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墨冉及笄那日,皇帝下達了一道聖旨給右相府,將小公主接回了皇宮。
如今大局初定,心患已除,皇帝難得空閒了下來,就開始想念起了他的這個女兒,正巧白墨冉及笄的日子到了,他正好可以藉由這個原因,將小公主接回他的身邊,畢竟現在老夫人已經去世,白墨冉當初的理由也不存在了。
永樂被人從白墨冉懷中抱走的那刻,從眼神到身上的每一個動作都散發出了抗拒,瞅着她的目光極爲的幽怨,如果換做是成人世界的說法的話,那叫做肝腸寸斷。
嗚嗚嗚,你不要我了,你爲什麼不要我,你怎麼可以不要我呢?
那小眼神兒,看的一旁的秋霜和綠綺都心痛了,恨不得上前立即把她給搶回來。
白墨冉接收到她傳來的意思,上前和藹可親的摸了摸她的腦袋,然後在她耳邊低語了一句:想要呆在我身邊,下次,自己找過來。
永樂面色一僵,眨巴了兩下眼睛,就這樣不明不白的被宮裡的婢女們抱走了。
反倒是君不問在永樂被抱走之後,才默默地從房樑上跳下來,看着他離去的方向一臉感慨萬分的模樣。
白墨冉看着他,眼神很是狐疑道:“師父,您好像很怕永樂?”
在他回來的這幾天中,他每次見到她抱着永樂,臉上的表情都像是見了鬼一樣,特別是永樂只要對他一笑,他就好像一隻渾身豎起的刺蝟一樣。
“哪……哪有!”君不問立即矢口否認,很快就將自己的表情掩飾了過去,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
白墨冉見此,也不再逼問,只在心裡偷笑了一聲,反正以後來日方長,她早晚會知道的。
“小姐,太子殿下命人給您送來了賀禮,可否要奴才給您拿過來?”門口的管家走了過來對她行禮詢問。
“不用了,管家你幫我收下保管好便好。”白墨冉假裝病弱的輕咳了兩聲,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轉身就回了屋子。
親人的相繼離世固然帶給了她萬分的傷痛,可對她來說唯一的好處便是,她需要爲她們守孝三年,這也意味着,她和澹臺祁的婚約,最起碼要推遲三年,這即便是皇帝也改變不了的事實。
管家見此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就此作罷了。
只是白墨冉從前院還沒走到房間,就有一道黑色的身影從天而降,擋住了她的去路。
白墨冉見到這人並沒有吃驚,她早就在離他十米之外的地方就察覺到了他的存在,只是一直沒有點破而已。
“墨冉小姐,這是我家少主讓屬下帶給您的禮物,望您能收下。”那人跪在她的面前,雙手將手中的木盒舉高,放在她的身前。
白墨冉淡淡的瞥了那人一眼,單看他的衣物,她就知道他說的少主是誰。
“你將東西拿回去吧,告訴你家主子,該說的話,我那天都說了,讓他不必再多費心思了。”說完,繞過她就要走進屋子。
“嗖”的一聲,劍刃出鞘的聲音在白墨冉的耳畔響起,她一驚,立即回頭朝那人看去,就見他將劍擱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再差那麼一分,那鋒利的刀刃就要劃破他的皮膚!
她一下子就握住了他的手,聲音極爲冷凝道:“你這是在做什麼?”
“少主吩咐了,若是墨冉小姐您不願意收下這份禮物,那麼屬下便不用回去見他!”那人雖然這麼說,語氣中卻沒有半點的恐懼之意。
白墨冉頓時冷笑一聲,“他倒是摸準了我的性子,只是他這麼做又能如何?”
她伸手拿過了他手中的木盒,邊往屋裡走邊道:“這次的禮物我收下了,只是請你轉告你的少主,日後不要這麼做了,同樣的計謀,我絕對不會再放縱第二次!”
話說完,屋門重重的關上,再也見不到一個人的人影。
“你們這兩個孩子,終究是……”白墨冉一進門,君不問就從她手中拿過了木盒,發出了一聲悠長的嘆息,同時動手將木盒打了開來。
盒子裡放置的不是什麼珍珠瑪瑙,亦不是什麼金銀珠寶,只是一根很簡單的笄,笄身上刻有着百花的圖案,而笄頭上更是有幾朵梅花花瓣點綴其上,只是那花瓣早已被人處理過,雖然已經離開了枝頭,卻永遠保持着豔粉的色澤。
白墨冉看着君不問手上的這種簪子,一時有些愣神,因爲她想到了許多年前,她那時尚且年幼,看着籬院滿園的花,情不自禁的感嘆道:“要是有一天,我能將這些花兒都戴到我的頭上,那一定是無比幸福的事情。”
不料那麼多年前的一句戲言,竟是被他牢牢的記在了心間,在她及笄的這日,親手把滿園的芬芳送給了她。
比試之日,他問她,待你及笄之日,爲你親手帶上髮簪可好?
到得今日,他雖未親手替她盤發,卻是送來了他親手做的髮簪。
莫子籬,你究竟想讓我,把你放在心中的哪個位置?
“來吧,今日是你的及笄之日,爲師爲你盤發。”君不問眼見着她又要轉到死衚衕,打斷了她的思緒,拿着手中的笄在她面前晃悠道。
“您爲我盤發?師父……你會嗎?”君不問說的話成功的轉移了白墨冉的注意力,一臉狐疑的看着他。
按照道理來說,她本該是有母親爲她盤起長髮,插以木簪,爲她做笄禮的,只是現在,別說是母親,就連一個女性的長輩都不在了,而君不問作爲她的師父,一日爲師終身爲父,若是能爲她盤發,也是能說得過去的。
“不要小看了爲師,天底下爲師不會的事情,還真是不多了!”君不問說着拿着笄就往梳妝檯走去,見她還在原地不動,立即以眼神示意。
白墨冉無法,只得乖乖的走到梳妝檯前坐下,任由他打理自己的頭髮。
果然,沒過多久白墨冉就察覺到君不問僵硬生疏的手法,嘴角忍不住的勾出了一個弧度。
“爲師……爲師只是多日未曾給女子盤發,手藝生疏了些也是很正常的。”君不問察覺到白墨冉強忍的笑意,暗自爲自己解釋道、
白墨冉不忍拆臺,也只能配合的點點頭,心中還暗自在想,多日未給女子盤發,那往日,師父是給哪位女子盤起的長髮?
只是她沒有想到,僅僅盤一個簡單的髮髻,君不問就用了一個時辰,在這一個時辰裡,他將她的頭髮盤了又拆,拆了又盤,白墨冉也不催促,只是靜靜的、極有耐心的等待着他。
最終,當君不問的手終於離開她的頭髮時,她很清晰的感覺到他鬆了一口氣,心裡又是一陣好笑。
她看着鏡子裡的自己,披肩的長髮被高高的盤起,盤成了一個簡單的雙刀髻,沒了頭髮的遮擋,脖頸全部裸露在外,讓她看上去少了幾分青澀,多了些成熟的味道。
“師父,謝謝。”她從銅鏡中看向站在他身後仍顯得有些侷促的君不問,脣邊淺笑盈盈,眸中是不加掩飾的溫情與感謝。
謝謝您在我及笄前趕回來,讓我至少不是一個人;謝謝您儘管不擅於盤發,卻還是爲我結髮,行笄禮;謝謝您這麼多年來的陪伴。
一切的一切,謝謝。
“傻姑娘。”
君不問看着她淺笑的臉龐,眼神閃了閃,最終還是什麼也沒說,輕輕的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欣慰之意。
一直到了亥時,白墨冉還是沒有入睡,就着微弱的燭火躺在牀上看書,可是兩個丫頭卻眼尖的發現自家小姐的書都拿反了,忍不住的互相對視着笑了一會兒,卻也沒有揭穿,安靜的退了下去。
自從白墨冉那日察覺自家身上的符咒解了之後,她在外人面前依然還是裝着病的,一開始兩人還很是不解小姐這麼做的理由,直到這幾日,小姐一日比一日的情緒更低落煩躁了以後,她們才漸漸地瞭然了。
小姐這是在等人啊……
說起來,秦世子已經好久都沒有來看望小姐了,自從那次小姐昏迷之後,他就好像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見到他的人影。
正在她們兩人爲白墨冉苦惱着的時候,有一個人影已經悄悄的從後窗潛入了室中,站在牀頭安靜的看着白墨冉。
換做是平時,白墨冉怕是早就察覺到了動靜,但是今天,她不知道想什麼事情想得入迷,竟然是一點都沒有感覺到。
“書拿反了。”
直到一道清冷的聲音近在咫尺,白墨冉才兀的從自己的冥想中驚醒過來,一臉驚魂未定的回頭看着秦夜泠。
她看了他一會兒之後,腦中才想起他方纔說的話,低頭看着自己手中捧着的書,窘迫的將其丟在了一旁,低下頭來,心虛的不敢看他。
這麼多日子不見,秦夜泠就算是對她有再多的氣,也被消磨去了十之*,剩下的一兩分,也在看到她這幅樣子的時候被散去,剩下的只有對她的無奈。
他因爲氣她對他的隱瞞,所以下了狠心不來找她,晾了她這麼長的時間,到得最後才發現,這更是對自己的懲罰,因爲他要剋制住自己不來找她,似乎更難做到。
但這段時日,他也不僅僅是避着她,更是在爲她找出幕後黑手而忙碌,最後當他查到方涵煙有可能是背後之人時,他沒有辦法,只能去找莫子籬幫忙,讓他引出方涵煙。
也因此他得知,莫子籬竟是仍舊喜歡阿冉的,這樣的認知讓他感覺很不好,就好像自己的珍寶被人覬覦了。
可是當方涵煙已死之後,他手下的人竟是還向他彙報,她的身體依舊虛弱,沒有半點恢復的跡象,他沒有辦法,只能親自過來探查,得出的結果令他哭笑不得。
但是就算他再怎麼狠心,今日是她的及笄之日,他不得不過來,而更重要的原因是——“阿冉,七日後,我便要出征了。”
秦夜泠看着椅坐在牀沿上低垂着眼眸的白墨冉,聲音有些低沉。
白墨冉倏地擡起眼來,驚訝的看着他,對於這個消息,她可沒有得到一點風聲。
“什麼時候決定的事情?”她的聲音有些顫抖,似乎是因爲知道的太過突然,所以一時之間不能接受。
“今日,皇上在御書房和衆臣剛剛商討過的結果,明日就會頒發聖旨,七日後,年關便過了,正是出兵征戰最好的時機。”
秦夜泠說着走到牀沿坐下,伸手握住她的手,這才發現她的手一陣冰涼,“阿冉……”
“什麼時候回來?”白墨冉定定的看着他,似乎想要從他的臉上找出一個時間來,秦夜泠更加溫柔的爲她暖了暖手道:“我一定會盡快回來。”
儘快回來……這也就是說,對於什麼時候能夠回來,他自己也是不確定的。
白墨冉的臉上徹底沒了笑意,她就那樣直直的看着他,再也沒有說一句話。
秦夜泠在她這樣的目光下,好似就回到了前世的那個場景中,那年他出徵,阿冉也是這麼看着他,只是他對她許下了終身之約,可回來時,卻早已物是人非。
這一次,他不敢再輕許諾言,只是道:“阿冉,請你信我,等我。”
白墨冉又看了他好一會兒,最後閉了閉眼,重重的點了點頭,道:“好。”
**
出征那日,秦夜泠作爲這次行兵的主將,在京都集結了十萬的士兵整裝待發,出征北寒。
皇帝親自爲他踐行,沿路的百姓夾道歡送,一路上士氣高昂,整個京都是一片的祥和之色。
在這樣的氛圍下,秦夜泠漸漸的駕馬來到了城門口,然後不知想到了什麼,突然勒住了馬繮。
他回首,看向前世白墨冉爲他送過行的閣樓上,在見到那裡空無一人後,心中也不知道是失落還是慶幸。
他暗笑了一聲,然後搖了搖頭,不讓自己多想,這早已經不是上一世,這一世,很多的東西都變了,他不是原來的他,她更不是當初的她。
他這麼想着,放下了手中的繮繩,不再讓自己有一絲顧慮,策馬跑向了城外。
身後的士兵們隨着他的帶領,也紛紛動身,一行大軍就這樣浩浩蕩蕩的駛離了京都。
也就在他們離開後沒多久,京都中有消息傳來。
右相府之長女、未來的太子妃白墨冉,重病逝世。
------題外話------
第一卷終於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