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五節 莽夫一回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鳳穿殘漢》更多支持!

瓢潑的雨勢將天與地染成了一片陰沉的青灰色。∑頂點小說,曹操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冒雨站在當陽城頭,沉着地指揮着一干民夫搬運石木。掐指算來華容一戰已過去了一個多月,可執拗的雨天卻是絲毫沒有放晴的跡象。曹操帳下的軍士多爲北方人士耐得住酷寒但受不住溼氣。溼漉漉的環境不僅讓諸多曹兵怨聲載道,還令傷員的傷口感染化膿由此平添了不少傷亡。

好在大雨在打擊曹軍士氣的同時,也在阻礙着劉備攻城。原來當陽城毗鄰臨漳河,四周河網密佈,一連十多天的大雨讓城外地勢低窪之處積水達到了一尺之深。待到前日再也忍受不了泥水沒腿的劉備終於下令全軍後撤了十里。曹操見狀當即一面派出親信之士與南下馳援的曹仁部取得聯繫,一面抓緊時間驅使城內百姓充當民夫加固城池。

話說那日曹操自華容遁逃入當陽之時身邊僅餘包括許褚、曹休、曹純、曹洪、劉曄、楊修等親軍三千多人。如今就算加上當陽原有的駐軍以及臨時徵召的青壯也就一萬多人的規模。與此同時圍城的劉備部或許沒有對外宣稱的十萬之衆,但十倍於當陽的兵力多少還是有的。所以就算劉備暫時退到了十里之外,曹操一時半會兒也無法突出重圍。只能繼續固守城池等待援軍到來。不過令曹操甚感欣慰的是。夏侯淵已經在北面的長阪坡紮下營寨與當陽城互成犄角之勢,而曹仁據聞也已經南下逼近章鄉。

且就在曹操暗自盤算着在與曹仁取得聯繫後要怎樣發起反擊之時,就見負責修城的劉曄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急匆匆地趕來報告道,“丞相,木石不夠也。”

曹操聽罷劉曄所言,眯起一雙丹鳳眼朝城內打量了一圈,最終擡手指向了東邊一處頗有規模的院舍,“那是何處?”

跟在曹操身後當陽令趕緊作答道,“回丞相。此乃臨漳宮。”

“拆了!”曹操不假思索地道出了自己的決斷。

耳聽曹丞相要拆臨漳宮,當陽令和在場的當陽本地民夫都不約而同地打了個擺子。要知道這臨漳宮乃是爲了祭祀臨漳河神所設。拆除宮舍勢必會得罪河神。一想到得罪河神的後果,饒是當陽令早已久聞曹操的兇名。這會兒還是硬着頭皮顫巍巍地出面勸阻道,“丞相明鑑,臨漳宮乃供奉河神之所,若拆毀此宮。恐觸怒神靈!”

“河神?”曹操不置可否地擡頭看了看陰雨連綿的天空。河神是水神。也是雨神,可自打華容之戰起雨卻總是在同他曹孟德做對。更何況檑木炮石用完了拆房抵用本是守城戰中極爲常規的做法。現在還只是拆廟,待到戰事吃緊之時,便是民宅官衙也得照拆不誤。眼瞅着當陽官民如此不知趣,曹操當即冷笑一聲傲然道,“孤今日便要借河神宮殿一用!”

眼見面前這位曹丞相竟連神靈也不放在眼裡,城樓上的民夫那是一個個嚇得噤若寒蟬,至於當陽令本人更是縮起了脖子不敢再多說一言。其實當陽的百姓哪裡知曉。想當年曹操爲籌軍餉可是派出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將到處挖墳掘墓。他本人甚至還親臨發掘現場,指揮手下破棺裸屍。所以區區一介河神還真唬不住曹丞相。

隨着曹操一聲令下。許褚當即領着一隊兵馬趕赴臨漳宮推牆拆柱。不多時只聽一陣轟隆巨響,原本光鮮雄偉的臨漳宮就此垮塌了下來,揚起好大一陣煙塵。然而此時城頭衆人的注意力卻完全不在臨漳宮上。因爲巨響的源頭並非臨漳宮而是城外的臨漳河。

在這一刻曾經滋養當陽的臨漳河化身成了一條咆哮中的巨龍,帶着宛如鱗片一般的波峰騰空而起,將兩岸的樹木、房舍、田地一併撕扯吞噬乾淨。眼看着河水無限地擴大範圍,轉息間便將當陽城包圍成了一座孤島,再聯想到曹軍前一刻拆廟築城的舉動,城頭上的民夫頓時就炸開了鍋。

“河…河神動怒也!”“快逃!神龍欲吞城也!”

噗嗤一聲,血霧飛濺,一個跳起來叫囂“河神動怒”的民夫被曹操一劍劈成了兩截,“亂軍心者,殺無赦!”

望着那顆在地上打轉的頭顱,先前還咋呼着想要跑路的民夫,呼啦一聲通通趴在了地上。曹操卻是無視腳畔瑟瑟發抖的人羣,邁步踏過血水走到了女牆前。放眼城下曹操並沒有瞧見傳說中的河神,或是類似於神龍的神物,但是臨漳河也絕不會突然肆虐如斯。恍惚間隔着層層雨幕曹操似乎看到了老對手劉備正在十里之外注視着他。

劉備與諸葛亮雙雙策馬立於高地之上,遠眺前方如汪洋孤舟般佇立於天地之間的當陽城。眼前這一幕景象對於劉備而言那是既熟悉又陌生。遙想五年之前劉備也曾像現在這般站在高高的山崗之上,與曹操和蔡吉並肩而立一同注視着下邳城被洪水吞沒成爲一片澤國。現如今三人早已分道揚鑣,劉備更是與曹操成爲了不死不休的死敵。想起歷歷在目的往事,深感物是人非的劉備忍不住自言自語着長吁一聲道,“昔年孤與曹孟德、蔡安貞以水淹下邳之計將呂布逼上絕路。哪曾想纔不過區區五載,孟德竟也會踏上此等不歸之路。”

然而劉備的感慨卻並沒有打動他身旁的年輕人。在諸葛亮眼裡曹操是意圖篡漢的虎豹,蔡吉是妄圖割據的豺狼,對付此二獠絕不能有絲毫的心慈手軟。所以未等劉備話音落下,諸葛亮便已然毫不客氣地拱手點評道。“曹操囚天子,殺忠良,落得今日下場。本不足爲奇。”

劉備在抒發了一通感慨過後,很快也恢復了平日裡一貫的果敢與自信。特別是想到曾經不可一世的曹操此刻就被困在小小的當陽城內,劉備更是按耐不住心中蠢蠢欲動的興奮之情,放聲大笑道,“哈哈,孔明過謙也。若非卿妙計百出,孤又豈能將曹操困於當陽城內。而今曹操已成網中之魚。籠中之獸,孔明且看孤如何生擒此獠,救天子脫困!”

依照諸葛亮爲劉備的定下的策略。他們此番兵圍當陽的目的並非是要取曹操項上人頭。因爲曹操一死只會便宜了坐鎮許都的曹昂子承父業。所以諸葛亮建議劉備生擒曹操,從而用曹操的性命來向曹昂換取受困許都的天子。事成之後劉備便可以皇叔的身份從旁輔佐天子理政。而安置天子的新都位置,諸葛亮也是一早便有了腹稿。那便是荊州第一大城襄陽。

諸葛亮之所以會選擇襄陽做帝都,一來是因爲劉備現在的根基在荊州。二來以襄陽做帝都也可以讓劉備名正言順地佔據整個荊州從而實現諸葛亮三分天下的設想。不過這會兒劉備得意忘形的樣子卻讓諸葛亮心頭一緊。就見他趕緊抱拳勸諫道,“困獸尚且猶鬥,主公萬不可掉以輕心!”

諸葛亮的這聲警告倒是讓劉備恢復了冷靜。特別是聯想到曹操一貫兇悍的表現,更是讓他意識到接下來的攻城戰將是一場極爲血腥的鏖戰。於是在低頭沉吟了片刻後,劉備最終還是決定向比他小二十歲的諸葛亮討教道,“依孔明之見,孤當如何攻取當陽?”

對於劉備的問題,諸葛亮自是早有計較。事實上從赤壁之戰到華容之役。再到眼下的當陽之圍,荊州的戰局一直都在按諸葛亮預定的劇本緊鑼密鼓地推進着。但爲人謹慎的他卻深知愈是到這等緊要關頭。愈是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大意。因爲勝負的差距往往只在一念之間。所以此刻的諸葛亮選擇了最爲穩妥的方式來完成接下來的收官之戰,“回主公,先取長阪,斷其爪牙!”

長阪坡位於當陽城北,屬荊山餘脈,東支南下所形成的岡嶺地帶,古時此地濱臨雲夢澤,雖後來湖面沉積爲陸,但在東漢末年此地仍是一處水網縱橫的澇地。爲了配合曹操固守當陽城,夏侯淵特意率領帳下八千兵馬駐紮在長阪坡的山肋之上。然而隨着劉備掘臨漳河水淹當陽城,長阪坡也被殃及池魚成了一片汪洋澤國。

且就在夏侯淵策馬舞刀指揮營內兵卒向尚未被水淹沒的小丘撤退之時,忽聽高地上的有人大聲疾呼,“戰船!劉軍戰船!”

驟聞敵襲的夏侯淵趕緊策馬想要爬上最近的一處小山丘瞧個究竟。怎奈泥地太過溼滑,戰馬經過幾番掙扎還是沒能爬上山坡。待到夏侯淵棄了戰馬,冒雨深一腳淺一腳地爬上小丘之後,眼前的情景卻讓他倒抽了一口涼氣。

但見延綿的雨幕之下,上百艘打着劉字旗號的鬥艦,拖延着一道道白色的浪花,自西南方蜂擁而至。當先一艘戰船上赫然立有一人,鮮衣怒甲,赤面長髯,正是享有萬人敵之名的關羽,關雲長。

“關雲長!是關雲長!”“關雲長來也!”

關羽的出現在曹軍的營地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雖說蔡吉的亂入使得關羽錯失了誅文丑、斬顏良的功績,但是剛剛過去的華容之戰還是令關羽的威名響徹了曹營,乃至整個天下,徹底坐實了他萬人敵的赫赫之名。而成就關羽華容一戰的恰恰就是眼前的夏侯淵。

對於自己未能識破劉備的奸計,致使曹操在華容被關羽伏擊,夏侯淵一直都自責不已,並暗暗發誓絕不再讓他人傷到孟德一分一毫。此刻眼見關羽踏浪而來,夏侯淵心中頓時就有了計較。

“擂鼓!與敵軍決一死戰!”

當夏侯淵領着八千將士迎戰逐漸逼近的劉備軍戰船時,站在當陽城頭的曹操也已經注意到大量的劉軍鬥艦正朝長阪坡方向集結而去。但是這會兒的他既沒有戰船,也無法開啓城門,只能握緊了拳頭眼睜睜地看着劉備的戰船大搖大擺着從自己面前駛過。

曹操征戰沙場二十餘年從未像此刻這般心焦,這般無助,這般懊悔。倘若當初能聽從文若諫言孤何至於慘敗如斯,又何至於陷妙才於此等死地。剎那間,悔恨、懊惱、自責,萬般思緒最終在曹操心中化作了一腔聲嘶力竭的吶喊,“妙才!”

夏侯淵擡頭回望了一眼南方的當陽,雨水拍打在臉上帶着血腥的鹹味,好似又回到了年少時他與曹操一同追逐過的沙場。然而淒厲的喊殺聲,以及腳下同袍屍體,在卻又清晰地提醒着他正身處退無可退,逃無可逃的絕境。

此時在漫天箭矢的掩護下劉備軍的戰船已陸續靠岸,數不清的劉軍兵卒手持刀盾自跳板登陸上岸拆除曹軍的拒馬鹿角。由於長阪坡這裡溼地多,地基弱,再加上連日的豪雨,登陸的劉軍沒費多少力氣便將曹營的木柵欄逐一推倒。

面對蜂擁而至的敵軍,夏侯淵的副將張順躍馬而出,卻不想才砍翻了兩三人,便有七、八杆槍同時刺向他的坐騎,吃痛的戰馬悲鳴連連。張順趕緊舞起大刀,將四支槍一併打斷,但還是被第五支槍刺中刺中軟肋跌落下馬,繼而被一擁而上的劉備軍斬成了肉泥。另一頭司馬白景也是身中十餘箭,與戰馬一同倒在泥濘之中再也沒爬起來。

就這樣夏侯淵身邊的曹軍愈來愈少,劉備軍的包圍圈也愈來愈小。血泥飛濺中夏侯淵遠遠瞥見關羽一刀將他的另一員副將帶肩劈成了兩半,頭盔連着人頭高高跳起來好似一隻受驚的兔子。關羽殺神般的氣勢震懾住了被包圍的曹軍,一時間在其附近方圓三尺之內,居然無人敢近。

“妙才,爲將者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爲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莽夫耳。”

想起曹操豎着眉毛認真說教的模樣,夏侯淵無聲地笑了笑,長刀一揮將一個衝上來的劉軍小卒削去了大半個腦袋,繼而邁着堅定的步伐提刀朝關羽走去。

“孟德,淵又莽夫一回。”

建安八年九月,關羽克長阪,斬夏侯淵。(我的小說《鳳穿殘漢》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啓微信,點擊右上方“+”號“添加朋友”,搜索公衆號“qdrea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第二十五節 印刷之術第七十八節 雪夜襲營第68節一份大禮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三十二節 長廣管承第二十四節蔡氏團隊第67節打道回府第57節雲臺面聖第四十一節 豫州之亂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二十九節血濺五步第七十節 蛟龍出海第一百四十八節 不情之請第一百五十一節 國事爲重第三十九節 尊王攘夷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八十三節 虎狼環伺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七十四節 非百里之才第五十五節 蜚將沖天第71節賢良之士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十六節 對症下藥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三十八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四節 東萊見聞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67節打道回府第十三節疾風知勁草第七十八節 雪夜襲營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六十五節 南匈奴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57節雲臺面聖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十六節 峴山草堂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爵位別稱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十六節 大殺器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二十一節 假道伐虢第四十五節 規與矩第一百四十九節 入贅之事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一百二十八節 豐西澤會盟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一百二十節 僅是如此第八十節 爲將之道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十六節 峴山草堂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一百十三節 常山之變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東漢行政區白娘子殺人事件(中)第五十三節 成人之美第六十九節 財神到第三節 太守之女第二十節 **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六十七節 尊經閣第四十一節 臥龍初吟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第十四節 黃帝顯靈第72節野心與純真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十六節 大殺器
第二十五節 印刷之術第七十八節 雪夜襲營第68節一份大禮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一百十八節 六甲神兵第三十二節 長廣管承第二十四節蔡氏團隊第67節打道回府第57節雲臺面聖第四十一節 豫州之亂第十七節 慶功之宴第六十六節 三月撒鷹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三十五節 東萊水軍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第二十九節血濺五步第七十節 蛟龍出海第一百四十八節 不情之請第一百五十一節 國事爲重第三十九節 尊王攘夷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八十三節 虎狼環伺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七十四節 非百里之才第五十五節 蜚將沖天第71節賢良之士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十六節 對症下藥第一百二十一節 分封諸侯第三十八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四節 東萊見聞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67節打道回府第十三節疾風知勁草第七十八節 雪夜襲營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六十五節 南匈奴第九節 魏宮對策第九十三節 華夷有別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57節雲臺面聖第九節 黑山壓境第十六節 峴山草堂第十九節把酒而談第八十二節 黃河水師第七十八節 校場點將第八十七節 不驕不謅第一百十三節 引蛇出洞爵位別稱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八十七節 鷸乎?蚌乎?漁翁乎?第十六節 大殺器第2卷青州之鵬第84節英雄與叛逆第六十七節 如魚得水第二十一節 假道伐虢第四十五節 規與矩第一百四十九節 入贅之事第二十節 帝都潮涌第八節 上兵伐謀第二十七節 隨軍而行第一百二十八節 豐西澤會盟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十一節 陽奉陰違第三十九節 真真假假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上)第一百二十節 僅是如此第八十節 爲將之道第一百二十三節 因勢利導第十六節 峴山草堂第五十一節 今日還復天兵來第十節 擇一賢夫婿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一百十三節 常山之變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東漢行政區白娘子殺人事件(中)第五十三節 成人之美第六十九節 財神到第三節 太守之女第二十節 **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六十七節 尊經閣第四十一節 臥龍初吟第九十九節 關中亂局第二十二節 一念之差第十三節 分散投資第五節 錦西太平第十六節 指鹿爲馬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白娘子殺人事件(上)第十四節 黃帝顯靈第72節野心與純真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十六節 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