信的交代。在此基礎上派人暗中調查刺客身份,也就不怕打草驚蛇了。

太史慈起初還有些驚訝,蔡吉怎麼就一口咬定刺客是袁紹派來的,待見到郭嘉欣然頷首,頓時也明白了蔡吉的用意,於是他二話不說就將蔡吉的指令通報了下去。

郭嘉見太史慈佈置完了搜索事宜,便將話題又轉到了蔡吉的身上,“子義,汝麾下可有會武藝的女子?”

然而太史慈卻頗爲無奈地嘆了口氣道,“段旗主與君旗主均不在城內,怕是沒有人能貼身保護主公。”

太史慈一席話無疑道出了蔡吉的尷尬。雖說這世道沒人行刺的諸侯是庸才,但沒有一個諸侯會願意碰上這種事。因此每個諸侯身邊都會有武藝高強的親信伴隨左右,如曹操身邊的許諸、典韋,劉備身邊的陳到。然而女子的身份令蔡吉無法啓用趙雲等男武將做貼身護衛。而這個時代又缺少擅長武藝的女子。本來蔡吉身邊還有五行遁旗的段峨眉與君雅麗守護左右。可隨着蔡吉的戰略逐步鋪開,段峨眉與君雅麗都被派去了袁紹、于吉身邊做臥底。蔡吉的貼身護衛之職也就空缺了出來。郭嘉等人本以爲自家主公在戒備森嚴的府邸之中,無需護衛貼身左右。可今日蔡吉在訂婚之日遭遇刺客,無疑是給東萊的文武官僚們敲響了警鐘。世事無常,誰都不能保證蔡吉下次還會如此幸運。

相比郭嘉與太史慈的憂心忡忡,蔡吉本人倒是心態平和。爭霸本就是腦袋別在褲帶上的買賣。董卓曾被曹操獻刀。曹操本人亦是屢次遭遇刺客,若非有典韋、許諸在側,他怕是凶多吉少。至於劉備刀都快架到脖子上了,還能憑他那張三寸不爛之舌說得刺客棄刀而走。而若非蔡吉的介入,江東的孫策也可能早已遇刺挺屍荒野。正所謂,該死的終究要死,不該死的終究會活。

當然這話蔡吉說了,郭嘉與太史慈也不會接受。況且大戰在即,蔡吉也確實需要一個值得信賴的人爲她守門。思慮至此,蔡吉一眼掃到了不遠處正在與何晏一起朝自己這邊張望曹丕。聯想到剛纔曹丕與刺客拼死相鬥的表現,蔡吉心中頓時冒出了一個念頭。旋即便向郭嘉與太史慈提議道,“曹公子如何?”

太史慈沒想到蔡吉竟會提議曹丕,有些摸不着頭腦的問道,“主公這是……”

“曹公子剛救過孤不是嗎?”蔡吉微笑着反問道。雖說蔡吉目前還不知曹丕的真實想法,但至少他剛纔爲自己擋刺客的舉動並沒有作假。光這一點就足以讓其跟隨自己出徵,直到有朝一日曹蔡解除盟約。

“曹公子太過年幼。”太史慈看了一眼曹丕搖頭道。太史慈這話的意思並非是說曹丕年紀太小不能上戰場。事實上這個時代有大把的少年正在沙場上廝殺着。而是他認爲曹丕的武藝尚不足以保護蔡吉的安危。

然而郭嘉卻附和蔡吉的提議道,“嘉覺得可行。”

“奉孝!”太史慈皺起了眉頭。

“聊勝於無嘛。”郭嘉聳了聳肩。當然郭嘉的目的並不像他說的那麼輕鬆。身爲蔡吉的謀主,郭嘉深知曹丕現在的身份十分微妙。將他留在龍口只會讓一些居心叵測之徒心猿意馬。與讓蔡吉在遠征之餘,擔心曹丕在後方形成勢力。還不如直接將其拴在身邊。

太史慈眼見自己無法說服蔡吉與郭嘉,只得妥協道,“罷了,就讓曹公子守在主公門外,慈再加派兩人守在院門口。待到段旗主和君旗主迴歸後,再另作安排。”

“段旗主、君旗主?”郭嘉不置可否地呢喃道。

蔡吉沒有在意郭嘉的弦外之音,而是轉身走到了曹丕面前問道,“孤即將出徵與司空會師。公子可願一同隨行?”

曹丕先前爲了避嫌,故意站遠了一點。但多少還是聽到了蔡吉與太史慈、郭嘉兩人之間的對話。起先曹丕還饒有興致地看蔡吉冷靜地指揮太史慈、郭嘉兩位名將謀士處理刺客事件。當聽到蔡吉有意讓自己充當護衛之時,曹丕不禁心跳加速起來。這倒並不是說,曹丕喜歡做護衛,而是一旦成爲蔡吉的護衛,他就有機會參加討袁之戰,甚至還能再次與父上和大哥一同征戰沙場。

此刻面對蔡吉的邀請,曹丕自是毫不猶豫地抱拳應道,“願聽齊侯調遣。”

太史慈扶額:吾等當如何防刺客?

郭嘉伸出四根手指:趙雲的槍,典韋的戟,周泰的刀,劉備的嘴。

小蔡搖搖頭:功夫再高,一槍撂倒~~~(未完待續)

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二十一節 初登龍口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一百十三節 常山之變第二十一節 假道伐虢第一百五十節 大婚之日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二十一節 初登龍口第39節同車而行《風起蓬萊卷》後記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一百三十五節 不可等閒視之第六十一節 戰錦西上第五十七節 蝶翅飛揚第一百三十五節 不可等閒視之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九十二節 鄴城暗流第55節互爲犄角第52節大夫吳碩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第七十五節 敵中有我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九節廢長立幼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64節鏖戰之夜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十七節 袁紹的決斷第一百十九節 鹿門狂生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第六十四節 伺察文武第二十七節 衣帶詔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七十三節 嫁禍於人第六十八節 她是蔡吉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十八節太平餘孽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四十八節 第一桶金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四十三節 無農不穩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三十八節 對峙官渡第七十三節 多路進發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九節廢長立幼第一百二十節 僅是如此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三十七節 以和爲貴第六十六節 近在眼前第八十六節 持續發酵第2卷青州之鵬第78節不宣而戰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白娘子殺人事件(中)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五十二節 遊園賞花第六十二節 萬人敵第50節在城闕兮第36節雁門張遼第一百十七節 困獸猶鬥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一百五十三節 春雷始動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48節伴君如伴虎第八十八節 黎明之前第十五節不是梁山泊第一百十五節 莽夫一回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二十五節 印刷之術
第四十六節 業有專攻第五十四節 徹底孤立第二十一節 初登龍口第八十九節 引狼入室第十八節 玄女祠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九節 北巡幽州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一百十三節 常山之變第二十一節 假道伐虢第一百五十節 大婚之日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二十一節 初登龍口第39節同車而行《風起蓬萊卷》後記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六十一節 曹劉大戰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一百三十五節 不可等閒視之第六十一節 戰錦西上第五十七節 蝶翅飛揚第一百三十五節 不可等閒視之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二十節 鹽屯之策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九十二節 鄴城暗流第55節互爲犄角第52節大夫吳碩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四十九節 段氏私鹽第七十五節 敵中有我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九節廢長立幼白娘子殺人事件(下)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64節鏖戰之夜第二十三節非人論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十七節 袁紹的決斷第一百十九節 鹿門狂生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第六十四節 伺察文武第二十七節 衣帶詔第一百四十五節 進宮護駕第七十三節 嫁禍於人第六十八節 她是蔡吉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十八節太平餘孽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四十八節 第一桶金第七十七節 白狼之盟第四十三節 無農不穩第七十節 女中管子第三十六節 含雷吐火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三十節 他山之石第三十八節 對峙官渡第七十三節 多路進發第三十五節 火器神威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九節廢長立幼第一百二十節 僅是如此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第一百三十七節 送糧入城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三十七節 以和爲貴第六十六節 近在眼前第八十六節 持續發酵第2卷青州之鵬第78節不宣而戰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二十七節 下邳府前白娘子殺人事件(中)第37節不負天下不負卿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一百十六節 樂極生悲第五十二節 遊園賞花第六十二節 萬人敵第50節在城闕兮第36節雁門張遼第一百十七節 困獸猶鬥第五十六節 請君入甕第一百五十三節 春雷始動第十二節兔走於街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48節伴君如伴虎第八十八節 黎明之前第十五節不是梁山泊第一百十五節 莽夫一回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二十五節 印刷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