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內憂 (2)

“也不是白拿,闖王手下幾萬兄弟,總需要吃飯吧。”許平把剛纔和李自成的談話向兩人轉述了一遍,闖王是首領,許平他們是屬下,如果所有的收入都先送去許州的大營,然後再由許平酌情分配確實有些不妥:“我們在河南吃得好,穿得好,其他首領難免會有點紅眼吧,闖王就是向着我們也得把水端平。其實闖王還是念着我們的功勞的,你看我說一聲,闖王就同意不讓其他人去攻打南直隸了,不然孫兄和江北軍的協議還有些麻煩。”

“他們敢!”孫可望喝道:“要是他們敢到歸德我的地盤上撒野,我可不像大將軍這麼好說話,到時候就是闖王我也不會給面子的。”

“孫兄誤會闖王了,”許平想起那次孫可望和李自成起衝突後,李自成深夜趕來自己宿營地的談話,這段談話之前許平也和孫可望提起過片段。

“哈,”孫可望笑道:“闖王也是縱橫中原十幾年的豪傑,許兄弟真的以爲他是這樣一個心軟的人嗎?”

說話間已經快到闖王的大營,孫可望和許平稍微分開一些,剛纔孫可望問話的許平不置可否,等周圍再沒有人時,許平用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自言自語道:“我信。”

在李自成大營中開會的不僅僅有李自成和許平的直屬將領,還有許多其他的義軍領袖,羅汝才和他的手下也雲集於此。

李自成坐在首位,讓許平呆在他的左側,之前李自成任命許平爲大將軍時羅汝才還頗有怨言,覺得他自己是對闖營出力僅次於李自成的,爲啥不把這個名義上第二的位置給他?當時李自成親自跑去好言安撫羅汝才纔算把這件事壓下,不過現在闖營中的人已經對此沒有什麼異議了。除了餘深河等幾個許平的直屬將領外,孫可望和李定國也帶着他們的手下坐在許平旁邊。

大家都坐定後,李自成示意許平可以開始了。

“大家都知道,朝廷已經批准了鎮東侯擴建新軍的計劃,這才短短几個月,鎮東侯就把新軍擴編到十三個營,每個營四千人,即使刨去被我們圍在洛陽的這一個營,鎮東侯手裡也已經有了四萬大軍。”許平語氣有些低沉,滿屋子的義軍將領人人臉色凝重,他們都很清楚鎮東侯的軍隊和其他明軍不可同日而語,以前三營新軍就會給闖營以極大的壓力:“大約十五天前,朝廷以侯洵爲督師,命令新軍出發給開封解圍。我們本以爲會遭到六、七個新軍營的進攻,這並非是我們完全不能對付的兵力,但是——”

這次朝廷給侯洵的任務是專門剿滅闖軍,但他並沒有立刻進軍河南,而是竭力說服朝廷把節制楚軍、江北軍甚至中都鳳陽兵力的權力全部交給他,讓他能夠動員這些軍隊參與對河南闖軍的會剿。這很出乎許平的意料,侯洵的這個要求矇蔽下朝廷是可以的,但是許平是參加過山東之戰從賀寶刀那裡對內情有所瞭解的人,他很清楚侯洵的建議多半是鎮東侯在背後策劃。

“朝廷同意了侯洵的計劃,眼下侯洵已經命令左良玉率領楚軍北上,從南面夾擊我們,同時還讓江北軍做好準備,隨時出發從東面進攻我們。”許平臉上的憂色越來越濃,新軍的戰略部署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而開封未下,許平難以抽調部隊去增援山東,楚軍在南線的威脅也讓闖營受到牽制:“我本想在開封再次重創新軍,然後攻下開封后立刻兵發山東與東江軍連成一片,想不到被新軍搶先了。”

既然侯洵的策略必然是鎮東侯授意,而新軍的目標如果是河南的話,那根本不會拖延時日給許平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機會,所以許平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意識到新軍打算首先攻擊山東,摧毀東江軍以解除後顧之憂,或許還有練兵的意思在裡面。

“新軍需要多久才能進攻山東。”問話的是羅汝才。

“很快。”其他各路軍隊動員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最快也要到六月才能發起配合攻勢,但新軍一旦有了計劃後總是會很快行動,而且許平知道督師的侯洵顯然會全力支持鎮東侯的計劃:“昨天剛收到的邸報,侯洵藉口不耽誤時間,已經命令新軍南下進入山東,要山東地方官接應糧草,不日就要開始清剿季退思部。這個命令是十天前發出的,我猜現在新軍應該已經向山東進發了。新軍的意圖非常明顯,他們打算首先集中兵力擊潰山東叛軍,然後全師向河南進發。”許平斟酌着作出預判:“季退思已經疲憊不堪,我認爲他很難撐過六月。那麼六月底或者七月初,新軍就會發動十二個營向開封開來”

“真不該和開封的明狗換糧,不然我們就能去山東了。”下面傳來一句閒話,雖然闖營與官兵相比規矩要少很多,不過在這種會議上這樣的發言顯然還是很無禮,許平掃了一眼說話的人,是闖營另一個旁系的首領。許平早就感覺和新軍相比,闖營就好像是一個大聯盟,闖王的地位是盟主而不是大家的主子。

在許平看過去的時候,那個發話的闖營將領毫不示弱地與許平對視,其他一些地位類似的將領也嗡嗡聲表示贊同。這些人和羅汝才、孫可望他們一樣,在李自成出商洛山前都是一方的大王,現在還有自己的獨立勢力。李自成每次打勝仗都會分戰利品給他們,而許平從地方上獲得的收入顯然不會給他們,至於他交給李自成的那些牛金星也未必會給這些旁系很多。眼下這羣人是最窮、最艱苦的一批人,也對許平用糧食和開封換人最不滿。而對於這種出身土匪,習性仍匪氣沉重的傢伙,孫可望一貫主張是予以消滅,就如同他在歸德的清洗。而且這種清洗確實讓河南的士人階層感到鼓舞,覺得闖營許平部不同以往,是可以加以觀察的對象,可李自成仍維持着與這些杆子們的交情。

“便是不換糧,開封一時三刻也打不下,”事關自己的戰略和軍事權威,許平加重語氣說道:“我們還是來不及趕去山東。”

“許大將軍不是黃侯的大弟子們,是不忍心看師門長輩餓死嗎?”那個人不依不饒地又補了一句。

許平的手下一起向那說話的人怒目而視,不管他們私下之前是否贊同,但現在任何對許平的攻擊都會被餘深河他們視爲對自己的攻擊。其他一些親許平的將領一起大聲斥責,便是李自成的嫡系將領們大多也站在許平這邊,畢竟許平是李自成一手提拔的,是孤身一人來闖營,現在就算有一些自己的勢力也還算是李自成的親信。就連牛金星都對那個倒黴鬼厲聲喝道:“有什麼話都說出來好了,

見到這麼多人反對,最開始出聲的那個人臉色有些發白,向李自成欠身道:“大王,我是個粗人,不懂什麼規矩,心裡直,想什麼就說什麼了。”

“無事,無事。”李自成揮手道:“我們自家兄弟,義氣相投,哪裡有那麼多的規矩。”

許平從那個人臉上收回目光,他覺得這個問題說不清楚也不想深究,既然李自成發話他就趁機趕快把話題扯開,又回到軍事問題上。

“楚軍和江北軍也會派兵參戰?”羅汝才聽許平念過朝廷的邸報,插話問道:“他們會來多少人?”

“是的,侯洵要他們也來,不過我並不太擔心他們,楚軍的戰鬥力比秦軍差一些,不會很難對付,而江北軍已經被我們打破膽了。”

第125章 算盤 (1)第1章 序章 (1)第184章 心路 (1)第557章 亂麻 (2)第144章 應對 (1)第235章 前路 (2)第96章 闖王 (2)第183章 擾亂 (2)第539章 逃竄 (2)第520章 架空 (1)第119章 摧枯 (1)第376章 攤牌 (1)第167章 奔波 (2)第44章 迷惑 (1)第265章 決心 (1)第570章 辭職 (1)第108章 實戰 (2)第407章 蘭臺第235章 前路 (2)第215章 潛渡 (2)第421章 決心第5章 自薦 (3)第273章 相對第87章 決裂第94章 救民 (2)第362章 威脅第132章 爭奪 (1)第338章 勸降第11章 犄角 (2)第223章 善後 (2)第499章 棄守 (1)第377章 攤牌 (2)第210章 後事 (1)第171章 攻城 (2)第455章 選戰(下)第484章 叛徒 (1)第425章 渡江第189章 清野 (2)第14章 死地 (1)第73章 山口第415章 治國第302章 覆滅 (2)第477章 隱情第506章 協議 (1)第581章 退位 (3)第35章 失落 (2)第283章 應對 (2)第16章 轉折 (1)第565章 突擊 (2)第298章 轉折 (2)第550章 走私 (1)第25章 世子 (2)第300章 拐點 (2)第550章 走私 (1)第352章 說服第183章 擾亂 (2)第34章 失落 (1)第555章 退縮 (2)第90章 三入第312章 責任 (2)第400章 倒戈第147章 小將 (2)第130章 修正 (2)第254章 軍法 (3)第284章 應對 (3)第206章 戰後 (1)第494章 一伐 (1)第4章 自薦 (2)第491章 中庸第99章 募兵 (1)第364章 尾隨第407章 蘭臺第138章 安泰 (1)第236章 潛流 (1)第118章 交易 (2)第473章 輪迴 (1)第102章 鷹營 (2)第153章 針對 (2)第139章 安泰 (2)第192章 抵抗 (2)第356章 南下第97章 兵權 (1)第93章 救民 (1)第186章 諒解 (1)第209章 大勢 (2)第354章 帝國第16章 轉折 (1)第388章 軍閥第271章 出擊 (1)第205章 反擊 (2)第463章 遼藩第354章 帝國第303章 保守 (1)第277章 朝堂 (2)第553章 勾心 (2)第8章 冒名 (1)第143章 醞釀 (2)第288章 喘息 (2)第188章 清野 (1)第401章 勸降 (1)
第125章 算盤 (1)第1章 序章 (1)第184章 心路 (1)第557章 亂麻 (2)第144章 應對 (1)第235章 前路 (2)第96章 闖王 (2)第183章 擾亂 (2)第539章 逃竄 (2)第520章 架空 (1)第119章 摧枯 (1)第376章 攤牌 (1)第167章 奔波 (2)第44章 迷惑 (1)第265章 決心 (1)第570章 辭職 (1)第108章 實戰 (2)第407章 蘭臺第235章 前路 (2)第215章 潛渡 (2)第421章 決心第5章 自薦 (3)第273章 相對第87章 決裂第94章 救民 (2)第362章 威脅第132章 爭奪 (1)第338章 勸降第11章 犄角 (2)第223章 善後 (2)第499章 棄守 (1)第377章 攤牌 (2)第210章 後事 (1)第171章 攻城 (2)第455章 選戰(下)第484章 叛徒 (1)第425章 渡江第189章 清野 (2)第14章 死地 (1)第73章 山口第415章 治國第302章 覆滅 (2)第477章 隱情第506章 協議 (1)第581章 退位 (3)第35章 失落 (2)第283章 應對 (2)第16章 轉折 (1)第565章 突擊 (2)第298章 轉折 (2)第550章 走私 (1)第25章 世子 (2)第300章 拐點 (2)第550章 走私 (1)第352章 說服第183章 擾亂 (2)第34章 失落 (1)第555章 退縮 (2)第90章 三入第312章 責任 (2)第400章 倒戈第147章 小將 (2)第130章 修正 (2)第254章 軍法 (3)第284章 應對 (3)第206章 戰後 (1)第494章 一伐 (1)第4章 自薦 (2)第491章 中庸第99章 募兵 (1)第364章 尾隨第407章 蘭臺第138章 安泰 (1)第236章 潛流 (1)第118章 交易 (2)第473章 輪迴 (1)第102章 鷹營 (2)第153章 針對 (2)第139章 安泰 (2)第192章 抵抗 (2)第356章 南下第97章 兵權 (1)第93章 救民 (1)第186章 諒解 (1)第209章 大勢 (2)第354章 帝國第16章 轉折 (1)第388章 軍閥第271章 出擊 (1)第205章 反擊 (2)第463章 遼藩第354章 帝國第303章 保守 (1)第277章 朝堂 (2)第553章 勾心 (2)第8章 冒名 (1)第143章 醞釀 (2)第288章 喘息 (2)第188章 清野 (1)第401章 勸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