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

夜郎國王都王宮內。兩名楚人正等着夜郎王的接見,終於夜郎王邁着慵懶的步伐來到這座竹製大樓的正堂。此時,一名夜郎大臣在夜郎王耳邊說了幾句。

“堂下之人可是項王使者,來我夜郎所爲何事,只管言名,只要本王能辦到的一定會幫。”夜郎王客氣的問道。

原來這兩人之中有一人正是金陵城中的系統商人,整個夜郎的大半商貿都經過他的手,而另一人則是項羽派來的辯士武涉。此次他們帶着大量金銀財寶來求見夜郎王。

“大王,我等是奉我家項王之命特來與夜郎交好。另外確有一事相求,我們有隻軍旅要借過夜郎之地,請大王准許。”武涉說道。

聽聞此言夜郎王臉色有些異樣,連問:“有多少兵力?”

“不多,僅僅兩千人爾。”

夜郎王這才鬆口氣,但是還是以疑慮的語氣說道:“本王知道你們中原地區有個成語,叫【假道伐虢】“

武涉微微一笑說道:“夜郎國可不是虢虞這樣的小國,夜郎和劉邦的關係也非虢虞的關係。且過境之兵僅區區兩千人,大王不必慮之,而我們項王也是言而有信,一諾千金之人。“

夜郎王雙目微張:“那你們對本王有何承諾?“

“我軍不會乘機侵攻夜郎地盤,這是自然的。另外項王承諾得蜀地之後,將對輸入到夜郎的鹽巴和鐵料不再徵稅。“

夜郎王哈哈大笑,吩咐道:“準備酒宴,我要款待二位使者。“

……

就在武涉等人完成使命返回金陵之時,一支兩千人的軍隊已經從長沙西北方的臨沅出發,一頭扎入西邊的莽莽羣山之中。

從臨沅到江州即使直線距離也有一千里,而且百分百是在崇山峻嶺中行進,幾乎沒有路。這比後世三國時期,鄧艾偷渡五百里的陰平道要困難十倍。

要是換成其他人,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光是補給就成問題。但這支特殊軍隊是由一千名英雄獵人和一千名陷陣銳士組成,攜帶五天的乾糧,分成十組,以竹哨互相聯繫。他們在大山之中翻山越嶺,攀巖走壁,涉溪泅水,一路向西蜿蜒行去。

這麼長的路途上,大部分是無人區,食物短缺時,他們只能依靠狩獵獲得補給。這也是爲什麼要分成十組的原因,便於狩獵。

如果遇上夜郎部族,那是非常幸福的事,部族都已得到王命,知道有一支中原軍隊從此間通過。並不感到驚詫,向楚軍出售飯食以及提供嚮導服務。當然要價是極高的。

經過長達月餘的艱苦行軍,楚軍終於看到了臥于山谷丘陵之中的一條“大河“。河谷間散落着民居聚落,居住在此的人明顯諸夏子民的打扮。他們知道,已經來到蜀江(長江的四川段)邊上。穿過河谷對面的丘陵地帶就是蜀中平原了。

沿着蜀江,先頭偵查的獵人很快就找到了江州,一個夾在蜀江與嘉陵江間的小城。江州城牆低矮,城門也沒有緊閉,只是城門口設有兵士,檢查進出行人。

每個人都有砍伐而來的幾節大竹筒,利用它們在上游二十里處泅度過幾百米寬的蜀江,而後向着江州疾進。沿途無人阻攔,幾個亭長里長的人似乎想上前查問,被夏越大眼一瞪,就嚇的溜之大吉了。

江州西城門,漢軍郡兵們正一個個檢查進城民衆的路引憑證和貨物。旁邊的城牆上還貼着告示【郡守大人令,因僞楚軍有可能進犯巴蜀,爲防止奸細混入,即日起設卡檢查,非巴郡江州治下百姓,不得入內】

此時來了近十名披着蓑衣戴斗笠的漢子,皮膚曬的黝黑,像生鐵一樣。他們二話不說擠上前來。

後面排隊的民衆正要怒斥他們插隊。這些漢子悠然間將身上蓑衣抖落,亮出一身鮮明的鎖子甲和背上的大盾。

守門兵士連驚詫都沒來的及,或是喉嚨已經被環首鋼刀切開,或是胸膛被刺穿,橫七豎八的都倒在血泊之中。期間沒有發出任何聲響。正等待進出城的人們先是呆立幾秒,而後在驚懼的叫聲中一轟而散。

此時,這幾名楚軍兵士已經突入到城門門洞之中,將城門守住。門洞內的兵士早已嚇的向城內逃去,邊逃邊喊:“殺官造反了,有人反了。“只有一名老卒還試圖關門,被一刀放倒。

城樓上的二十幾名郡縣戍卒聽聞喊叫,跑下城牆向城門涌來。連續“嗖嗖“的破空之聲,讓四五名戍卒瞬間斃命,接着衝在最前面的一名伍長被一刀扎穿頭顱。剩餘漢軍戍卒哪還敢上前,紛紛向城門兩邊躲去。

江州城西邊的地平線上出現黑壓壓的一片人影。夏越所率領的主力正在趕來。與此同時城中的靳歙和郡守都得到稟報。

郡守一聽,居然有幾個人敢殺官造反,也不問清楚,只道是悍匪來襲。召集起所有衙役和府衙內的戍卒,合計一百五六十人向城門殺來。離城門還有七八十米,箭矢就嗖嗖的破空而來,這些戍卒衙役紛紛被箭矢貫入身體,慘叫哀嚎中在街頭倒下一片。

郡守一看,果然是裝備精良的悍匪,喝了一聲:“殺,誅賊者按律有封賞。“剩餘兵士一哄而上。

那七八名楚軍兵士不慌不忙,一起挺盾組成一排,將對方頂住,揮刀斬殺。

這些漢軍戍卒和衙役在陷陣銳士面前如同土雞瓦狗一般,他們在飛濺的血花中一層層倒下,卻未傷及楚軍半毫。已是心中大駭,齊齊向後奔逃。陷陣銳士們追殺十米又退回門洞,城門前留下一片屍體。

黃豆大的汗珠從郡守額頭上流淌而下,他持續呼喝着“上,上啊,殺掉這幫悍匪“。然而兵士們只是簇擁在他周圍抖動着戈戟,無一人敢上前。突然,簇擁着他的兵士一鬨而散,原來門洞裡的那幾名楚軍猛衝過來。

很快郡守的腦袋就被人拎在手裡。大批楚軍陷陣銳士和英雄獵手正涌入江州城。

江州軍營裡的靳歙開始聽聞有七八名悍匪殺官襲城並不在意,認爲縣裡的衙役和戍卒就能彈壓下去。獲知【大批不明身份兵卒涌入江州】的消息後,才大驚失色,知道情況不妙。他點起軍營中所有的兩千兵馬向外殺去。

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七章 北歸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
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七章 北歸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三十七章 夜襲與殺伐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六十五章 大門洞開的益州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十三章 湘東防線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十七章 計取江陵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